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外侧髌骨支持带松解和半腱肌游离移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本组21例病人(25个膝关节),男4例,女17例,其中4例女性为双膝,所有病人均有外伤病史,髌骨反复脱位至少2次以上,5例病人合并有膝关节游离体。膝关节X线片及MR I示髌骨内侧关节面有相应的骨损伤,行外侧支持带松解后采用自体半腱肌重建内侧髌股韧带。结果所有病人术后均获得1.5~3.5年随访,平均2.1年,全部病例术后髌骨脱位未见复发,无脱位恐惧感。关节活动恢复正常。采用Lysholm临床评分系统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术后平均评分91分。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半腱肌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是治疗髌骨复发性脱位的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游离肌腱移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PFL)手术方法及治疗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2008年5月至2012年7月收治创伤性髌骨脱位患者25例共25膝,均采用游离自体半腱肌腱,通过髌骨双隧道移植重建MPFL,关节镜下动态调整移植肌腱的张力,确保髌股关系对合正常,应用挤压螺钉固定肌腱游离端于股骨止点。手术前后均行 Lysholm评分。【结果】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48个月,平均26个月。全部病例复查时均未再发生脱位,恐惧试验阴性,经MRI证实髌股对合关系正常。术后Lysholm评分末次随访为(87.3±6.5)分,较术前(61.2±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P<0.05)。4例在术后6个月内感膝关节屈曲时髌内侧有紧张感,末次随访时均消失;3例患者末次随访时诉膝前在上下楼梯时有酸痛感,此3例患者均为手术时髌骨软骨面有损伤。【结论】采用以游离肌腱重建 MPFL手术治疗创伤性髌骨脱位,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自体肌腱移植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髌骨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对于髌骨不稳的治疗,临床上一般分为保守和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方法众多,每种方法各有侧重,对于使用何种方法治疗髌骨不稳,目前仍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目的:探讨应用自体移植肌腱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髌骨脱位.方法:选择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行膝关节镜辅助下内侧髌股韧带重建髌骨脱位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自体移植肌腱双束解剖重建.结果与结论:重建后随访2~16个月,观察患者关节稳定性及灵活度.46例患者随访期间未见严重并发症,患膝轻度伸直受限1例,重建后均未见髌骨复发脱位.重建后随访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Kujala评分均高于重建前(P < 0.01).结果证实,采用膝关节镜辅助下自体移植肌腱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髌骨脱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背景:以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是现在较流行的修复方式。目的:观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中期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研究2006年9月至2009年9月因复发性髌骨脱位而接受内侧髌股韧带重建的患者24例(25膝)资料,随访时间2-5年,平均3.1年,观察临床疗效、膝关节功能恢复及CT评估髌骨位置。
  结果与结论:随访结果显示,IKDC 评分优良率为92%,2例(8%)患者再次发生髌骨脱位,需要再次手术治疗,随访时IKDC评分、Tenger评分、Lycholm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1)。结果证实,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髌骨脱位中期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束髌股韧带重建治疗急性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急性髌骨脱位行双束髌股韧带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1、3、6、12、24个月各随访1次,无髌骨脱位及半脱位发生,术后1a患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0°及屈膝30。髌骨外推试验和外推恐惧试验均阴性,2例存在髌股关节摩擦感,1例股四头肌力量减退。末次随访时,本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85~97分,Tegner运动水平主观评分5~7分,Kujala评分89~96分。结论双束髌股韧带解剖重建治疗急性髌骨脱位创伤小、对伸膝装置影响小,可有效恢复髌股关节功能及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及半脱位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经临床关节镜检查诊断的髌骨脱位及半脱位患者8例(10膝),在行半腱肌重建内侧髌股韧带的基础上,配合胫骨结节内移及股薄肌前移等手术治疗。手术前后均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进行Lysholm评分。结果8例患者随访2~14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膝关节稳定性增加,无髌骨再脱位发生,恐惧试验均为阴性。Lysholm评分术前平均(78.3&#177;3.8),术后平均(93.2&#177;3.3)。结论半腱肌重建内侧髌股韧带为主的综合术式治疗髌骨不稳定能有效防止其复发,对维持髌骨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髌骨脱位包括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复发性髌骨脱位和习惯性髌骨脱位。习惯性髌骨脱位与股骨﹑胫骨的解剖结构异常有关,治疗难度大,效果不佳。复发性髌骨脱位可能包含部分解剖结构异常;而急性髌骨脱位常常与内侧髌股韧带的断裂有关。作者对17例急性和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采用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治疗髌骨脱位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护理。方法对76例髌骨脱位患者,手术前后采用Kujala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综合评分,比较髌股关节不稳症状恢复情况,并行髌骨轴位片检查进行术前术后对比。结果Kujala术前评分(41.0±8.4)分,与术后评分(87.0±4.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ysholm术前评分(42.8±7.1)分与术后评分(87.2±3.6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髌股关节功能有明显改善。结论采用内侧膑股韧带重建可以纠正髌股关节不稳定,能改善髌股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自体骨-髌韧带、自体双股半腱肌腱半膜肌及同种异体跟腱移植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比较不同移植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998-06/2003-02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单纯前交叉韧带损伤后行关节镜下重建手术病例96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不同移植物分为3组:①自体骨-髌韧带组38例,应用自体中1/3骨-髌韧带-骨移植物。②自体双股半腱肌腱股薄肌腱组22例,应用自体双股半腱肌腱股薄肌腱。③同种异体跟腱组36例,应用同种异体跟腱。术后定期随访,对膝关节活动度、肌力恢复程度、Werner髌股痛评分(最差为0分,最高为55分)、Lysholm评分(0~100分,分数越高膝关节功能恢复越好)、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评分(按病情严重程度分类分为正常、接近正常、异常、严重异常4个等级)等进行对比观察。结果:①96例患者随访2年,无脱落。②全部患者无感染,未发生髌骨骨折。也未发现关节内粘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③膝关节活动度、肌力恢复情况、髌股痛评分:随访结束时3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Lysholm膝关节评分:随访结束时自体骨-髌韧带组由术前(68.2±6.3)分提高至(88.6±6.8)分,自体双股半腱肌腱股薄肌腱组由术前(66.5±6.5)分提高至(86.4±6.6)分,同种异体跟腱组由术前(68.2±6.3)分提高至(86.3±6.2)分,随访结束时各组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评分(术后活动水平正常或接近正常):随访结束时自体骨-髌韧带组为87%,自体双股半腱肌腱股薄肌腱组为86%,同种异体跟腱组为89%,各组移植术后膝关节功能均有所改善,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采用自体骨-髌韧带、自体双股半腱肌腱股薄肌腱和同种异体跟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均能明显改善膝关节运动功能,3种移植方法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提示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术后疗效与移植物种类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背景:对于合并交叉韧带损伤的年轻且运动水平较高的患者易出现Ⅲ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直接修复损伤韧带以及肌肉肌腱转位加强等传统重建方法会遗留内侧副韧带复合体松弛的情况。目的:探讨自体肌腱移植修复膝关节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的效果。方法:对Ⅲ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47例采取修复重建方法治疗,在解剖修复内侧副韧带基础上游离移植自体半腱肌腱、骨-髌韧带-骨、腘绳肌腱重建内侧副韧带浅层。结果与结论:最终37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48个月。37例患者Lysholm评分、IKDC评分、Tegner最终随访评分、外翻应力位X射线片内侧关节间隙较健侧增宽的距离均较重建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5)。按临床疗效评分为重建后优12例,良18例,中4例,差3例,优良率81%。结果证实,自体肌腱移植修复膝关节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效果良好,骨-髌韧带-骨及腘绳肌腱均是可供选择的移植物。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临床护士心理压力源与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玉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0):921-922,924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面临的主要心理压力源,为护理管理者有效地帮助护士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评式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内江市2所三级乙等医院287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的心理压力源依次来源于工作强度、职业需求、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家庭经济收入等方面。其中来源于工作强度、人际关系及家庭方面的压力源,不同年龄组护理人员在其压力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存在着多种心理压力源,这些压力源是导致护士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也是护理的安全隐患之一,护理管理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定期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及时帮助他们调整心理状态,减轻和消除压力,从而提高护士对本职工作的满意度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调查,探讨家属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采用自拟问卷对参加系列教育的家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者和家属接受教育次数越多,对疾病知识了解越多;在患者的亲属中患者的父母参加教育比率较大。结论:家属教育对治疗疾病起着积极的作用,应更具有针对性,同时还应该注意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20.
The teaching of a cycle of phthisiological pulmonology to undergraduate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the retention of knowledge of phthisiology. In the 4th and 6th year great emphasis should be placed on the clinical signs of tuberculosis and the physician's role in the detection of tuberculo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