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部闭合伤合并腹膜后血肿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于1996-01~2004-05共收治51例腹部闭合伤合并腹膜后血肿(TRH),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骨盆骨折合并腹膜后血肿的病例 ,临床上并不少见 ,被误诊为腹腔内脏器破裂而行不必要的剖腹探查手术者也屡有报道 ,往往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1 ] 。我院 1 991年 3月~ 2 0 0 0年 7月曾收治 32例骨盆骨折合并腹膜后血肿病例 ,其中 6例误诊 ,误诊率 1 8 8%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例均为男性 ;年龄 2 1~ 45岁。致伤原因 :交通事故伤 3例 ,坠落伤 2例 ,塌方压伤 1例。合并其他部位损伤者 3例 ,其中颅脑损伤、胫腓骨骨折、下颌骨骨折各 1例。1 2 误诊情况 3例误诊为骨盆骨折合并肝脾破裂 ,1例怀疑合并肠破裂 ,2…  相似文献   

3.
外伤性腹膜后血肿是腹部、盆部及脊柱损伤的常见并发症。由于其本身症状不典型,往往被损伤症状掩盖而容易被忽视,死亡率较高。外伤性腹膜后血肿可分稳定型与扩展型.稳定型腹膜后血肿出血可自行停止,而扩展型腹膜后血肿出血常为持续他.常合并腹膜后大血管或脏器损伤。现将本院收治18例外伤性腹膜后血肿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谭建民 《临床医学》1997,17(5):F003-F003,F004
自发性腹膜后血肿临床上比较罕见,没有很特异的症状和体征,诊断困难,容易误诊误治。现将收治的2例病人在诊断及治疗方面的体会给予报告。 例1,男,54岁,因腹痛腹胀3天入院。初发病为晨起便后感到腹部隐痛,伴恶心,1天后持续加  相似文献   

5.
创伤性腹膜后血肿56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伤性腹膜后血肿是创伤外科临床上常见急腹症之一,通常很少单独出现,常合并腹部脏器及大血管损伤,病情复杂,发展快,死亡率高,如何把握手术指征及术中是否切开血肿探查,不易把握,常有争议,是临床手术中限时需解决而又十分棘手的问题,稍有疏忽,可导致严重后果.我院1995~2005年经外科共收治56例创伤性腹膜后血肿患者,现将诊治体会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临床总结分析,提高骨折合并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水平。方法:以20例经剖腹手术证实的骨折合并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20全名有5例漏诊,3例误诊。结论:(1)骨折合并腹部闭合性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损伤类型,漏诊率较高,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2)骨盆骨折后出现的腹肌刺激和后腹膜血肿与合并腹内脏器损伤出现的腹膜刺激有时较难鉴别,对这类患者不能单靠一项检查来决定治疗方案。(3)临床征象是剖腹探查手术的重要依据,不能单纯依赖影像诊断而延误或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7.
创伤性腹膜后血肿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创伤性腹膜后血肿的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方法。方法:收集1996—2005年创伤性腹膜后血肿患者4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3例采用手术治疗32例,40例治愈,3例死亡。结论:早期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腹腔穿刺、B超和CT。钝性损伤后表现有明显失血性休克,证实有腹腔内脏器或血管损伤,以及穿透伤后所致腹膜后血肿均应及时手术;肾周血肿或仅为骨盆区血肿则无需立即手术。  相似文献   

8.
创伤性腹膜后血肿多系高处坠落、车祸、挤压等所致腹膜后脏器(胰、肾、十二指肠)损伤、骨盆或下段脊柱骨折和腹膜后血管损伤引起的。常见于腹部的严重损伤,患者情况较危重,术前诊断困难,处理十分复杂。本次研究对明确诊断的创伤性腹膜后血肿52例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创伤性腹膜后血肿的诊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何文亮 《临床医学》2003,23(2):14-15
为进一步掌握腹膜后血肿的诊断和处理 ,本文对 3 0例外伤后经证实腹膜后血肿的病例进行分析。腹膜后血肿大多在剖腹探查术中被确诊。对于腹部钝性伤后疑有内出血、腹膜炎者及开发性损伤者应积极剖腹探查 ,腹膜后血肿是否切开探查应综合分析 ,对于稳定型腹膜后血肿可在严密观察下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和探讨腹部闭合伤致肝破裂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5年来共收治肝破裂67例,其中Ⅰ级5例,Ⅱ级24例,Ⅲ级2l例,Ⅳ级13例,Ⅴ级4例。结果非手术治疗4例均治愈,手术治疗63例,治愈56例,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18例,死亡7例。结论详细了解病史及腹腔穿刺,辅助以B超或CT检查,一般诊断不难。对轻度肝损伤(Ⅰ-Ⅱ级)如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者,在严密观察下保守治疗是可行的。但对病情严重者应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缩短术前准备时间。必要时可边抢救休克边手术止血。对合并其他部位严重损伤者,应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受伤部位,必要时可同时进行手术。选择合适的术式,快速有效止血是关键。对因大量失血,补血后机体凝血机能障碍而渗血不止时,纱布填塞压迫常能奏效。重视围手术期监护,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腹膜后血肿易引起急腹症的临床表现,容易误诊腹腔脏器破裂损伤,术前很少确诊,极易被忽视,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其治疗原则目前意见不一。我院2006—02至今共收治腹膜后血肿10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女4例,年龄15~65岁。交通事故4例,高处坠落3例,压砸伤2例,钝器伤1例。受伤部位:侧腹部3例,腰背部2例,髂部3例,下腹部2例。临床表现为腹痛8例,腰背部疼痛4例,腹胀5例,腹肌紧张6例,腹部压痛及反跳痛4例,休克2例,血尿3例,肠鸣音消失3例,移动性浊音阳性8例,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8例。合并骨盆骨折6例,脊柱骨折2例,胸部损伤3例,肝破裂1例,脾破裂1例,肾挫裂伤2例,膀胱损伤1例,颅脑损伤2例。  相似文献   

12.
腹部闭合伤的护理265300山东省栖霞县第一人民医院张爱珍,粱国华我院自1986年1月~1994年4月共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100例现将护理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100例患者中男性78例,女性22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53岁,平均年龄为34岁,其中10...  相似文献   

13.
腹部闭合伤合并颅脑损伤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2001年10月~2004年10月收治颅脑损伤合并闭合性腹部伤病例56例,现就其护理体会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1病例资料男,64岁。因气喘、全身水肿20余天,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心力衰竭”收住院。16年前在我院行胃大部切除术,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史8年。入院后给予抗感染、强心、利尿、平喘、祛痰等治疗。入院第6天患者渐出现腹胀,测血钾3.3mmol/L,给予补钾。1周后复查血钾5.6mmol/L,但患者腹胀呈进行性加重,无恶心、呕吐,大便正常。查体:腹壁水肿,腹部膨隆,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减弱。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性腹水外科会诊考虑:腹腔占位性病变;残胃癌;坏死性胰腺炎。查血淀粉酶160苏氏单位,尿淀粉酶1600苏氏…  相似文献   

15.
腹膜后血肿误诊为腹腔内出血1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交通及建筑业的发展 ,腹部闭合伤病例逐年增多。本院自1980~2001年共收治腹部闭合伤病例625例 ,其中19例诊断性腹腔穿刺阳性而行剖腹探查术 ,结果为损伤性腹膜后血肿 (RH)。现就误诊原因简单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13例 ,女6例 ;年龄10~49岁。损伤原因 :车祸11例 ,坠落伤6例 ,重物压伤2例。1.2临床表现不同程度的腹痛和腹部压痛19例 ,反跳痛伴肌卫15例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9例 ,血红蛋白低于90g/L8例。合并损伤 :盆骨骨折13例 ,脊柱骨折1例 ,四肢骨折3例 ,颅脑损伤3例 ,胸部损伤2例。1.3腹腔穿刺部位右下腹穿刺14例 ,…  相似文献   

16.
对我院1993-10~2005-06收治的创伤性腹膜后血肿35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产后血肿是由于分娩造成产道深部血管破裂,血液不能外流,积聚于局部形成血肿,是临床分娩并发症之一.产后血肿中以腹膜后血肿危害大,其因内出血严重、病情危急,若处理不及时,会给产妇带来生命危险.我院2009年9月发生1例腹膜后血肿并发产后出血致出血性休克的产妇,经采取相应的抗休克、抗感染、中药活血化淤治疗和护理,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腹部闭合伤在临床上多见,早期明确诊断及时得到正确的治疗,这是抢救腹部闭合伤病人的关键。我院自1980年~1990年共救治腹部闭合伤112例。现仅我们的诊治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性别与年龄:112例中男性98例,女性14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伤性腹膜后血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外伤性腹膜后血肿16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非手术治疗,全部治愈.121例手术治疗,其中剖腹手术治疗55例(33.7%),介入血管栓塞32例(19.6%),剖腹手术+介入血管栓塞34例(20.1%),腹膜后血肿切开56例(34.4%).术后并发症16例,死亡7例.结论:腹膜后血肿伤情复杂,早期诊断是救治成功的关键,并强调根据不同类型的血肿及合并症给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