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晓强  刘春援 《吉林中医药》2012,32(3):222-223,239
中医毒邪的概念和分类历来繁缛不清,但主要为外毒和内毒.随着科技发展,外毒的内容日益扩大,出现了许多新的内容,如电磁毒、化学毒等.“毒邪伤络”是过敏性紫癜发病过程中的重要病因和病理环节,其“病位在络,病邪为毒”.不同类型的毒邪导致过敏性紫癜的致病特点与发病表现也不尽相同.内毒作为病理产物,其作用机制复杂,使过敏性紫癜病情迁延不愈;而外毒致病可概括为“气杂之毒多顺传,药食之毒多直中”.  相似文献   

2.
肝豆状核变性为毒邪入络之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WD),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文章对毒邪的含义进行了界定,简要论述了络病的基本概念。指出肝豆状核变性是毒邪入络之病,铜排出障碍蓄积于体内成为毒邪,初期可引起络毒蕴结,络脉瘀阻,最终导致络脉损伤。治疗应着重调整脏腑功能,改善气血运行,增强机体代谢排毒机制,勿使铜浊蓄积络脉中毒为患;治以疏利排毒通络为要,还应注意结合活血行气之法。具体治法有疏肝利胆排毒法;清热泻火解毒法;通腑利尿排毒法;健脾助运,升清降浊排毒法;通络活血排毒法等,临床亦可据症加减诸法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毒邪致络病”与证候及基因组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王忠  王安民  鞠大宏 《中医杂志》2000,41(8):500-501
随着基因组及后基因组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药学又面临一次大好的历史机遇,若能很好地吸限当代科技精华,在其所提供的技术水平台上融合中医药的独特研究思路,将会极大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本文结合现代细胞、分子、基因组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对中医“毒邪”与“络病”的科学内涵,“毒邪致络病”“毒损脑络”的病理演变规律以及证候与基因组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研究显示高达90%的肝癌患者在发病进程中遵循肝炎→进展期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这一发病的规律,从这样的发病规律我们可以得出肝癌的发生在肝纤维化时期就已经埋下伏笔的结论,即中医所说毒伏肝络.就目前对肝癌的治疗仍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然而毒伏肝络机制能为肝癌的早发现、早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近年中医文献中有关毒邪、邪毒的论述颇多,但其概念模糊。笔者认为毒邪与邪毒是两个既有区别又密切相关的病因概念。毒邪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侵入人体后对机体有毒害作用的外感邪气,是引起多种毒症性外感疾病的直接病因。邪毒是毒邪所含有的毒素或邪气在致病过程中所产生的毒性病理产物,是染病后对机体产生毒害作用的罪魁祸首。凡是毒邪均含有邪毒,而一般邪气并不一定含有邪毒。对毒邪与邪毒作出明确界定,有利于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6.
玄府具有分布上的广泛性,结构上孔、隙的细微性及功能上开阖、通利的动态性特点,其功能主要包括流通气液、渗灌气血和运转神机。玄府开阖失司,形成痰瘀、水浊之邪,日久蕴积成毒邪,毒损脑络,络损神伤,络损髓伤,与脑络、毒邪共同参与中风病各阶段的病理过程,如中风先兆、急性期脑组织损伤及中风后意识障碍和痴呆等。  相似文献   

7.
毒邪辨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骆丰  周庆博 《江苏中医》1999,20(11):7-9
本文从毒邪来只辨、毒邪概念含义,毒邪研究的意义四个方面,探讨了中医毒邪致病理论的、现代认识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徐巧笑  胡振斌  莫莎莎  张臻 《陕西中医》2023,(10):1431-1434
原发性肝癌(PL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预后极差,中医学认为虚毒瘀致病是阐释PLC发生、发展的重要理论,机体正气亏耗、外邪入侵所致气血阴阳失调,脏腑代谢等功能失常,痰浊、瘀血、癌毒内生结聚肝内形成肿块而发本病。现代医学则认为免疫微环境是正气亏虚的延伸,且炎症微环境、肿瘤外泌体、肠道菌群紊乱均为癌毒重要来源,现从“病机观”及“治疗观”出发,在阐述肝癌病机的同时对其治疗进行深度剖析,探讨瘀、毒、虚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致病机制及以攻补兼施、扶正祛邪为纲的治法治则,提高临床思辨能力,为中医治疗肝癌,改善肝癌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扶正荡邪合剂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报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扶正荡邪合剂是由北京鲜动物药研制中心海淀五棵松中医门部采用现代科技创新加工工艺,经低温冷冻方法精制而成的一种新的纯中药制剂,其主要成份为金钱白花蛇、壁虎等鲜动物药材,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癌症、癌症的转移复发、系统性红斑狼疮、天疱疮、硬皮病等,该合剂1998年9月21日获北京  相似文献   

10.
毒邪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为毒,《说文解字》:“毒,厚也,害人之草。”《广雅·释诂》“毒,犹恶也”,所论毒者,之深之甚也,险恶深重,超态之常。中医首论毒溯及《内经》,如“毒药攻邪”、“大毒治病”、“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所论大指毒物、药物祛邪,寓治疗之意。《神农本草经》亦有“解毒”、“逐毒气”之论,亦从治法言。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首论阴阳毒,华佗《华氏中藏经》直言“毒邪”致病,“蓄其毒邪,浸渍脏腑,久不摅散,始变为疔”。晋·王叔和以“内伏寒毒化温”阐述温病之成因,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明述毒邪致病及病势趋向:“结胸者,谓热毒聚于心胸…  相似文献   

11.
毒邪一指病因,二指病理产物及致病因素,三指病证,四指病性,五指药物或药物的毒性或峻烈之性,病因之毒常被称为"毒邪",即"邪之甚者则为毒";包括外受毒邪、内生毒邪。痛风病因病机为外感毒邪、内生毒邪、外邪引动内伏之毒等。痛风病变之初多因先天禀赋不足,素体阳盛或后天调摄失养,脏腑功能失调,湿热浊毒内生。继则每因复感外邪侵扰而诱发内生伏毒,毒邪流注血脉、骨节、经络乃可发病。病久入络而致瘀毒,终因湿热瘀毒互致为患而脾肾亏虚。初为邪盛的实热证,继则出现气血亏虚和痰湿瘀血阻滞的本虚标实证。辨证遵循祛湿、泄热、解毒之法。认为未病先防,除节制饮食之外,对于内蕴湿毒之体,当及早干预,予以排毒通利之品,使邪去正安,脏腑和调。  相似文献   

12.
1毒的概念何谓毒?毒字本义,《说文解字》中释为"害人之草,往往而生"。引申为厚也、恶也、害也。毒之来源有外毒与内毒之分。外感之毒指由外而来,侵袭肌体,造成毒害的一类病邪。如中医学中的外感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戾气等;现代医学中的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等;日常生活中大气污染、噪声、农药化肥对食品的污染、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电磁波、超声波等超高频率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肝癌(PLC)初期主要表现为以右上腹胀满、胁肋疼痛等,继则出现黄疸、皮肤瘙痒、腹水等。分析肝癌形成的病机,主要责之于脾肾亏虚为本,肝气郁结为标,并由此进一步引致痰、瘀、毒等病理产物的蓄积,结为肿块,发为本病。  相似文献   

14.
范栋晨  孙新宇 《光明中医》2013,(11):2260-2261
消渴肾病是由于消渴阴虚燥热日久,阴伤及气,气阴两虚,脏腑功能失调,痰热、湿浊、血瘀等病理产物蓄积体内,日久酝酿成毒,毒损肾络,肾体用失司,精微下泄.毒损肾络是消渴肾病病机关键,为中医药治疗消渴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毒邪肺热病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肺热病"早在<内经>中就有论述.<素问·刺热篇>说:"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大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丙丁甚,庚辛大汗,气逆则丙丁死."延及清*张聿青<温疫说*补>:"夫炎者热也,肺炎者肺热之谓也."可见本病实属温病之范畴,但在目前临床上,治疗本病过分依赖抗生素或激素,以致医误、药误的现象比比皆是.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余根据多年临床和教学经验,将毒邪肺热病理论及治验总结如下,不适之处还请各位同道雅正.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足干性坏疽往往形成痂,部分患者痂下积脓积液,需要切痂排脓,防止毒素吸收。脓液中含有多种毒素,创面的细菌和内毒素能够入侵感染组织的毛细血管,然后进入血液循环,回流后对机体造成中毒症状,即是毒邪入络。痂下无积脓积液的患者可延迟切痂,待患者血液循环改善后,痂与正常组织逐渐出现分界线且逐渐出现分泌物,为切痂时机,此时注意引流,保持创面引流通畅。  相似文献   

17.
银屑病可局限或泛发于周身,以丘疹、红斑、鳞屑、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现代医家多从脏腑、气血、伏邪、皮损及发病部位等方面辨治,而六淫邪气亢盛则化生为毒,脏腑失司、气血失和亦可产生痰毒、瘀毒、血毒等。毒邪贯穿银屑病的传变始末,不可忽视。结合银屑病的致病因素和传变症状,以病-症-期-法为主体思路,运用解毒祛邪法分期治疗银屑病。  相似文献   

18.
《辽宁中医杂志》2015,(5):957-958
基于络病理论和毒邪学说,从毒损肾络角度出发,试着探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认为糖尿病肾病乃糖尿病日久,产生毒邪这一病理产物,毒邪又损伤肾络,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旨在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阐述中风毒邪致病相关问题,基于从化理论进行辨析溯源,分析邪从火化,以火热之邪为质变载体,蕴化成毒,毒邪酷烈亢盛,损正伤络,败坏形质,变生猝疾的过程。毒邪作为中风急性发作的催化剂,是促使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从量变到质变演化的核心要素,临证辨治当以清热解毒为法,祛除有形实邪,调理素体火热,内外兼顾,标本兼治,祛除诸邪,使正气来复,体质调和,从而发挥中医药治疗中风的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肝病高发的国家,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发病率高居不下,给患者及国家带来了沉重负担。毒病理论为诊疗疾病提供了重要思路,应用于肝病的诊疗实用有效。本文基于毒病理论,结合毒邪的“厚”化与肝癌演变经过,认为湿毒-浊毒-癌毒的厚化过程与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演变有密切的关系,并根据各阶段毒邪的厚化特点,提出了各阶段相应的解毒方法,并配予相应的调气补虚之法治疗肝炎、肝硬化、肝癌,为临床治疗炎-癌类疾病提供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