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柴胡汤出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1],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和大枣组成。方中柴胡疏解少阳气滞,黄芩清泄少阳郁火,二者合用,使少阳之邪外透内泄;半夏、生姜二者合成小半夏汤,降逆止呕;柴芩苦寒清降,姜夏辛开散邪,再加参枣草甘补调和。本方攻补兼施,寒温并用,升降协调,则三焦通利,气机调达。  相似文献   

2.
正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组成。柴胡质轻味薄、清热解表,疏解少阳之郁滞;黄芩苦寒味重入里,清胸腹蕴热除烦满;柴芩合用,能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人参、甘草、大枣益气和中,扶正祛邪。全方寒温并用,辛开苦降,升降协调,调达上下,宣通内外,疏利三焦,和畅气机~([1])。用于外邪入浸少阳、胆火  相似文献   

3.
小柴胡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由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大枣、炙甘草组成。方中柴胡、黄芩合用可解半表半里之邪,半夏、生姜合用可调理脾胃降逆止呕,人参、甘草、大枣益气和中、扶正祛邪。近年来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多种疾病取得显著效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柴胡汤一方出自《伤寒论》,方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组成.虽药仅七味,但组方严谨,味少药精.药用柴胡疏少阳之郁滞;黄芩清热除烦,柴、芩合用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半夏、生姜调理胃气,降逆止呕;人参、炙甘草、大枣益气和中,扶正祛邪.诸药合用,和解少阳,调畅气机,疏肝和胃,临床用以治疗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  相似文献   

5.
赵虎 《陕西中医》2010,31(9):1235-1235,1268
小柴胡汤出自于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是治疗少阳病主方;由七味药物组成: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炙甘草、生姜、大枣。本方以柴胡、黄芩清解少阳经、腑之半表半里之邪热;又有疏肝利胆,促进疏泄而增强新陈代谢之功效。半夏、生姜和胃止呕、辛开苦降助柴胡之透达以散膜原之邪气;人参、炙甘草、大枣温补脾气、  相似文献   

6.
小柴胡汤为《伤寒论》中和解少阳、疏利枢机之方,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生姜、大枣、炙甘草组成。方中柴胡气质轻清,能疏少阳之郁滞而利肝胆之枢机,黄芩味重,能清胸腹之蕴热以除烦满,柴芩合用,可外解于表、内清于里、中和于肝胆之枢,生姜、半夏调理胃气而降逆,人参、炙甘草、大枣和中而扶正。本方寒热并用,攻补并行,故有疏利三焦、调达上下、宣通内外、和畅枢机之作用。笔者受《伤寒论》第99条中“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小柴胡汤  相似文献   

7.
小柴胡汤为《伤寒论》中和解少阳、疏利枢机之方。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生姜、大枣、炙甘草组成。方中柴胡气质轻清。能疏少阳之郁滞而利肝胆之枢机。黄芩味重,能清胸腹之蕴热以除烦满。柴芩合用。可外解于表。内清于里。中和于肝胆之枢;生姜、半夏调理胃气而降逆;人参、炙甘草、大枣和中而扶正。本方寒热并用。攻补并行。故有疏利三焦、调达上下、宣通内外、运行气血、和畅枢机之作用。  相似文献   

8.
小柴胡汤方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用于伤寒中风,邪入少阳之证。《金匮要略》中,并治妇女热入血室。小柴胡汤由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大枣、炙甘草组成。柴胡为透达少阳半表之邪,黄芩清少阳半里之热,配半夏、生姜以和胃降逆,伍人参、甘草、大枣以扶正祛邪,同时大枣与生姜的配伍又可以调和营卫,调气机,行津液,共奏和解少阳、扶正祛邪之效。历代医家对其组方理论及其临床应用均有较多研究和阐述。近年来该方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已超出了原著本方证治的范畴。  相似文献   

9.
小柴胡汤方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用于伤寒中风,邪入少阳之证.<金匮要略>中,并治妇女热入血室.小柴胡汤由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大枣、炙甘草组成.柴胡为透达少阳半表之邪,黄芩清少阳半里之热,配半夏、生姜以和胃降逆,伍人参、甘草、大枣以扶正祛邪,同时大枣与生姜的配伍又可以调和营卫.调气机,行津液,共奏和解少阳、扶正祛邪之效.历代医家对其组方理论及其临床应用均有较多研究和阐述.近年来该方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已超出了原著本方证治的范畴.  相似文献   

10.
许经川 《新中医》1995,27(9):55-55
小柴胡汤新用许经川小柴胡汤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原方由柴胡、黄芩、党参、制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本方为解外和里,疏利三焦,调和脾胃,祛邪扶正之和剂。是治疗邪在半表半里之少阳证代表方,笔者对疑难杂症施以本方,每获良效。现举数例介绍如下。1头...  相似文献   

11.
小柴胡汤始载于张仲景的《伤寒论》,主治少阳证。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所组成。方中柴胡散邪透表,使半表之邪得以外宣;黄芩清除里热,使半里之邪得以内彻;半夏、人参、甘草、大枣、生姜补中和胃,以杜邪气内传太阴之路。笔者临床体会,只要抓住病机,合理加减应用于杂病,亦可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小柴胡汤临床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少阳篇方中柴胡气质轻清、苦味最薄,疏少阳之郁滞。黄芩苦寒、气味较重,能清胸腹蕴热,除烦满。柴芩合用,可解半表半里之邪,。生姜、半夏调理胃气、除逆止呕。甘草、大枣、人参益气和中,扶正祛邪。全方寒热并用,攻补兼施,有疏三焦,调达上下。宣通内外。和畅气机。用方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苦白、脉弦为证治要点。  相似文献   

13.
小柴胡汤为治疗少阳病的主方。由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炙甘草组成,方中柴胡气质轻清,苦味最薄,能解少阳之郁滞,散邪透表,黄芩苦寒,气味较重,能清胸腹蕴热以除烦满。柴芩合用,可解半表半里之邪。生姜、半夏调理脾胃,降逆止呕。甘草、大枣、人参益气和中,扶正祛邪。本方寒热并用,攻补兼施,有疏利三焦、条达上下,宣通内外,和畅气机的作用。本方中各药物用量,以柴胡居首,倍于参草之上,若加大人参用量,恐有留邪之弊。  相似文献   

14.
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柴胡汤源出于《伤寒论》,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等七味药物组成,具有和解少阳、扶正祛邪的作用,主治外邪传入少阳,邪气郁于半表半里之间的少阳证。在临床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后世通过加减变化,使该方的应用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本文就小柴胡汤近年在临床  相似文献   

15.
小柴胡汤是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中少阳病之主方,为历代医家所推崇的和解剂之代表方.方中柴胡为君药,用药7两,能疏少阳之郁滞;黄芩为臣药,用药3两,能清胸腹蕴热以除烦,主治诸热;柴、芩合用能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半夏、生姜调理胃气,降逆止吐,为佐药;人参、炙甘草、大枣益气和中,扶正祛邪为使药.本方寒温并用,用药仅7味,升降协调,有疏泄三焦,调畅气机,通达上下,宣通内外的作用.笔者根据原文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相似文献   

16.
小柴胡汤临床新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350001)毛小红【关键词】小柴胡汤胁肋闷痛腹痛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等组成,主治伤寒少阳证。临床多用于发热病人,但是,笔者在临床上用于其他病证亦获满意疗效,现述...  相似文献   

17.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由柴胡、黄芩、人参(党参或太子参代之)、半夏、大枣、甘草、生姜组成。具有和解少阳,主治伤寒少阳证,妇人伤寒,热入血室以及疟疾、黄疸与内伤杂病而见少阳症者。少阳经为三阳经之枢纽,枢机不利,百病由生,调少阳经,则可调三焦气机。笔者根据临床辨证应用治疗他症,屡有效验,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杨素清  刘雅婷 《光明中医》2014,29(2):F0003-F0003
小柴胡汤为《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本方由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大枣、甘草7味药组成,有疏理三焦、调达上下、宣通内外,解少阳之郁,疏阳气之结等功效,原文记载其主治伤寒少阳证、妇人伤寒、疟疾、黄疸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相似文献   

19.
沈宇清  姜润林 《中医药通报》2011,10(6):11-12, 21
小柴胡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方由柴胡、黄芩、人参、甘草、半夏、生姜、大枣组成,主治伤寒少阳及妇人热入血室等,证由少阳受邪,枢机不利而致.究组方奥义,约为三端:一是柴胡配黄芩,柴胡味苦微寒,气质轻清,以疏解少阳经中之邪热;黄芩苦寒,气味较重,可清少阳胆腑之郁火,二药相合,经腑同治,清疏并行,使气郁得达,火郁得发,枢机通利,胆腑清和.  相似文献   

20.
小柴胡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方由柴胡、黄芩、人参、甘草、半夏、生姜、大枣组成,主治伤寒少阳及妇人热入血室等,证由少阳受邪,枢机不利而致。究其方义,有三个方面。一是柴胡配黄芩,柴胡以疏解少阳经中之邪热,黄芩清少阳胆腑之郁火,两药相合,经腑同治,清疏并行,使气郁得达,火郁得发,枢机通利,胆腑清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