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抗菌药物继发真菌感染的情况,以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化及规范化应用.方法 对2008年8月—2011年8月出院患者真菌培养呈阳性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单纯性由抗菌药物所引发真菌感染占医院同期发生真菌感染的67.2%,用药天数1~24 d,平均用药天数8.1d,在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肺部发生继发性真菌感染最多的真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39例,感染率为43.3%,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感染6例,感染率为6.7%.结论 科学、规范控制医院真菌感染的关键环节就是合理应用抗菌类药物,尤其应注意减少>三联抗菌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78例应用抗菌药物继发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22
目的 调查抗菌药物继发院内真菌感染的情况,加强抗菌药和的合理应用。方法 对2000年出院患者真菌培养阳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应用抗菌药物继发真菌感染占同期真菌感染的60.9%,白色含珠菌为主要致病菌,占60.6%;继发真菌感染多发于老年患者,占感染病例的52.6%;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最多;诱发真菌感染的药物以第三代头孢菌素类为主。结论 临床选用抗菌药物,应以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为依据,减少3种以上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防止频繁更换品种和连续长期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连续4次横断面调查所获取的在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目的构成比、联用率、DDD频数以及病原学送检率进行分析,评价抗菌药物使用状况和管理效果。方法对2003、2005、2008、2009年连续4次横断面调查所获取的调查数据,主要是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目的构成比、联用率、DDD频数以及病原学送检率等数据,采取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从2003年的60.49%下降至2009年的49.93%,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尤以内科和妇科下降明显,分别从2003年的48.47%、63.41%下降至2009年的34.06%、40.00%;但儿科、外科、五官科、产科的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下降不明显;一联用药率、≥三联用药率变化不明显,而二联用药率逐年下降,从2003年的41.84%下降至2009年3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产科预防性使用率和儿科治疗性使用率最高;病原学送检率逐年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5年和2009年抗菌药物DDD频数最高的均为第三代头孢菌素,但2009年第二代头孢菌素明显下降,第一代和第四代头孢菌素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9年青霉素类和喹诺酮类的构成比均明显下降,而大环内酯类、氨基苷类和硝基咪唑类的构成比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菌药物管理成效明显,今后应从规范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入手,缩短疗程,减少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消耗量。 相似文献
4.
罗彪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1):5253-5254,5263
目的了解2007-2011年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降低细菌耐药风险,为门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1年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监测结果。结果 2007-2011年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34.78%、31.67%、33.03%、33.98%、36.53%,其中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最高;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率分别为7.69%、7.31%、5.90%、5.91%、5.11%;静脉用药率分别为29.90%、29.40%、32.48%、30.22%、31.35%;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无指征用药、围术期不合理用药、用药剂量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等。结论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仍普遍存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5.
6.
2007-2009年医院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沈志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2)
目的 调查医院近3年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和细菌学检查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回顾性和横断面调查方法,每季度抽取临床各科室住院、出院病历各10份,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细菌学检查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 3年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0.8%,细菌标本送检率为38.5%,其中,内科系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5.3%,细菌标本送检率为55.5%,外科系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6.2%,细菌标本送检率为25.1%;在使用抗菌药物患者中,单用的1334例(62.4%),二联773例(36.2%),≥三联30例(1.40%).结论 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细菌标本送检率较低,因此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特别是需关注外科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7.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回顾性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雪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2):204-205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本院老年患者2002年1~9月824份出院病历,统计抗菌药物使用率并分析各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824份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有405份占49.15%,共使用51种,其中使用率最高的5种为头孢哌酮/舒巴坦、青霉素、哌拉西林、诺氟沙星、阿莫西林,单独用药139例,占16.87%,二联用药328例,占39.81%,>二联用药357例,占43.33%,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给药途径>70%。结论全部用药基本合理,但预防性用药档次过高、时间过长,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控制,严格掌握用药原则,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我院2010-2011年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以供同仁参考.方法 利用我院药库及财务信息,统计我院2010-2011年抗菌药品种类、品规数、销售总金额比、各类抗菌药品规数及销售金额比,统计用药金额前10名药品等.结果 两年来我院抗结核类药物品规数未减(因我院业务范围以防治结核病为主),而其他抗菌药物品规数减少,抗菌药物购入金额占药品总金额下降,其中抗菌药使用率较高的为抗结核类药、喹喏酮类、头孢菌素类,其次为碳青霉烯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配伍的复方制剂、氨基甙类、硝咪唑类等.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量多,应用范围广,应注意其使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2005-2007年医院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评价医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和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2005-2007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医院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占全年药品销售总金额比率呈下降趋势,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7.0%,联合用药率为45.0%,药敏试验率为20.0%.结论 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强合理用药的指导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10.
医院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8,他引:4
目的了解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现状及合理性,找出相应的管理措施。方法根据设计的调查表,按照统一方法和标准对14个科室3 343例出院患者做回顾性调查。结果抗菌药物总使用率60%,其中预防性应用占总使用率的41%,头孢类药物使用率最高,其次为喹诺酮类,一联用药1 150例,二联用药730例,>三联99例,应用疗程<7 d的1 086例。结论应加大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力度,加强对医务人员用药知识的培训,达到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1.
妇科围手术期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分析妇科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提供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参数。方法查阅2005年1月-2010年12月妇科符合围手术期要求的538份病历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妇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总使用率为94.05%,联合用药的比例占总病例数的90.52%,使用抗菌药物用于预防术后感染的时间,超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的占38.66%,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的病例占58.92%。结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 相似文献
12.
2006-2010年医院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医院近5年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和细菌学检查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6年1月-2010年6月所有临床科室出院病历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细菌学检查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 5年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3.8%,治疗用病原学送检率31.4%,其中,内科系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1.9%,治疗用病原学送检率为42.6%,外科系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2.3%,治疗用病原学送检率为20.4%;在使用抗菌药物患者中,单用的30 879例,占80.3%,二联6940例,占18.0%,≥三联646例,占1.7%。结论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细菌标本送检率较低,因此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特别是需要关注外科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医院2010年1-12月全年临床分离菌株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使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监测,结果参照CLSI 2005年版进行判断.结果 临床分离1073株细菌中,革兰阳性菌占31.3%,革兰阴性菌占68.7%;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分别检出54.1%及65.3%,产ESBLs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42.7%和28.9%.结论 该资料对医院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和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2007-2011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的变化趋势.方法 对5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现患率由2007年的4.51%降至2011年的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日的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007年的56.47%降至2011年的47.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医院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5.
270例单纯胆囊经腹腔镜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09-2010年医院肝胆外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患者270例,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调查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情况。结果调查的27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全部预防性应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100.0%;药物种类主要以硝咪唑类、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等为主,抗菌药物使用率排前5位的药物分别是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阿莫西林钠氟氯西林钠、注射用头孢甲肟、硫酸异帕米星注射液、甲硝唑注射液注,其使用率分别为26.30%、16.44%、12.80%、8.82%、8.13%。结论应加强围手术期抗感染药物使用的管理和监督,促进临床医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施勋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6):3504-3505
目的 对实体肿瘤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192例实体肿瘤合并医院真菌感染患者作研究对象,对其感染分布状况、菌株分布、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共收治67 207例实体肿瘤患者,其中192例合并真菌感染,感染率为0.3%; 21例患者同时发生两个部位感染,12例同时发生3个部位感染;深部感染者147例,浅部深部同时感染者15例;共分离真菌237株,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占81.9%;192例患者中短期内接受放化疗治疗者178例,手术者2例,广谱抗菌药物使用者180例.结论 实体肿瘤合并医院真菌感染以假丝酵母菌属为主,临床应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肿瘤内科医院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02年9月-2011年3月收治的69例肿瘤患者真菌感染的诱因、诊治及预防情况.结果 共收治肿瘤患者1623例,肿瘤合并真菌感染患者69例,总感染率为4.25%;主要发生在>50岁患者,占89.9%;69例患者中短期接受放化疗治疗者28例,手术者14例,广谱抗菌药物应用61例,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3例,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者10例;自住院后出现真菌感染症状时间为9~31 d,平均时间为(12.1±5.3)d;病例中基础病为:原发性肺癌37例感染率为4.56%,转移性肺癌10例为9.34%,纵隔肿瘤2例为2.32%,食管癌14例为4.50%,其他肿瘤6例为1.94%;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放疗与肺部真菌感染关系密切,放化疗与单一放疗感染无差异;69例患者共检出7种菌株,治疗结果,其中2例死于真菌性肺炎,其余67例中,54例痰菌转阴,治愈38例,复发5例.结论 肿瘤内科住院患者应注重对肺部真菌感染的引发因素进行预防,必要时进行药物预防.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基层卫生院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通过2011年医疗质量监督考核对24个乡镇卫生院产科手术病历进行回顾分析,每个医院抽取20份,共480份,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相关资料评价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用药指征、时间、剂量、禁忌证、预后、不良反应及联合应用比率.结果:抗菌药物应用率为100%,共4类9个品种.以术后预防用药为主,注射用抗菌药物前5位为硝唑注射液(76.4%)、注射用头孢他啶(42.1%)、注射用头孢匹胺(34.6%)、注射用阿奇霉素(10.0%)、注射用头孢曲松钠(5.8%),联合应用头孢菌素类和硝咪唑类占96.4%.结论:基层产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时机及疗程不当、联合用药不合理、应用孕妇及哺乳期禁用的抗菌药物,需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及干预措施的效果,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抽取2011、2012年住院患者病历各2 000份作为非干预组及干预组,通过干预措施,对抗菌药物使用进行对照研究,应用SPSS13.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非干预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人均抗菌药物费用、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23.21±6.10、(1057.25±379.12)元、42.35%,干预组分别为13.59±5.62、(572.43±150.35)元、31.20%,干预组显著低于非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病原学送检率为47.25%,显著高于非干预组2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干预组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用法用量、使用疗程及给药时机合理率分别为68.27%、71.22%、42.85%及68.74%,干预组分别为90.16%、87.57%、80.40%及89.35%,干预组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显著高于非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围手术期联合用药比例为5.99%,低于非干预组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干预措施可以显著减少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提高了医务人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观念,干预措施具有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