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械辅助循环设备是可以替代心脏功能、改善机体缺氧状态、促进器官功能恢复的人工器械.它可以减少心肌做功,显著提高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新型机械辅助循环设备具有侵入性小、微型化、耐久高、血流动力学效率高、血液相容性良好等特点.该文主要介绍常见人工心脏(包括HeartMateⅡ、Jarvik 2000、Hea...  相似文献   

2.
<正>尽管人类在21世纪心血管疾病的防治领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心力衰竭(心衰)仍然成为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威胁之一。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美国每年有10万人诊断为难治性心衰或终末期心衰(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D期),其4年病死率大于50%。因急性心衰入院的患者1年病死率也在30%~50%左右。  相似文献   

3.
辅助循环是用机械或生物机械手段部分或全部替代心脏泵功能,以维持良好的全身循环状态的一种治疗方法。其装置包括全人工心脏(TAH)和心室辅助(VAD)装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辅助装置逐渐向小型化、完全植入化发展,相应的也要求它的能源能量密度高、体积小,发热少、损耗小,并且可植入体内,能长期使用。由于能源的特殊要求,心脏辅助装置的发展受到限制,而利用自体骨骼肌收缩产生的能量来驱动辅助循环,可以摆脱外部的能源装置、支持它的电池组、经皮传递线圈、能量控制器等,是一种很有前景的辅助方法。目前,骨骼肌刺激电极及能量转…  相似文献   

4.
左心辅助循环是纠正左心衰竭的有力手段。临床上左心辅助循环装置(LVAD)有离心泵、搏动泵、轴流泵和滚压泵,根据各自适应证和并发症正确选用是决定左心辅助循环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微型轴流式左心辅助泵经体表动脉途径植入,不需开胸,准备迅速,手术创伤小,是临时应急LVAD的发展方向,但制造要求极高,尚未临床推广。搏动泵经改进后机械性能更可靠,血栓栓塞形成率下降并实现完全植入,有望发展成永久性LVAD以部分甚至全部代替同种异体心脏移植。  相似文献   

5.
<正>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1]。尽管心脏移植是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标准措施,但是由于缺乏供体,或者患者不能存活到有合适供体,使这一治疗受到限制,例如美国每年需要心脏移植的心力衰竭患者大约是5万例,但是心脏供体不足2 000个[2-3]。机械循环辅助装置(mechanical circulation support,MCS)可辅助或者完全替代心脏功能,能够使患者安全过渡至心脏移植甚至替代移植,此外在其支  相似文献   

6.
目前绝大多数的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是以药物治疗为主。机械辅助循环作为终末期心脏病的一种治疗手段,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势。国内外在辅助循环装置研发上都投入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本文就机械辅助循环装置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21,37(10):964-969
终末期心力衰竭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脏移植仍然是其最佳治疗方案。然而,供体心脏短缺、离体心脏保存和移植后免疫排斥等仍是心脏移植技术不容忽视的主要问题。因此,以双心室辅助装置和全人工心脏为代表的机械循环辅助装置成为心脏移植过渡期的首选方法,甚至逐渐成为长期治疗的替代方法。本文通过回顾双心室辅助装置与全人工心脏的相关研究进展,对双心室辅助和全人工心脏的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及预后作一综述,旨在总结技术要求、血流动力学特点及临床应用优缺点,为更全面深入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尽管针对心力衰竭神经内分泌激活的药物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很高.机械辅助装置能针对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异常,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心肌力学,是现有药物治疗所不能达到的.机械辅助装置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尽管针对心力衰竭神经内分泌激活的药物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很高。机械辅助装置能针对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异常,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心肌力学,是现有药物治疗所不能达到的。机械辅助装置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微创循环辅助装置能避免常规心室辅助装置的开胸手术,具有创伤小、建立迅速,价格低廉等优点,近年有很大发展.本文对当前应用于临床的四种微创循环辅助装置的原理、特点、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估价心室辅助装置(VAD)对向心脏移植过渡、促进心肌恢复、改善心脏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 方法:病人428例,按VAD类型分3组,Berlin Heart 组(n=341),Novacor组(n=64),Therno Cardiosystems Inc(TCI)组(n=23),说明各组的手术指征、方法及辅助循环时间。 结果:Berlin Heart组 341例中,有199例接受心脏移植,1例撤离 VAD,Novacor组 64例中,有9例心脏移植,19例撤离VAD,TCI组23例,有7例心脏移植,2例撤离VAD。22例撤离VAD的病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平均增加29. 6%。 结论:①作为向心脏移植过渡的桥梁,VAD不仅为病人等待供体赢得了时间,还可改善因心力衰竭(心衰)造成的多器官功能损害。②VAD帮助受损心肌修复,可作为终末期心衰的治疗选择之一。③对于有心脏移植禁忌的终末期心衰病人,VAD还可成为永久循环支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心室辅助装置(尤其是轴流泵技术)的应用已从心血管手术后复苏、心脏移植过渡或替代,拓展至终点治疗及恢复性处理。许多新的装置不断出现。仔细掌握指征、合理运用设备、正确把握时机,有利于提高心室辅助治疗疗效,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就心室辅助装置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心室辅助装置治疗心力衰竭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心室辅助装置(尤其是轴流泵技术)的应用已从心血管手术后复苏、心脏移植过渡或替代,拓展至终点治疗及恢复性处理.许多新的装置不断出现.仔细掌握指征、合理运用设备、正确把握时机,有利于提高心室辅助治疗疗效,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就心室辅助装置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当前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技术日趋成熟规范,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广泛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泵(IABP)逐渐普及,但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对此,包括Impella、TendemHeart和ECMO在内的经皮机械循环支持设备可通过提供较之IABP更强的血流动力学支持而有望改善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尽管现有临床证据较少,仍不足以充分证明应用经皮机械循环支持设备救治的临床获益,同时应用后血管和全身并发症不容忽视,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临床应用经验的日益增加,经皮机械循环支持设备有望成为心梗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成功救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机械循环辅助在心源性休克的救治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可纠正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紊乱状态,保障再灌注治疗的实施.其中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最常用也最为成熟;心室辅助装置在逆转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和代谢参数方面优于标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近年来,经皮左室辅助装置逐渐应用于临床,其创伤小且无需体外循环,是今后的发展方向;目前体外膜氧合器多用在爆发性心肌炎或心脏外科术后支持,其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治疗的证据不足,有待于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验证.未来循环辅助装置的发展方向是体积小、微创、植入和撤除方便、组织相容性好、辅助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改良Dennis左心机械辅助循环(简称左心辅助循环)方法,使其能应用于心脏术后因严重左心衰竭不能脱离体外循环机者,在此对该左心辅助循环方法进行血流动力学研究,以便评价其性能。方法:直视穿刺心房间隔卵圆窝,将引流管送入左心房内,左心辅助循环转流率在40mlkg-1/min、70mlkg-1/min、100mlkg-1/min条件下测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随左心辅助循环转流率增加,左心房、心室压及压力变化速率逐渐下降(P<0.05),对右心房、心室压、压力变化速率、平均肺动脉压、主动脉收缩压及肾动脉血流量影响不明显(P>0.05);主动脉舒张压、右心室输出量及右颈总动脉血流量逐渐升高(P分别<0.05,<0.05,<0.01);左心室输出量逐渐减少(P<0.05)。结论:该方法能有效地降低左心前负荷;左心辅助循环转流率在70mlkg-1/min、100mlkg-1/min时能维持适当的体循环。  相似文献   

18.
恰当的病例选择对心室辅助循环 (VAD)而言 ,十分重要 ,但当前仍缺乏实施心室 VAD的病例选择标准。那么对等待心脏移植病人如何选择合适的病例 ?本文主要就此问题进行讨论。1 应用指征VAD的一般指征是出现严重心衰而等待心脏移植者 ,而对某些不是等待心脏移植的急性心衰病人 ,效果也很不错。1.1 心脏术后心衰 :需要 VAD甚至心脏移植。对这种需心脏移植者 ,为了使其能获得合理的专业化服务 ,一定地域内的心外科中心在病人发生心衰时应及时与当地心脏移植中心取得联系 ,按照已成常规的公式化步骤对病人进行处理。除非有明显出血 ,应尽早…  相似文献   

19.
终末期心力衰竭对药物治疗反应差,患者多需等待心脏移植,但供体不足是突出矛盾而导致高病死率.左室辅助系统是采用机械动力泵将左室血液直接泵入主动脉,增强了左室收缩能力,降低左室的充盈压而增加全身的血液循环,不仅使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下降并有时间过渡到移植阶段,更能使部分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而成为终期治疗手段,应用前景广泛且光明.现就左室辅助系统的工作原理、临床管理、试验研究、并发症处理及应用前景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心力衰竭(心衰)日益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供体器官的缺乏以及常规心室辅助装置的负担,使心衰的治疗难以兼顾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近年来,在基因编辑技术的推动下,异种心脏移植克服了免疫排斥、凝血功能失调、炎症及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等多重障碍;同时随着医疗器械技术的进步,心室辅助装置逐步实现微型化、无线化。这些技术的进步将为心衰患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