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2016年1月,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发布了第10版"静脉血栓栓塞(VTE)抗栓治疗指南",ACCP-10抗栓指南对深静脉血栓(DVT)及肺动脉栓塞(PE)等的抗血栓治疗进行了阐述,具体如下。1.对于近端DVT或PE患者,推荐长期(3个月)抗凝治疗(1B级)。2.腿部DVT或PE且无癌症的患者,长期(3个月)抗凝治疗推荐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或依度沙班,其效果优于维生素K拮抗剂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于2016年1月发布了《静脉血栓栓塞(VTE)抗栓治疗指南》(抗栓指南)。ACCP-10是在原有第九版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更新。抗栓指南对深静脉血栓(DVT)及肺动脉栓塞(PE)等疾病的抗血栓治疗进行了阐述,更具有临床可操作性,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现就部分肺栓塞相关内容推荐进行解读。推荐等级(1强推荐,2弱推荐);证据等级(A高质量证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于2016年1月发布了《静脉血栓栓塞(VTE)抗栓治疗指南》(抗栓指南)。ACCP-10是在原有第九版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更新。抗栓指南对深静脉血栓(DVT)及肺动脉栓塞(PE)等疾病的抗血栓治疗进行了阐述,更具有临床可操作性,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现就部分肺栓塞相关内容推荐进行解读。推荐等级(1强推荐,2弱推荐);证据等级(A高质量证  相似文献   

4.
2012年美国胸科医师学院(ACCP)第9版《抗栓治疗和血栓预防指南》在心房颤动(AF)抗栓治疗中强调基于CHADS2评分的危险分层抗栓策略,CHADS2评分≥1分患者均应给予口服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国际标准化比值目标2.0~3.0)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达比加群。不推荐应用抗血小板治疗。此外,还对特殊情况如合并冠心病以及复律时的抗凝治疗给予建议。多数风湿性瓣膜病和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需要口服华法林。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不建议抗凝治疗,如患者长期抗凝也要暂时停用直至病情稳定。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长期华法林抗凝,人工瓣膜血栓的处理策略需要根据血栓大小和位置来决定溶栓还是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血栓形成或血栓栓塞是导致心、脑和外周血管事件的关键环节,是致死和致残的直接原因。因此,迫切需要应用科学的指南来指导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ACCP)的抗栓和溶栓治疗指南已成为目前国际上公认最权威的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治指南。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脑卒中是心房颤动(房颤)的主要并发症,抗栓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房颤抗栓治疗取得进展,包括对房颤缺血性脑卒中/血栓及出血风险的评估,抗栓策略的选择以及具有循证医学依据的新抗凝药物.房颤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子包括老龄,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以及既往缺血性脑卒中/一过性脑缺血等;女性和血管疾病是目前明确的增加房颤血栓事件的高危因子.2010年欧洲心脏病协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房颤管理指南以及2012年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CCP 9)推荐CHADS2以及CHA2DS2-VASc作为房颤缺血性脑卒中风险评分工具.CHA2DS2-VASc比CHADS2更能准确辨认真正低危的房颤患者.真正低危患者(CHA2DS2-VASc=0)可不抗栓治疗.CHA2DS2-VASc≥1的患者均应抗凝治疗,无论华法林或新的口服抗凝药物.达比加群,Rivaroxaban(利伐沙班),Apixaban(阿哌沙班)是有循证医学依据的新一代抗凝药物.  相似文献   

7.
美国胸科医师学会第八次会议抗栓和溶栓指南(简称ACCP8)于2008年7月在Chest增刊发布,指南长达22章,近900页.涵盖了血栓栓塞性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最全面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需要植入心血管植入性电子器械(CIED)人群的增长和心血管病抗栓治疗的普遍应用,CIED围手术期抗栓治疗策略受到关注。血栓栓塞高危患者,将同时面临CIED围手术期出血并发症和血栓栓塞事件两方面的危险。抗栓治疗策略的选择还影响到患者住院时间的长短和经济费用。目前指南推荐血栓栓塞高危患者手术期间应用肝素替代治疗,但临床目前证据认为肝素桥接治疗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增加囊袋血肿危险,继续应用抗凝药物及短期停用氯吡格雷继续阿司匹林是较为安全的措施。需要进一步大样本随机化研究来探索及验证理想抗栓策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需评估患者的基本临床情况及合并疾病,发展个体化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第7届ACCP抗栓和溶栓治疗会议:循证指南》的一部分,阐述卒中的预防和治疗。1级推荐最强,表示益处确实超过(或不超过)风险、负担和花费。2级推荐提示对个体化患者的评价可能导致选择差异(阅读Guyatt等的推荐等级说明有助于充分理解)。以下为本文包括的关键推荐: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如果是在确定的发病3h内,推荐给予静脉注射(IV)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治疗(1A级)。对于CT存在广泛而清晰可辨的低密度灶的患者,推荐不采用溶栓治疗(1B级)。对于未经选择的发病3~6h的AIS患者,推荐临床医生不采用IVtPA治疗(2A级)。对于AIS患者,推荐不使用链激酶治疗(1A级),同时推荐临床医生不要应用IV或皮下注射肝素或类肝素进行足量抗凝治疗(2B级)。对于那些未接受溶栓治疗的AIS患者,推荐早期应用阿司匹林治疗,剂量为160~325mg,1次/d(1A级)。对于活动受限的AIS患者,推荐预防性皮下注射小剂量肝素、低分子肝素或类肝素(1A级);而对于那些存在抗凝禁忌证的患者,推荐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或弹力长袜(1C级)。对于急性脑内血肿患者,推荐开始应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1C 级)。对于非心源性栓塞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即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腔隙性或原因不明性卒中]患者,推荐使用抗血小板药(1A级),包括阿司匹林50~325mg,1次/d;阿司匹林 缓释型双嘧达莫联合应用,25mg/200mg,2次/d;或氯吡格雷75mg,1次/d。对于这些患者,推荐阿司匹林 缓释型双嘧达莫联合应用25mg/200mg,2次/d,效果优于阿司匹林(2A级);氯吡格雷优于阿司匹林(2B级)。对于阿司匹林过敏者,推荐应用氯吡格雷(1C 级)。对于最近发生过卒中或TIA的心房颤动患者,推荐长期口服抗凝药治疗(目标国际标准化比率2·5,范围2·0~3·0)(1A级)。对于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推荐在急性期应用普通肝素(1B级)或低分子肝素(1B级),效果优于非抗凝疗法。  相似文献   

10.
近日,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发布了《75岁以上老年抗栓治疗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该共识针对我国75岁以上高龄患者抗栓治疗提出以下建议。1、阿司匹林不推荐阿司匹林作为冠心病一级预防用药;有明显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疾病的患者排除过敏、活动性出血、既往颅内出血后,推荐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100 mg,1次/d)。  相似文献   

11.
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致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接受阿司匹林和波立维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已经成为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标准化治疗。在置入药物涂层支架(DES)后由于支架内皮化进程缓慢,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甚至要长于24个月。据统计,我国2008年进行PCI术患者约为16万,2009年预计将超过20万。由于行PCI术患者数日庞大,术后服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带来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脑卒中的主要原因,房颤并发的脑卒中有较高的死亡率及致残率.201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房颤指南指出:抗栓治疗是房颤治疗中永恒的主题[1].而我国的华法林治疗率仅为2.0%,且治疗强度亦达不到要求.这与医师对其治疗的紧迫性及必要性认识不足和高估出血风险不无关系.提高抗栓治疗的认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将有关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不稳定斑块破裂后,随之触发血小板激活和凝血酶形成,造成血栓形成。在这一病理过程中血小板的激活是启动因素,抗血小板治疗成为预防和治疗动脉系统血栓的基石。目前抗血小板药主要分4类:①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的药物(阿司匹林);⑦增高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的药物(贝前列素、西洛他唑等);  相似文献   

14.
心房颤动(房颤,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病率随人口老龄化显著提高,是脑卒中的主要原因,房颤并发的脑卒中有较高的死亡率及致残率.晚近,在房颤领域内有长足的进步,不断出现新方法及指南,为更合理规范化治疗,将有关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随着抗血小板治疗成为心血管治疗的基石,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的使用及氯吡格雷抵抗(CR)现象的发生就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CR被认为是导致支架内血栓及再发缺血事件的罪魁祸首,并且增加了围手术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为目前对于CR没有明确的定义,所以临床的管理仍然是个挑战。新的抗血小板制剂及易感人群中基因多态性的探测将有利于规范临床CR患者的治疗。关于抵抗的概况、发生率、发生机制及抵抗患者特定的临床治疗方案等,本文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 Atrial fibrillation is the most common cardiac arrhythmia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study examines the situation of antithrombotic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more than 60 years old) with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 and 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 /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Methods This study enrolled 381 elderly patients [mean age(69.95 ± 8.41) years; 289 males, 92 females]with NVAF and ACS / PCI between January 2006 and September 2013. According to clinical data, these patients were categorized into 4 groups: triple therapy(TT) group,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DAT) group,vitamin K antagonist(VKA) plus single antiplatelet therapy(SAT) group and VKA group. According to score of CHA2DS2-VASc and HAS-BLED, all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4 combinations. Statistical method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situation of antithrombotic therapy and potential associations between the different combinations. Results 38 patients(9.97%) received TT and 300 patients(78.74%) received DAT. TT was received in 20 patients with CHA2DS2-VASc ≥2 and HAS-BLED ≥3, and 16 patients with CHA2DS2-VASc≥2 and HAS-BLED 3. Conclusions Elderly patients who suffered NVAF and ACS / PCI were with high risk of stroke and low risk of bleeding. Majority of these patients received DAT instead of TT.  相似文献   

17.
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抗血小板治疗能有效降低风险人群的不良心血管事件。然而,伴随抗血小板新药研发,以及双联甚或三联强效方案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心肌梗死是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疾病之一。急性心肌梗死(AMI)诊疗指南从诊断、治疗及二级预防等方面均作出了详细的指导。AMI的治疗原则即挽救存活心肌,改善患者预后。欧洲和我国指南部推荐积极采取直接冠脉支架置入术或溶栓的再灌注,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国外研究证实,指南中推荐的常规用药在AMI治疗过程中的使用率与住院病死率与长期预后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高年龄、高血压、糖尿病与住院死亡有独立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抗血小板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众所周知,血小板在动脉系统血栓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抗血小板治疗已成为预防和治疗动脉系统血栓的基石。目前临床主要应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拮抗剂及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传统抗血小板药物的基础上,新的药物也在不断研发。但是,抗血小板治疗现状仍不理想,在临床抗血小板获益的同时,其局限性及治疗的特异性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拟以此为中心,结合抗血小板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相关讨论。  相似文献   

20.
肝细胞癌(HCC)既是慢性嗜肝病毒感染的延续,又有肝功能代偿/失代偿状态,更是实体肿瘤形成的特殊状态,需要多学科共同参与。((HBV/HCV相关性肝细胞癌抗病毒治疗专家建议》(下文简称《建议》)强调的是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是在手术或射频治疗(RFA)等根治性手术或经皮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适应性放射性治疗、全身化疗等姑息性治疗方案的基础应用上,是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