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十年来 ,随着化疗方案的不断改进及综合治疗的爪用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有了大幅度提高 ,但中高度恶性淋巴瘤、结外及复发再治淋巴瘤仍存在缓解期短、进展快的特点 ,大剂量化疗显著抑制骨髓造血机能 ,生活质量降低。我们采用γ 干扰素联合化疗 ,取得良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3年 1月至 1999年 1月以γ 干扰素联合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 5 0例为联合治疗组 ,其中男 32例 ,女 18例 ,年龄 2 1~ 6 8岁 ,平均 4 4岁。临床分期按 1971年AnnArbor会议标准 ,Ⅰ期 8例 ,Ⅱ期 11例 ,Ⅲ期 2 1例 ,Ⅳ期 10…  相似文献   

2.
迄今为止 ,CHOP方案仍然是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的标准方案之一 ,而且加大剂量可提高 NHL的疗效 [1]。但化疗后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和继发性感染所致的化疗间期的延长 ,不同程度阻碍了疾病的治疗。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的问世 ,使上述问题有了很大改观。对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住院的 19例 NHL患者 ,给予 CHOP方案联合 G- CSF治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住院患者 ,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 ,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 19例 ,男 12例 ,女 7例 ,年龄 17岁~ 6 5岁 ,中位年龄 39岁…  相似文献   

3.
大剂量联合化疗主要用于难治性、复发性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或对白血病完全缓解后的强化治疗。感染及出血是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最严重的并发症 ,如何保证化疗后患者安全渡过骨髓抑制期 ,提高患者耐受性 ,降低化疗毒副反应是化疗顺利进行和平安康复的关键。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1年 1月至 2 0 0 1年 5月对 45例难治性、复发性白血病进行大剂量化疗 ,其中急性髓性白血病 (AML ) 2 4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 L ) 2 1例 ,男 31例 ,女 14例 ,年龄 14~5 4岁 ,中位年龄 36岁 ,实施大剂量化疗 94次 ;AML采用阿糖胞苷 (A ra- C) 15 …  相似文献   

4.
自 195 0年始 ,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在全球的发病率每年增长 4% ,据美国学者统计 ,此病的死亡率位居全国恶性肿瘤的第六位 [1 ]。经过 2 0年的不断探索 ,CHOP方案在 NHL 综合治疗中的地位已经确定。本文总结 CHOP方案治疗 47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近期疗效。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本文收集 1997年 10月~ 1999年 8月两个医院血液科收治的 47例初治 NHL患者 ,经病理、细胞学确诊 ,采用 CHOP方案治疗。其中男性 2 9例 ,女性 18例 ;年龄 15~79岁 ,中位年龄 49.5岁。根据 1971年 Ann Arbor国际会议临床分期法 [2 ] , A 期患…  相似文献   

5.
Burkitt淋巴瘤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上常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甲氨蝶呤(MTX)通过干扰肿瘤细胞DNA合成、修复及复制,导致肿瘤细胞受损而发挥抗肿瘤作用。MTX还可作用于其他增殖旺盛的细胞如骨髓、口腔和肠黏膜等;可导致骨髓抑制、消化道溃疡、肾衰竭等不良反应[1]。若不及时防治不仅影响化疗进程,还会给患者带来痛苦。本科对1例成人Burkitt淋巴瘤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标准剂量BEACOPP方案治疗Ⅲ-Ⅳ期霍奇金淋巴瘤(H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例初治的晚期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均接受标准剂量BEACOPP方案化疗,初治肿瘤最大径≥5cm或在化疗后有肿瘤病灶残留的患者给予局部放疗。结果20例患者中14例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90%。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肝功能损害,其中2例患者出现Ⅱ度药物性肺损伤,治疗期间未发现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标准剂量BEACOPP方案治疗晚期霍奇金淋巴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恶性淋巴瘤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治疗方法包括放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已成为治疗恶性淋巴瘤的重要手段[1 ] 。我们于 2 0 0 2年 3月对 1例恶性淋巴瘤患者进行APBSCT治疗 ,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报告 患者 ,女 ,3 9岁。主因诊断恶性淋巴瘤 ,发现颈前及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1个月入院。入院前 9年 ,因纵隔肿物手术摘除 ,病理诊断为霍奇金病 (Hb) ,结节硬化型 ,Ⅱ期A组 ,经联合化疗达完全缓解。但 9年来反复复发 4次 ,常规化疗效果愈来愈差。入院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治疗CD20+小儿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5例均为住院患者,用药剂量:375mg/(m2.次),每周1次,连续4次。可与化疗方案联用。结果5例为完全缓解,其中Ⅲ期2例,Ⅳ期3例(白血病期1例)。主要不良反应:低热2例,消化道反应、头晕1例,关节疼痛、皮疹等,均未出现骨髓抑制。心、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为主方案化疗是治疗CD20+小儿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有效而安全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利妥昔单抗治疗CD20+小儿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5例均为住院患者,用药剂量:375 mg/(m2·次),每周1次,连续 4次.可与化疗方案联用.结果 5例为完全缓解,其中Ⅲ期2例,Ⅳ期3例(白血病期1例).主要不良反应:低热2例,消化道反应、头晕 1例,关节疼痛、皮疹等,均未出现骨髓抑制.心、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结论 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为主方案化疗是治疗CD20+小儿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有效而安全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我科从 1999年 6月~ 2 0 0 2年 7月对大剂量参麦静脉滴注防治化疗所引起的骨髓抑制进行了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本组 6 3例肿瘤患者均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其中男 45例 ,女 18例 ,年龄最大的 6 8岁 ,最小的 4岁 ;其中食管癌 17例 ,肺癌 2 2例 ,恶性淋巴瘤 13例 ,乳腺癌 6例 ,贲门癌 4例 ,右肾癌 1例。1 2 观察方法 将 6 3例随机分组 :参麦组 33例 ,同期不用药对照组 30例。参麦组治疗开始即给参麦注射剂 (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出品 ,批号 0 131 1) 5 0ml加入 5 %G·S5 0 0ml内 ,化疗前静脉滴注 ,每天一次 …  相似文献   

11.
恶性淋巴瘤的治疗近年来有很大进展,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我们利用传统医学的优势,在提高化疗剂量的同时配合软坚、平肝、补肾、升血等中药治疗,以减轻化疗引起的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等毒副反应,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35例非何杰金淋巴瘤均经病理证实。最小年龄8岁,最大70岁,中位年龄36岁。卡劳夫斯基(Karnofsky)评分均在40分以上。大部分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美罗华联合CTNP方案治疗高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6例经病理证实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高龄患者采用美罗华联合CTNP方案化疗。每3周为1个周期。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及其后的毒副反应和疗效。结果 6例高龄患者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2例,1年总生存率83.33%。毒副反应均可耐受,主要是骨髓抑制和输液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美罗华联合CTNP方案是治疗高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有效方案,完全缓解率高且毒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复发及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方法、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对30例复发及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采取DICE化疗方案治疗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经过治疗, CR 10例, PR 8例, RR 12例。完全缓解率33.33%,总有效率达60.00%。毒副作用主要为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脱发及心脏毒性。结论 DICE化疗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确切,且易耐受,价格低廉,毒副作用较轻,是复发及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安全有效的二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1病例介绍 患者,女,64岁.因"确诊非霍奇金淋巴瘤4个月"于2012年2月5日入本院血液科.患者4个月前因"发现全身淋巴结肿大1年,进行性增大2个月"行左颈部淋巴结切除活检术.淋巴结病理:套细胞淋巴瘤;免疫组化:CD20:弥漫+,CD5:+,CyclinDl:+,CD10:-,Bcl-6:-,CD23:-,Ki-67:30%;胸腹部CT报告:双侧腋窝、双侧锁骨上、腹膜后及腹腔内广泛的多发肿大淋巴结影,巨脾.骨髓穿刺组织病理:套细胞淋巴瘤累犯骨髓.病程中体质量明显减轻,明确诊断为套细胞淋巴瘤Ⅳ期B组.2011年10月17日行标准剂量R+HyperCVAD[A+B](方案中含糖皮质激素)方案化疗.  相似文献   

15.
抗CD20+单克隆抗体联合化疗治疗B细胞恶性淋巴瘤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虹  姚福生  严红  胡志平 《河北医药》2003,25(10):756-756
我院自 2 0 0 1年 10月至 2 0 0 3年 5月 ,使用抗CD2 0 + 单克隆抗体 (商品名 :美罗华 )联合化疗治疗B细胞恶性淋巴瘤 5例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L3) 1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6例中 ,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3 5~ 72岁 ,平均5 7.2岁 ;病程 0 .5~ 2年。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参照文献[1 ] 。病例的选择均为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B细胞恶性淋巴瘤或骨髓细胞学及免疫组化证实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B细胞性 ) ,且均为CD2 0 + 的初治患者。1 2 治疗方法 抗CD2 0+ 单克隆抗体 3 75mg m2 静脉滴注 ,有两种方法 ,…  相似文献   

16.
晚期恶性淋巴瘤患者病情严重,浸润范围广泛,经多次化疗而效果不佳。我院自1991年11月至今对3例晚期恶性淋巴瘤进行自体骨髓移植加大剂量化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例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1男,2女。年龄分别为48、28、62岁。2例非何杰金氏病淋巴瘤T 细胞型,1例何杰金氏病混合细胞型。病期2例为Ⅳ期,1例为Ⅲ期。1例经4个月多种方案化疗,未能控制病情发展,肝、脾、淋巴结及两肺弥漫性浸润、高热、气急、平卧时需吸氧,一般情况极差,多次血气分析,氧分压<60mmHg。1例经9个疗程化疗,纵膈淋巴结仍然肿大。另1例经2个疗程化疗未完全缓解(CR)。  相似文献   

17.
张可嘉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2):189+192-189,192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2月诊治的6例原发性小肠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患者发生于十二指肠2例,空肠1例,回肠3例;B细胞型5例,T细胞型1例;临床分析:ⅠE期1例,ⅡE期2例,ⅢE期2例,ⅣE期1例;临床表现:腹痛3例,腹胀2例,腹部包块1例。结论原发性小肠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少见,症状缺乏特异性;术前不易确诊,多经术后病理证实;治疗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预后主要与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综合治疗中的疗效及地位。方法对3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行CHOP方案为主化疗后累及野放疗,统计及有效率及2年生存率并观察其副作用。结果化疗后再行放疗有效率为CR:91%(32/35),PR:9%(3/35),有效率100%。2年生存率88.6%(31/35)。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主要治疗为放化疗,Ⅰ~Ⅱ期非霍奇金淋巴瘤多数采用化疗后行累及野放疗,Ⅲ~Ⅳ期淋巴瘤在化疗的基础上,对于未达CR的,或肿瘤侵犯重要脏器或影响生活的,可考虑行姑息性放疗,放疗剂量30~50Gy即可(患者体质及原肿块、残留肿块大小,肿瘤消退情况,剂量不同),患者对放疗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重症口腔粘膜炎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平  周云飞 《云南医药》2001,22(6):475-475
材料及方法 临床资料 :1999年元月至 2 0 0 0年 8月治疗化疗相关重症口腔粘膜炎 5 2例 ,其中男性 32例 ,女性 2 0例 ,年龄 14~ 76岁 ,平均5 4 8岁。原发肿瘤 :肺癌 17例 ;乳腺癌 11例 ;食道癌 3例 ;胃癌 6例 ;淋巴瘤 10例 ;白血病 5例。均经病理或骨髓象检查确诊。临床症状 :5 2例患者在使用阿霉素、柔红霉素、氨甲喋呤、氟脲嘧啶等药物化疗期间出现口腔粘膜红斑、溃疡 ,表面覆盖伪膜 ,因疼痛影响进食、睡眠。诊 断 根据抗癌药物急性与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1] 、口腔粘膜炎Ⅲ度者 2 0例 ,Ⅳ度者 32例。局部红肿明显 ,有伪膜覆盖伴发…  相似文献   

20.
李克华 《河北医药》2012,34(21):3299-3299
恶性淋巴瘤是目前发病率增长最快的肿瘤之一,每年增长率为7.5%,联合化疗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主要治疗手段[1]。目前采用CHOP方案或CHOP方案为主的综合治疗。我院自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采用CHOP方案联合依托泊苷治疗NHL28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