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扰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伴心肌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干扰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RV)肠炎并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肌注干扰素(2~5)万U/(kg·次),每天2次,共用5~7 d.两组治疗前后分别做心肌酶谱测定.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复查心肌酶谱,治疗组心肌酶谱恢复正常病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干扰素能改善RV肠炎并心肌损害患儿的临床表现,促进病情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红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1):112-112,114
轮状病毒(RV)肠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除引起腹泻外,还可引起肠道外感染或损害[1~2],但引起心肌损害较少见,在婴幼儿时期往往无任何临床表现和体征,无心脏扩大,心电图正常,仅有心肌酶升高,而被忽视.  相似文献   

3.
112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斌  李晓春 《安徽医药》2009,13(9):1097-1097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对心肌的损害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96例轮状病毒肠炎住院患儿进行心电图、血气、电解质及心肌酶谱(CK、CK—MB)分析,观察心肌酶谱的变化及相关因素。结果196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中有112例合并心肌损害。结论轮状病毒感染后不仅引起胃肠道症状,还可以引起心肌等其他胃肠道外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72例,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纠正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对照组予大剂量维生素C、维生素E、辅酶Q10,疗程均为14 d。观察治疗前后患儿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的改变情况和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心肌酶水平相似且均高于正常值,治疗后心肌酶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心肌肌钙蛋白Ⅰ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74%和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出现心肌损害的特点.方法 选择106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按照有无心肌损害分为正常组与异常组,对两组患儿的病程、脱水程度等临床表现与心肌损害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心肌损害与轮状病毒性肠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出现心肌损害的异常组中/重度脱水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其住院时间亦较后者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轮状病毒肠炎除了引起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外,对患儿的心肌也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这种损害可能与患儿的感染状态及免疫状态密切相关,应该引起儿科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心肌损害多项指标的变化。方法 62例大便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患儿作为观察组,对其空腹抽血,检查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钙蛋白I,阳性者32例,同时行心脏彩超、心电图检查;同期20例健康小儿作为对照组,做相同检查,观察并比较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钙蛋白I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小儿左房内径(LAD)/主动脉瓣下内径(ASD)、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钙蛋白I灵敏性、特异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5mg·kg-1d-1)并对症补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mg·kg-1·d-1)并对症补液治疗。2组病例均在初治和治疗5~7d后检查和复查心肌酶谱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心肌酶谱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组间比较除乳酸脱氢酶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7.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有明显疗效,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影响因素。方法 128例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以患儿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与心脏仪器检查结果为依据将合并心肌损害患儿作为研究组(68例),未合并心肌损害患儿作为对照组(60例)。对两组患儿性别、年龄、高热、腹泻、呕吐、心电图异常、酸中毒等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单因素中存在显著差异的影响因素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儿年龄、高热、腹泻、呕吐、心电图异常、酸中毒、电解质紊乱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8、5.65、47.45、45.05、9.64、15.20、17.77, P<0.05);两组患儿性别、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合并心肌损害的保护因素,电解质紊乱、心电图异常、酸中毒、呕吐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合并心肌损害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1岁,同时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心电图异常、呕吐等症状的患儿,应及时通过相应的检查明确患儿有无合并心肌损害,在病情确诊后尽快进行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9.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部分患儿症状较重,可引起呼吸、神经、循环等多系统功能损害,其中致心肌损害最常见,但临床常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诊断主要根据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Ⅰ和心电图检查。应将cTnⅠ与心肌酶同时检测,并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分析评估,防治漏误诊和心肌炎诊治扩大化。心电图检查视作本病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但不能将心电图改变作为诊断的必要条件。营养保护心肌治疗具有肯定疗效,大多数患儿心肌酶很快下降至正常,表明其心肌损伤大多数表现为潜伏型或亚临床型心肌损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刘长青 《中国当代医药》2012,(29):46+48-46,48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与心肌、肝脏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105腹泻患儿按轮状病毒检测结果分为观察组(轮状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非轮状病毒感染组)。对两组心肌及肝脏主要生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组心肌、肝脏损害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CK、CK-MB、AST、ALT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易致心肌和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1.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由轮状病毒(RV)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感染病,好发于10~12月,又称小儿秋季腹泻。研究发现轮状病毒肠炎不是单纯肠道感染,可侵犯全身多个脏器,尤其可引起心肌损害[1]。研究发现,50%~70%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伴有  相似文献   

12.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轮状病毒肠炎是一种我国北方秋、冬季小儿常见病,近年来,发现轮状病毒感染不仅可引起肠道内感染,而且合并肠道外损害的病例逐渐增多。我科自2005年9月至2008年1月对219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了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检查,发现合并心肌损害13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刘兴芬 《北方药学》2012,(12):42-43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对患儿心肌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将76例粪便轮状病毒(Rotavirus,RV)抗原阳性患儿作为观察组,将同期住院的RV抗原阴性的72例肠炎患儿作对照组,将两组的心肌酶谱、心电图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轮状病毒肠炎组患儿心肌酶谱各指标明显高于非轮状病毒肠炎组(P〈0.01),心电图异常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轮状病毒肠炎较非轮状病毒肠炎更容易出现心肌损害。通过检测患儿心肌酶谱、心电图等指标,动态观察其变化,对轮状病毒所致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胡晓静 《哈尔滨医药》2013,33(4):278-279
目的 观察小儿轮状病毒感染对心肌及肝脏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65例为观察组;同期亦因腹泻住院,轮状病毒阴性,大便细菌培养阴性的患儿65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抽取静脉血检测心肌酶及肝功能.结果 观察组心肌酶及肝功能数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肌及肝功能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 轮状病毒肠炎较其他病原体感染肠炎更容易合并心肌及肝功能损伤,应早期测定患儿心肌酶及肝功能,及时加用营养心肌及保肝药物治疗,减轻心肌及肝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5.
轮状病毒肠炎是由轮状病毒(RV)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感染病,好发于10~12月,多发于6~24个月的婴幼儿,又称小儿秋季腹泻,是常见的小儿腹泻病之一,临床表现以呕吐、腹泻、上呼吸道感染为主要症状,并形成毒血症,造成神经和循环系统的损害。近年来认为,人类RV也可侵犯全身多个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对患儿心肌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将76例粪便轮状病毒(Rotavirus,RV)抗原阳性患儿作为观察组,将同期住院的RV抗原阴性的72例肠炎患儿作对照组,将两组的心肌酶谱、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轮状病毒肠炎组患儿心肌酶谱各指标明显高于非轮状病毒肠炎组(P<0.01),心电图异常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超声心动图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轮状病毒肠炎较非轮状病毒肠炎更容易出现心肌损害。通过检测患儿心肌酶谱、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指标,动态观察其变化,对轮状病毒所致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rotavirus,RV)肠炎致心肌损伤的临床特点,指导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2月~2011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265例,均做心电图、心肌酶谱检测。结果 102例患儿心肌酶增高,心电图有异常,心肌损伤病例占同期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38.5%。其心肌酶的增高与脱水的程度和病情轻重相关。结论轮状病毒肠炎并心肌损害多属于潜在性和亚临床型心肌损害,在临床表现上并无特殊性,有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症状及合并脱水、酸中毒的患儿更易发生心肌损害,诊断上依靠心肌酶及心电图检查,只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并心肌损害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并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轮状病毒肠炎并心肌损害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与治疗组60例,两组均给予补液、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及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大剂量维生素C、能量合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疗程均为7d。结果:治疗组患儿的心肌酶、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下降快于对照组,心电图恢复正常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心肌损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轮状病毒肠炎心肌损害与血清镁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心肌损害与血清镁水平的关系,为预防及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择年龄6个月~2岁合并心肌损害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44例作为观察组,测定血清镁的水平;对照组为中国科学院广州微量元素研究所提供的同龄正常儿童血清镁参考值,比较2组间血清镁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镁水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血清镁的水平明显降低,推测血清镁降低是导致轮状病毒心肌损害原因之一,应引起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