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35例颈肩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愈后美观。这种皮瓣的特点是剔除大部分皮下脂肪组织,使成为薄型皮瓣。为更好地掌握剔除程度,保留最佳的脂肪厚度,在选择灌注良好的7侧新鲜成人尸体上,解剖观察了颈肩部真皮下血管网的稠密吻合情况,提出了颈肩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最佳脂肪厚度,颈部为1.7mm,肩部为3.9mm。  相似文献   

2.
面颈部大面积皮肤缺损采用颈肩肱部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成活率高,皮瓣面积大,最大为27cm×9cm。且由于皮瓣菲薄,不臃肿,功能与外形效果均佳。10年间33例的临床资料表明,优点较多,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3.
面颈部大面积皮肤缺损采用颈肩肱部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成活率高·皮瓣面积大,最大为27cm×9cm。且由于皮瓣菲薄,不臃肿,功能与外形效果均佳。10年间33例的临床资料表明,优点较多,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4.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带蒂随意、轴型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和吻合血管的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31例36个皮瓣,均获得满意效果。其中带蒂随意和轴型真皮下血管网皮瓣23例27个皮瓣;皮瓣长宽比例最大3.5:1,断蒂时间最短4天,最长14天。吻合血管的真皮下血管网皮瓣8例9个皮瓣,修薄面积最大为60%。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优于传统的皮瓣、皮片和真皮下血管网皮片,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回顾性分析颈部瘢痕挛缩的治疗方法。自1996年6月~1997年5月收治156例颈部瘢痕挛缩,根据传统分类法分为Ⅰ、Ⅱ、Ⅲ、Ⅳ度,分别采用Z成形术、皮片移植、轴型皮瓣等7种手术方法,其中颈胸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18例,肩胸皮瓣4例,扩张后皮瓣2例,超长下斜方肌皮瓣2例。25例皮瓣成活良好,1例颈胸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远端因加压包扎不当而部分坏死,皮片移植术后6例边缘及颈前活动部位皮肤小片状坏死,余均成活。根据颈部瘢痕的性质、畸形分度、组织缺损范围及深度,周围正常皮肤残存利用及松弛条件等综合考虑,选择修复方法,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前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前臂真皮下血管网构筑情况,为设计前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8侧新鲜成人上肢标本,灌注、防腐后,对前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血供、动脉构筑和静脉回流进行了解剖学观测。结果肱动脉末段和前臂的桡、尺动脉分别发出多达4~15支细小穿动脉,其外径在0.2~0.9mm之间。筋膜皮穿动脉入真皮下层,在真皮下层形成稠密的真皮下血管网。自此网再分支向浅面的乳头层和深面的浅筋膜层发出分支,分别构成乳头层血管网和浅筋膜血管网,这些穿支通过吻合网相互交通;真皮下静脉也相互吻合成静脉网,然后回流入深静脉。结论可根据临床需要设计成随意或轴型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设计轴型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时可视蒂部的动脉外径制成转位或游离的超薄皮瓣。  相似文献   

7.
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血运重建方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的成活机理。方法 分别在3组家兔背部形成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真皮下血管网皮片、传统随意皮瓣。运用组织透明技术,观察3组动物术后1~7d、14d血管构筑变化的差异。结果 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段存在一血管增生快速密集区-“中介蒂”,其血运重建过程明显早于传统随意皮瓣、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结论 本研究证实了“中介蒂”的存在,且这是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可早期断蒂、有一定限度超长成活的  相似文献   

8.
肩胸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李茂申*王小平*1992年1月以来,我们应用肩胸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9例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男6例,女3例。年龄19~35岁。其中面颊部瘢痕合并小口畸形、颏颈粘连5例,下唇瘢痕合并唇外翻、颌颈粘连4例。手术先将...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蒂部作用。方法用健康、白色家猪的实验,按自身相互对照原则在动物躯干两侧分别设计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传统皮瓣动物模型。通过两组皮瓣成活过程的大体观察,及皮瓣ECT检查核素分布情况的比较方法进行研究。结果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成活长度、面积均值较传统皮瓣有显著差异(P<0.05)。ECT检测示实验组与对照组核素分布均相似局限于近蒂端,长宽比为(1~1.5)∶1。结论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蒂的作用与传统皮瓣相似,对其超长成活部分作了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开展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经验体会(附6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开展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的基础上,1983年开始应用真皮下血管网皮皮瓣修复面,颈及四肢等部位皮肤缺损创面,66例全部成功。这种皮瓣的特点是将普通皮瓣的皮下脂肪大部份去除,部份或全部地暴露真皮下血管网层,以便早期与受区建立血供联系,与蒂部共同形成两个血供渠道,因而在长宽比例及断蒂时间方面突破了传统皮瓣的界限。由于质地柔软,颜色美观,是修复面颈部及四肢皮肤缺损较为理想的一种皮瓣。  相似文献   

11.
颈胸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颌颈部瘢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颈胸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颌颈部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1990年3月~1998年5月应用颈胸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颌颈烧伤瘢痕畸形21例,皮瓣最大14cm×8cm,最小8cm×5cm,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除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其余20例皮瓣均完全成活。随访6个月~3年6个月,皮瓣功能及外形均满意。结论颈胸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可提供的皮瓣面积大,质地柔软,手术较为简便,适合颌颈部较大面积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2.
腋窝真皮下血管网构筑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腋窝真皮下血管网构筑的解剖学基础和临床意义。方法:16侧经肱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液、常规福尔马林固定的尸体解剖并6例上肢血管铸型标本,解剖观测真皮下层的动静脉网结构以及血管来源、分布和吻合情况。结果:真皮下血管网位于真皮网状层和皮下组织交界处。若保留真皮下血管网完整而不受损伤,则需保留真皮下脂肪2~3mm。构成此血管网的分支多是各皮动脉较粗分支或主干终末支,口径较粗(直径0.3~0.5mm),多向浅面发出,垂直或斜穿少量浅筋膜很快进入真皮下层构成吻合稠密的真皮下血管网。腋中线和腋后线附近的真皮下血管网吻合稠密程度高于腋前线附近的吻合稠密程度。结论:腋窝真皮下血管网构筑的特点是临床应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血循环途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肩胸区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临床应用于面颈部修复取得满意效果,为进一步探讨该皮瓣的成活机理,通过大白鼠和新鲜成人尸体的动脉灌注实验,对随意型皮瓣的血供进行了观察。发现此类皮瓣内的真皮下血管网供血能力很强,但静脉回流能力较差。肩胸区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在制作时适当剪薄,不仅保存了完好的真皮下血管网供血,而且增加了静脉回流的途径使静脉回流加强,较好地克服了静脉回流不畅的不利因素,从而加大了皮瓣的长宽比例。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明激光对真皮下血管皮瓣血管重建有无影响,使用能量密度为3.15J/cm2的He-Ne激光照射兔随意型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远1/3段。皮瓣血管内灌注墨汁,用组织切片、图像分析等方法对此型皮瓣的成活及血管重建状况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随意型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早期血供范围受皮瓣长宽比例的限制。He-Ne激光照射可改善皮瓣的微循环,提高皮瓣成活率,主要原因是扩张了血管,尤其以静脉为著;并能促进与创缘和基底部血管的吻合生长。  相似文献   

15.
随意超薄皮瓣的超薄层次及长宽比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12只体重25~30kg的家猪为实验动物,对随意超薄皮瓣的超薄层次、长宽比例及断蒂时间与传统随意型皮瓣移植后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传统随意皮瓣成活的长宽比为2:1;皮瓣超薄至在真皮下血管网的下方保留2~3mm脂肪及在真皮下血管网的下方保留1/3浅筋膜,这二种超薄层次的皮瓣成活的长宽比例均为2.5:1,并可提前到术后6天断蒂。  相似文献   

16.
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不仅影响外观,且严重影响颈部功能。笔者采用扩张颈肩部皮肤形成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移转修复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5例,疗效较满意。一、临床资料:本组共5例,其中男性1例,女性4例,年龄18~26岁,病程7个月~3年。均为烧伤瘢痕,其中颈胸粘...  相似文献   

17.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成活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以家猪躯干部皮瓣为实验模型,研究了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血供方式及成活机理。采用成活长度、ECT测定核素分布范围等方法证实,超长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远侧部分得不到来自蒂部的血供,这种皮瓣实际上是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与皮片的复合物,超长超宽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实际上大部分不是皮瓣而是皮片。超长超宽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成活大部分依赖创面及创周血供,为皮片样成活。  相似文献   

18.
介绍面颈部严重皮肤缺损依据创面部位、形状和大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修复方法,Ⅲ-Ⅳ度颌颈粘连,在切除瘢痕的同时颏部掀起皮下组织筋膜瓣,翻转缝合加长颏突,颌颈角加再选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或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肿瘤切除或Ⅲ度烧作创面修复时,采用组织量较多的股前外侧皮瓣或胸大肌皮瓣移植,面部的游离皮瓣移植均以颈外动呈甲状腺上动供血动脉甲太腺动脉供血动脉,并采用横切口端侧吻合方式。  相似文献   

19.
窄蒂侧颌颈部皮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为窄蒂侧颌颈部皮瓣的血供提供解剖学依据 ,并探讨其成活机制 ,以期指导临床应用。 方法  2例新鲜成人尸体头颈部标本 ,分别灌注红色乳胶及明胶墨汁 ,前者解剖剔除表皮以显示真皮下血管网 ,后者制成透明标本 ;10例头颈部铸型标本上 ,观察面部和颈部血管分布。临床应用窄蒂侧颌颈部皮瓣修复各种面额部组织缺损 2 9例 ,皮瓣最大面积 11cm× 10cm ,最小面积 5cm× 6cm ,蒂宽 1cm~ 1 5cm ,蒂长 2cm~ 8cm。 结果 侧颌颈部皮肤血供主要来源于面动脉、颞浅动脉的分支、枕动脉及甲状腺上动脉亦发出分支营养颈上部皮肤 ,各动脉逐级发出分支 ,在面颈部各层形成稠密吻合的血管网。蒂部血供主要来源于颞浅动脉的小穿支形成的真皮下血管网及皮下血管网。 2 9例皮瓣 ,2 6例全部成活 ,2例静脉淤血、皮瓣远端坏死 ,1例皮瓣大部分坏死。 结论 窄蒂侧颌颈皮瓣的成活主要依赖于蒂部稠密吻合血管网及高灌注压供血 ,创基创缘的营养及适当的加压促进静脉回流对皮瓣的成活亦起重要作用。该皮瓣是一种超常规的任意型皮瓣。  相似文献   

20.
复合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30例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对功能和外形修复要求较高部位的较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修复方法。通过20个颈肩部和45个腹腰部共65个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颈部和上肢创面的应用,30例获得成功,表明复合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对较大面积的皮肤缺损有较理想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