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症监护病房804株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ICU鲍氏不动杆菌(ABA)耐药性和临床特点,为预防和控制ABA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ICU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在病区分布与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CU 2008-2010年鲍氏不动杆菌的检出率逐年增加,共分离出804株鲍氏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痰液,占92.8%;ABA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日渐增高,从2008年的14.4%和28.9%上升至2010年的91.7%、94.4%,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明显上升。结论 ABA在ICU的感染较为严重,而且耐药性很高;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和监控措施,预防ABA的高耐药性和多药耐药性造成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米诺环素在治疗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米诺环素治疗的124例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药敏试验、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有高度敏感性,分别为76.6%和100.0%,对氨苄西林、氨曲南、呋喃妥因、头孢唑林的耐药性最强,均为100.0%;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米诺环素治疗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2.6%,细菌清除率35.5%,患者中14例出现轻微的恶心、腹胀等,加用药物治疗后缓解.结论 根据鲍氏不动杆菌的药敏试验,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米诺环素治疗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患者有良好的效果、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医院心脏手术后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DRAB)医院感染状况和耐药性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0年6月医院心脏外科手术后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发生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105例,其中MDRAB医院感染69例,占65.7%;MDRAB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34.8%,米诺环素的耐药率为46.4%,其他包括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70.0%;而心外术后非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患者和MDRAB医院感染患者院内死亡率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鲍氏不动杆菌是心脏外科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MDRAB医院感染严重,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及注重检测和预防控制,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改善患者全身状况,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鲍氏不动杆菌(ABA)感染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变迁,为临床治疗及预防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医院2008-2010年鲍氏不动杆菌的病区分布与耐药率变化趋势。结果 2008-2010年鲍氏不动杆菌分离率有逐年增多趋势,该菌科室分布以ICU为主,大多来自痰及咽拭子标本;2008-2010年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耐药率上升最明显的是头孢曲松,从57.55%上升至96.07%,至2010年鲍氏不动杆菌除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3种抗菌药物外,耐药率均>50.0%。结论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现象呈明显上升趋势,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逐年增多,应重视多药耐药菌的预防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参照药敏结果合理选择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特征及耐药性,提出预防治疗措施.方法 对6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对患者的痰及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统计分析.结果 60例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2.6%,真菌占第2位,占14.1%,前4位的病原菌依次是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21.2%、19.5%、11.5%、6.2%;鲍氏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唑林、头孢哌酮、氨苄西林、氨曲南、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的耐药率均>50.0%.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性高;临床应根据药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给予早期高压氧治疗,加强呼吸道管理,防止医院感染,以利于肺部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264例重型颅脑外伤行气管切开术患者,统计肺部感染率,所有感染患者实施病原学检测,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对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64例气管切开术患者术后64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24.24%;64例患者共分离出102株病原菌,鲍氏不动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病原菌类型;其中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对羧苄西林、头孢哌酮等药物耐药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对庆大霉素等药耐药率较高;不可冲洗型气管套管、营养不良、误吸是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率高,不可冲洗型气管套管、营养不良、误吸是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耐药机制复杂,临床需加强护理及感染管理,以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ICU重症内科患者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医院ICU重症内科病房患者469例为研究对象,统计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率,对发生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单因素中显著差异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记录28d患者死亡率。结果 ICU重症内科病房469例患者中,78例感染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率为16.6%;GCS评分、血清白蛋白、MBP、合并真菌感染、病程中出现休克、机械通气>7d与患者发生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25g/L、合并真菌感染、病程中出现休克是患者发生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28d后78例感染鲍氏不动杆菌患者死亡33例,死亡率是42.3%。结论 ICU重症患者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率和死亡率高,血清白蛋白<25g/L、合并真菌感染、病程中出现休克是患者发生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影响神经外科重症病房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2月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病房收治的508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个体情况及医护措施不同水平患者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患者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相关因素,分析感染部位分布及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结果 508例患者中感染鲍氏不动杆菌21例占4.13%,共检出鲍氏不动杆菌45株;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住院时间3周、入住神经外科重症病房时间2周、体质量指数(BMI)23、侵入操作5次、抗菌药物暴露5次/周、糖尿病是患者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相关因素;患者感染部位分布以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血液、创口为主;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替坦等较敏感。结论影响神经外科重症病房患者感染鲍氏不动杆菌因素较多,临床应综合考虑治疗措施的疗效和感染风险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加强医护人员无菌规范操作管理,降低神经外科重症病房鲍氏不动杆菌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9.
2006年10月28日-12月4日某教学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37 d内6例患者陆续出现下呼吸道感染,培养结果均为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ABA)感染,对此我们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0.
我院2002年10月7日-11月7日在神经外科的重症监护病房相继发生4例下呼吸道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女各2例,年龄平均44岁(34~49岁).基础疾病:脑出血合并脑疝1例,外伤致急性颅脑损伤2例,急性开放性颅脑损伤1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鲍氏不动杆菌(ABA)感染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变迁,为肿瘤患者临床治疗及预防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0年-2013年各肿瘤病房所分离出的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及变化趋势。结果 2010年-2013年肿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分离率有逐年增多趋势,该菌广泛分布于各临床科室,以肿瘤ICU为主,大多来自于患者的痰及咽拭子标本。该菌2010年-2013年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耐药率上升最明显的是氨苄西林/舒巴坦,从36.08%上升到79.53%,其次是头孢曲松和头孢唑肟。至2013年除头孢哌酮外,耐药率均50%。结论肿瘤患者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现象呈明显上升趋势,多重耐药现象逐年增多,应重视多重耐药菌的预防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参照药敏结果,合理选择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预防对策,以期为控制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神经外科住院患者送检的3 623份标本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株鉴定,对分离出的鲍氏不动杆菌以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1、2012、2013年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分离出鲍氏不动杆菌分别占14.97%、20.32%、27.81%、36.90%;痰液标本为分离出鲍氏不动杆菌主要来源,共检出116株占62.03%;鲍氏不动杆菌对庆大霉素、莫西沙星、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哌拉西林、头孢他啶等耐药率均>70.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为21.39%。结论神经外科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率有逐年升高、对常用抗菌药物均耐药等特点,医务人员需针对以上特点进行干预,以降低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氏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暴发流行的原因及控制措施,以减少类似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方法采用前瞻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10年10月15-31日陆续发生鲍氏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7例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ICU环境卫生学监测,并采取干预措施控制感染。结果 ICU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罹患率28.0%;ICU环境存在污染,痰培养鲍氏不动杆菌与环境中分离鲍氏不动杆菌药敏试验耐药谱相似。结论 ICU环境污染导致该次鲍氏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暴发,环境清洁能够控制鲍氏不动杆菌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神经外科ICU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情况,分析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ICU 995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01例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为感染组,101例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统计神经外科ICU鲍氏不动杆菌的感染情况、耐药性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995例住院患者中,鲍氏不动杆菌感染101例,感染率为10.2%;共分离出鲍氏不动杆菌164株;单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76例(75.2%),混合感染为25例(24.8%);多药耐药菌感染52例(51.5%),泛耐药菌感染35例(34.7%);鲍氏不动杆菌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头孢他啶、氨曲南、头孢呋辛、头孢噻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头孢哌酮等耐药率分别为91.5%、90.2%、88.4%、83.5%、80.5%、75.6%、72.6%、70.1%,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分别为75.6%和73.8%;101例患者中使用1、2、3、4、5种及以上抗菌药物者分别为4、8、18、20、51例,分别占4.0%、7.9%、17.8%、19.8%、50.5%;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组白蛋白<35g/L和GCS评分≤8分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机械通气和头部引流管率均高于对照组;白蛋白水平、GCS评分和头部引流管为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神经外科ICU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率较高,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严重,白蛋白水平、GCS评分和头部引流管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ICU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2007-2008年蚌埠市中心医院ICU鲍氏不动杆菌的感染及耐药性特点,探讨对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防治措施,并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以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7-2008年医院ICU住院患者,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病死率、耐药分析;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发生部位、易感因素以及发生前应用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年来在75例医院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150株病原菌,其中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病例27例(36.0%),分离出鲍氏不动杆菌28株,为最多见细菌感染(18.7%);鲍氏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莫西林、阿米卡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头孢他啶的敏感性分别为50.0%、32.1%、25.0%、25.0%、25.0%和21.4%,其余均20.0%;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发生于下呼吸道24例(88.9%),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3例(95.8%);混合感染或多部位感染发生的鲍氏不动杆菌感染(77.8%)概率高(P0.01);发生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前应用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患者(77.8%)易发生鲍氏不动杆菌感染(P0.01)。结论 ICU的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问题突出,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现象十分严重,应严格掌握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使用指征。  相似文献   

16.
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危险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特点。方法回顾性调查2009年7-12月医院ICU患者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情况,对ICU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来源、感染率、耐药性及相关危险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医院ICU2009年7-12月,共收治246例患者,其中有41例患者为鲍氏不动杆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感染率为16.7%;鲍氏不动杆菌多呈多药耐药性。结论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在ICU占较高比例,侵入性操作和基础性疾病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示临床重视鲍氏不动杆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致病情况并探讨防治措施。方法调查某院ICU2010年4-7月3例鲍氏不动杆菌脑室炎的临床病例,对其发病和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3例患者中1例死亡,1例中残,1例经抗感染、加强隔离措施等综合治疗痊愈后出院。结论鲍氏不动杆菌引起的脑室炎病情危重,持续脑室外引流等侵入性操作多、大量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医疗环境污染是造成耐药菌感染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下呼吸道感染鲍氏不动杆菌(ABA)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方法 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医院感染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分离的ABA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菌株分布特征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151株ABA主要分布在呼吸内科,占33.1%,其中62株为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DRAB),占分离菌株的41.0%,与2009年相比,2010年ABA的分离率、耐药率及多药耐药率均有所提高(P<0.05).结论 ABA主要分布于呼吸科,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且多药耐药率高,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仍是医院治疗ABA感染最敏感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9.
鲍氏不动杆菌(ABA)是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分布于自然界和医院环境中,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为了解鲍氏不动杆菌的感染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现对我院2009-2010年度分离出的124株鲍氏不动杆菌进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菌株来源于2009-2010年我院各临床科室住院患者的标本中分离得到的鲍氏不动杆菌共124株.实验室检测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以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葡萄球菌ATCC25923为标准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医院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流行现状,提出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10年1月-12月发生医院感染的12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动杆菌属医院感染率为0.34%,例次感染率为0.41%;感染病例平均年龄为60.20岁,平均住院天数为39.17 d;所调查的122例患者大多有严重的原发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重型颅脑损伤等;感染科室分布以ICU和神经外科最常见,分别占29.51%和12.30%;感染涉及6个部位,其中下呼吸道占的比重最大,达74.29%,其次是伤口感染和泌尿道感染,分离的菌株主要来源于痰标本;共有36例为混合感染,其中30例合并有两种病原菌,6例有3种菌混合感染;122例感染病例,痊愈35例,好转70例,未愈18例,死亡17例,病死率为13.94%.结论 医院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大多发生在住院时间长、有严重的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以ICU和神经外科较为突出;呼吸道和切口为主要的感染部位,混合感染比较常见;患者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