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手术围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先天性肛门闭锁是常见的直肠肛门发育畸形,常需急诊手术治疗。2001年1月~2005年1月间,我院共收治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48例.全部接受手术治疗。现将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流量异氟烷吸入麻醉复合骶管麻醉在小儿下腹部及会阴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下腹部及会阴疾病患儿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手术麻醉时均采用骶管阻滞麻醉,但基础麻醉方式不同,对照组为氯胺酮静脉全身麻醉,实验组为低流量异氟烷吸入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睫毛反射、皮肤疼痛反射消失时间、心率、平均动脉压、意识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以及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睫毛反射、皮肤疼痛反射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以及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均显著缩短以及降低(P<0.05);与麻醉诱导前相比,对照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显著升高(P<0.05),而实验组升高不明显(P>0.05)且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低流量异氟烷吸入麻醉复合骶管麻醉适用于小儿下腹部及会阴手术,具有诱导及恢复快、对循环影响小的特点,优于氯胺酮基础麻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喉罩通气下新生儿腹腔镜手术中,CO2气腹对呼吸循环系统功能的影响以及喉罩机械控制通气全身麻醉辅以骶管麻醉用于新生儿腹腔镜下幽门环切手术的安全可靠性。方法:102例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的新生儿均采用放置喉罩连接麻醉机控制通气下全身麻醉辅以骶管阻滞,术中潮气(VT)10~15ml/kg、呼吸频率(RR)28~32次/min,调整呼吸参数,以维持PETCO2在生理范围(32~36)并在注气前、气腹中、注气毕记录各时点的呼吸循环动力学指标。结果:气腹后与气腹前基础值相比,气腹后5min,SBP、DBP、HR、PETCO2差别明显(P<0.05),放气后5min各项指标基本恢复至气腹前水平。结论:新生儿气腹可引起呼吸循环功能的改变,插入喉罩机械控制通气全身麻醉辅以骶管麻醉用于新生儿腹腔镜下幽门环切手术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静脉全麻复合单次骶管阻滞麻醉与单纯静脉全麻用于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的效果。方法616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骶管阻滞加静脉全麻(I组);另一组用全凭静脉麻醉(II组)。结果全麻药的用量,II组比I组明显增多(P<0.05);I组苏醒时间短,分泌物少,手术后呕吐发生率少(P<0.05)。结论静脉全麻复合小儿单次骶管阻滞麻醉比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麻醉费用少,生命体征平稳,麻醉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骶尾路肛门成形术的探讨湖南省邵阳市中心医院(422000)曾华龙1990年7月至1994年12月,我院收治先天性肛门闭锁26例,对其中16例中位肛门闭锁者经骶尾路行成形术获得成功。此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肛门功能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  相似文献   

6.
张建寨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5):5838-5840
目的:探讨低流量异氟烷吸入麻醉复合骶管麻醉对下腹部及会阴手术患儿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下腹部及会阴疾病患儿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手术麻醉时均采用骶管阻滞麻醉,但基础麻醉方式对照组为氯胺酮静脉全身麻醉,实验组为低流量异氟烷吸入麻醉,观察并比较麻醉前后不同时间患儿血浆白介素-6(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水平。结果:与麻醉前相比,患儿血浆IL-6以及TNF-α水平从手术开始后30 min开始显著升高(P<0.05),以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与麻醉前相比,患儿血浆IL-10在手术结束时开始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相比,患儿血浆HMGB1在手术结束后24 h显著升高(P<0.05),以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基础麻醉复合骶管麻醉用于小儿下腹部及会阴手术时,基础麻醉方式选择低流量异氟烷吸入对患儿体内炎症反应控制效果明显优于氯胺酮静脉注射。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骶管麻醉行肛肠手术前禁食时间长短的安全问题。方法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的共诊断收治的200例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骶管麻醉)和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2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阻滞范围、药效持续时间、肛管静息压(MARP)、血流动力学、肌张力性等。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95%,有效率为5%,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显效率为35%,有效率为61%,无效率为4%。2组麻醉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操作方便、麻醉起效迅速、阻滞范围局限、麻醉并发症较低(P<0.05)。结论骶管麻醉用于肛肠手术患者,具有麻醉起效快、效果好、运动恢复快及可控性强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基础麻醉复合骶管阻滞在要幼儿腹部以下手术的优越性. 方法 选择年龄2 d~3岁的ASAⅠ~Ⅱ级行腹部以下手术患儿102例,随机等分为基础麻醉复合骶管阻滞组(Ⅰ组)和单纯静脉全麻组(Ⅱ组),比较2组术中生命体征变化、牵拉反应、肌松及术中静脉镇痛、镇静效果、麻醉维持时间、术后苏醒时间、苏醒期呕吐概率. 结果Ⅰ组患儿生命体征平稳、肌松良好、镇痛完善、术后苏醒时间短,苏醒后安静;Ⅱ组患儿生命体征波动大,术中牵拉反应明显,肌肉不松弛,术后苏醒时间长,苏醒后述疼痛,哭闹. 结论基础麻醉复合骶管阻滞适合婴幼儿腹部以下手术,其方法简单可行,效果确切,是一种安全可靠、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勇 《现代保健》2010,(12):77-78
目的探讨基础麻醉+改良骶管麻醉在小儿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97例小儿下肢手术进行基础麻醉+改良骶管麻醉,对麻醉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麻醉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基础麻醉+改良骶管麻醉是小儿下肢手术的有效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氯胺酮合并异丙酚应用于小儿骶管阻滞麻醉探讨其复合麻醉的优点、安全性及效果,并与单纯辅助氯安酮或异丙酚作比较。方法:选择下腹部、会阴部手术患儿300例,ASAⅠ~Ⅱ级,年龄1~8岁,在基础麻醉下行骶管阻滞,随机分为3组辅助用药(用微泵持续输注):Ⅰ组,氯胺酮25μg.kg-1.min-1;Ⅱ组,异丙酚120μg.kg-1.min-1;Ⅲ组,氯胺酮10μg.kg-1.min-1+异丙酚45μg.kg-1.min-1。结果:3组综合麻醉效果满意,均能满足手术要求;术中镇静评分Ⅰ组4.23±0.6,Ⅱ组3.95±0.5,Ⅲ组4.12±0.6,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注药后2minHR、MAP、SpO2变化有明显差异;术后苏醒时间Ⅰ组明显长于Ⅱ、Ⅲ组(P〈0.05);苏醒期恶心呕吐、精神症状、躁动不安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Ⅲ组明显少于Ⅰ、Ⅱ组(P〈0.05)。结论:氯胺酮+异丙酚辅助小儿骶管阻滞麻醉效果可靠,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于单纯应用氯胺酮或异丙酚辅助小儿骶管阻滞。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剖腹产采用不同麻醉方式的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自愿选择剖腹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方式,观察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方式,观察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神经阻滞特征及术后VAS评分。结果两组胎儿分娩时间、手术时间及麻醉副作用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感觉阻滞时间、麻醉效果及术后加用镇痛药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内,观察组静息状态及咳嗽状态下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腹产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能显著缩短感觉阻滞时间,提高术中麻醉效果和减轻术后疼痛,但不会增加麻醉副作用发生率,在剖腹产麻醉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静脉异丙酚复合单次骶管阻滞麻醉与单纯静脉全麻用于小儿先天性髋脱位手术的效果。方法:60例小儿先天性髋脱位手术患儿随机分成两组:骶管阻滞(Ⅰ组);另一组用全凭静脉麻醉(Ⅱ组)。于麻醉前、切皮、术中、手术毕记录其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并比较两组苏醒时间。结果:诱导后和术中两组的心率、血压有着显著的差异,Ⅰ组明显低于Ⅱ组(P<0.05),苏醒时间、苏醒后烦躁、手术后呕吐发生率也短于Ⅱ组(P<0.05)。结论:骶管麻醉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先天性髋脱位手术,呼吸、循环稳定,麻醉满意,术后恢复快,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骶管麻醉下行肛门部手术1000例,麻醉效果满意能够顺利完成手术者944例,占94.4%,半边麻醉者8例,占0.8%,麻醉不彻底12例,占1.2%,无效者36例占3.6%。进行骶管麻醉时要注意骶尾部畸形、进针时突破感是否明显、骶管裂孔过大而致局部溢液、个体对麻醉药敏感性不一样而起作用的时间不同等特殊情况以提高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肝胆管结石手术病人循环及应激反应状态的影响.方法 60例ASAⅠ~Ⅱ级择期肝胆管结石手术老年病人,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对照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研究组).观察记录循环指标、全麻药用量、麻醉后清醒时间.结果对照组病人全麻插管时应激反应重,血压、心率较插管前显著增加(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全麻药用量明显高于研究组(P<0.01).麻醉清醒时间长于研究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肝胆管取石术病人可减轻应激反应,循环状态稳定,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骶管阻滞麻醉后配合静脉使用抗菌素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妇科门诊诊断慢性盆腔炎患者,经知情自愿选择,190例予1%利多卡因20ml行骶管阻滞后平卧,再予静脉滴注青霉素640万,0.5%甲硝唑200ml,另55例对照组只予静脉滴注相同抗生素。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78%,明显高于对照组69.09%(p<0.05)。结论经骶管阻滞麻醉后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安全可靠、方法简单、效果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使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过程中的麻醉处理.方法整理80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的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局部麻醉,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结果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MAP,HR和SPO2在围手术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MAP和HR和实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麻醉用于自发性气胸飞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可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且麻醉风险更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静脉全麻复合单次骶管阻滞麻醉与单纯静脉全麻对于小儿下腹部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患儿86例。随机分为2组:Ⅰ组行静脉复合全麻联合骶管阻滞麻醉;Ⅱ组行单纯静脉复合全麻,观察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Ⅰ组麻醉效果均满意,术中追加氯胺酮或丙泊酚较少。Ⅱ组小儿麻醉期间有心率增快、流泪、体动等反应,需追加氯胺酮或丙泊酚,苏醒时间明显长于Ⅰ组。两组麻醉期间心率、术毕清醒时间、所需氯胺酮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复合全麻联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手术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骶管阻滞复合吸入低浓度异氟醚用于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收集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的患儿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骶管复合异氟醚组,B组为单纯气管内全麻组,观察并记录两组分别用不同的麻醉方法,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效果、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及麻醉药总量、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儿术中镇痛均较满意,A组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少,苏醒快且全麻药用量明显减少。结论 骶管阻滞复合吸入低浓度异氟醚有利于呼吸、循环的管理及术后苏醒,是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万雄 《现代养生》2014,(8):161-162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复合七氟烷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研究对象选择我院近期收治的行小儿疝气手术的患儿100例。将100例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观察组行骶管阻滞复合七氟烷麻醉;给予对照组行全麻插管。比较两组患儿气腹前和气腹后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pO2)这几项指标情况,以及比较术后清醒时间。结果:经过数据结果比较,观察组的术后清醒时间要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气腹后各项指标均比气腹前指标有所升高,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气腹前两组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气腹后两组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骶管阻滞复合七氟烷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术后清醒时间短,手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分离麻醉加骶管阻滞与单纯分离麻醉用于小儿腹部以下手术的麻醉效臬。方法将80例小儿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分离麻醉加骶管阻滞组(A组,n=40)和单纯基础麻醉组(B组,n=40),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A组患儿麻醉后HR,MAP,RR波动显著小于B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分离麻醉复合骶管阻滞可减少麻醉用药量,镇痛完善,是小儿腹郜以下手术的理想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