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产后出血仍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急性大出血病情凶险,适时的切除子宫仍是挽救产妇生命的重要手段,本文回顾性分析了近5年来我院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患者的有关资料,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2000~2004年在我院分娩产妇共5 683例,产后出血543例,其中26例因产后出血实施了子宫切除术,占分娩总数的0·46%。产妇年龄23~35岁,平均29岁。孕次2~8次,平均5次。产次1~4次,平均2·5次。孕周33~42周,平均分娩孕周37·5周。胎儿体重2 200~5 000 g。出血量2 000~3 500m l。均因保守治疗无效,危及产妇生命而切除子宫。2结果不同时期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绝经后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2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为妇科常见病 ,好发于生育年龄 ,绝经后则较为罕见。现将我院 5年间收治的 2 9例绝经后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作一回顾性分析 ,探讨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 ,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收集 1996~ 2 0 0 1年在我院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绝经后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2 9例 ,同期住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14 71例 ,占 2 0 %。年龄 4 9~ 72岁 ,平均 5 7岁 ,绝经年龄 4 5~ 5 8岁 ,平均 5 2岁 ,绝经年限 1~ 2 0年 ,平均 7 2年。 2 1例术前行内分泌检查 ,其中 12例血雌二醇 <7…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输卵管结扎术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方法我院近8年来输卵管结扎术后腹腔镜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68例,回顾性分析输卵管结扎的方法,结扎后的并发症及其临床表现和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分期.结果不同的输卵管结扎方法术后均有可能并发子宫内膜异位症,53%的患者有典型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结扎后出现腹腔瘘的患者有14.7%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结论输卵管结扎术后有可能并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若出现腹痛、痛经和盆腔包块时应及时行腹腔镜检查以帮助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输卵管结扎术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8年来输卵管结扎术后腹腔镜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不同的输卵管结扎方法术后均有可能并发子宫内膜异位症,53%的患者有典型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结扎后出现腹腔瘘的患者14.7%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结论输卵管结扎术后出现腹痛、痛经和盆腔包块时应及时行腹腔镜检查以利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输卵管结扎术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方法:我院近8年来输卵管结扎术后腹腔镜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68例,回顾性分析输卵管结扎的方法,结扎后的并发症及其临床表现和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分期。结果:不同的输卵管结扎方法术后均有可能并发子宫内膜异位症,53%的患者有典型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结扎后出现腹腔瘘的患者有14.7%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结论:输卵管结扎术后有可能并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若出现腹痛、痛经和盆腔包块时应及时行腹腔镜检查以帮助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结扎术后盆腔痛已被公认,其痛因只是揣测。但是,子宫内膜异位症作为结扎术后能够发生和引起盆腔疼痛的实质一直未加讨论,本研究分析了结扎术后症状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本文收集1980.1~1982.4期间,Yale-New Haven医院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施术治疗后出院患者住院卡,手术发现内膜异位症患者中23例作过绝育术。本文23例平均年龄35.8岁(27~47岁),其中13例腹式Pomeroy法结扎:产后结扎3例,腹腔镜电烧绝育9例,阴道式结扎1例。23例中20例因具有内膜异位症症状,即盆腔痛、痛经、异常出血  相似文献   

7.
22例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云龙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0):1310-1311
目的:目的:分析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发病因素,降低手术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5年收治的经手术和病理证实22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资料。结果:22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时间为产后6月到5年,病灶位于皮下18例、肌层4例,2例侵犯腹膜。结论:剖宫产手术操作要精细,切缘宜整齐,术中注意腹壁切口的保护,术后清洗伤口,预防发生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孕三稀酮治疗轻度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将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孕三烯酮治疗,2.5mg/次,每周2次,连续服用2~6个月;对照组予安慰剂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行血清CA125、B超检查,为减少药物并发症,对其中少数患者辅以利维爱治疗(1片/天)。结果:孕三稀酮治疗后痛经等症状缓解。B超显示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明显缩小者占65%,血清CA125水平明显降低(>50%)。结论:孕三烯酮治疗轻度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有效的无痛性方法,但仍需继续监测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4例EM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EMT占同期妇科手术的12.8%(104/814),其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41例,子宫腺肌病28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35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1例。随访4~27个月,5例下腹痛减轻,2例妊娠,1例出现阴道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复发。结论:EMT是进展性疾病,早诊断、早治疗是对此病的最好对策。  相似文献   

10.
唐辉 《现代养生》2014,(24):261-26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病理特点及其试验分析。方法 :对来我院诊治的112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常规检查,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试验。结果 :43例以痛经为初始症状,占38.4%,35例盆腔肿块,占31.2%、17例月经失调,占15.2%,13例腹痛,占11.6%,4例绝经后阴道流血,占3.6%。患者在进行手术前,21例得到确诊,确诊率为19.64%。112例患者得到确诊,其中,43例子宫腺肌症,占38.4%,56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占50.0%,8例盆腔内异症,占7.1%,5例其他,占4.5%。在43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中,4例不典型增生;56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中3例不典型增生。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较高,医护人员应该根据产妇临床症状等,并注意鉴别诊断,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该病的发病率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是目前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1]。本文收集了本科收治的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症状、诊断及治疗进行初步探讨。1资料与方法统计自2000-01~2003-01,本科共收治经过手术和病理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0例,年龄22~50(平均37·8)岁。45岁以下76例,占76%;未婚2例,未孕12例;有人流史的67例,占67%;有一胎生育史的74例,占74%,有二胎及二胎以上生育史的16例,占16%。放置宫内节育器者68例,占68%;进行性痛经6个月以上者49例,占49%…  相似文献   

12.
在产科领域中,产后出血是最常见、最复杂乃至危及产妇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分析了我院近年来306例产后出血病人,就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加以讨论。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分娩总数为11450例,发生产后出血306例,发生率2.67%。其中自然分娩7408例,产后出血132例,占1.78%;阴道助产607例,产后出血28例,占4.61%;剖宫产3435例,产后出血146例,占4.25%。产后2小时发生231例,占75.49%。产妇年龄18~40岁,平均26.5岁,孕周28+5~42+3周。平均38.5周。胎次1~10次,初产妇198例,经产妇108例。1.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19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0例良性妇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是否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分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组(40例)与非子宫内膜异位症组(80例),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症候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证候分布中,肾虚气滞血瘀所占比重最大(22.50%),气滞血瘀次之(20.00%),肾虚湿热瘀结所占比重最小(12.50%);两组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婚况、初产年龄、孕次、产次、宫外孕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避孕方式、经期运动、经量增多、经期不规则占比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组患者妇科手术史、人工流产史、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家族史、生活及工作压力较大、不良习惯占比均高于非子宫内膜异位症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妇科手术史、人工流产史、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家族史、生活及工作压力较大、不良习惯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证候以肾虚气滞血瘀证最为常见,而妇科手术史、人工流产史、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家族史等为导致该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复发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9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追踪其复发情况。结果19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均为剖宫产术后,均为横切口,术后切口周围出现结节或肿块,与月经相关,周期性疼痛;发病时间为产后1月~10年,产后3年内发病占84.2%;肿瘤标记物CA125轻度增高占10.5%;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肿块在皮下脂肪层,呈低回声区,边界尚清,形态不规则,未见包膜,内回声不均。手术治疗时间在月经后期、间期、分泌期和前期分为为47.4%、36.8%、10.5%和5.3%,均在腰硬联合麻下行病灶切除术,对病灶周围0.5cm正常组织予电刀行锐性切除;发现病灶为腹壁瘢痕左侧缘周围占57.9%;伴有腹壁切口正中向下锥状肌处异位病灶1例。术后予甲羟孕酮治疗3月1例,余均未行药物补充治疗。复发2例,再次手术治疗1例。结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剖宫产或腹部妇科术后并发症之一,可根据典型的症状和体征确诊,首选治疗方法为病灶切除,彻底切除病灶可减少手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应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病变的价值。方法:利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79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形态进行测量和分析,并经诊刮、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结果:43例患者子宫内膜厚度<5 mm,占54.4%,平均子宫内膜厚度(2.37±0.21)mm,无1例子宫内膜癌。36例患者子宫内膜厚度≥5 mm,占45.6%,子宫内膜厚度5~25 mm,平均(11.30±4.21)mm,子宫内膜癌10例,占27.8%(10/36)。结论:子宫内膜以5 mm为临界值,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绝经后子宫内膜出血的病因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唐玲芳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7):2188-2189
目的探讨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孕三烯酮与丹那唑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比较。方法患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61例,31例服用孕三烯酮2.5mg,2次/周,疗程3~6个月;30例服用丹那唑200~300mg,2次/d,疗程3~6个月,随访1~2年,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副反应及妊娠情况。结果两种药物术后控制症状有效率达100.00%,术后应用孕三烯酮复发率为0.00%,而用丹那唑复发率为13.33%。孕三烯酮的不良反应较小。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孕三烯酮与丹那唑能有效地控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症状,减少复发,提高妊娠率。而孕三烯酮不良反应较小,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原因尚不明确的妇科慢性病,孕龄期妇女的发病率约为5%~10%。病变累及罕见于泌尿系统,约占1%~2%,其中85%位于膀胱〔1〕。虽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但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比较罕见,症状不典型,临床上容易误诊和漏诊〔2〕。现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并总结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进展,加强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率及制定合理的  相似文献   

18.
手术辅以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40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成九梅  李伟  段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3):3069-3070
目的:探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以药物治疗的必要性以及术后辅以孕三烯酮治疗的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2003年6月~2004年6月在我院行保守(保留生育功能)或半保守(保留卵巢功能)手术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40例,19例属于中度子宫内膜异位症,21例属于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所有患者术后均辅以口服孕三烯酮2.5 mg/次,每周2次,连续服用2~6个月,观察其疗效及副反应。结果:40例患者在服药期间的症状控制率为100%,2例患者在停用孕三烯酮后6个月复发。4例患者在服孕三烯酮2~4个月时出现转氨酶轻度升高,停用后经口服肝泰乐、联苯双酯后,转氨酶很快恢复正常。另有5例患者体重增加了3 kg以上,9例面部出现痤疮,均在停用孕三烯酮后恢复正常。结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以孕三烯酮治疗是必要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患 ,2 5~ 45岁的女性发病率为 15 %。本病绝大多数局限于盆腔内 ,尤以卵巢为常见 ,盆腔外的部位均可发病 ,但发病率相对较低。本文分析了 15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选择 1999~ 2 0 0 1年在我院诊治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15例 ,年龄平均 31 9岁 (2 9~ 37岁 ) ,孕产次平均 1 7次 (1~ 4次 ) ,均有剖宫产史 ,其中 1例有 2次剖宫产史。首发症状距剖宫产的时间平均 2 45年(2月~ 7年 )。 15例病例均经病理切片确诊。2 临床表现  15例均有周期性下腹痛 ,经期明显 ,腹壁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及其周围组织,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中叉头状转录因子(Foxp3)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盆腔腹膜组织各30例,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其周围组织各10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及其周围组织各20例,会阴内膜异位症及其周围组织各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及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各30例。结果(1)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与盆腔腹膜组织中Foxp3及CD4~+CD25~+Treg表达率无显著差异;(2)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症,腹壁内膜异位症,会阴内膜异位症(统称特殊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与其周围正常组织中相比Foxp3及CD4~+CD25~+Treg表达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不同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两两间比较Foxp3及CD4~+CD25~+Treg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盆腔腹膜与特殊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周围正常组织组间两两比较,盆腔腹膜组织中Foxp3及CD4~+CD25~+Treg表达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特殊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周围正常组织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子宫内膜异症患者子宫在位内膜与非子宫内膜异症患者子宫在位内膜中相比,子宫内膜异症患者子宫在位内膜组织中Foxp3及CD4~+CD25~+Treg表达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Foxp3及CD4~+CD25~+Treg细胞在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病灶部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盆腔腹膜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升高,明显高于特殊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周围正常组织及非子宫内膜异位患者子宫在位内膜的表达。提示机体免疫异常与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同时腹腔微环境的免疫异常也可能促进了机体免疫耐受的发展;子宫在位内膜的高表达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特殊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还存在其他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