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护肝灵口服液是由北五味子、柴胡、连翘、金银花等药组成,是在临床验方基础上,经现代制剂工艺加工而成的口服液。临床试用在治疗肝炎方面有一定疗效。我们做了其保肝作用的药效学实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乙醇对人体的副作用及危害众所周知[1~ 3 ,6] ,大豆磷脂具有降低血脂、清除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着 ,改善血液循环 ,能预防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 ,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等重要的生理功能[3~ 5] 。本实验观察磷脂对乙醇致动物肝脏损害的保护作用 ,现将实验过程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实验动物 选择体重在 2 0~ 2 5克的昆明系列小白鼠36只 ,雌、雄各半 (泰山医学院动物园提供 )。1.2 实验试剂  2 0°食用酒精 (生力源集团提供 ) ;磷脂 (沈阳市乳化剂厂生产 ) ;生理盐水。1.3 实验过程  36只小白鼠 ,随机分为 4组 ,在相同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3.
据医学论坛网报道,广东省粤北人民医院李庆德等研究发现醒酒护肝口服液对酒精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研究者们选取建立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模型,监测血中乙醇浓度,以评价醒酒护肝口服液对乙醇清除速率的作用;建立小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以血液生化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肝指数及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评价醒酒护肝口服液的护肝作用。结果显示,醒酒护肝口服液组小鼠血中乙醇代谢速率加快,浓度降低;药物组均可降低肝损伤小鼠AST、ALT、肝损伤评分  相似文献   

4.
银杏制剂对大鼠急性肝坏死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活化因子 (plateletactivting factor,PAF)是一生物活性很强的脂质介质 ,与内毒素密切相关 [1]。新近我们发现 PAF在急性肝损害中有重要的介导作用[2 ] ,且可被特异性 PAF拮抗剂 WEB2 170 部分阻断。本实验应用具有 PAF拮抗作用的银杏制剂观察对急性肝损害大鼠的保护作用。1 材料与方法1 .1 药物和试剂 银杏制剂 (贵州兴邦制药公司生产 ) ,用前与纤维素混匀后用蒸馏水配制所需浓度 ;PAF标准品购自美国 Sigma公司。PAF受体拮抗剂 WEB2 170 由德国 Zimmer博士惠赠。 D-氨基半乳糖购自重庆医科大学化学教研室。1 .2 器 …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清肝利胆口服液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白酒制备大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清肝利胆口服液按高、低剂量灌胃。连续8周,测定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含量,检测肝组织丙二醛(MDA)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并观察肝脏的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清肝利胆口服液组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AST、ALT含量。与肝损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受试样品高、低剂量组大鼠肝组织的MDA含量均值均低于肝损模型组;GSH含量均高于肝损模型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较肝损模型组显著减轻。结论:清肝利胆口服液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6.
离体肝灌流技术最初由英国生理学家 Trowell于 1 942年创立 ,1 95 1年 Miller等人改进了灌流方法 ,首次以此技术进行了血浆蛋白质合成的研究。近年来 ,离体肝灌流技术得到普遍使用 ,被广泛用于药理毒理学研究 ,适用于研究药物或化学物质引起的肝毒性 [1]。本实验采用离体肝灌流技术 ,通过灌流一定量的 CCl4造成肝脏毒性 ,同时给予一定量的甘草苷 ,观察甘草苷对肝脏毒性的保护作用 ,据此分析甘草解毒的物质基础及机制。1 材料1 .1 药品与试剂 :甘草苷由本实验室分离纯化制得 ,经 UV,IR,1H- NMR,13 C- NMR等结构测定与文献报道甘草苷…  相似文献   

7.
平颤1号口服液对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平颤 1号口服液治疗帕金森病疗效机理。方法 利用血清药理学的方法 ,制备含平颤 1号口服液的兔血清。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分为A、B、C、D四组 ,分别采用 4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干预处理 :A组培养液加入兔血清、B组培养液加入与A组等量含平颤 1号口服液的兔血清、C组培养液经过毒物MPP +处理 ,并加入兔血清、D组培养液经过毒物MPP +处理 ,加入含平颤 1号口服液的兔血清。结果 观察第 1 0天 ,B、D组存活的神经元多于A、C组 (A组 84± 6、B组 1 88± 1 7,P <0 . 0 1 ;C组 1 0± 1、D组 5 9± 3,P <0 0 1 )。结论 平颤 1号口服液对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9.
中药复方降酶合剂对大鼠肝脏细胞因子调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制剂降酶合剂对D-氨基半乳糖所致动物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对内毒素(LPS)刺激后肝枯否细胞(KC)分泌IL-6、IL-8和TNF-α的调节作用。方法:复制大鼠D-氨基半乳糖致急性肝损伤模型,制备SD大鼠降酶合剂和联苯双酯的含药血清,以LPS和含药血清刺激SD大鼠体外培养KC,采用ELISA夹心法检测IL-6、IL-8和TNF-α水平。结果:D-氨基半服糖所致急性肝损伤模型转氨酶和细胞因子分泌水平明显增高,中药降酶合剂可以降低转氨酶和调节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培养细胞在加入LPS刺激后,上清中IL-6、IL-8和TNF-α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在加入降酶合剂后,上清中的IL-6、IL-8和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降酶合剂降低ALT的作用可能与其通过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降低IL-6、IL-8和TNF-α等细胞因子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移植供肝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未行肝移植术),肝移植组(B组)和缺血预处理肝移植组(C组),术后检测各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肝组织AT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通过光镜和透射电镜分别观察各组肝脏组织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术后B组血清ALT,AST,LDH活性及供肝组织MDA含量显著高于A组,而C组升高不明显,并且随着缺血预处理次数增加而递减,B组供肝组织中ATP和SOD含量显著低于A组,而C组降低不明显,并且随着缺血预处理 次数增加而接近A组含量,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表明,与B组比较,C组供肝组织细胞结构改变较小,结论:适当的缺血预处理可以减轻大鼠供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增强对供肝的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关于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国内外鲜见报道。本课题旨在探讨缺血预处理及药物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为临床肝移植术和肝切除术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2.
双环醇对刀豆蛋白A 所致小鼠肝细胞核DNA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5  
目的探讨双环醇对刀豆蛋白A(ConA)引起小鼠肝脏细胞核和DNA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ConA诱发小鼠肝损伤模型,观察双环醇对血清转氨酶(ALT),肝细胞核DNA片断化、肝细胞核内DNA对CuSO4-邻啡罗啉-维生素C-H2O2系统损伤的敏感性以及肝脏中H2O2含量的作用。结果双环醇50、150mg/kg灌胃能保护ConA引起的小鼠肝损伤,降低血清中ALT水平,P值分别小于0.05、0.01;减轻肝脏细胞核和DNA的损伤,荧光测定DNA片断化数值降低(P<0.05,P<0.01),DNA条带出现百分率由ConA组的100%降低至25%;防止肝细胞核DNA对CuSO4-邻啡罗啉-维生素C-H2O2系统损伤的敏感性的降低,并能阻抑肝脏H2O2的升高(双环醇150mg/kg组P<0.05)。双环醇在体外加药(终浓度分别为4,16,64×10-7mol/L)也能直接保护CuSO4-邻啡罗啉-维生素C-H2O2系统对纯品DNA的损伤。结论双环醇对ConA引起的小鼠肝细胞核DNA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三七中人参二醇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三七二醇苷(PDS)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30分钟后,再接通60分钟,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动脉血压,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律失常严重指数(ASI),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ATPase活性,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水平;明显改善再灌注后动脉血压的下降,心肌组织中SOD及ATPase活性降低,结论:PDS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是一类严重而常见的肝脏疾病,可导致伴随代谢改变的慢性肝功能障碍。作者以硫代乙酰胺(TAA)诱导的大鼠肝硬化为模型,考察了绒毛迷迭香Rosmarinus tomentosus醇提物对肝脏的保护作用。将西班牙产绒毛迷迭香地上部分于室温干燥48h,取500g置索氏提取器中用乙醇萃取,提取液减  相似文献   

15.
16.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3(8):673-675,F0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