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合并高渗性昏迷治疗.方法 结合35例重型颅脑外伤伴发高渗性昏迷病例的检查,采用补液、小剂量胰岛素、停用激素和减少脱水剂用量、胃管内温水注入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死亡12例,自动出院2例,好转21例.结论 通过对发病机制的研究,认为控制内源性、医源性高渗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只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大大地减少重型颅脑外伤合并高渗性昏迷病人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渗性高血糖非酮症昏迷(HHNC)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HHNC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人均以严重脱水、意识障碍加深为主要临床表现。死亡11例,重残、植物生存8例,恢复良好7例。结论对HHNC病人救治的关键是连续性监测血糖、血清渗透压、电解质,及时有效调整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高血糖高渗非酮症昏迷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重型颅脑损伤并高血糖高渗非酮症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患者均以脱水、意识障碍加重为主要临床表现,血糖、血钠、血浆渗透压均明显增高,确诊后给予补液、应用胰岛素等综合治疗,死亡11例,重残及植物生存状态6例,中残及恢复良好7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并高血糖高渗非酮症昏迷预后差、早期诊治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渗性高血糖非酮症昏迷(HHNC)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对2000年6月至2006年10月我科收治的26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HHNC病人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按GOS预后评分,本组死亡11例,重残及植物生存8例,恢复良好7例。结论HHNC是重型颅脑损伤后出现的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预后差,死亡率高,救治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并采取有效的综合措施治疗。诊断和有效治疗越早,预后越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救治措施.方法 对2000-03~2008-10收治的46 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病人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人均以严重脱水、意识障碍加深为主要临床表现, 血糖及血钠均明显升高, 血浆渗透压>350mosm/L.所有病人经确诊后予补液纠正脱水, 应用胰岛素、补钾及防治并发症等综合治疗.本组死亡9例, 重残植物生存9例, 恢复良好28例.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预后不佳, 早期诊治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病人的血糖及胰岛素浓度及相互关系。方法:测定了71例颅脑损伤病人的血糖及胰岛素浓度部份病人进行糖耐量试验。结果:轻型组血糖及胰岛素含量均低于重型组(P<0.01),血糖浓度与胰岛素浓度呈正相关(γ=0.784,P<0.001)。糖耐量试验:1小时末,两组血糖与胰岛素含量均升高,但轻型组血糖低于重型组(P.<0.001),胰岛素却高于重型组(P<0.05);2小时末,轻型组血糖及胰岛素均显著下降,而重型组则变化不大。结论:脑外伤后升高血糖因素虽是多方面的,但胰岛素含量的相对不足和绝对不足是高血糖的主要因素,为脑外伤后高血糖胰岛素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性高血糖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一α(TNF-α)与胰岛β细胞功能不全和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观察我院近年来50例重型颅脑损伤性高血糖患者血浆TNF-α、稳态模式评估法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糖负荷30min后胰岛素增量和血糖增量比值(AINS30/AGLU30)和稳态模式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分析血浆TNF.仅与HOMA—β、AINS30/AGLU30和HOMA-IR相关性。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性高血糖患者血浆TNF-α、HOMA—IR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HOMA—β和AINS30/AGLU30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重型颅脑损伤性高血糖患者血浆TNF-α与HOMA—β和AINS30/AGLU30显著负相关、与HOMA—IR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性高血糖患者存在胰岛β-细胞功能不全和胰岛素抵抗,血浆TNF-α在创伤后糖代谢障碍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重型颅脑损伤与继发性脑梗死的预防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的原因,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回顾我院1996~2004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在救治中继发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48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继发脑梗死42例.继发脑梗死的发生率占8.8%,其中成人组432例发生脑梗死34例,占7.9%;儿童组病例48例,发生继发脑梗死8例,占17%。儿童组病例继发脑梗死的例数明显高于成人组。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由于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继发脑梗死外,在治疗过程中一些治疗因素也可引发脑梗死。脑梗死的发生加重脑组织的损伤,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38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经验。方法对386例GCS≤8分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院时按COS评定386例病人中恢复良好168例(43.5%),中残62例(16.1%),重残25例(6.5%),植物生存10例(2、6%),死亡121例(31.3%)。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有效治疗是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高渗高血糖非酮性昏迷是神经外科开颅术后的一种少见并发症,预后极差,如延误治疗或处理不当,可在24-48小时内死亡。近年来我科死亡2例,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例1男,50岁。高血压致左基底节区脑出血而入院,血肿量60ml左右,入院后行小骨窗开颅脑内血肿清除术。术后常规应用20%甘露醇 250 ml静滴8小时一次,速尿 20 mg静推,12小时一次,地塞米松 10 mg静滴每日一次,应用抗生素、支持疗法等治疗,病人病情好转,第7天清醒。第9天时病人意识障碍加重,对外界刺激反应减弱,并体温升高。CT复查,血肿…  相似文献   

11.
A case of nonketotic hyperglycemic coma associated with the recent introduction of loxapine is presented. Drug discontinuation led to a return of normal fasting blood glucose. Later challenge with amoxapine was also associated with acute hyperglycemia. Their common metabolite, 7-OH amoxapine, is implicated.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寰枢椎半脱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重型颅脑损伤137例患者中合并寰枢椎半脱位者17例。每例患者均行颅脑和寰枢椎CT扫描,必要时加做寰枢椎CT三维重建或MRI检查。在积极治疗颅脑损伤同时,均予以颈同固定制动、颌枕吊带或颅环弓牵引治疗。结果17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寰枢椎半脱位患者经治疗后12例神志转清,5例植物生存。2例有脊髓损伤者完全恢复。无1例因寰枢椎半脱位而导致呼吸骤停或猝死,CT复查寰枢椎结构恢复正常。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颅脑伤诊治的同时,应常规行寰枢椎CT检查,以明确诊断,早期治疗,能有效预防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对昏迷患者脑功能评判的价值。方法采用EEG、TCD、SEP3种检测方法,对72例昏迷患者(浅昏迷12例,中度昏迷17例,睁眼昏迷4例,深昏迷39例)进行检测脑功能并评分。结果首次检测EEG25例呈电静息、TCD28例无血流信号、SEP26例P14皮质电位消失,均在深昏迷组。复查EEG时17例最终为电静息;另有24例TCD具有振荡波、钉子波频谱改变。脑功能评分:EEGV级42例、Ⅳ级10例、Ⅲ级14例;TCDV级28例、Ⅳ级9例、Ⅲ级6例、Ⅱ级9例;SEPⅢ级27例。死亡28例及多种原因放弃治疗的25例患者以深昏迷组为多。结论昏迷程度越深,EEG、TCD、SEP分级越高,预后越差;EEG、TCD、SEP检测对评价昏迷患者脑功能状态、预测预后提供了客观、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及右正中神经电刺激(RMNS)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催醒的影响. 方法 选择83例术后恢复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42)和对照组(n=41),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进行高压氧(HBO)及右正中神经电刺激(RMNS)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神经功能缺损评定(ESS)和远期生活质量评分(KPS),采用经颅三维多普勒彩色超声(TCD)和脑地形图(BEAM)分别评定脑血流量和脑电活动的变化.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1、3个月时各项评分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D检查显示治疗组患者病灶局部脑血流量明显提高,对照组仅有17例患者病灶局部脑血流量较前有所提高;与对照组比较,BEAM显示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弥漫性慢波明显减少. 结论 高压氧及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能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和脑神经功能的恢复,促进意识水平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既往有糖尿病史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7 d胰岛素强化治疗,随后给予常规血糖控制,对照组全程常规血糖控制。强化胰岛素治疗组血糖控制目标为4.4~8.3 mmol/L,常规血糖控制目标为4.4~11.1 mmol/L。结果伤后随访6月按(GOS)评分评价疗效,治疗组恢复良好率较对照组组提高15%,死亡率下降17%(P0.05),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院内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预后,降低ICU内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特点,总结其发病机制,探讨及时诊断、治疗的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67例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入院时按GCS评分:3~5分11例,6~8分36例,9~12分83例,13~15分37例。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颅高压症状,观察治疗过程中,76例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或意识障碍加深,94例患者肢体肌力减退,81例患者频繁呕吐,43例患者躁动,5例患者脑疝。 结果手术治疗94例,保守治疗73例。所有患者依据GOS评分判断:恢复良好114例,中残32例,重残13例,死亡8例(4.8%)。 结论动态CT观察是早期发现进展性出血性脑损伤的有效方法。对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患者绝不能仅仅依赖首次CT结果即制定一成不变的治疗方案,应进行专科监测和动态CT观察,根据患者血肿量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A 21‐year‐old left‐handed male patient was admitted with a 19‐h history of coma after substantial insulin injection for suicide attempt. Although the patient recovered from coma 3 days after injury, he experienced transient hemiplegia followed by permanent brain damage. Electroencephalogram (EEG), bra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and brain 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 identified the localization of this dysfunction, but consistency between clinical symptoms and brain images changed depending o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Transient hemiplegia corresponded to abnormal waveforms on EEG and decreased cerebral blood flow on SPECT, whereas persistent dysfunctions corresponded to abnormal brain regions on MRI and SPECT.  相似文献   

18.
156例昏迷患者急诊入院的病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以昏迷为主诉的急诊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生化变化,对患者的急救作指导性建议。方法 于2001-02~2006-05,选择我院急诊科收住的156例以昏迷为主诉的急诊入院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如脑CT、磁共振、脑脊液、血清学检查等),以寻找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价值的参考材料。结果脑CT、磁共振、脑脊液、血清生化和电解质检查对昏迷的鉴别诊断显示出突出地位,结合病史对诊断和治疗有帮助。结论 脑昏迷是急救医学中常见病之一,根据病史、脑部检查和血液生化检查可帮助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9.
脑干病变的立体定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计算机体层摄影(CT)引导下的立体定向法在治疗脑干病变中的意义。方法:29例病人(脑干肿瘤24例,脑干出血5例),男14例,女15例,平均年龄38岁。采用CT引导下的立体定向法(为Leksell立体定向仪)。治疗种类包括脑干病变的活检、间质内放疗、后装置管放疗及血肿排空术。结果:29例病人均一次穿刺成功,术中无一例死亡。6个月后统计的治疗有效率:好转89%,恶化5.5%,死亡5.5%,主要并发症有意识障碍、恶心呕吐、四肢抽搐、外展神经麻痹等。结论:CT引导下的立体定向法在治疗脑干病变中具有损伤小(不开颅),适应范围广,疗效好,致残、致死率比开颅术低,并发症、后遗症少,以及简便安全等微侵袭的特点。同时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Cats infused with hypertonic dextrose to increase plasma glucose to values at or above those found in human hyperglycemic hyperosmolar nonketotic coma developed a small but progressive reduction of conduction velocity of A alpha motor fibers during 6 h which was not prevented by the addition of myo-inositol. Axonal shirnkage, probably sufficient to cause the reduction in conduction velocity, and other morphometric features were similar to those produced by hyperosmolar fixation of normal nerve and by streptozotocin diabetes in ra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