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病例资料 患者,女,24岁,查体B超发现胰体尾部位实性肿块,不均回声.CT扫描:胰体尾后下方示-6.O cm×6.5 cm肿块,CT值40 Hu-50 Hu,内有低密度区,CT值约25 Hu;肿块边缘光滑,部分有包膜,右侧与胰腺、后方与左肾关系密切,并示左肾局部轻度受压(见图1);增强双期扫描,病变均强化明显,最高时稍低于同层动脉密度,CT值约90 Hu~110 Hu;有多处条状低密度无强化区(见图2),边界大部分清晰锐利,有强化.  相似文献   

2.
<正>患者女,57岁。2012年9月行CT检查示:左上腹见12.8cm×15.7 cm×18.9 cm囊性分隔状低密度区,CT值1730 Hu,与胰尾部相连,囊壁散发高密度钙化影,另见凸向囊内的多发壁结节,边缘欠光滑,范围约63 mm×25 mm,平扫CT值4130 Hu,与胰尾部相连,囊壁散发高密度钙化影,另见凸向囊内的多发壁结节,边缘欠光滑,范围约63 mm×25 mm,平扫CT值4143 Hu,增强后动脉期CT值5943 Hu,增强后动脉期CT值5962 Hu,静脉期CT值4962 Hu,静脉期CT值4951Hu,延迟期CT值4551Hu,延迟期CT值4550 Hu。其中有一结节呈边缘光滑的乳头状凸向囊内,大小15 mm×7 mm,平扫CT值3850 Hu。其中有一结节呈边缘光滑的乳头状凸向囊内,大小15 mm×7 mm,平扫CT值3848 Hu,增强后动脉期CT值9948 Hu,增强后动脉期CT值99117 Hu,静脉期CT值74117 Hu,静脉期CT值7479 Hu,延迟期CT值5779 Hu,延迟期CT值5773 Hu。增强扫描后囊壁、分隔轻度均匀强化,囊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患者女,40岁,因左肩胛部肿物1个月余入院。患者1年前行左肩胛骨下角区骨软骨瘤切除术,术后1年发现左肩胛部肿物。体检:左肩胛冈稍下方软组织内扪及鸭蛋大小肿物,质中度硬,表面光滑,活动度尚可,略有压痛,边界清楚。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图1左肩部软组织内约5cm×3cm大小低密度肿块,密度尚均匀,其内无钙化,CT值为19Hu,肿块境界清楚,包膜完整,其内有一间隔,附近骨质完整无破坏①B超检查:左肩胛部有一8.4cm×7.3cm×2.2cm混合性包块,边界清楚。CT检查:左肩胛部软组织内有一约5cm×3cm低密度肿块,密度尚均匀,其内…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34岁。上腹部饱胀不适1个月。体检无殊。B超检查发现左肝内3.5×3.4cm大小之低回声团块,提示肝左叶位性病变。化验:ESR86mm/h,SGPT40u,II3u,AFP(—)。CT检查示仰卧位肝左叶内侧一境界不清的低密度区,CT值为30~37Hu,增强后采用俯卧位扫描,肝左叶低密度区强化,最大面积为3.07×2.69cm,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17岁,头痛1月,加重伴呕吐1周。无发热、抽搐、视力下降及阳性体征。头颅CT检查:大脑左侧枕叶可见一个椭圆形低密度病灶,约3.0cm×4.0cm×6.5cm,CT值19Hu,可见完整的囊壁,较光滑,病灶周围水肿带明显,左侧侧脑室受压移位,中线结构明显右移;增强后囊壁有明显强化,病灶内CT值19.7Hu.未见强化。考虑为左枕叶脑脓肿。局麻下行钻颅脑脓肿穿刺引流术,抽吸出草黄色囊内液约20ml。扩大切口及骨窗,发现左忱皮层下3cm处有一囊性肿块,灰黄色,  相似文献   

6.
1 病历报告 患者,男,46岁,肉眼血尿1天就诊.无腰痛、无尿路刺激症状.专科检查:双肾区未触及明显包块, 无叩压痛.彩超显示:右肾大小形态正常,左肾下极实质单个圆形高回声肿块,大小约19mm×18mm,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后方无声影,CDFI示肿块内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彩超诊断:左肾实性占位性病变,考虑错构瘤.CT检查提示:左肾下极见一类圆形低密度肿块,大小约2.2cm×1.8cm,CT值约60Hu,密度尚均匀,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强化,CT值78~108Hu,边缘欠光滑,考虑左肾癌.病理活检:镜下诊断肾癌.形态符合乳头状癌.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48岁,因"体检发现左肾肿瘤"入院.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术前B超检查示左肾下极76mm×49mm肿块,边界欠清,内部回声不均匀,内见多房性改变,房间隔厚度不均.CT检查示左肾下极增大,见直径75mm大小肿块,密度不均匀,呈多房性改变,分隔厚.平扫CT值12~37Hu,增强后非均质强化,CT值18~67Hu,分隔清楚.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30岁。发现左上腹无痛性肿块半月余,无腹痛、腹泻及畏寒发热,腰部有轻度酸胀不适,大小便正常。体检:左上腹可扪及约10cm×15cm大小包块,质中,界限欠清楚,表面尚光滑,不活动,有轻度触痛。实验室检查及胸部X线摄片均无明显异常,CT检查:见左侧腹膜后左肾前上方有一约10cm×12cm巨大肿块,中心有不规则的低密度区,CT值15~55Hu,边界较光整。左肾受压向后推移,胰腺明显推向左前方。增强后肿块实质部分有强化,中心仍显示为低密度区。左肾上腺显示不清。主动脉旁及后腹膜淋巴结未见肿大。手术所见:肿块位于胰腺后方,将胰腺及胃向前顶起,约15cm×10cm×8cm大小,质地中等,打开后腹膜见肿块表面均为扩张的血管,腹腔动脉亦受压增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部异位嗜铬细胞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部异位嗜铬细胞瘤CT表现,对肿瘤的密度、囊变、钙化、界限和强化特征与病理类型和组织成分对照研究.结果 肿瘤位于肠系膜根部9例,腹主动脉旁8例(其中左旁7例,右旁1例),肾上腺上方3例(其中右侧2例,左侧1例),肾门外方3例(其中右侧1例,左侧2例),下腔静脉后3例,肝门区3例,十二指肠壶腹部2例.肿瘤平均6.8 cm×5.6cm(2.7 cm×2.5 cm-18.0cm×11.0cm).CT平扫:实质部分CT值平均45(32 -58) Hu,坏死囊变部分CT值平均21.5(18-25)Hu;肿块边界清楚28例,不清楚3例;肿块实质部分呈等密度24例,呈高密度7例;肿块中心有不规则低密度坏死区21例;肿块内见斑片状、点状及线状散在分布钙化灶8例.CT增强:动脉期实质部分CT值平均76(47-105) Hu,其中肿块内见纡曲扩张的增强血管影8例;静脉期实质部分CT值平均65(45-90)Hu,其中实质增强部分密度明显下降7例,轻度下降19例,持续强化5例;延迟期实质部分CT值平均56 (42 - 70) Hu,其中实质部分与动脉期及静脉期相比强化程度有不同程度下降26例,持续强化5例.结论 腹部异位嗜铬细胞瘤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征象与病理类型和组织成分相关,CT表现结合临床可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4岁,主因“间断性抽搐4个月,加重6h”入院,既往有明确肝包虫病史,于8、14、23岁先后因“肝包虫”行手术治疗,近4个月发作性四肢抽搐3次,发作时意识不清,颈项强直、四肢抽搐、大汗、口吐白沫、小便失禁。头颅CT示:左额顶叶皮层一类圆形略高密度影,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大小约19mm×16mm×16mm,其周围见大片指状低密度区,增强后呈环状强化,边界呈不规则小结节样隆起,肿块内无强化,左侧脑室前角略受压,中线结构居中,骨窗其邻近颅板无明显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11.
肺炎性假瘤的CT影像特点及其鉴别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认识肺炎性假瘤的CT影像表现,分析其与周围型肺癌,结核球的鉴别点。方法:肺炎性假瘤9例,周围型肺癌27例,结核球23例,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结果:肺炎性假瘤圆形2例,类圆形3例,其中边缘有假包膜2例;不规则形2例,分叶状1例,楔形1例。平均直径2.7cm,边缘光滑3例,毛糙或模糊4例,细短毛刺2例;平扫密度均匀3例,中心低密度灶5例,合并空洞2例;多发点状钙化1例。病灶周围有炎性渗出5例。5例增强扫描,均明显强化,均匀强化或不均匀强化,4例增强值在40Hu以上,2例增强值在80~92Hu之间。周围型肺癌主要表现为分叶状外形,细短毛刺,不均匀密度,增强可均匀或不均匀,以不均匀强化居多,增强值22~55Hu。结核球形态规则或不规则,边缘粗大毛刺和实质钙化多见,周围肺内常见卫星病灶,呈包膜状或周围强化,也可不均匀强化或无强化,增强值4~20Hu。结论:肺炎性假瘤CT影像缺乏特征性表现,定性比较困难,周围型肺癌及结核球表现较为特殊,可作为与炎性假瘤鉴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1临床资料患者男,35岁,腰背部不适2年,腹痛3天入院。体查未发现异常。超声检查:左腹膜后见一囊性肿块,10cm×7cm大小,其内有分隔。CT扫描与超声检查相符。肿块位于左肾下极下方,紧贴腹主动脉,分界清楚,推压左侧腰大肌;肿块表面光滑,轮廓清楚;囊内密度均匀,CT值21Hu;囊壁CT值38H  相似文献   

13.
外伤后脑梗死是颅脑外伤的并发症之一,本病患病率低,易造成误、漏诊。本文收集有明显外伤史及伤后肢体抽搐、偏瘫等神经系统体征者8例,对其CT表现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97~1999年,小儿外伤后脑梗死8例在我院行CT扫描,男6例,女2例。年龄8个月~4岁。8例均有头部着地外伤史及伤后偏瘫。首次CT扫描时间:伤后10 h 1例,1~3天5例,1周后2例。   1.2 方法 采用美国PICKER-1200 SX全身CT机。以OM线为基线,层厚、层距均为10 mm,常规平扫。8例共行10次扫描。   1.3 结果 (1)2例首次平扫未见异常变化。3天后复查示,左、右侧基底节区分别见圆形低密度影。(2)4例首次扫描即于基底节区见圆形低密度影(见图1),其中位于左侧者3例,右侧者1例。(3)2例于左、右颞顶叶内见大面积低密度灶,CT值22~27 Hu,脑室系统无明显受压,中线结构移位不明显(见图2)。余未见其他脑损伤的CT表现。  相似文献   

14.
1 病历简介 患者,男,43岁.主诉:左前臂肿块,疼痛,渐进性增大20余年.近期加重入院.体征:左前臂背侧肿块,大小为6.0cm×5.0cm,质中等硬,无红肿、发热等症状.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均正常.CT及MRI表现:CT示左前臂背侧中1/3指总肌肉内可见高低密度混杂密度影,脂肪组织呈低密度,CT值:90~40 Hu,软组织内散在大小不等高密度影.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诊断依据。方法200例HIE患儿均为出生后3-10天作CT平扫,分析其CT征象,并测量低密度区CT值。结果200例HIE中,低密度Cr值≤18Hu,126例,占63%;18-24Hu之间74例,占37%。合并网膜下腔出血(SAH)102例,轻、中、重三度病例中均有发生。结论将低密度区CT值≤18Hu视为异常,与临床诊断有差异,提出相对低密度区概念。SHA在HIE中发生率较高,SHA应视为HIE的重要CT表现。  相似文献   

16.
1 病例摘要患者 ,女 ,5 3岁。右足背外侧肿块 ,肿胀、疼痛 1年。检查 :右足第 4、5跖骨肿块 ,约 1 0cm× 1 0cm大小 ,活动性差 ,质硬 ,有压痛 ,皮温及局部感觉正常。 1 2年前曾在肿块附近做过 2次手术 ,术后病理诊断为滑膜瘤。CT平均检查 :右足第 4、5跖骨干前见 1个类圆形、中心为均质的低密度影 ,CT值为 34 0Hu ,周边为环形高密度影环绕 ,CT值为 92 0 0Hu ,病灶上部环形高密度影不连续 (图 1 )。病灶周围软组织密度不均 (图 2 ) ,局部皮肤略外凸 ,邻近骨质无异常。CT诊断 :①软组织血管瘤 ;②腱鞘巨细胞瘤待除外。图 1 定位片示…  相似文献   

17.
外伤性脑梗塞为颅脑损伤的少见并发症 ,单纯外伤性脑梗塞较少见 ,作者在工作中遇到 2例后倒训练所致的腔隙性脑梗塞患者 ,均系新入伍武警战士 ,经颅脑 CT检查确诊 ,临床对症治疗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 男 ,1 8岁 ,后倒训练后头晕 5d,查体未见异常。颅脑 CT检查见左外囊区一 1 2 mm× 8mm大小的稍低密度灶 ,CT值 1 8Hu,边界欠清 ,CT诊断左外囊腔隙性脑梗塞。例 2 ,男 ,1 8岁 ,后倒训练后头晕 1 5d,查体无异常。颅脑 CT检查左颞叶一 9mm× 7mm大小的低密度灶 ,CT值 8Hu,边界清楚 ,CT诊断左颞叶腔隙性脑梗塞。2 讨 论…  相似文献   

18.
刘建伟 《中国医刊》2004,39(1):56-56
患者男性,46岁.刺激性干咳30天.X线胸片及CT示左上后纵隔近降主动脉旁有3.0cm×4.0cm肿块,边缘清楚,密底均匀,CT值30Hu(图1).术前诊断: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剖胸探查术中见肿块位于左上后纵隔第3肋间,降主动脉旁,靠近胸椎,约3.0cm×4.0cm×4.0cm,质中等,包膜完整,无分叶,与左肺上叶部分粘连,术中完整摘除肿块,标本剖面呈鱼肉样.术后病理回报:胸腺瘤淋巴细胞型,因肿块侵犯部分胸膜,按胸腺瘤的分期标准为Ⅲ期,故治愈后外院行放疗,随访1年无复发.  相似文献   

19.
患儿男,7岁。头痛、呕吐3个月,症状急剧加重伴现力下降半月。查体:神清,双眼视力0.2,双眼底视乳头高度水肿,双侧巴彬斯基征(+)。CT示右额顶中线旁有6cm×5cm囊性低密度,CT值18Hu,与囊相连后内侧有4cm×3cm的瘤给节,CT值46Hu,瘤结节紧贴中线,均一强化的CT值56Hu,囊性低密度周围囊壁未见强化,中线结构明显左移。入院第3天,并发小脑幕裂孔迹,甘露醇脱水后全麻下行切开颅肿瘤切除术,术中放出草黄色囊液约50ml,瘤结书与大脑镰相连,质韧,瘤给节全切除。病理诊断:脑膜瘤(纤维型)。讨论儿童脑膜瘤少数,仅占儿童颅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结核球的CT动态增强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结核球的CT动态增强表现并加以分析。结果1例均匀强化,强化值45Hu;不强化12例及环行强化5例,强化幅度小,且波动范围小。病灶内部的低密度区未强化。结论结核球大部分为不强化和环行强化,内壁规则的薄环形增强有特异性。增强扫描对鉴别诊断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