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棘阿米巴角膜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棘阿米巴角膜炎系棘阿米巴属原虫感染引起的顽固性、进行性角膜炎,它常与戴角膜接触镜有关,近年来国外不断有所报道,我国近几年戴角膜接触镜的人数逐年增多,并发现由于戴角膜接触镜而引发的棘阿米巴角膜炎,因此引起眼科学界的广泛重视。本就棘阿米巴角膜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后及预防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棘阿米巴角膜炎的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解棘阿米巴角膜炎的临床病程特征,采用简便实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对棘阿米巴角膜炎进行病因诊断。方法:对棘阿米巴角膜炎患者13例(13只眼)各病程阶段的特征性眼表现,通过角膜刮片材料镜检,阿米巴分离培养及角膜病理确诊。结果:与戴角膜接触镜有关者4例,非角膜接触镜配戴者9例,10%KOH湿封片镜检诊断阳性率81.25%,棘阿米巴培养阳性率56.25%,角膜病检阿米巴阳性率68.75%,结论:本病并非罕见,除载接触镜外,许多因素可接触感染,10%KOH湿封片可对棘阿米巴角膜炎作初步诊断,最后诊断须经原虫培养获得,角膜病理切片可进一步证实原虫培养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棘阿米巴角膜炎研究的新进展大连市第三医院眼科黄红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刘济琪棘阿米巴普遍存在于水土之中,但棘阿米巴角膜炎(Acanthamoebakeratitis)却是一少见而比较新认识的眼病。美国自1975年Jones等首次报告后,至今已日益有较...  相似文献   

4.
自1975年Jones等人首次对棘阿米巴角膜炎(acanthamoebakeratitis)的描述发表以来,全世界已相继有数百例报告。最多自80年代中期开始,本病常被误诊而延误治疗,最终导致病情日益恶化,视力丧失。本文就棘阿米巴角膜炎的流行病学、病原学、临床诊断学、实验室检查及有效防治等方面进行概括综述如下。1流行病学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和Stehr-Green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表明,85%的感染发生于角膜接触镜配带者,其中多数因使用不合格的方法护理他们的镜片,特别是与使用自制盐水清洗及储存角膜接触镜密切有关。从受感染和无症状患者使用的镜盒及…  相似文献   

5.
棘阿米巴角膜炎2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临床资料例 1:患者 ,女 ,5 4a。主因右眼红痛、畏光、流泪、视物不清 2 0 d于 1999年 12月 2日入院。曾于门诊诊断为“角膜炎”,给予抗病毒、抗菌治疗 ,症状日渐加重。查视力右眼 0 .5(不能矫正 ) ,左眼 1.0。右眼球结膜混合性充血 ,角膜上皮点片状混浊 ,基质水肿 ,颞上方基质层内见树枝状灰白色混浊 ,内皮皱褶 ,KP( ) ,房水闪光 ( ) ,虹膜广泛后粘连 ,瞳孔约3mm,对光反应迟钝 ,后部组织视不清。眼压右 3.0 7k Pa,左2 .0 0 k Pa。初步诊断 :(1)右眼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2 )右眼虹睫炎。给予 5 0 g· L- 1葡萄糖液 2 5 0 m L,鱼腥草注…  相似文献   

6.
7.
患者女性,36岁。因右眼异物感14d。于2010年10月9日到我院就诊。既往健康,无眼部外伤史。无戴角膜接触镜史。无污水接触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右眼视力:指数/10cm,右眼球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中央区约6  相似文献   

8.
棘阿米巴角膜炎是严重致盲性眼病。近年来,由于隐形眼镜戴用者增多,棘阿米巴角膜炎诊断水平提高,其病例呈上升趋势。本文就棘阿米巴角膜炎的诊断与治疗的临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棘阿米巴角膜炎的感染免疫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棘阿米巴角膜炎是棘阿米巴属引起的角膜表面的感染。通常由粘附于软性接触镜的棘阿米巴滋养体所传递。当寄生虫粘附于角膜上皮细胞表面时可触发感染。后来的过程包括:寄生虫介导的细胞病理效应、诱导凋亡和通过产生各种蛋白酶入侵角膜基质层。滋养体也可浸润角膜神经,造成放射状角膜神经炎。棘阿米巴包囊即具有免疫原性又具有抗原性。然而,诱导针对棘阿米巴抗原的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对棘阿米巴角膜炎即无减轻作用又无预防效应。但是,普通粘膜免疫系统对于棘阿米巴角膜炎却具有显著的预防作用。其机制是通过IgA抗体阻断感染性滋养体与上皮层的结合。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对于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反应具有显著效果,但可通过诱导静止包囊的脱包囊、增加滋养体的细胞病理效应以及麻痹初始免疫系统使疾病复燃。因此.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是一把“双刃剑”。  相似文献   

10.
邹留河  吕岚  王荣光  李航 《眼科》2004,13(6):336-338
目的:回顾性分析20例棘阿米巴性角膜溃疡行角膜移植术的疗效,确定其手术适应证及手术疗效。方法:20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13~46岁。病因为戴角膜塑型镜(OK镜)者10例,戴接触镜者6例,角膜外伤者4例。手术指征及手术方法:临床药物治疗无效,且角膜病变区逐渐扩大并加深,有穿孔危险者。20例患者中17例采用板层角膜移植术,3例因病变较深而行穿透角膜移植术。术后患者仍局部滴用抗阿米巴药物1~3个月。结果:20例患者角膜病变均得到控制。5例患者术后再次行穿透角膜移植术,术后裸眼视力为0.3~0.6。8例板层植片透明者视力为0.05~0.4。未行穿透角膜移植术者,由于板层植片大量新生血管长人,需再次行板层角膜移植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结论:棘阿米巴性角膜溃疡药物治疗疗程长,难购药品,容易延误病情。对病变难以控制者,手术治疗为其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总结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临床特点及各种病原学检查阳性率比较.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至2011年因棘阿米巴性角膜炎在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 a间因棘阿米巴性角膜炎在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治疗的患者共30例(30眼),均为单眼患病;其中男20眼,女10眼.所有患者(30眼)均因眼红、痛、视力下降就诊;其中28眼(93.3%)首次就诊我院时即诊为棘阿米巴性角膜炎,2眼(6.7%)误诊为病毒性角膜炎,1周后因治疗效果不佳,再次查找病原学病因才确诊为棘阿米巴角膜炎.所有患眼中,23眼(76.7%)有角膜环形基质浸润,5眼(16.7%)伴剧烈疼痛,4眼(13.3%)伴放射状角膜神经炎.所有患者均通过病原学诊断确诊为棘阿米巴性角膜炎,其中27眼(90.0%)经角膜刮片生理盐水湿片检查查见棘阿米巴包囊;17眼(56.7%)经角膜刮片棘阿米巴原虫培养阳性;行共焦显微镜检查的25眼中,22眼(88.0%)共焦显微镜下查见棘阿米巴包囊.结论 角膜环形基质浸润是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特征性体征.根据病史、体征及相关病原学检查,绝大多数棘阿米巴性角膜炎患者能够及时确诊.相关病原学检查中,角膜溃疡灶刮片生理盐水湿片检查、共焦显微镜检查较棘阿米巴原虫培养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如何通过术前检查更合理地指导真菌性角膜炎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分析影响真菌性角膜炎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真菌性角膜炎患者31例,观察分析临床特点、激光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图像、治疗过程、病理检查结果、临床转归情况。将所有共焦深度、临床特点、病理检查资料采用SPSS17.0软件包完成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焦深度为(202.58±150.65)μm,病理深度(261.29±150.95)μm;水平生长22例,垂直生长9例。Kappa检验示共焦深度与病理深度的一致性较好(P=0.000);临床特点中,前房积脓与共焦深度存在线性回归关系(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前房积脓与病理形态存在回归关系(OR=4.047,P=0.016);前房积脓、共焦深度、病理形态3个指标与真菌性角膜溃疡预后有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临床医师可通过对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共焦显微镜检查来帮助推测真菌生长形态,进而判断预后以及是否可行板层角膜移植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刮片细胞学检查诊断阿米巴角膜炎病原体形态特征.方法 实验研究.收集1991年5月至2007年12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眼微生物室诊断为阿米巴角膜炎的病例159例,对其实验室检查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姬姆萨染色法和湿片检查法,对角膜刮片细胞进行观察并照相记录.结果 159例阿米巴角膜炎通过姬姆萨染色刮片细胞学检出阿米巴病原131例(82.4%),阿米巴培养阳性110例(69.2%).刮片细胞学检出率明显高于培养检出率.刮片细胞学检查可观察到典型的滋养体、包囊、包囊前期、空包囊等病原形态,对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刮片中水肿溶解的角膜上皮细胞、渗出细胞、丝状真菌的关节孢子或厚膜孢子、空泡、脂滴及药物结晶等需要与病原体相鉴别.通过湿片法主要观察滋养体的运动状态.结论 应用刮片细胞学检查法诊断阿米巴性角膜炎,观察到滋养体、包囊、包囊前期及空包囊典型特征对阿米巴性角膜炎有重要病原学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棘阿米巴角膜炎诊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临床应用于棘阿米巴角膜炎诊断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 以一段特异性通用引物并配合热启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来检测临床标本中的棘阿米巴原虫。结果 在门诊初诊为棘阿米巴角膜炎的13例(13只眼)中,通过PCR检测法有11只眼证实为棘阿米巴原虫感染,同时角膜刮片染色后镜检有5例发现了棘阿米巴包裹。结论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棘阿米巴角膜炎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棘阿米巴角膜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棘阿米巴角膜炎是由棘阿米巴原虫感染引起的顽固性、进行性角膜炎,致盲率极高,它常与配戴角膜接触镜、接触污染的水源和角膜外伤等有关。近几年随着角膜接触镜的广泛应用,有关本病感染人数在世界各国逐渐增多,因此引起了眼科学界的广泛重视。我们现就棘阿米巴角膜炎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棘阿米巴性角膜炎是由棘阿米巴原虫感染引起的慢性、进行性、疼痛性角膜溃疡,也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棘阿米巴性角膜炎与配戴角膜接触镜、接触污染的水源和角膜外伤等有关.对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目前治疗以药物为主,药物治疗无效时应及时给予手术治疗.角膜病灶切除及局部烧灼、角膜病灶切除联合球结膜瓣遮盖术或羊膜移植术、角膜移植术等治疗方法在临床均有应用,新兴的角膜胶原交联治疗的临床应用更为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治愈提供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7.
穿透性角膜移植治疗棘阿米巴角膜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Shi WY  Gao H  Li SW  Wang FH  Xie LX 《中华眼科杂志》2004,40(11):750-754
目的 探讨术前诊断和围手术期药物治疗等因素对穿透性角膜移植治疗严重棘阿米巴角膜炎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对 1996~ 2 0 0 2年诊治的 18例棘阿米巴角膜炎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术前确诊 12例 ,误诊 6例 ,角膜感染直径均大于 7mm。治疗过程中 18例患者均因病情加重而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PKP)。术后依据术前诊断 ,确诊者继续给予抗阿米巴药物治疗 ,而误诊者继续术前的抗病毒、真菌及细菌治疗。 7例患者 (确诊 2例 ,误诊为病毒性角膜炎 3例 ,细菌性角膜炎 2例 )在术后早期接受全身和局部的糖皮质类激素药物治疗。对诊断的准确性和术后早期持续使用 (>7d)糖皮质激素两个因素与术后复发情况进行病例 对照研究 ,计算其比数比。结果 随访时间平均 10个月 ,13例 (72 % )患者未见复发 ,其中术前确诊 11例 ,误诊 2例 ;5例 (2 8% )患者术后复发。 7例患者术后接受了持续糖皮质激素治疗 ,其中 4例复发。计算误诊和术后早期持续使用糖皮质激素两种影响因素对复发的影响的比数比分别为 2 2 (P =0 0 2 1)和 13(P =0 0 4 7)。结论 PKP是治疗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棘阿米巴角膜炎的有效方法。术前明确诊断、围手术期抗阿米巴治疗及早期避免持续使用糖皮质激素可降低棘阿米巴角膜炎术后的复发率。 (中华眼科杂志 ,2 0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真菌菌属所致角膜炎的临床特点及转归差异。方法 收集2011年8月至2015年3月我院真菌培养阳性的角膜炎患者共96例(96眼),其中,镰刀菌43例,曲霉菌31例,链格孢霉17例,念珠菌5例,分别记录患者植物性外伤史、病程、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及转归。对上述观察指标进行比较,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6例患者中有植物性外伤史者34例(35.4%),其中镰刀菌感染患者中25.6%有植物性外伤史,曲霉菌35.5%,链格孢霉64.7%,念珠菌20.0%,不同菌属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14,P=0.033)。组间比较镰刀菌与链格孢霉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31,P=0.005)。患者病程按照菌属从短到长依次为:念珠菌(5.40±3.36)d、镰刀菌(16.79±13.98)d、曲霉菌(19.35±13.16)d、链格孢霉(27.59±20.68)d,不同菌属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07,P=0.002),组间比较念珠菌病程与其他菌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镰刀菌与链格孢霉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0)。不同真菌菌属所致角膜炎的临床特征不同,链格孢霉角膜溃疡面积、深度、前房积脓发生率均小于其他菌属(均为P<0.05),其余各菌属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镰刀菌感染以单纯药物治疗与角膜板层切除术治疗为主,药物治愈率为78.6%;曲霉菌感染以角膜板层切除术和角膜移植术治疗为主,药物治愈率62.5%;链格孢霉和念珠菌感染主要以单纯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愈率分别为90.0%、100.0%。结论 链格孢霉感染多由植物性外伤引起,临床体征轻,药物治疗效果好;念珠菌感染发展快,药物治疗效果好;镰刀菌与曲霉菌感染临床体征重,镰刀菌常需尽早行角膜板层切除术,曲霉菌常需行角膜移植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Aim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stimate the duration of treatment necessary for sequential acanthamoeba laboratory tests from corneal scrapings to become negative, and to assess predictors that affect this duration period.

Methods

We included all pati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sitive acanthamoeba culture or Giemsa stain at the F.I. Proctor Foundation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from 1996 to 2009. A parametric surviv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among patients with repeat cultures to assess significant predictors for extended clearance time. Simulations were performed to estimate clearance time in the entire patient population, assuming imperfect sensitivity.

Results

Thirty-seven patients with laboratory evidence of acanthamoeba had testing at 69 time points. The median clearance time among eyes with repeat cultures was 42.5 days (interquartile range (IQR) 22.0–82.0 days; unadjusted parametric model). Initial visual acuity was the only predictor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clearance time in univariate analyses (P<0.0001). Using initial visual acuity as a predictor for clearance time among the entire patient population, the estimated clearance time decreased to 38.7 days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27.9–53.5 days). When the imperfect sensitivity of the culture technique was also taken into account, the estimated clearance time was 44.1 days (95% CI 31.9–61.0 days).

Conclusion

The duration of infection with acanthamoeba keratitis undergoing treatment has not been well characterized. In this report we estimate a median clearance time of approximately 6 weeks, with an IQR of 22–82 day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