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华法林在慢性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华法林在慢性心房颤动(CAf)抗凝治疗中的合理应用。方法:共入选234例具有血栓栓塞高风险的CAf患者,给予华法林抗疑治疗,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以调整华法林用量,随访观察华法林的不同起始剂量、不同的抗凝强度以及高龄(≥65岁)等因素对INR达标时间、INR稳定值、华法林维持量、出血率及栓塞率的影响。结果:分别采用开始剂量为普通剂量(2.5mg/d)与小剂量(1.25 mg/d)2种方式,两者最终获得稳定的INR、华法林维持量及出血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前者能明显缩短INR首次达标时间及获得INR 稳定值的时间(均P<0.01),并有降低栓塞率的趋势;与低强度抗凝相比,中强度抗凝能显著降低栓塞率(P< 0.05),虽然伴出血率明显升高(P<0.05),但无严重出血发生;在相同的目标INR内,高龄患者出血率并不增加,但所需的华法林维持量有所降低(P<0.01)。结论:以普通量的华法林开始CAf抗凝治疗是安全的,抗栓塞效果优于小剂量;对具有栓塞高风险的CAf需保持中强度抗凝水平;华法林抗凝治疗并不增加高龄患者的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2.
心房颤动(AF)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主要可能致命的危险就是血栓形成。华法林抗凝治疗可显著减少2/3卒中风险,对瓣膜病和非瓣膜病AF均有效,但存在监测较麻烦、治疗窗窄、有潜在出血危险等不利之处。本文比较了华法林临床应用与其他口服凝血酶抑制剂和Xa因子拮抗剂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调整剂量华法林[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3]对高危持续性心房颤动(AF)患者血栓前状态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99例高危持续性AF患者随机给予阿司匹林(100mg/d,阿司匹林组)或调整剂量华法林(华法林组)治疗1年。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分别检测血栓前状态(PTS)各分子标志物,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水平,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和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水平;超声测定心排出量(CO)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前后比较分析。随访中观察有无血栓栓塞和出血并发症发生。结果①与阿司匹林组比较,华法林组治疗6个月、12个月后D-二聚体、GMP-140、TAT、TM水平均显著降低,CO、LVEF均显著增加(P<0.05);②随访期间两组均无血栓栓塞事件发生,华法林组有1例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经治疗痊愈。结论调整剂量华法林能不同程度地改善高危AF患者的血栓前状态和心功能,疗效优于阿司匹林,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华法林在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心房颤动(AF)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主要可能致命的危险就是血栓形成.华法林抗凝治疗可显著减少2/3卒中风险,对瓣膜病和非瓣膜病AF均有效,但存在监测较麻烦、治疗窗窄、有潜在出血危险等不利之处.本文比较了华法林临床应用与其他口服凝血酶抑制剂和Xa因子拮抗剂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血栓栓塞是慢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一大并发症,病人往往因此致死、致残.因此,我国每年有数百万病人须抗凝治疗以预防血栓栓塞发生.不同抗凝强度的华法林对慢性房颤病人血栓栓塞发生的预防效果和安全性的研究国内报道较少.我院自2000年以来对慢性房颤病人(心脏瓣膜病、扩张性心肌病所致)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华法林抗凝治疗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脑卒中是严重威胁我国老年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规范的抗凝治疗可以显著减少与心房颤动(房颤)相关的心源性脑卒中的发生率。现对老年房颤患者的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有关问题作一阐述。1老年房颤的流行病学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在美国,约有230万房颤患者,每年因房颤住院的患  相似文献   

7.
慢性特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心律失常,当患者用药物无法维持窦性心律变为持续性房颤时,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就变得非常重要。国外几个大规模临床试验已经证实,华法林(也称可密定)在特发性房颤患者预防脑卒中方面,疗效优于阿司匹林,而在国内报道不多,本组就165例慢性特发性房颤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及华法林预防脑卒中疗效分析如下。 资料和方法 对象 1999年 12月-2000年 11月门诊及住院患者165例,经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诊断为房颤,在半年内有两次房颤心电图,经超声心动图除外心脏瓣膜病。所有病例…  相似文献   

8.
心房颤动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缺血性脑卒中是心房颤动最常见的并发症。华法林抗凝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脑卒中67%风险[1],但其引发的出血目前仍然是华法林应用的最大顾虑,我国目前仅有2%的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华法林治疗[2]。如何降低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同时减少出血的发生一直是老年心房颤动治疗的研究热点。为提高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依从性,现将本科收治的112例心房颤动患者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心房颤动患者使用较低剂量华法林抗凝治疗的达标情况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老年房颤患者,分为持续性(n=39)及永久性(n=41)两组,根据房颤指南分为中危(n=42)及高危(n=38)两组,分析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剂量达标情况。结果房颤治疗第1周与第2周比较,达标例数及总达标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剂量达标时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第1周与第2周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在较低剂量下即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及严密监测INR,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0.
心房颤动病人华法林抗凝治疗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华法林用于心房颤动(房颤)病人抗凝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本研究标准的42例房颤病人随机分为2组华法林治疗组(治疗组)23例,给予华法林,自3mg/d开始口服,用药第1周隔日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周后若INR未达到2.0~3.0,增加华法林至4mg/d,每隔1周测INR,使其达到2.0~3.0之间,4周后每月测INR 1次,若病人增加或减少某种药物时,随时再测INR,根据INR调整华法林剂量.阿司匹林对照组(对照组)19例,给予阿司匹林200mg/d,分2次口服,每月复查大便潜血1次.结果治疗组病人10~14(平均11.1±2.2)天INR达2.0~3.0(平均2.35±0.11),有1例病人在华法林3mg/d口服3个月后出现消化道出血,当时INR为2.15,胃镜检查诊断为"胃溃疡".对照组2例病人出现上腹部烧灼感.2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2组病人均无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结论在华法林治疗4周内及改变其它药物时加强INR监测,随时调整华法林剂量,使INR保持在2.0~3.0之间,病人和医师保持密切联系,华法林在房颤病人中的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心房颤动病人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的60例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30例,给予延续性护理,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遵医、饮食控制及定期复诊等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干预组治疗后有28例患者表示满意,占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两组差异较大(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延续性护理在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中的应用,能够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患者的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13.
14.
心房颤动血栓前状态评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是缺血性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现将对在心房颤动患者中通过检测血小板的激活、内皮的损伤、凝血纤溶系统活性和炎症状态等几方面指标还有与超声心动图联合评价心房颤动血栓前状态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华法林用于心房颤动病人抗凝治疗的合适剂量和安全性。方法95例房颤病人随机分为2组,用不同剂量华法林治疗:治疗组45例,INR2.0~2.5;对照组50例,INR:1.5~2.0。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脑栓塞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脑出血、大出血、死亡事件的发生率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INR保持在1.5~2.0之间的低剂量华法林在房颤病人中的使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CAFA:加拿大心房纤颤抗凝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  者  (a)ConnollySJ ,LaupacisA ,GentM ,RobertsR ,CaimsJA ,JoynerC ,etal(b)LaupacisA ,SullivanK标  题  (a)加拿大心房纤颤抗凝 (CAFA)试验(b)加拿大心房纤颤抗凝试验 :病人须继以华法林治疗吗 ?参考文献  (a)JAmCollCardiol,1991,18:349~ 35 5(b)CanMedAssocJ ,1996 ,15 4 :16 6 9~ 16 74  疾  病 心房纤颤 (非风湿性 )。目  的 评估华法林在非瓣膜病性心房纤颤减少卒中和其他部位栓塞的效果。研究设计 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随  访 最长 2 75年 ,试验终点后邮访 2 1个月。病  人  378例…  相似文献   

17.
18.
为评价华法林用于持续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患者抗凝治疗的安全性 ,对 5 4 0例持续性房颤患者进行华法林抗凝治疗 ,观察治疗过程中的出血及其它不良反应。结果 :华法林用量为 2 .5 4± 0 .7(1~ 6 )mg/d ,治疗维持国际标准化率 (INR)在 2~ 3范围时 ,轻度出血率为 3.15 % ,经相关处理并调低INR值 ,所有出血均停止 ;无一例因严重出血而终止抗凝治疗 ;未见其它不良反应。 75岁以上房颤者出血发生率增加。结论 :持续性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时 ,INR维持在 2~ 3范围可能是安全的 ;轻度出血患者经调低INR值 ,出血可以停止 ,不影响继续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9.
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前状态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研究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血栓前状态相关指标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在慢性房颤患者、具器质性心脏病无房颤患者和健康正常人中 ,测定血浆D 二聚体、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维蛋白原 (Fg)、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 ) ,以及二磷酸腺苷、肾上腺素、胶原、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房颤患者根据是否服阿司匹林分为 2组 :房颤 1组为未服阿司匹林者 (17例 ) ,房颤 2组为服阿司匹林者 (18例 )。具器质性心脏病无房颤且未服用阿司匹林患者 (19例 )为窦性心律组 ,另选 17例正常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 :房颤 1、2组血浆D 二聚体、vWF以及MPV明显高于窦性心律组和对照组 (P <0 0 5~ 0 0 1)。房颤 1、2组血浆Fg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以上指标在房颤 1组和房颤 2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与房颤 1组比 ,房颤 2组四种诱导剂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均显著降低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vWF >15 0 %房颤患者Fg更高、左心房内径更大 ,与vWF≤ 15 0 %房颤患者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房颤患者存在着血栓前状态 ,且不受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影响 ,这些异常可能与房颤患者心房内血栓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