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高原地区患者164例次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结果分析显示:心律失常检出率、严重复复具高危性的心律失常检出率,显著的ST-T异常改变等指标,在心源性疾患和非心源性疾患两组中,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平均心率三项指标以冠心病组为最低。各种心律失常中以房性期前收缩发生率最高。高原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的复杂性,高危性应引起高原临床工作者重视。  相似文献   

2.
老年无症状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无症状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的临床特点。方法:检测到有心肌缺血改变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有无症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有症状组(71例),B组为无症状组(132例),观察两组心肌缺血ST段下移时的平均心率、持续时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记录两组心肌缺血发作阵次,分析不同时间段缺血型ST—T改变发生率。结果:无症状组患者的心肌缺血平均发作次数明显多于有症状组(P〈0.05);有症状组发作时的心率明显高于无症状组,而发作持续时间明显长于无症状组(P〈0.05);无症状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有症状组(P〈0.05)。两组患者缺血型ST—T改变在6:00~12:00时段发生率最高,0:00~6:00发生率最低,两时间段缺血型ST—T改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G对SMI检出率高,有助于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病情评估和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典型心电图表现及与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及死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我院急诊收治的表现为不典型心电图特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9例,观察患者心电图特征及其与室性心律失常及死亡相关性。结果 139例患者常规心电图检查具体表现为:患者ST段弓背样抬高及T波倒置7例,无Q波、无明显ST段抬高者6例;患者仅有ST-T变化、无Q波9例,肢导低电压、电轴左偏3例;患者VlV3导联R波振幅下降、无ST-T改变6例;动态监测ST-T改变患者3例;患者V3V3导联R波振幅下降、无ST-T改变6例;动态监测ST-T改变患者3例;患者V3V5导联U波倒置、后出现ST-T改变5例。2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共13例,占33.3%,死亡患者7例,占17.9%,其中心电图表现为ST段抬高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10例,占25.6%,死亡6例,占15.4%;心电图表现为非ST段抬高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3例,占7.7%,死亡1例,占2.6%。以心电图表现为ST升高为特点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并发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心电图表现为非ST升高的患者。结论不典型心电图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表现各异,对于可疑患者要结合患者症状、动态心电图及患者血清学检测做出仔细的判断,才能有效避免遗漏。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早期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急性前壁心肌梗塞患者进行了分析。结果:治疗组(24例)较非治疗组(80例)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05);早期病死率也显著降低(P<0.05);并且梗塞后心绞痛的发生率降低(P<0.05)。表明早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有效地降低急性前壁心肌梗塞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V1导联ST段抬高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8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有V1导联ST段抬高,其余45例表现为V1导联ST段压低或无改变,其中在V1导联ST段抬高组合并右室梗死14例(62%),显著高于非V1导联ST段抬高组9例(21%);心肌酶谱V1导联ST段抬高组CK峰值(2430±410)U较非V1导联ST段抬高组(1528±369)U明显增高。心律失常合并症26例,其中V1导联ST段抬高组12例,非V1导联ST段抬高组14例。其中5例病人住院期间死亡。V1导联ST段抬高组3例,非V1导联ST段抬高组2例。结论:V1导联ST段抬高作为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梗死的诊断条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59%和80%。下壁心肌梗死中V1导联ST段抬高者具有较高的CK峰值及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赵亮  陈龙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7):942-943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变化,探讨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按照ST段抬高与非ST段抬高进行分组,对95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在体表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60例为ST抬高性心肌梗死,其中18例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死亡10例;35例为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其中3例发生室性心律失常,2例死亡。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表现为急性ST段拾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于非sT段抬高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心肌梗死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PCI后应用胺碘酮预防恶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择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行PCI治疗后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与胺碘酮组,对其预防恶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胺碘酮组PCI后频发室性早搏2例,占5%;室性心动过速2例,占5%,死亡1例。对照组PCI术后室性心律失常30例,占75%,恶性心律失常12例,占30%,死亡4例,占10%。胺碘酮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死亡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PCI后预防性应用胺碘酮,可显著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与不伴右室梗死在常规心电图上的鉴别诊断。方法:选择2007—01/2008—12同期住院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87例,其中单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45例,伴右室梗死42例。比较两组患者STⅢ↑〉STⅡ↑、STⅠ、aVL↓≥0.1mV、STaVR、vⅠ↑等9项心电图指标。结果:STⅢ〉STⅡ、qⅠ、aVL、V5、V6消失;STv1~v5↑逐渐减小;STv2↓+/STaVF↑〈50%,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五项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STI、aVL↓≥0.1mV、STaVR↑、STaVR↓、STV1↑四项指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伴有STⅢ↑〉STⅡ↑、q1,aVL、V5、V6消失、STv1~v5↑逐渐减小、STv2↓/STaVF↑〈50%心电图改变时,高度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有右室梗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梗时心电图心前导联ST段的压低、压低幅度及持续时间。寻找早期判定急性心肌梗塞重危患者的指标。方法84例下壁心肌梗塞分为有ST段压低组及无ST段压低组。根据ST段压低持续时间分为A组和B组。A组为ST段压低在1周内恢复 ;B组为ST段持续压低超过1周未恢复。对上述各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与住院死亡率有ST段压低组较无ST段压低组明显增高P<0.05 ;在有ST段压低组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及住院死亡率 ,B组明显高于A组P<0.01。有严重并发症者的ST压低幅度总和明显大于无严重并发症者 ,P<0.01。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心前导联ST段压低、压低幅度越大 ,持续时间越长者 ,其病情重 ,并发症多 ,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变化与心律失常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将到本院就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心电图变化与心律失常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60例患者中,心电图表现不典型的占48.33%,表现典型的占51.67%,;非ST段抬高的占28.33%,ST段抬高的占71.67%;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容易并发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应加大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AMI)患者12h内血清钾含量与室性心律失常和梗死部位的关系。方法选择STAMI患者64例,据梗死部位分为前壁梗死组、单纯下壁梗死组、下壁+右壁梗死组、右室+下壁梗死组、前壁+下壁+右室梗死组;据血清钾水平分为低血钾组及血清钾正常组。测定各组血清钾含量、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梗死部位,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梗死部位不同,血清钾水平也不同,其中下壁+后壁梗死组血清钾水平最高,前壁+下壁+右室梗死组血清钾水平最低,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钾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90.2%(37/41)高于血清钾正常组的8.7%(2/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右室、前壁梗死者易发生低钾血症,低血钾易发生心律失常,故STAMI早期应及时补钾,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塞(AIMI)时心前导联ST段压低的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将94例AIMI患者中有心前导联ST段压低的68例分为甲组,其余26例分为乙组,分析其心电图及临床表现,结果:且左心衰例数,心源性休克例数,正后壁心梗例数的百分比均明显高于乙组,P<0.01,甲组心脏彩超射血分数(%)明显低于乙组,P<0.05,结论:AIMI心前导联ST段压低是下壁梗塞波及后壁所致的镜像反映,提示下壁梗塞面积大,心功能受损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心电图诊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对其诊断特点和表现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62例,均为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所做的心电图记录结果(发病后10 min~2 h)。结果在62例患者当中,有16例患者出现缺血性J波,占25.8%,其中11例为室性心律失常,5例为无室性心律失常;其余46例患者没有J波状况,占74.2%,其中18例为室性心律失常,28例为无室性心律失常。在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上,有J波患者显著高于无J波患者(P<0.05)。结论心电图诊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症状的特点比较明显,有利于有效诊断和评估病情,可预防此症状所产生的并发症,有着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年龄与性别:本组20例最小年龄41岁,最大年龄81岁,40~49岁4例,50~59岁7例,60~69岁4例,70岁以上5例,女性3例,男性17例,男女之比为5.8∶1。心律失常与梗塞部位:本组20例,发生心律失常为17例,其发生率为85%,其中前壁梗塞13例,发生心律失常占65%,前间壁梗塞占30.76%,下壁梗塞5例,发生心律失常4例占20%,说明前壁梗塞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其前间壁梗塞多见。心律失常性质与梗塞部位:本组发生窦性心动过速2例,心动过缓2例,均发生于下壁梗塞。室性期前收缩7例,发生于前壁梗塞6例,占85.7%,交界性心律1例,左  相似文献   

15.
分析老年冠心病 184例 ,其中无症状心肌缺血 (SMI)组 116例 ,有症状组 68例。SMI组与有症状组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 (DCG)比较 ,室性心律失常 (47 4 8%∶2 6 3 2 % ) ,Lown’sⅢ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 (3 3 0 9%∶2 1 5 0 % ) ,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SMI组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脏猝死发生率均高于有症状组。普通心电图检出缺血型ST—T改变明显高于DCG ,SMI组 93 1%∶3 1 0 3 % ,有症状组 94 12 %∶3 6 76%。  相似文献   

16.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的高危亚组—合并右室梗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建昌  吾柏铭 《江苏医药》1995,21(10):658-659
报道38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AIMI),合并右室梗塞(RVI)的18例,占474%。右胸导联心电图出现异常Q波、ST段抬高,以V4R、V5R多见。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和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不合并RVI的AIMI组,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和其它心律失常两组间无显著差异。提示RVI是AIMI的高危亚组。  相似文献   

17.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患者心前导联(V_1~V_4)ST段持续压低,再发性心肌梗塞和猝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压低者。我院近十年间共收治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患者3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和分组:男25例、女11例,年龄45~84岁(64岁)。本组病例共分两组:Ⅰ组(n=8)心前导联(V_1~V_4)ST段压低≥1mm,持续24小时以上,Ⅱ组(n=28)ST段无明显压低。发病前、后24小时无一例应用洋地黄或其它能够影响ST段的药物。所有病人均符合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食管癌伴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患者的心电图变化特点,方法:食管癌患者中,206例伴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者与200例肺通气功能正常者的心电图作对照分析,在心率改变,左室高电压、心肥大、劳损、肢导低电压、心室肥大,劳损,肢导低电压、传导阻滞、ST-T异常、早搏、P波异常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6例食管癌伴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以心率改变,左心室高电压、心室肥大、ST、-T异常等改变最显著。结论: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与其气道阻塞的程度呈正相关,因此纠正缺氧和CO2潴留是治疗心律失常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1991年以来.我们采用极化液中加硫酸镁静脉点滴治急性心肌梗塞26例,并设对照组进行临床对照,探讨了镁盐对 AMI 早期心律失常的治疗价值,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6例病例均符合 WHO 的诊断标准,心电图具有损伤性 ST 段抬高和病理性 Q 波,并伴有ST—T 的演变过程,删除了非 Q 波型心梗和入院时已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的病例。其中男20例,女6例,乎均年龄58.7岁,发病时间平均为6.8小时,其中广泛前壁6例,前间壁8例、前侧壁7例、下壁3例、正后壁1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预后的相关程度分析。方法 对2010年4月—2014年4月住院的急性初发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76例,按是否合并新发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分为2组,观察组(AMI合并新发CRBBB)者18例,对照组为单纯AMI患者58例,观察2组患者其CRBBB的发生率及有无CRBBB患者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TN-I)峰值;心功能Killip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住院期间的病死率之间有无差异等进行分析。结果(1)观察组心肌梗死部位前壁或前间壁要明显高于下壁或后壁;(2)观察组CK-MB、Tn-I峰值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3)两组心功能Killip分级方面,Ⅱ级不显著,观察组平均级别及Ⅲ级以上比例均高于对照组;(4)两组超声心动图所测得的LVEF值,观察组较对照组恶化严重;(5)观察组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缓慢型心律失常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室上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差异不显著;在病死率方面,观察组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MI合并CRBBB多示梗死范围较大,主要表现急性前壁及前间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多为左前降支,且病情严重,病死率高,需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