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RASSF1A甲基化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的相关性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高发区选取了哈族食管鳞癌患者及同地区非食管鳞癌各100例做正常对照,收集蜡块后,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时间飞行质谱仪(MALDI-TOF MS)检测RASSF1A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结果:①RASSF1A基因启动子的CpG单位平均甲基化水平在哈族食管癌样本与哈族正常食管粘膜对照样本中分别为20%和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RASSF1A基因在哈族食管癌与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CpG单位11-12与CpG单位16-17及CpG单位24-25平均甲基化水平分别为15%,13%,7.8%,三者的平均甲基化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5%),CpG单位的平均甲基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RASSF1A基因的甲基化状态与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生可能有关;②RASSF1A基因CpG单位11-12与CpG单位16-17及CpG单位24-25这三个CpG单位甲基化状态的改变可能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miR-34a基因甲基化状态,探讨miR-34a基因甲基化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时间飞行质谱(MALDI-TOF-MS)技术检测59例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32癌旁非癌组织及34例正常食管粘膜中miR-34a基因甲基化状态.结果:miR-34a基因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癌旁非癌组织中甲基化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及癌旁miR-34a基因甲基化率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miR-34a基因甲基化可能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中的型别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194例哈族食管癌石蜡组织标本进行23种HPV基因型别检测,同时,对检测HPV单一型别阳性样本进行DNA测序验证。结果:共检测出7种HPV型别,HPV总感染率为32.5%(63/194),其中,高危型HPV16的感染率最高为27.8%(54/194),检出其他高危型为HPV18、HPV35和HPV52。低危型中HPV6感染率最高为5.2%(10/194),其他低危型HPV11,HPV43各检出1例。多重感染率为11.1%(7/63),并全为二重感染。按照食管癌类型、年龄、性别对哈族食管癌中的HPV感染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食管鳞癌中HPV基因型分布也与病理分化程度无关。结论: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存在HPV感染,HPV感染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且HPV16是哈族食管癌的主要感染型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16 基因启动子区CpG 位点甲基化及HPV16 感染与新疆维吾尔族宫颈鳞癌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方法(MALDI-TOF MS) 对20 例维吾尔族宫颈鳞癌及20 例对照组维吾尔族宫颈组织中的p16 基因启动子CpG 位点甲基化进行定量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 的方法检测两组HPV16 的感染状况。结果:宫颈鳞癌及对照组中p16 基因启动子区16 个CpG 位点中CpG1-2, CpG6 为甲基化差异位点, 宫颈鳞癌组中CpG1-2, CpG6 位点甲基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宫颈鳞癌组的HPV16 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检测的维吾尔族宫颈鳞癌组织中p16 基因启动子区CpG 位点甲基化与HPV16 感染无明显相关。结论:p16 基因启动子区CpG1-2, CpG6 位点高甲基化及HPV16 感染均与维吾尔族宫颈鳞癌的发生有关系, 但为两个独立事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患者中人乳头瘤状病毒(HPV)16型的检出率.方法:采用半巢式PCR技术检测150例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石蜡包埋组织、加例正常食管粘膜活检组织中HPV16型,分析其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中,HPV16型检出率为38.7%(58/150),与对照组10%(4/4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05,P<0.05).结论:HPvl6型感染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的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HPV感染在新疆食管癌发生中的病理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在新疆不同民族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探索该病的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PCR技术对82例新疆不同民族食管癌石蜡包埋组织标本进行HPV16/18蛋白的检测.结果:82例食管鳞癌中HPV16/18总阳性率为35.37%(29/82),其中HPV16阳性率为23.17%(19/82),HPV18阳性率为12.19%(10/82);维吾尔族HPV感染率较高,为61.90%(13/21),与哈萨克族30.43%(7/23)、汉族25.00%(8/32)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新疆食管癌发生可能与HP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食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金属硫蛋白3(metallothionein-3,MT-3)基因CpG岛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与食管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的方法,检测33例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金属硫蛋白3(MT-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发生状况。结果 33例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中MT-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的发生率分别为66.7%(22/33)和27.3%(9/33);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甲基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8,P=0.001)。结论 MT-3基因的甲基化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P16、P15、P14基因5'CpG岛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甲基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方法检测4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P16、P15、P14基因甲基化程度,χ^2检验分析其甲基化程度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分期间关系。结果 膀胱移行细胞癌P16、P15、P14 5'CpG岛甲基化扩增阳性化率分别为27.5%、17.5%、35%,而正常膀胱组织中均未检测到三种基因5'CpG岛甲基化。P16、P14基因甲基化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分期有显著性差异(P〈0.05),P15基因则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16、P15、P14基因在膀胱癌组织中的甲基化率较高,三种抑癌基因5'CpG岛异常高甲基化,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3(TIMP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的内在联系,建立基于启动子高甲基化抑癌基因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早期诊断方法 。方法 收集甲状腺手术切除的组织标本共46例,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2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17例。经提取DNA,设计并合成BSP引物,PCR扩增,采用亚硫酸氢盐法克隆测序(bisulfite sequencing)和Sequenom Mass ARRAY甲基化DNA定量分析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TIMP3基因启动子CpG片段的甲基化水平。结果 亚硫酸盐修饰测序结果 显示TIMP3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高甲基化克隆百分比为70%,显著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0%(P〈0.05)。TIMP3基因启动子区5个CpG位点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甲基化有呈较高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特异性。Sequenom Mass ARRAY提供的单一CpG位点甲基化定量数据显示TIMP3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的甲基化率均值(0.28)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甲基化率均值(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P3基因启动子3个CpG位点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甲基化率均值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甲基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MP3基因CpG-16及CpG-17位点可能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启动子甲基化检测的关键位点,有望成为甲状腺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及癌旁组织中的感染情况.方法:分别采用PCR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60例食管鳞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HPV感染情况.结果:PCR和原位杂交检测食管癌组织中的HPV阳性率为51.7%和45% ;正常食管癌癌旁组织中 HPV阳性率为25%和15%.统计学结果显示食管癌组与癌旁正常鳞状上皮组中HPV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中存在HPV感染,HPV感染可能是其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探讨新疆南部维吾尔族HPV16阳性宫颈鳞癌差异表达的microRNA(miRNA),预测并分析靶基 因功能。方法:采用miRNA微阵列芯片技术对5例HPV16阳性的新疆南部维吾尔族宫颈鳞癌进行miRNA初步研究, 挑选出差异表达的miRNA,并利用实时定量RT-PCR进行初步验证,利用targetscan,miRwalk,miRanda及pictar 4种软 件预测其靶基因。结果:新疆南部维吾尔族HPV16阳性宫颈鳞癌差异表达基因18个,对差异表达显著的miRNA-138 和miRNA-720进行初步验证并预测其靶基因,预测miRNA-138靶基因为EZH2,LYPLA1,ARHGEF3,CLNS1A, EIF4EBP1,GNAI2,LIMK1,RHOC,ROCK2,SLC20A1,TERT,H2AFX;miRNA-720靶基因为EZH2,AGAP2, SPOCK2,FGF14,HNRNPA2B1,QKI,FOXG1,ACVR1B,DNMT3A,EPHB2,LATS2,KRAS,CCND2,NBN, ENAM,AMELX,PRNP,CALB1,两者共同的靶基因是EZH2。结论:miRNA-138,miRNA-720在新疆南部维吾尔族 HPV16阳性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均下调,两者共同的靶基因是EZH2,可能与宫颈癌的浸润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2.
李玲  谢明水  刘杨  张秋莹 《海南医学》2016,(10):1622-1624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甲基化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310例疑似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阴道镜的宫颈活检结果进行分组,主要包含宫颈上皮内瘤变Ⅰ~Ⅲ级(CINⅠ~Ⅲ)186例,鳞状细胞癌(SCC)36例,以及未发现恶性细胞及上皮内病变细胞(NILM)88例。检测并对比各组受试者不同宫颈病变对应的HPV感染情况、DAPK甲基化率,分析二者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结果310例不同的宫颈病变患者中,共检出212例高危HPV感染阳性者,阳性率为68.39%;伴随宫颈病变程度进展,高危HPV感染阳性率亦表现为增高趋势[NILM:31.82%(28/88);CINⅠ:69.51%(57/82);CINⅡ:85.25%(52/61);CINⅢ:90.70%(39/43);SCC:100.00%(36/3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9例DAPK甲基化阳性者,甲基化率为19.03%;伴随宫颈病变程度进展,宫颈组织DAPK基因甲基化率亦表现为增高趋势[NILM:3.41%(3/88);CINⅠ:9.76%(8/82);CINⅡ:13.11%(8/61);CINⅢ:44.19%(19/43);SCC:58.33%(21/3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Pearson法分析相关性可知,HPV感染与DAPK甲基化及宫颈病变均呈正相关(P<0.05),DAPK甲基化与宫颈病变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HPV感染及DAPK甲基化均与宫颈病变具有紧密联系,临床诊断与治疗时均可对其进行持续监测,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结合临床和流行病学探讨HPV16,18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将178例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标本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SP法,标记宫颈上皮病变中的HPV16,18,并取同期10例正常宫颈组织作对照。结果138例宫颈癌标本的HPV16,18平均阳性率为70.3%,其中〈55岁年龄组宫颈癌102例, HPV阳性率为90.2%,≥55岁年龄组36例,阳性率为13.9%,组间阳性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HPV16(+)组共52例,其中宫颈鳞癌47例,腺癌5例;HPV18(+)45例,宫颈鳞癌11例,腺癌34例,组间阳性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HPV的感染与宫颈癌相关,HPV16型感染多见于宫颈鳞癌,而18型多见于宫颈腺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R-203的表达水平与疾病活动度?肾脏受累情况等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初步探讨miR-203在SL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1例SLE患者?16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标本,根据肾脏受累分为狼疮肾炎21例和SLE无肾脏受累1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ota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miR-203表达,比较各组间miR-203表达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其与SLE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SLE患者miR-203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狼疮肾炎组患者miR-203表达低于SLE无肾脏受累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SLE患者miR-203表达水平与24 h尿蛋白?肾脏急性指数呈明显负相关(P < 0.01)?结论:SLE患者PBMCs中miR-203的表达水平降低,表明miR-203在SLE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狼疮肾炎患者miR-203的表达降低,提示miR-203可能参与了狼疮肾炎的发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某地区6590例妇科就诊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状况及基因亚型的分布特征。方法:选取辽宁省人民医院妇科门诊患者65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HPV-DNA核酸分子快速杂交法检测所有患者的HPV总体感染情况及基因分型。结果:6590例患者中,HPV阳性率为19.36%,其中高危型HPV占91.22%,低危型HPV占8.78%,患者发生多重感染276例,其中双重感染占76.45%;16~29岁患者阳性率(25.18%)最高,50~59岁患者阳性率(20.40%)次之,≥70岁患者阳性率(13.97%)最低。16~29岁患者多重感染率(6.72%)最高,其次为70~83岁患者(6.14%)。高危型感染率前5位依次为HPV16、52、58、53、39,低危型感染前3位为HPV81、11、6。结论:妇科门诊患者中HPV的感染率较高,并以高危型感染为主。定期进行HPV筛查,有利于预防及早期发现宫颈病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胃黏膜不确定异型增生和异型增生组织p16基因甲基化状态,分析其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等暴露因素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我国北方胃癌高发区(山东省临朐县)223例不确定性异型增生和130例异型增生胃黏膜,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p16基因CpG岛甲基化状态,并与年龄、性别、吸烟、饮酒、Hp感染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胃黏膜不确定性异型增生和异型增生p16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28.3%和24.6%(P=0.46).p16甲基化与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均不存在相关关系(P>0.10).单因素分析发现,在异型增生组织中p16甲基化与Hp感染接近统计学相关(P=0.07),Hp阳性者(93例)甲基化相对危险度高于阴性者(37例)(OR=2.62,95%CI:0.92~7.43),多因素分析则二者无统计学关联(P=0.11).结论:胃黏膜不确定性异型增生与异型增生p16甲基化频率相似;p16甲基化与年龄无相关关系:Hp感染可能与p16甲基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上海市闵行区116 441例普查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分析HPV基因分型及其在宫颈病变病人中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检测14种高危型HPV和2种低危型HPV。结果:成功检测115 463例,HPV感染率11.18%,高危型HPV感染率10.93%。≤ 25岁组HPV感染率(15.90%)最高,多重感染以>60岁老年妇女为主。普通人群感染率前5位的为HPV52、58、16、68、18型;多重感染占21.02%,感染型别最多六重。宫颈癌和癌前病变208例,97.60% HPV感染,CINⅢ和宫颈癌病人都有高危型HPV感染,HPV感染率前5位的为HPV16、52、58、18、31型,HPV16居首位,且感染率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升高而升高。结论:HPV16、52、58、18型持续性感染是闵行区女性发生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主要原因,HPV16型的致癌性最强。普查后需严密随访和管理HPV16、52、58、18型感染者,尤需关注合并HPV16型多重感染的老年妇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山东省东营市适龄女性HPV感染情况,为合理制定精准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7—2018年山东省东营市参与“两癌筛查”的35~64岁女性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对14种高危型HPV亚型进行检测,收集该人群基本信息和HPV感染情况等数据,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共调查适龄女性213 020人,平均年龄(49.02±7.64)岁;2017—2018年东营市共检出HPV阳性者18 463例,阳性检出率为8.67%,其中HPV16阳性者3 429例,阳性检出率1.61%,HPV18阳性者1 177例,阳性检出率0.55%,其他高危型别HPV阳性者15 352例,阳性检出率7.21%;在全部14种高危型别HPV阳性检出情况中,35~<40岁年龄段女性检出率最高,随后呈现下降趋势,≥55岁有小幅度上升趋势;东营区、广饶区、垦利区、广饶县、利津县14种高危型别HPV检出率分别为7.91%、8.02%、9.55%、8.95%和8.39%,地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0.621,P<0.05),而东营区HPV16、HPV18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39%和0.38%,比其他县区低;城镇和农村居民中全部14种高危型别HP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76%和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976,P<0.05),进一步根据县(区)进行分类,结果显示,东营区、河口区和垦利区城镇各型HPV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农村,但广饶县和利津县HPV16和HPV18的阳性检出率在城乡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2,0.289,0.023,1.452,P>0.05)。结论 山东省东营市适龄女性HPV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HPV感染的年轻化趋势明显,有关部门应该做好重点人群的监测与筛查,并提高城镇居民“两癌筛查”的覆盖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云南地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 maviruses,HPV)16型感染及与其他亚型混合感染状况.方法运用流式荧光Luminex技术对16166例女性进行26种 HPV分型检测,统计HPV16型感染率及HPV16型与其他亚型混合感染在云南地区的分布状况.结果(1) HPV16型感染率为2.2%,HPV16型混合感染率为28.0%;(2) HPV16型混合感染以HPV52型最为常见,其次为HPV33型,此2种混合感染占总感染率的39.8%;(3) HPV16型混合感染在各年龄组的感染率,随着年龄增加比率降低(P<0.05).结论云南地区HPV16型为HPV感染主要型别,HPV16型混合感染以合并HPV52和HPV33型常见.HPV16型混合感染与年龄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