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亢安娜 《人民军医》2004,47(7):432-432
1 病例报告患儿女,4岁。因尿频、尿痛2个月余入院,无发热、水肿及肉眼血尿。查体:血压90 / 6 0mmHg ,双眼睑、双下肢均无水肿;心肺及全身检查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多次尿常规均为尿蛋白±~ ,尿潜血 ,红血胞2~5 /HP ,白细胞1~4 /HP ;中段尿培养阴性;尿支原体、衣原体检测均阴性;血沉10mm/第1小时;抗O <4 0 0U ;肝肾功能正常,HBsAb阳性;腹部X线和静脉肾盂造影正常;3次尿红细胞位相显微镜检查为均一性。按泌尿系感染,间断给予抗感染治疗2个月症状未缓解。双肾彩色B超显像提示:双肾切面大小形态正常;平卧位可见左肾静脉(LRV…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在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16层螺旋CT对11例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病例进行泌尿系增强多期扫描,并获得各种后处理图像。结果11例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病例均可见肠系膜上动脉(SMA)压迫左肾静脉(LRV)的征象。CT多平面重建(MPR)直观地显示了腹主动脉(AO)与SMA之间的夹角(α),最大为21.88,°最小为12.86°,平均为17.95°。CT横断位图像显示扩张的左肾静脉直径为12~15.3 mm,平均为13.26 mm;LRV受SMA压迫狭窄处直径为3.0~4.0 mm,平均为3.26 mm。左侧卵巢静脉或睾丸静脉直径为2.1~2.6 mm,平均为2.2 mm。5例增强扫描肾实质期(后期)显示双肾实质密度相差20 HU以上。结论MSCT在胡桃夹综合征诊断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MSCT)及后处理技术研究正常左肾静脉(left renal vein,LRV)、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与腹主动脉(abdominal aorta,AA)夹角的解剖形态学规律,探讨MSCT诊断"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 syndrome,NC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64层MSCT,前瞻性观察220例正常者的SMA与AA的夹角大小,LRV夹角处、近肾门段最宽处的内径(前后径)及相应水平的截面积,以明确LRV的走行特征及正常人SMA与AA夹角的大小对LRV形态的影响,并计算出正常人SMA与AA夹角的范围、LRV受压前后的内径、截面积的参考范围以及体重指数与夹角的关系。图像后处理技术包括MPR、MIP。另有3例临床已证实NCS的病例作为分析参考。结果 220例正常SMA与AA的夹角的大小为(56.67±18.27)°,肾门段LRV前后径(DD)为(9.91±2.23)mm,截面积(SAD)为(119.81±43.03)mm2;夹角段LRV前后径(DN)为(6.50±2.31)mm,截面积(SAN)为(86.47±41.27)mm2;并计算DD/DN,SAD/SAN。220例正常人中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Kg/m2)与SMA与AA间的夹角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但是有一定的正相关联系。结论正常人LRV于SMA夹角处呈所谓轻度受压征象(移行型或夹角小于50°)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正常现象。NCS是一个以临床症状为前提的综合诊断,不能单纯依靠CT表现确诊NCS,但CT表现可提示患NCS的可能性大小。当LRV呈未受压型或移行型,SMA夹角大于50°,截面积缩小在Ⅱ°以下,可排除NCS的可能;LRV呈漏斗型,夹角小于50°,截面积缩小达Ⅱ°以上者,高度可疑NCS,应结合临床症状进一步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SCT对后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后胡桃夹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应用MSCT观察左肾静脉的形态、走行,测量腹主动脉后方狭窄处和近肾门段最宽处左肾静脉的内径(前后径)及相应水平的截面积,计算狭窄处与肾门段的内径和截面积比值。结果:MSCT可清晰显示左肾静脉自肾门处注入下腔静脉的全程。本组6例中,5例可见左肾静脉穿越腹主动脉后方与脊柱间隙汇入下腔静脉;1例左肾静脉分2支,分别在腹主动脉前后方汇入下腔静脉。狭窄处左肾静脉内径(2.31±0.43)mm,截面积(0.25±0.13)mm2;扩张处左肾静脉内径(9.40±2.16)mm,截面积(1.63±0.43)mm2;扩张段与狭窄段内径比值为4.10±1.43,截面积比值为6.62±0.76。结论:MSCT可准确评价左肾静脉走行变异导致的左肾静脉扩张及截面积的变化,对临床诊断、治疗后胡桃夹综合征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多层螺旋CT(MSCT)及重建技术诊断左肾静脉变异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8层螺旋CT对8例患者行上腹部增强扫描,重建层厚2.5mm,间隔1.25mm,行多平面重组(MPR)、薄层最大密度投影(thin-MIP)及容积再现(VR),对左肾静脉进行二维及三维观察。结果:8例患者中,共发现腹主动脉后左肾静脉3例,腰静脉注入左肾静脉4例,双左肾静脉伴腰升静脉注入左肾静脉干1例。在重建技术中,thin-MIP显示左肾静脉操作简便,8例均显影清楚,VR显示3例,MPR只能节段显示左肾静脉。结论:MSCT结合thin-MIP后处理技术可以显示左肾静脉变异情况,图像清楚,诊断明确,能够为外科手术及血管造影术前提供重要的解剖学信息。  相似文献   

6.
张瑜  关滢  于红  李惠民   《放射学实践》2010,25(7):761-764
目的:探讨左肾静脉及其属支的64层MSCTA技术及其影像表现。方法:分析连续100例患者MSCT增强扫描动脉期和静脉期图像上左肾静脉及其各属支的显示情况。MSCT检查采用64层CT机,0.625mm×64i方式采集,0.625mm层厚回顾性重建,标准或软组织算法;对比剂剂量80~90ml,注射流率3~4ml/s,延迟时间动脉期为25~26s、静脉期50~60s。后处理采用三维正交多平面重组(O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三种方法。结果:MSCTA动脉期和静脉期图像上均完整显示左肾静脉主干,静脉期图像上对其3个属支的显示数量(276支)多于动脉期(217支)。VR图像显示这些血管最好。69%的病例为标准的单支左肾静脉和3个属支(肾上腺静脉、生殖腺静脉和腰静脉),31%的病例有不同程度的变异,部分病例可清楚显示膈静脉(23例)和肾包膜静脉(27例)的汇入。结论:MSCTA静脉期图像结合三维重组技术可以清晰显示左肾静脉及其属支,其中以VR图像最佳;大部分受试者的左肾静脉及属支为标准的单支型,但变异类型较多。  相似文献   

7.
195例国人正常左肾静脉的MSCT表现与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95例国人正常左肾静脉(LRV)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并测量有关数据,确定LRV各项测量指标95%可信区间,为LRV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随机选取195例正常肾血管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或腹部MSCT增强扫描资料,按年龄分为A、B、C三组,按性别分为男、女两组.利用MSCT血管后处理技术,观察LRV及其属支的空间走行、与邻近结构关系和断面形态,测量肠系膜上动脉(SMA)与腹主动脉(AA)之间夹角(a)、SMA与AA三角间隙内LRV断面中点水平SMA后缘与AA前缘距离(d);在LRV断面上分别测量:SMA与AA间隙内LRV前后径(r1)和截面积(s1);近肾侧LRV最大断面处前后径(r2)和截面积(s2),以及两者的比值qr(r2/r1)、qs(s2/s1);测量LRV长度(1).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d、r1、r2、s1、s2、qr、qs、1值分别为:(49.45±21.11)°、(13.0 ±6.3)mm、(6.0±2.5)mm、(10.7±2.6)mm、(83.0±37.1)mm2、(127.2±43.4)mm2、(2.14±1.19)、(1.73±0.82)、(75.9±12.0)mm.各值呈正态分布,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49.45±2.96)°、(13.0±0.9)mm、(6.0 4-0.4)mm、(10.7±0.4)mm、(83.0±5.3)mm2、(127.2±6.3)mm2、(2.14±0.17)、(1.73±0.12)、(75.9±1.7)mm.性别组间仅q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组间仅LRV长度(1)一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能够直观观察LRV的形态及与邻近结构关系,并进行相关测量,有助于LRV相关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45岁。主因劳累后或运动后发现尿色变深、间断性肉眼血尿4年余。无尿频、尿痛、尿急、高血压及浮肿病史。在当地医院口服消炎药物治疗未见好转。查体:血压95/70mmHg,全身及眼睑无水肿,心肺、腹无异常、肾区无叩击疼。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多次尿常规RBC++~+  相似文献   

9.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是指左肾静脉(LRV)在主动脉(AO)和肠系膜上动脉(SMA)之间受到挤压而扩张瘀血,临床表现为发作性血尿、腹痛、直立性蛋白尿,又称为胡桃夹现象.此情形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在成人报道较少.2003年至2005年我院收治3例成人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临床证实的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的CT血管扫描及三维重建影像学资料。结果:6例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多层螺旋CT均有浅静脉曲张及肢体长短及粗细差异。4例同时伴有深静脉迂曲畸形或狭窄,2例可见多发静脉石。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以为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的诊断提供比较确切的影像学诊断支持,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观察肾动脉变异及左肾静脉(LRV)解剖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名正常人的64层螺旋CT肾血管影像资料,观察肾动脉变异及LRV解剖,测量肠系膜上动脉(SMA)与腹主动脉(AA)之间的夹角(α)、SMA与AA夹角间隙内LRV中心水平SMA的后缘与AA前缘之间的距离(D1)、SMA与AA夹角间隙内十二指肠中心水平SMA的后缘与AA前缘之间的距离(D2)、SMA与AA夹角间隙内LRV中心与SMA起始根部中心的距离(D3)、SMA与AA夹角间隙内十二指肠中心与SMA起始根部中心的距离(D4),同时测量LRV通过α角时的内径(a),近左肾侧最大内径(b),计算b/a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05名正常人共210只肾脏,肾动脉变异分别占病例数和肾脏数的32.4%(34/105)和17.6%(37/210),其中Ⅰ类(肾门前肾动脉分支)13只肾脏,Ⅱ类(肾副动脉)24只肾脏.α、D1、D2、D3、D4、a、b、b/a的均值分别为(51.2±18.5) °、(13.4±6.0) mm、(17.0±7.2) mm、(20.3±5.0) mm、(56.9±12.5) mm、(5.8±2.0) mm、(10.5±2.3) mm、(2.0±0.9),α角与D1、D2、a 存在正相关,α角与D3、D4、b/a之间存在负相关,α角与b不存在相关性. 结论 64层螺旋CTA可清晰显示肾动脉变异、LRV和十二指肠的解剖关系,并准确测量SMA与AA之间的夹角,对指导肾脏手术及诊断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 syndrome,NCS)和十二指肠淤积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门静脉系统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的64层螺旋CT表现特征.资料与方法 15例PVT行64层螺旋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及多平面重组(MPR)观察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15例中,血栓发生于门静脉(PV)主干13例,右支6例,左支7例,脾静脉(SV)3例,肠系膜上静脉(SMV)9例,其中血栓同时累及PV主干和SMV 8例,同时累及PV左右支、主干和SMV 4例,累及PV主干和右支6例,累及PV主干和左支6例,累及SV和SMV 2例,PV主干、SV、SMV三岔口处血栓1例.Yerdel分级:Ⅰ级1例,Ⅱ级10例,Ⅲ级3例,Ⅳ级1例;血栓呈高密度10例,等密度2例,低密度3例;血栓为部分偏心性栓塞12例,呈小条状、柴捆状;附栓管壁均连续光滑、无外突结节,局部PV管壁呈典型的线样强化征或轨道征;出现食管胃丛及脾丛侧支循环12例,胆管丛及胆囊丛侧支循环4例,无一例出现肝动脉.门静脉瘘.结论 64层螺旋CT能够清晰、立体地显示PVT的部位、累及范围,具有特征性,是PVT重要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副肾动脉的多层螺旋CT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讨论多层螺旋CT(MSCT)显示副肾动脉(ARA)的能力。方法:MSCT行上腹部增强扫描100例,对比剂90~100ml,流率3ml/s,重建层厚2.5mm,间隔1.25mm,将数据传至工作站,行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处理。结果:回顾性薄层重组图像共显示ARA38例,其中单侧26例,双侧12例。后处理方法中,MIP图像显示ARA29例,18例患者VR图像显示了ARA解剖走行,MPR只能节段显示ARA。结论:MSCT回顾性薄层重组及三维重组图像能够显示ARA,MIP是显示ARA大体解剖的最佳方法,两者结合,能够为血管造影术及外科手术前提供更多的解剖学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曲面重组(CPR)在诊断腰椎峡部裂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7例经手术证实为腰椎峡部裂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MSCTCPR图像与常规X线和常规横断面CT图像进行比较。结果MSCTCPR图像清晰显示37例峡部裂的部位及形态。29例为单椎体峡部裂,其中,L5椎体21例,L3椎体5例、L4椎体3例;8例同时合并L3、5椎体峡部裂。20例行普通X线摄影,检出13例(65%)。17例行常规CT检查,仅检出6例(35.3%)。结论MSCTCPR对正确诊断腰椎峡部裂并指导临床手术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单侧轴位CT多平面重组在诊断大前庭导水管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单侧轴位CT多平面重组(MPR)在大前庭导水管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选取18例35耳前庭导水管扩大畸形患者的MPR图像,利用原始图像获取对称性轴位和单侧轴位前庭导水管最大显示MPR图像,测量两种图像中前庭导水管中段的管径大小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单侧轴位前庭导水管最大显示MPR图像上测量的结果等于或大于在前庭导水管最大显示MPR图像上测量的结果,其中6耳测量结果相同,4耳相差0.1mm,13耳相差0.2mm,12耳≥0.3mm,用配对t检验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侧轴位MPR最大显示图像对前庭导水管扩大的精确测量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对前庭导水管扩大畸形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探讨主动脉后型左肾静脉解剖变异的类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00例患者的64层螺旋CT肾血管成像资料,观察主动脉后型左肾静脉解剖变异并进行分型.结果:主动脉后型左肾静脉解剖变异的发生率为7.2%(36/500),包括Ⅰ型(主动脉后左肾静脉)15例.Ⅱ型(环主动脉左肾静脉)17例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卵巢静脉综合征的CT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证实的卵巢静脉综合征患者的CT影像表现.结果 所有患者均见输尿管卵巢静脉骑跨处梗阻并其上扩张,其中4例右侧输尿管上段结石,10例右肾结石,其中8例为多发,右肾积水明显,肾脏体积增大,肾实质不同程度变薄,2例见膀胱结石.卵巢静脉直径5 ~13 mm,2例在子宫周围见到曲张静脉,1例左侧卵巢静脉直径>7 mm.结论 卵巢静脉综合征多为右侧卵巢静脉受累,其发生与盆腔淤血综合征有关,CT对卵巢静脉综合征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64层螺旋CT对肾静脉解剖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探讨肾静脉解剖变异的类型及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80例患者的64层螺旋CT肾静脉影像资料,观察肾静脉的解剖变异并进行分型.结果 肾静脉解剖变异的发生率为7.1%(20/280).右肾静脉变异8例,均为副肾静脉.左肾静脉变异13例,包括Ⅰ型(环主动脉左肾静脉)4例,Ⅱ型(主动脉后左肾静脉)1例,Ⅲ型(回流异常)3例,Ⅳ型(左肾静脉汇合过晚)5例(其中1例伴右副肾静脉).11例肾静脉变异患者同时伴有肾动脉变异.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清晰显示肾静脉解剖变异,结合肾动脉解剖变异,可为Ⅰ临床提供可靠的肾血管系统解剖学资料.  相似文献   

19.
多层螺旋CT对门静脉海绵样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和特征,探讨MS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16排MSCT对30例CTPV患者,行上腹部CT平扫、动态增强扫描,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 (VR)等图像后处理技术显示异常的门静脉及侧枝血管情况.结果:CTPV的MSCT平扫示门静脉结构不清,肝门区可见多发的结节状软组织影.增强扫描示动脉期10例有肝实质灌注异常;门静脉期18例患者门静脉主干和(或)左右分支增粗,内可见充盈缺损,4例门静脉显示不清;8例门静脉主干和(或)左右分支在正常范围内;1例门静脉主干变细.胆管周围静脉丛(100%)、胆囊静脉(60%)及胃左静脉(23.3%)呈点状、簇状扩张.MPR、MIP、VR可直观地显示各曲张血管的走行及曲张程度.结论:MSCT及图像后处理系统对CTPV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门静脉栓塞及其周围纡曲扩张的侧枝静脉为其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