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是慢性乙型肝炎高发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乙肝病毒,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发展。抗病毒药物干扰素是其中最主要的。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的早期病毒学应答率较低效。笔者用苦参碱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李蕴铷  谢雯 《中国医刊》2007,42(1):10-12
1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作用机制 自1990年美国FDA正式批准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以来,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已有近20年的历史,是最早用于抗病毒治疗的药物,目前认为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①抗病毒作用:干扰素α的抗HBV作用是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最重要的作用,也是研究最多的一个作用;②减轻肝纤维化作用:临床中观察到干扰素α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比没有经过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相对少见,但一直没有很好的循证医学证据,最近澳大利亚一项大样本的临床试验显示无论是否能获得抗病毒应答,干扰素α确实具有减轻肝纤维化,降低肝硬化的发生率的作用;③调节免疫作用:干扰素α具有广泛的调节免疫作用,这也是抗乙肝病毒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干扰素α是最早被广泛认可的抗乙肝病毒药物,但其持续应答率不高。拉米夫定是新一代核苷类药物,临床上以其高效、方便、无明显毒副反应而受到临床的重视,但其停药后易复发、耐药变异率高等又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联合用药有可能提高疗效和推迟耐药性产生,笔者选取未曾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使用干扰素α联合拉米夫定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以探讨近期疗效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阿糖腺苷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9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是乙肝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国家。目前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多采用综合方法,而抗病毒治疗是关键。α干扰素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抗乙肝病毒性药物,但其疗效有限,巨复发率高。单磷酸阿糖腺苷(Ara-AMP)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病毒DNA合成,临床上停药后容易出现反弹现象。作者试用α-2b基因工程干扰素与Ara-AMP合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9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干扰素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其有许多生物学功能,主要包括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等.目前,在我国临床上广泛使用干扰素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JAK-STAT信号通路是其发挥作用的主要通路,而STAT1在其中充当重要角色.STAT1在干扰素抗乙肝病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不同修饰也对抗病毒作用产生影响,本文就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降低了乙肝病毒的感染。然而,乙型肝炎仍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抗病毒治疗在控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预防疾病进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抗病毒药物主要为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两大类,由于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不祥,在临床上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未达到理想疗效,本文主要针对抗病毒药物的使用现状及特殊人群抗病毒用药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正>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抗病毒治疗的策略是长期抑制或清除乙型肝炎病毒(HBV),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均为一线药物[1]。但临床上应用核苷类似物和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原因尚不清楚。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疗效预测指标,能够在治疗的早期预测患者的长期疗效,将有  相似文献   

8.
干扰素或核苷类药物均通过抗病毒治疗抑制或清除乙型肝炎病毒(HB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延缓疾病进展,降低肝硬化及肝细胞癌的发生几率。笔者应用二草清肝汤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观察前者是否有助增强干扰素的抗病毒、保肝护肝、抗纤维化等作用,并减轻后者的毒副作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病毒所引起的肝脏炎症,其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数之多,发病机制之复杂,预后之差及治疗之困难等,都是临床难以解决的问题。目前研究认为感染乙肝病毒后,乙型肝炎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乙肝病毒在体内持续性复制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抗病毒治疗显得至关重要。目前抗病毒药物很多,其中干扰素α 2b是最早被各国批准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疗效亦被肯定。北京燕山石化总医院传染科已应用干扰素α 2b治疗乙肝病人十余年,在干扰素α 2b治疗乙肝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抗乙肝病毒治疗对肝细胞癌进化发育过程的阻滞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我国, 乙肝病毒慢性感染是引发肝细胞癌的主要原因。抗病毒措施是乙型肝炎治疗的关键, 抗乙肝病毒治疗可以降低肝细胞肝癌的发生风险, 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在慢性炎症致癌的过程中, 乙肝病毒在人体微环境的压力下, 会通过“变异-选择-适应”的方式进化出具有生存和致癌优势的突变体。因此, 抗乙肝病毒治疗阻滞这一进化过程的作用应是其预防肝细胞癌发生的关键, 而目前药物和治疗标准的局限性不能充分发挥抗病毒治疗阻滞进化的作用, 从而引起临床研究上的一些反常现象。从病毒致癌过程中进化发育的特点出发, 提高抗病毒治疗的特异性和合理性可以进一步完善癌症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耿丹 《基层医学论坛》2014,(31):4287-4287
目的:探讨抗病毒西药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8月-2009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478例,将其分为阿糖腺苷组、苦参素组、拉米夫定组、α-干扰素组以及对照组,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结果治疗结束时,拉米夫定组的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为82.4%,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α-干扰素组以53.4%的转阴率位居第二,但以35.9%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以及32.0%的HBeAg血清转换率方面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α-干扰素等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乙肝病毒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其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乏力、恶心、腹胀、肝部疼痛等症状。到目前为止,慢性乙型肝炎仍然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随着对慢性乙型肝炎研究的不断深入,在临床上主要使用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对此病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效果不错。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研究进展做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王虹 《黑龙江医学》2021,45(13):1456-封三
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广,临床多以抗病毒治疗为主,可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轻肝脏损害,缓解临床症状.然而常见的干扰素及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无论单一或联合使用均无法彻底清除乙肝病毒,达到彻底治愈效果.但随着对乙型肝炎病毒深入了解,多种针对不同作用靶点的药物研发取得较大进展,给慢乙肝治疗带来新的选择.本文就抗病毒药物治疗慢乙肝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慢性乙型肝炎(CHB)高发区,约10%人口为乙肝病毒感染者,其中的25%进入慢性肝病阶段,即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而通过有效的抗乙肝病毒治疗,可阻断或延缓这一进程。以往的抗病毒药物干扰素、拉米夫定在临床应用中均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预防和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乙型肝炎是重要的全球性健康问题;慢性感染的主要并发症是肝硬化及肝细胞癌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急性乙型肝炎不需要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进程十分复杂,并非所有患者都会进展到肝硬化在慢性乙肝患者中,只有一部分患者需要接受治疗(根据乙肝病毒DNA水平来决定)药物治疗效果有限,可能有副作用,费用昂贵,因此是否进行治疗需谨慎评估推荐的治疗药物有——α-干扰素,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  相似文献   

16.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关键,在于抗病毒治疗。近年来对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已有很大的发展,目前首选的抗病毒药物之一是α干扰素。α干扰素是被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署(FDA)最早批准的用于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药物,迄今在临床上已经使用了20多年,已用于大量病人的治疗,是国际公认的治疗慢性乙肝的首选抗病毒药物,并且目前仍是惟一被认可对慢性乙肝有明确的长期疗效的药物。1α干扰素的治疗作用α干扰素主要有四大生物学作用,即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和抗肝纤维化作用。用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能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促进乙肝…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流行地区和慢性乙型肝炎高发病地区,虽然我国开发有众多的“保肝药物”用于肝炎的治疗,但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抗病毒治疗是阻断和延缓慢性乙型肝炎疾病进展最重要的手段.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中,如果说拉米夫定的应用开创了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先河,那干扰素,特别是聚乙二醇干扰素-2a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则是里程碑式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早期应用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方法 收集我科救治的2例急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此类患者早期应用抗病毒药物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结果 经治疗后肝功均恢复正常,出现了HBsAg、HBeAg血清学转换并产生了表面抗体.结论 早期使用强效抗病毒治疗及内科综合治疗可提高急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是我国多发、常见病,是肝硬化、肝细胞癌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复杂,于扰素仍是目前抗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但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应答率低,不良反应大,价格相对较高,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干扰素治疗,不仅能够提高应答率,还能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使治疗效益最大化。我们对9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干扰素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穆奈 《肝博士》2013,(2):24-25
乙肝停口服药后会复发吗?慢性乙型肝炎(下称慢乙肝)的难治在于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所有口服抗病毒药物都是通过长期抑制病毒复制而减少疾病进展,但不能彻底清除位于肝细胞核内的乙肝病毒复制模板cccDNA,因此在停药后,乙肝病毒有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