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3.0T高场磁共振对直肠癌T分期的预估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东明  王冬青  卢辉群  朱彦  朱海涛  赵天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1):1613-1614,1616
目的 探讨直肠癌T分期的3.0T磁共振成像(MRI)征象与病理学之间的关系及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价值.方法 对56例经术前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进行3.0T MRI检查,按浸润情况进行影像学归类、分析及分期,并与术 后病理组织学T分期进行对比.结果 56例直肠癌患者的T分期在3.0T高场磁共振下的诊断正确率为85.7%,≤T2~T4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1%、85.7%和94.6%,MRI显示的肿瘤浸润情况与术后病理组织学T分期相关性较强(r=0.774,P<0.01).结论 3.0T高场MRI对直肠癌的T分期有一定帮助,准确率较高,有助于临床手术方案的制订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2.
邓晋郁  于昭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553-554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多层螺旋CT(MSCT)对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对58例经临床拟诊直肠癌患者行磁共振和多层螺旋CT检查,然后将影像观察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肠癌50例,在手术后对所有的患者进行病理分期:T1期2例,T2期5例,T3期38例,T4期5例;多层螺旋CT手术前T分期的准确性可以达到82%(41/50),磁共振术前T分期的准确性可以达到90%(45/50);结论与MSCT相比较,MRI动态增强加脂肪抑制以及延迟扫描对于早期病变的显示,区分T2和T3、T3和T4都有其潜在的优势,对T分期诊断的准确性高于MSCT。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双重造影和磁共振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中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我院确诊的直肠癌患者56例,对术前超声双重造影的T分期结果,术前磁共振的T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T分期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直肠超声双重造影的T分期的总符合率为82.14%(46/56),kappa一致性检验认为超声T分期与病理T分期两者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5T高分辨率MRI对直肠癌的诊断和T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直肠癌患者,均术前磁共振检查及术后病理分析。以病理结果为金指标,分析MRI对术前直肠癌T分期的准确率、高估率及低估率。结果对59例直肠癌患者,其中总体正确分期45例,准确率为76.3%,过高分期7例,高估率11.2%,分期不足7例,低估率11.2%。结论 1.5TMRI能提供准确的T分期,对术前手术方式的选择有重要价值,应该在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MRI技术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挑选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接收的直肠癌患者7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RI检查。探讨MRI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中的应用。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均确诊为直肠癌,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确诊为直肠癌;经MRI检查,74例患者为直肠癌,诊断准确率为100.0%,无差异(P>0.05);N0与N1期检查诊断中,病理检查出N0期27例(36.5%),N1期47例(63.5%),MRI检查中,N0期26例(35.1%),N1期48例(64.9%),并无明显差异(P>0.05);对比病理检查与MRI检查术前T分期结果,差异不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术前应用MRI技术进行金叉,可名下提高术前T分期诊断的准确度,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重要信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分辨磁共振(MRI)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36例,以术后病理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分别计算高分辨MRI检查对直肠癌T分期及N分期的整体符合率,及与病理的一致性。结果 直肠癌高分辨MRI检查T分期与病理T分期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辨MRI检查对T分期直肠癌的术前诊断,具有较高的符合率(75.00%)。高分辨MRI检查对直肠癌N分期的符合率相对较差(44.44%)。直肠癌高分辨MRI检查T分期与病理分期的Kappa一致性分析,T1+T2期、T3期具有中等程度的一致性(Kappa值=0.410、0.481),而T4期一致性极好(Kappa值=0.893)。结论 高分辨直肠MRI可用于直肠癌术前的准确定位及分期,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可靠的影像评估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MRI在直肠癌术前TNM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98例直肠癌患者,研究时间2015年7月10日至2018年4月14日,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CT技术进行检查),观察组(磁共振技术进行检查),于术后行标本病理检查;且对98例直肠癌患者经磁共振、CT及病理检查后的TNM分期确诊率进行观察与评估。结果 98例患者采用磁共振检查可发现T1诊断准确例数4例,百分比66.67%,T2诊断准确例数14例、百分比70.00%,T3诊断准确例数46例、百分比85.19%,T4诊断准确例数18例、百分比100.00%;采用CT检查可发现诊断确诊例数72例、百分比73.47%,其中诊断T1+T2期共12例,存在6例误诊现象,诊断T3共42例,存在14例漏诊,诊断T4共18例,两组T1、T2、诊断确诊率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 <0.05;且在T3、T4诊断确诊率对比中无明显差异,P> 0.05。而经术后病理分期发现T16例、百分比6.12%,T2期20例、百分比20.41%,T3期54例、百分比55.10%,T4期18例、百分比18.37%。结论 MRI应用于直肠癌术前TNM分期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为手术治疗方案提供有效参考依据,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8.
<正>直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故术前正确诊断直肠癌及直肠癌的分期至关重要,目前大部分磁共振(MR)检查多只使用常规序列扫描。本研究制定了一组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的检查方法,对60例直肠癌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并与手术病理作对照研究,旨在进一步提高MRI对直肠癌分期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科学》2019,(23):234-236
目的对CT影像诊断在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入选本研究的150例直肠癌患者收治时间均为2016年2月~2019年2月,在进行手术治疗前均经CT影像进行分期,并将其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病理结果 T1~2期、T3期、T4期分别为70例、59例、21例,CT影像诊断直肠癌临床术前T1~2期、T3期、T4期诊断率分别为95.7%、88.1%、80.9%,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T影像诊断在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CT影像可对其进行分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分析对胃癌前TN分期中进行评估应用磁共振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接受治疗的27例经胃镜活检确诊的胃癌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给予磁共振成像,使用MR动态图像和DWI图像对胃癌患者术前的TV分期进行评估,将其评估结果 和术后病理结果 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MRI对胃癌T分期诊断准确21例,诊断准确率为77.8%;经MRI检查,检出37枚淋巴结,淋巴结检出率成为42.5%;将MRI检出结果 与术后病理结果 进行对比,MRI检查对胃癌术前N分期淋巴结诊断准确率为70.4%。结论 在诊断胃癌前TN分期中采用磁共振诊断,能够提高诊断正确率,DWI成像对胃癌病灶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磁共振T2加权成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在老年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8年1月~2020年12月肿瘤科收治的74例老年直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术前均接受磁共振检查,采用常规T2加权成像与弥散加权成像,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价磁共振联合成像进行TN分期的准确率与一致性.结果 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研究3.0TMRI和多层螺旋CT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某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54例作为研究资料,均于术前接受3.0TMRI和多层螺旋CT检查,回顾性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性,依据手术病理结果评价两种方法N分期的应用价值。结果:MRI诊断T分期准确率88.89%与CT诊断比较明显更高(P<0.05);MRI诊断N分期准确率87.04%与CT诊断N分期准确率77.78%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直肠癌术前诊断中采用3.0TMRI和多层螺旋CT检查均具有较高的价值,其中3.0TMRI在T分期诊断中准确性相对较高,而N分期则无明显优势,因此实际诊断中需选择可靠的术前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联合小视野(FOV)弥散加权成像(DWI)在直肠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9例直肠癌患者,均接受高分辨磁共振T2WI序列与DWI扫描,比较DWI、T2WI、DWI联合T2WI对直肠癌分期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79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直肠癌T分期为:18例患者为T1期, 27例患者为T2期, 21例患者为T3期, 13例患者为T4期;直肠癌N分期为:37例患者为N0期, 26例患者为N1期, 16例患者为N2期。DWI诊断直肠癌T1分期的准确率为33.33%, T2分期的准确率为74.07%, T3分期的准确率为90.48%, T4分期的准确率为84.62%,总诊断准确率为70.89%。T2WI诊断直肠癌T1分期的准确率为72.22%, T2分期的准确率为81.48%, T3分期的准确率为95.24%, T4分期的准确率为92.31%,总诊断准确率为84.81%。DWI联合T2WI诊断直肠癌T1分期的准确率为94.44%, T2分期的准确率为96.30%, T3分期的准确率为100.00%, T4分期的准确率为100.00%,总诊断准确率为97.47%。DWI联合T2WI诊断直肠癌T分期的总准确率均高于DWI、T2WI,且T2WI总诊断准确率高于DWI,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联合T2WI诊断直肠癌N0分期的准确率为89.19%, N1分期的准确率为61.54%, N2分期的准确率为68.75%,总诊断准确率为75.95%。结论高分辨磁共振联合小FOV DWI可对直肠癌分期进行有效诊断,可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联合检测直肠癌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影像科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150例直肠癌患者资料,其中男83例,女67例,年龄31~68(49.35±9.64)岁,均行DWI及DCE-MRI检查,以术前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t检验比较直肠癌分化程度与检测参数ADC值及Ktrans值的关系,χ2检验DWI检测、DCE-MRI检测及联合检测对肿瘤T分期的诊断价值。结果 150例患者病理学结果显示,黏液腺癌患者16例,ADC均值为(1.179±0.173)mm2/s,黏膜性腺癌患者134例,ADC均值为(0.896±0.141)mm2/s,黏液腺癌组ADC值显著高于黏膜性腺癌组(t=4.328,P<0.05);黏膜性腺癌组ADC值随分化程度的升高而升高,Ktrans值随分化程度的升高而降低,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7.548、51.125,均P<0.05);术前DWI检测T1、T2、T3、T4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3.33%(10/12)、86.36%(38/44)、94.67%(71/75)、89.47%(17/19),总准确率为90.67%(136/150);DCE诊断T1、T2、T3、T4期的准确率分别为78.57%(11/14)、88.64%(39/44)、95.95%(71/74)、94.44%(17/18),总准确率为92.00%(138/150);DWI结合DCE诊断T1、T2、T3、T4期的准确率分别为92.31%(12/13)、93.02%(40/43)、97.30%(72/74)、90.00%(18/20),总准确率为94.67%(142/150)。结论 DWI结合DCE-MRI检查有助于提高直肠癌分期诊断的准确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杜宁 《中国医药科学》2013,(23):129-130
目的:探讨在子宫颈癌术前分期中应用磁共振成像的诊断价值。方法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经病理证实为宫颈癌的35例手术患者行MRI检测。结果MRI与宫颈癌于T2WI上呈高信号表达。对宫颈癌疾病整体检出,MRI灵敏度85.71%(30/35)。而对于Ⅰb以上的灵敏度为100%(35/35)。临床分期敏度仅为74.29%(26/35),对于Ⅰb以上的灵敏度为65.71%(23/35)。与MR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对术前宫颈癌分期明显优于临床分期,可作为宫颈癌术前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直肠癌术前探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8月~2009年8月收治的34例直肠癌进展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进行腹腔镜探查下的手术治疗,16例进行开腹探查,比较两组患者行肿瘤根治术的例数,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腹腔镜T分期与术后病理检查的结果符合率为88.9%(16/18),术前临床T分期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61.1%(11/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可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探查,创伤小,能对进展期直肠癌作出准确的诊断和分期,有助于手术决策的制定,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李彩英  陈京莲  韩帅  耿左军  冯平勇 《河北医药》2009,31(24):3345-3347
目的采用16层螺旋CT重新评价传统直肠癌CT分期,进一步制定合理的T分级。方法6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前瞻性行术前多层螺旋CT(MSCT)盆腔平扫及增强扫描,男39例,女28例;平均年龄56.6岁。统计病变大小、肠壁厚度及周围浸润情况,并与术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按照Fleming分期标准对CT资料进行将T三级分级标准,与术后病理T分级对照,一致性较好(Kappa值=0.53);按照Patrick分期标准进行T分级,与病理分期对照,一致性较好(Kappa值=0.56);本研究结合三期增强扫描制定新的T分级标准,与术后病理T分级对照,有更好的一致性(Kappa值=0.67)。结论新的T分级标准与病理T分级对照一致性更好,通过直肠癌的CT征象分析,对术前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及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3.0 T MRI在直肠癌术前分期和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经肠镜及病理确诊的103例 直肠癌患者资料,通过术前MRI影像判断T分期、是否出现肠旁淋巴结转移和筋膜受累,并测量肿瘤下缘-肛缘距离, 将MRI分期和评估结果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MRI诊断T1~2期5例,T3期72例,T4期26例,病理诊断T1期 5例,T2期16例,T3期60例,T4期22例,MRI T1~2、T3、T4期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23.8%和100%、96.7%和 67.4%、90.9%和92.6%,两者一致性较好(Kappa=0.748,P<0.01)。MRI诊断肠旁淋巴结转移74例,术后病理诊断肠 旁淋巴结转移66例,MRI诊断肠旁淋巴结转移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2.4%、64.9%(Kappa=0.601,P<0.01)。接受肛 门切除术的18例患者中,MRI测量的肿瘤下缘-肛缘距离与术后大体标本差值≤6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65例MRI判断筋膜受累阴性者均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38例MRI判断筋膜受累阳性者,其中12例为假阳性;MRI判 断筋膜受累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 100.0%、84.4%,MRI 和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32,P<0.01)。结论 3.0 T MRI可准确地对直肠癌患者进行术前分期和评估,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螺旋CT三期扫描对胃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病理证实为胃癌的临床患者51例。在术前对其进行螺旋CT三期扫描,展开TNM分期,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51例患者CT病灶检出率为100.00%,其中T分期与病理分期符合率为72.55%,N分期与病理分期符合率为52.94%,M分期与病理分期符合率为90.20%。结论胃癌患者术前行螺旋CT三期扫描对于术前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值得临床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20.
王雪委  顾康生 《安徽医药》2013,17(7):1163-1164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胃癌切除术47例患者,术前两周内均行EUS检查,获取EUS检查的T/N分期结果,同时获取术后病理T/N分期结果,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与术前EUS检查结果进行对照,以了解术前EUS检查在判断T/N分期的准确性。结果在胃癌浸润深度T分期上,EUS准确率为70.2%,其中T181.8%,T2 80%,T3 63.6%,T4 66.7%;在判断淋巴结转移N分期上,准确率为74.5%,其中N-77.8%,N+72.4%。结论EUS能进行准确的胃癌术前T、N分期,有助于胃癌综合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