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的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根据是否实施护理干预措施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系统、细致的护理,可以使患者身体尽快恢复,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预后好。  相似文献   

2.
钻颅碎吸引流术配合水蛭粉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钻颅碎吸引流术配合水蛭粉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将患者 5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 29例另行钻颅碎吸引流术,同时口服或鼻饲水蛭粉;对照组 26例仅予内科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及预后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钻颅碎吸引流术配合水蛭粉口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对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16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资料进行进行临床分析,总结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起病方式、症状体征、治疗方法、临床转归.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起病急,内科治疗主要有稳定血压、降颅压、减轻脑水肿,防止再出血发生,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疾病,及时、规范化的治疗对患者的预后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徐杰 《新中医》2018,50(7):63-67
目的:观察醒脑静治疗幕上脑出血对患者脑电图(EEG)及预后的影响,并分析连续脑电图(CEEG)变化情况与幕上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将76例幕上脑出血患者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轻度障碍类、中度障碍类、重度障碍类分层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10天,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24 h内及10天后行CEEG检查,于脑出血患者发病后3月或患者死亡时进行预后统计,比较2组治疗前后CEEG变化及预后情况;并根据所有患者CEEG疗效情况,将其分为CEEG有效组(显著改善+改善)、CEEG无效组(无改善+恶化),分析CEEG变化情况与幕上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CEEG疗效比较:整体上看,治疗组轻度、中度障碍患者CEEG改善好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障碍患者中治疗组CEEG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各类患者CEEG显著改善率、总改善率的比较中,除治疗组中度障碍患者CEEG总改善率优于于对照组(P0.05)外,其余各类患者显著改善率、总改善率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比较:整体上治疗组患者预后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各类患者预后良好率、死亡率比较,除治疗组中度障碍患者预后良好率优于对照组(P0.05)外,其余各类患者预后良好率、死亡率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EEG疗效与预后关系分析:整体上CEEG有效组预后优于CEEG无效组(P0.05);在轻度障碍患者中,CEEG有效组死亡率低于CEEG无效组(P0.05),而良好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障碍患者中,CEEG有效组良好率高于CEEG无效组(P0.05)、死亡率低于CEEG无效组(P0.05);重度障碍患者中,CEEG有效组良好率高于CEEG无效组(P0.05),而死亡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EEG对幕上脑出血患者的预后预计颇具应用价值,醒脑静干预对幕上脑出血患者的CEEG及预后改善疗效显著,尤其对中度障碍患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大黄、鲜竹沥辅助灌肠治疗急性脑出血合并意识障碍的疗效。方法:对照组按脑出血治疗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予大黄水煎剂和鲜竹沥直肠保留灌肠,观察三组的疗效。结果:大黄组较常规内科治疗相比有一定的优势,可减轻意识障碍,促进神志转清,减少神经功能缺损,降低死亡率,减轻中枢性高热、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而竹沥组治疗出血性中风昏迷重证(痰浊蒙窍证)治疗前后比较有效;大黄组、竹沥组均可有效改善胃肠蠕动,促进排便,改善中医证侯积分。结论:大黄、鲜竹沥辅助灌肠是治疗急性脑出血合并意识障碍安全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病毒性脑炎患者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与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预后患者性别、年龄、外周血白细胞、发热、脑CT异常及上感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脑MRI异常、脑电图异常、意识障碍、癫痫、精神行为异常及肌力异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意识障碍(OR=1.418,95%CI(0.724,2.196),P0.05)和脑MRI异常(OR=16.264,95%CI(10.869,28.114),P0.01)是影响病毒性脑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病毒性脑炎患者若出现意识障碍或脑MRI异常者预后较差,应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柴胡汤加减方对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2013年9月~2014年9月门诊收治的6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对照研究的方式进行分组,其中33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另外33例作为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大柴胡汤加减方治疗,归纳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的改善及疗效。结果:大柴胡汤加减方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两组患者在致残率上无明显区别;治疗组植物人或死亡率、良好率、总并发症率分别为9.09%、81.82%、12.12%高于对照组的24.24%、63.64%、27.27%;治疗后出血量及GC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柴胡汤加减方对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改善患者大脑功能,促进患者病情的预后,不良反应率低。  相似文献   

8.
石健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9):819-820
目的观察祛瘀活血中药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活血祛瘀中药并施以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祛瘀活血中药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临床内科治疗高血压致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内科就诊治疗的高血压致脑出血患者90例进行临床研究,分析其内科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得到改善,治疗无效死亡2例,出现并发症7例(脑疝5例,肾衰竭2例)。结论:内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关键为降低颅内压、稳定患者血压、维持人体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并发症,注重脑保护,从根本预防脑出血则要多加控制血压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早期适量放血疗法治疗中小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西医内科常规治疗,同时配合早期一次性适量放血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内科常规治疗.2组均以治疗28天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变化情况及血肿吸收情况.结果:基本治愈率治疗组为26.32%,对照组为16.67%,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74%,对照组为86.67%,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血肿吸收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西医内科常规治疗同时配合一次性适量放血治疗中小量高血压性脑出血能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促进颅内血肿吸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均常规使用内科药物治疗,其中两组分别于2天和14天后进行康复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的Barthel指数.结果:早期康复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血肿清除术两种不同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采用两种不同外科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微创钻孔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率和预后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微创钻孔血肿清除术可采取局部浸润麻醉,患者创伤较少、费用较低廉、操作简便、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等优点。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方式有多种,对不同的患者选择与其相适应的手术方式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开颅手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38 例高血压脑出血性脑疝患者作为手术治疗组,均采用开颅减压血肿清除术方法;205 例内科保守治疗组作为对照组,观察2 组治疗结果.结果 开颅减压血肿清除术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内科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组238 例,总有效率73.95%,手术治疗组死亡15 例,死亡原因为脑疝致呼吸骤停、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采用开颅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挽救患者生命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满荣妹 《内蒙古中医药》2009,28(24):110-110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因起病急、预后差、致死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使得其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尤为重要.传统治疗以外科开颅或内科保守为主.微创穿刺引流术,则是近年来治疗颅内出血的新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定位准确性高、不受年龄和重要器官功能限制、病程短、预后好的特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1].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脑出血微创术后早期呼吸训练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1月东莞市大岭山医院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术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术后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联合早期呼吸训练,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通气功能、心肺功能及总体疗效变化。结果:4周干预后,观察组肺活量、用力肺活量、最高摄入氧气量、无氧阈值、动脉氧分压及肺弥散量均有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观察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及时开展早期呼吸训练,能改善通气及氧合功能,提高整体疗效,值得在各基层医院进一步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内压(ICP)监测对颅脑外伤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省江门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5例颅脑外伤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2例),观察组采用ICP检测器进行监测,对照组采用经验判断或影像学变化等常规方法,比较两组治疗预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预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ICP监测判断颅脑外伤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减重步行康复训练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后下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高血压性脑出血下肢功能障碍患者123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41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减重步行康复训练治疗,对照1组采用针刺治疗,对照2组采用减重步行康复训练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 12%,对照1组为80. 49%,对照2组为75. 61%,治疗组与对照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3组FAC、FMA评分及Holden步行功能分级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刺联合减重步行康复训练对促进高血压性脑出血后下肢功能恢复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收集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10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予吡拉西坦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及针刺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变化。结果 2组治疗3周后MMSE评分均明显上升(P均<0.01),但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3周后MMSE评分上升更为显著(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运气推拿治疗对术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偏瘫的康复作用.方法:对 8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行康复治疗,其中治疗组40例,每日行针灸、推拿及功能锻炼;对照组40例,每日 1次功能锻炼,以各关节活动为主,未予针灸推拿治疗,术后 50天比较 2组康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针灸推拿治疗对偏瘫患者恢复及预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魏勇军  张军海 《河北中医》2007,29(4):306-306,308
目的观察通腑清脑合剂灌肠治疗中枢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中枢性发热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用通腑清脑合剂保留灌肠,每日2次;对照组用羚羊角注射液、安痛定注射液及地塞米松注射液,每日2次肌肉注射。治疗3日及1周后观察体温变化。结果用药3日及1周时,2组体温下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腑清脑合剂灌肠能明显缩短发热时间及发热程度,是治疗中枢性发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