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医学认为,津阻生痰,血滞生瘀,痰瘀本是两种不同的病理产物,治疗措施迥然不同。痰瘀互结通常是心疾的主要病机,特别是某些疾病久治不效、缠绵难愈时,活血、化痰并用多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而且在心系某些或痰或瘀为患的病证中,痰瘀同治往往比单纯的化痰或化瘀疗效要好。所以,探讨痰瘀的关系和临床运用原则,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痰瘀相关,意在梳理痰瘀知识、并强调痰瘀相关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多角度地分析、刍议"痰瘀同源"、"痰瘀互结"、"痰瘀同治"等痰瘀经典理论的方式论述痰瘀相关。结果:痰与瘀是中医界里重要的元素,痰与瘀互结是许多疾患共同的病机,痰瘀同治是常用治法。结论:痰瘀同源、互结、同治,不但在临床上有着实用的指导意义,又能与时俱进、在探究中创新。  相似文献   

3.
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一种以累及肺间质为主、以炎性病变和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归属于中医学肺痹、肺痿范畴,而痰瘀贯穿了疾病的始终。津凝为痰,血滞为瘀,痰瘀可谓同源异物,两者相互转化、相互影响的特点直接影响ILD病机演变。本文论述了痰瘀相关理论、肺系疾病与痰瘀密切关系及其病机演变,并将其病机演变过程归纳为津停生痰、由痰及瘀、痰瘀互结三个阶段。临床可通过中医辨证结合现代西医诊断,对痰瘀关系进行辨证判读。体现在ILD治疗原则中,则为早期化痰为主,后期祛瘀为先,以期达到抑制病情进展、促使疾病向愈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痰瘀相关与肿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痰瘀同源,痰瘀同病,痰瘀互结进行分析,认为肿瘤由此而生。治疗重在调气和血,疏肝散积,解毒3点。活血化瘀与化痰药物配伍应用治疗肿瘤的意义在于(1)增强了消肿散结作用,能使癌瘤缩小或消失;(2)瘀去有利于痰消,痰消有利于瘀去,二者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5.
痰瘀互结理论基础渊流探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痰瘀互结理论源流的探析,了解各个时期痰瘀互结理论及临证治疗的进展,认为痰瘀互结证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病理状态,痰瘀互结又是其他疾病产生的病理基础,气滞、阳虚、脾虚与痰瘀的形成直接相关,其临床表现虚实夹杂,因此在痰瘀同治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他病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通过阐述“痰瘀同源”的理论渊源,结合咳嗽的临证经验,认识到痰饮、瘀血为咳嗽的重要致病因素,痰瘀互结是咳嗽发病的重要病机。对于咳嗽辨治要以“痰瘀同源”理论为基础,重视痰瘀同病、互结、同治,从而提高中医药治疗咳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痰瘀同源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痰瘀互结是妇科瘕的主要病机,痰瘀同治是其治疗法则,同时应顾护正气、调理脾胃气血。  相似文献   

8.
痰瘀同出一源,临床上常相互为患,往往出现痰瘀互结、痰瘀同见。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以邓铁涛教授"痰瘀相关"理论为指导,遣方用药注重痰瘀同治,标本兼顾,常获良效。  相似文献   

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病机和治疗进展,痰瘀互结是其主要病机,治疗主要从肺脾肾三脏入手,重点是化痰祛瘀。  相似文献   

10.
系统阐述李军教授临床辨治高血压病眩晕的思路及经验。痰、瘀为患贯穿高血压病眩晕病程始终,一旦痰瘀互结,则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加重病情。提出"见痰及瘀,见瘀及痰"的治疗思想,提倡"化痰活血,痰瘀同治"的基本大法,注重痰瘀偏重,强调兼夹证型,以清脑通络汤为基础加减,用药精良,临床疗效显著。文章对高血压病眩晕的临床辨治不仅具有理论指导作用,更具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缺血性中风痰瘀互结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痰瘀相关学说源流进行了概述,并深入揭示了痰瘀同因、痰瘀互结、痰瘀同治等痰瘀相关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机制,认为:痰瘀互结是缺血性中风的主要病机,临床治疗缺血性中风应提高应用痰瘀互结学说的自学性。  相似文献   

12.
根据痰瘀互结同病的原理,痰浊必致瘀血,瘀血多夹痰浊,痰瘀阻塞是导致痛证的重要病理因素。吴立文教授善用化痰逐瘀治疗由痰瘀互结所致之痛证,治痰兼顾化瘀,治瘀不忘化痰,使邪祛络通,通则不痛,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王丁超  周素贞 《中医学报》2019,34(11):2358-2361
脏气虚损及痰瘀互结是导致多种慢性疾病的主要病机。脏腑气血、阴阳亏虚为发病之本,痰浊、瘀血积结为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李师临证治病以"虚损-痰瘀"统领机要,法随证立,治从法出,提出了扶正补虚、痰瘀同治的治疗策略。病初要痰瘀同治、分清主次;后期补虚为主、标本兼顾。同时,注重调气养神、安和五脏,体现了辨证论治、整体观念、以人为本等中医的特色诊疗思想。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报》2019,(11):2358-2361
脏气虚损及痰瘀互结是导致多种慢性疾病的主要病机。脏腑气血、阴阳亏虚为发病之本,痰浊、瘀血积结为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李师临证治病以"虚损-痰瘀"统领机要,法随证立,治从法出,提出了扶正补虚、痰瘀同治的治疗策略。病初要痰瘀同治、分清主次;后期补虚为主、标本兼顾。同时,注重调气养神、安和五脏,体现了辨证论治、整体观念、以人为本等中医的特色诊疗思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系统梳理中医药标准文献中不同疾病痰瘀互结证的治疗认识,对其共性特点和规律进行挖掘和可视化展示,为痰瘀互结证治疗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支持。方法 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并人工检索《中医内科学》《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诊疗方案》《神志病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指南》等包含痰瘀互结的教材、指南等著作,期刊文献及著作类文献的检索日期均截至2021年11月30日。采用SPSS Modeler进行矩阵共现,采用Aprior建模,最后利用Gephi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通过图谱检索发现胸闷、乏力、皮下肿块、皮肤麻木是不同疾病痰瘀互结证常见的临床症状,舌质紫暗、瘀斑、舌苔厚腻、脉涩是不同疾病痰瘀互结证常见的舌脉,化痰、活血、祛瘀、通络是不同疾病痰瘀互结证常见的治法,半夏、茯苓、桃仁、甘草是不同疾病痰瘀互结证常用的中药。结论 痰瘀互结几乎可见于临床各系统疾病,中医诊疗应既注重共性药物的使用,也关注不同疾病特色治法方药的发现,未来可进一步构建宏观与微观融合的痰瘀互结知识图谱,为痰瘀相关疾病的综合应对提供辅助。  相似文献   

16.
骨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骨痹”的范畴,以正气不足为本,痰瘀互结为标。痰浊、瘀血作为致病因子和病理产物,二者又可相互转化、相互胶结,在临床上常化痰祛瘀同治。因此,痰瘀相关学说及痰瘀互结、痹阻经络在骨性关节炎发病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受到学者的关注,下面就痰瘀与骨性关节炎的关系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从痰瘀论治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骨痹"的范畴,以正气不足为本,痰瘀互结为标.痰浊、瘀血作为致病因子和病理产物,二者又可相互转化、相互胶结,在临床上常化痰祛瘀同治.因此,痰瘀相关学说及痰瘀互结、痹阻经络在骨性关节炎发病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受到学者的关注,下面就痰瘀与骨性关节炎的关系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化痰祛瘀法治疗小儿哮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痰、瘀的角度阐述小儿哮喘发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方法。认为宿痰为哮喘发病之夙根,瘀血是哮喘迁延不愈的重要因素,痰瘀互结可导致哮喘反复发作;小儿哮喘应从痰瘀论治,以化痰祛瘀为治则。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通过大量临床观察表明,痰瘀互结是引发冠心病的重要机制,并贯穿于冠心病的整个病理过程,因此痰瘀互结致脉络瘀阻,血行涩滞是冠心病发病的关键。运用活血化痰法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常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痰瘀互阻证在各种疾病中所占比例逐渐升高,中医所谓"怪病多痰","百病皆由痰作祟",久病多瘀,痰瘀合病已成为临床许多病症之症结,冠心病、动脉硬化、脑梗死等疾病的发病机制中痰瘀均占有重要地位,而西医病理中阐述的自由基损伤与中医病机所谓痰瘀致病息息相关,活血化痰中药及以活血化痰为主要功效的中药复方药效的发挥更被证实与清除自由基作用密切相关。通过论证痰瘀与自由基的关系及其活血化痰药清除自由基在相关疾病治疗中作用,为活血化痰治则在多种痰瘀相关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