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耳胆固醇肉芽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中耳胆固醇肉芽肿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1988年3月~2003年3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70例(耳)中耳胆固醇肉芽肿病人的临床资料。70例(耳)中,术前诊断为胆脂瘤型中耳炎37例,骨疡型中耳炎13例,此二者之中考虑胆固醇肉芽肿者13例;中耳乳突术后感染5例,分泌性中耳炎7例,特发性血鼓室8例,其中考虑可能为胆固醇肉芽肿者2例。所有病人均有不同程度听力下降、耳闭塞感或伴耳鸣,亦可有耳溢液、头痛、头昏及其他症状。70例(耳)均接受手术治疗,依照术前检查,根据病变程度不同而选择不同术式。结果 65例(耳)干耳,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3例(耳)行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术后半年流脓,后改行乳突根治术,术后均干耳;2例(耳)行鼓室探查加鼓窦开放术,术后半年及1年又流脓伴听力下降,后改行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术后干耳。结论 中耳胆固醇肉芽肿的病因主要有:含气腔通气受阻、引流障碍及含气腔出血。中耳胆固醇肉芽肿与特发性血鼓室、分泌性中耳炎及胆脂瘤关系密切。术式的选择应根据病变范围和程度来决定,其原则是彻底清除病变,保持通畅引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耳胆固醇肉芽肿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4例(15耳)经手术并病理证实的中耳胆固醇肉芽肿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行完壁式乳突根治加鼓室探查加中耳置管术6耳;完壁式乳突根治加听骨链重建6耳;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3耳。结果1耳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后仍间断溢液;1耳中耳置管术后2周通气管脱落,中耳积液复发,需通气管重新置入半年病情缓解后取出。所有病例术后随访0.5~3年,14耳术后语频听力提高15dBHL以上,1耳术后听力无改变。结论中耳胆固醇肉芽肿应及早手术治疗。根据病变的程度、部位及范围,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原则是彻底清除病变,建立咽鼓管、鼓室、鼓窦、乳突的通气系统。  相似文献   

3.
乳突根治术的目的是清除中耳及乳突病灶 ,并使乳突、鼓窦、鼓室和外耳道连成一个大腔 ,以利引流 ,防止颅内外并发症的产生。随着国人健康水平的提高 ,部分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的患者 ,希望再次手术获一干耳 ,并且提高听力。因此 ,我们对 18例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的患者行鼓室成形术 ,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将临床资料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8例患者 ,男 12例 ,女 6例 ,年龄 2 6~ 4 2岁 ,平均 35 .6岁 ,均因“胆脂瘤型中耳炎”而行乳突根治术 ,术后 1~ 5年 ,患耳仍间歇性流脓 ,听力下降。检查见患耳呈乳突根治术后改…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新的乳突腔充填方法 ,自1991年以来 ,我们应用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行乳突腔充填外耳道壁重建术获成功。一、临床资料本组 34例中男 2 1例 ,女 13例。年龄 2 0~ 5 1岁。胆脂瘤型 19例 ,肉芽型15例。病程 5~ 46年。行乳突根治术 2 2例 ,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 12例。二、材料本组采用的材料均为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与四川大学物理系合作研制 ,由成都新津龙马化工厂批量生产的2 0 40型致密多晶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三、手术方式常规耳后切口。于切口上方切取颞筋膜或切取乳突部骨膜备用。分离外耳道皮肤时要保持其完整。鼓窦…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耳漏术前细菌培养对术后治疗的价值。据1978~1984年选择80耳已行中耳手术及术后4个月内仍有耳流脓者作观察对象。手术包括鼓室成形术50%,乳突凿开术30%,乳突根治术15%,鼓膜成形术5%。其中乳突根治术和鼓室成形术常同期完成。每耳均于术前20天内及术后进行细菌培养。  相似文献   

6.
中耳胆固醇肉芽肿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中耳胆固醇肉芽肿的发病原因、诊断和接受中耳乳突手术治疗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8月~2004年4月接受中耳乳突手术治疗和经病理证实的18例(19耳)中耳胆固醇肉芽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完壁式乳突根治加鼓室探查加中耳置管术7耳,完壁式乳突根治加鼓室探查加听骨链成形加中耳置管术2耳,完壁式乳突根治加鼓室探查术3耳,完壁式乳突根治加鼓膜成形术2耳,开放式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4耳,单纯乳突切除术1耳。结果:置管者术后1~3个月拔除中耳通气管,鼓膜愈合良好;未置中耳通气管者,1~2个月鼓膜颜色正常。术后听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纯音测听达到应用水平(语频气导平均听阈30dB以内)15耳(79%)。所有患者随访0.5~2年,除1耳因咽鼓管不通,长期留置中耳通气管外,其余患者无复发。结论:中耳胆固醇肉芽肿的病因为中耳炎症引起含气腔通气受阻,引流障碍及含气腔出血。确诊有赖于病理诊断。中耳乳突手术彻底去除病变,建立乳突鼓室咽鼓管良好的通气系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局限于上鼓室区病变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行上鼓室径路保留乳突的改良完壁式鼓室成形术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 诊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47例(47耳)患者,结合患者专科检查,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A、B两组,A组行上鼓室径路保留乳突的改良完壁式鼓室成形术,B组行完壁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术后随访5~7...  相似文献   

8.
改良耳内切口扩大外耳道口在中耳乳突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耳内切口扩大外耳道口在乳突根治术及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改 良耳内切口扩大外耳道口行乳突根治术或开放式鼓室成形术614例(改良组),采用传统的耳内切口施术205例 (对照组),并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干耳率、术腔上皮化率改良组均高于对照组,干耳时间、术腔肉芽、 再流脓发生率及复发再手术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组因外耳道口或外耳道 狭窄致术后不干耳的只有15例,占2.44%。结论:采用改良耳内切口扩大外耳道口能使乳突根治术或开放式鼓 室成形术术后外耳道口的大小得到保证,提高术后干耳率,减少肉芽发生及胆脂瘤的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中耳胆脂瘤手术临床效果和相关的经验教训。方法对66例中耳胆脂瘤患者实施完壁式乳突根治或同时鼓室成形术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并进行随访,观察其干耳恢复状况、并发症、复发情况以及术后听力改善程度。结果维吾尔族患者居多,近50%,19例行完壁式乳突根治术,47例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2例完壁式乳突根治患者术后半年复发(3.03%),第二次行开放式手术;其余均获得干耳;完壁式乳突根治术后言语频率平均听阈提高>25d B 16耳(24.24%),>15d B 7耳(10.61%),开放式手术听力提高>15d B 2耳(3.03%),术前和术后言语频率平均听阈差异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完壁式鼓室成形术,如果适应证掌握得当,技术条件许可,可以有效保留原中耳乳突解剖结构和改善听力,应予优先选择,病变范围广泛无法施行鼓室成形术者应选择开放性手术。  相似文献   

10.
慢性中耳炎手术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慢性中耳炎中耳乳突手术方式选择的依据.方法对160耳慢性中耳炎患者依据术前的高分辨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检查并参考听力学,分别选择了鼓室成形术、一期乳突病变切除加鼓室成形术.结果依据术前HRCT检查,中耳乳突未发现阴影31耳行鼓室成形术,中耳乳突部分有阴影49耳行乳突病变切除加鼓室成形术(完壁式),中耳乳突弥漫阴影或有骨破坏80耳行(开放式)乳突病变切除加鼓室成形术.术后干耳时间:7天~51天,平均23天.术后听力平均提高15 dB.结论160例慢性中耳炎手术方法的选择,主要以术前的HRCT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手术是治疗胆脂瘤型及骨疡型中耳炎的主要方法,临床常采用乳突根治术改良乳突根治术或乳突开放+鼓室成形术治疗。为使乳突术腔能够早日上皮化,在完成乳突根治术、改良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后通常还要做耳甲腔成形术。为了研究不同耳甲腔成形术对乳突开放后干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作者总结马萨诸塞眼耳医院5年来(1962—1966)936例1074耳的手术结果。病例选择、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均有统一标准。936例中单纯鼓室成形术331耳、成形术兼乳突根治术21耳、成形术兼乳突根治及闭塞术388耳、成形术兼上鼓室-鼓窦开放术29耳、单纯乳突根治术83耳、根治术兼闭塞术45耳、单纯改良根治术19耳、改良根治加闭塞术11耳、完全闭塞术9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耳胆固醇肉芽肿 (CG)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8例 (9耳 )CG患者的临床资料。 8例 (9耳 )均为轻~中度传导性聋 ,鼓膜呈“蓝鼓膜”征 ,鼓室压曲线图为B型 (除 1例鼓膜紧张部穿孔外 ) ,其中 7例 (8耳 )行鼓室探查术 ,开放上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 ,彻底清除肉芽组织 ,有 5例行中耳置管术 ,2例行中耳乳突改良根治术 ;另 1例仅行鼓膜穿刺抽液。结果 :1例失访。 7例 (8耳 )术后随访 0 .5~ 6年 ,6例 (7耳 )无复发 ;1例 (1耳 )复发 ,再次行手术治疗 ,术后 1年无复发。结论 :对不明原因的血性耳溢液及蓝鼓膜 ,应结合CT提高术前诊断率。对CG应采取手术治疗 ,清除病变 ,建立鼓室及乳突的通气、引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首次乳突根治术后复发的因素及再次根治术的临床要点。方法 分析23例(23耳)行乳突再根治手术患者的门诊和住院资料,再次行根治术前的乳突CT、术式、术中情况、术后内镜及听力学检查,统计分析手术前、后气导平均言语听阈等。结果 23例患者,术中无胆脂瘤者10例,有胆脂瘤者13例,选择手术方式不正确占17.39%(4/23),病灶残留、清除不彻底者占78.26%(18/23),术腔引流不畅者占82.61%(19/23),咽鼓管鼓口存在病变者占34.78%(8/23)。再次根治手术行改良乳突根治术+Ⅱ型鼓室成形术+耳甲腔成形术10耳(43.48%),改良乳突根治术+Ⅱ型鼓室成形术2耳(8.70%),改良乳突根治术+Ⅲ型鼓室成形术+耳甲腔成形术8耳(34.78%),改良乳突根治术+Ⅲ型鼓室成形术+外耳道后壁重建术1耳(4.35%),乳突根治术2耳 (8.70%)。术后术腔抗生素纱条填塞14 d,持续消炎治疗1周,嘱患者滴耳、定期返院换药等综合治疗。术后5~9周干耳,平均干耳时间7周。手术后23耳均干耳,无再次复发,术腔恢复良好,术后随访1年,21耳(91.30%)行鼓室成形术,术后鼓膜未再出现穿孔、流脓液等症状,且术后3个月的气导平均言语听阈、骨气导差均低于术前水平,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仔细的术前CT阅片、耳内镜及听力学评估、手术者扎实的耳显微外科基本功、术式的选择、病灶残留、术腔引流不畅、咽鼓管病变等均是乳突根治术后复发因素,如行再次手术时,应当充分认识复发原因,制定正确的手术方案以达到干耳目的。  相似文献   

15.
儿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30耳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0~2004年间住院手术治疗的儿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27例(30耳)进行回顾性分析.3耳行Ⅰ型鼓室成形术,余27耳均行开放式手术,其中22耳行改良乳突根治术(3耳干耳后行Ⅱ期鼓室成形术),5耳行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结果术后一次性干耳28耳,干耳率为93.3%;单纯行改良乳突根治的19耳中,术后听力提高6耳,不变7耳,下降6耳.Ⅰ期或Ⅱ期行鼓室成形的11耳术后听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儿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宜采用开放式手术,以清除病变,获得干耳.在保证病灶清除前提下可考虑行Ⅰ期或Ⅱ期听力重建.  相似文献   

16.
外耳道胆脂瘤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外耳道胆脂瘤(EACC)的临床特征,提高其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9例手术治疗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EAC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9例骨质破坏局限于外耳道且范围小者,行外耳道病灶清除术加外耳道耳甲腔成形术;对10例胆脂瘤侵入上鼓室或乳突累及中耳者,采用耳后或耳内进路,行乳突根治术5例,改良乳突根治术5例,病变清除后,均行外耳道成形术。结果:术后听力较术前提高10~20dB9例,无变化10例。随访1~12年,无复发。结论: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仔细的耳镜检查及颞骨CT扫描,在EACC的诊断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治疗原则是彻底清除胆脂瘤和死骨,防止胆脂瘤残留和复发,并根据病变程度决定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改良完壁式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同期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治疗中耳胆脂瘤并咽鼓管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耳胆脂瘤并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共64例,所有患者术前通过正负压平衡试验、鼓室滴药、Valsalva动作难易程度评分均证实为咽鼓管功能障碍。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6例,观察组28例,对照组改良完壁式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观察组行改良完壁式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并同期咽鼓管球囊扩张,记录两组术前及术后咽鼓管功能问卷评分(ETDQ 7)、干耳时间、纯音电测听及鼓室导抗图检查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成功接受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术前ETDQ 7评分、Valsalva测试、正负压平衡试验及纯音电测听(4PTA)对照组和观察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ETDQ 7评分、纯音测听(4PTA)阈值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6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ETDQ 7评分、纯音测听(4PTA)阈值、鼓室导抗图、鼓膜内陷征象及干耳时间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咽鼓管功能不良是中耳胆脂瘤的一个重要因素,小样本随访发现改良完壁式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同期咽鼓管球囊扩张治疗中耳胆脂瘤并咽鼓管功能障碍的短期效果良好,但其远期疗效有待对更大样本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自 1990年以来 ,我们对开放式乳突根治同时行鼓室成形术的方法加以改进 ,利用乳突皮质骨重建上鼓室外侧壁共 18例 (2 1耳 ) ,随访 1年取得较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 病例选择 :彻底清除中耳乳突腔的病变后见鼓室粘膜基本完整 ,无上皮化 ,咽鼓管功能尚好 ,以传导性聋为主的病例。2 一般情况 :18例中男 12例 ,女 6例 ;年龄 19~ 5 8岁 ;右 12耳 ,左 9耳 ;胆脂瘤型 16耳 ,肉芽型 5耳。3 手术方法 :2 %利多卡因加 1∶10 0 0肾上腺素局部麻醉暴露乳突后 ,凿取一块大于 1 5cm× 0 6cm的皮质骨片备用。方法是 :紧邻外耳道后壁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先天性中耳胆脂瘤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先天性中耳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经耳内途径行鼓室探查并一期鼓室成形术,3例行闭合式乳突根治术及鼓室成形术,2例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及鼓室成形术。结果:术中见5例胆脂瘤局限于中后鼓室,3例位于中鼓室及上鼓室,2例病变范围广泛,侵及乳突。术后6个月平均纯音听阈为30dBHL,气骨导差在20dB以内,复查颞骨CT均未发现胆脂瘤残留和复发。结论:先天性中耳胆脂瘤病变隐匿,常于鼓室前方或后方,易破坏听骨链,导致传导性聋;影像学检查可为诊断及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早期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听力重建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开放性乳突手术后耳漏患者的病理学资料 ,我们对乳突手术后因耳漏行再次手术时取得的病理标本进行了观察 ,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和方法14 7例 (14 7耳 )患者 ,均为 1993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东京大学耳鼻咽喉科因乳突手术后复发性耳漏行再次手术的患者。再手术的方法多为全中耳重建术 (外耳道后壁重建 +鼓室成形术 )或再次乳突根治术。手术的病理标本取自中耳乳突腔的不同部位 ,每个患者取 1~ 8份不等 ,采集标本的数量和部位取决于手术时的病变范围。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两次手术的资料。男 79例 ,女 6 8例 ;年龄 13~ 82岁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