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腮腺良性病变的CT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腮腺良性病变20例CT表现。结果:20例良性病灶中,其中右侧病变9例,左侧病变11例;腮腺浅叶病变14例,深叶病变3例,浅深叶交界病变3例;2例良性病变边缘不清,术前误诊为恶性肿瘤。结论:大部分腮腺良性病变CT动态扫描能够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CT检查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121例腮腺肿瘤患者CT表现,全部病例均行CT增强扫描。结果 121例患者中,I类70例,除3例腺淋巴瘤外,67例均为良性混合瘤;II类34例,其中16例良性混合瘤,5例恶性混合瘤,7例腺淋巴瘤,4例血管瘤,2例黏液表皮样癌;III类17例,其中恶性混合瘤6例,黏液表皮样癌5例,囊腺癌2例,恶性淋巴瘤3例,腺泡细胞癌1例。结论 CT检查有助于腮腺肿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对分辨良恶性腮腺肿瘤仍有一定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腮腺区病变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CT对腮腺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6例腮腺病变的CT表现。结果 先天性病变12例,良性肿瘤32例,恶性肿瘤9例,脓肿3例,CT均能准确定位,多数病变CT能准确定性,对低度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难以鉴别。结论 CT对腮腺病变的定位,定性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腮腺肿瘤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腮腺肿瘤的CT特征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52例腮腺肿瘤患者CT表现。结果肿瘤按CT表现分三类:52例患者中,Ⅰ类30例,形态规则呈类圆形,密度均匀,边缘清楚,除1例腺淋巴瘤外,29例均为良性混合瘤:Ⅱ类15例,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密度欠均,边界较清或模糊,其中7例良性混合瘤,2例恶性混合瘤,3例腺淋巴瘤,2例血管瘤,1例黏液表皮样癌;Ⅲ类7例,形态不规则,边缘无法确定,其中恶性混合瘤2例,黏液表皮样癌2例,囊腺癌1例,恶性淋巴瘤1例,腺泡细胞癌1例。结论CT对腮腺肿瘤的定位,定性较为准确,特别是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螺旋CT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腮腺肿瘤的SCT表现,探讨SCT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9例腮腺肿瘤的SCT表现.结果 49例患者中,良性肿瘤33例,恶性肿瘤16例,SCT对腮腺肿瘤的定位准确率为100%,SCT能清晰显示腮腺肿瘤的位置、边缘、密度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和颈部淋巴结情况.结论 SCT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唐坚  夏建国  魏仁华  叶童   《中国医学工程》2011,(10):17-18,21
目的 探讨腮腺良恶性病变的CT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腮腺良恶性病变30例CT表现.结果 30例病灶,22例良性病灶,8例恶性肿瘤病灶;其中右侧病变13例,左侧病变17例;腮腺浅叶病变19例,深叶病变6例,浅深叶交界病变5例;4例良性病变边缘不清,术前误诊为恶性肿瘤,2例恶性肿瘤边缘清楚,术前误诊...  相似文献   

7.
肖鹏  范卫君  张亮 《广州医药》2007,38(3):11-12
目的 研究CT诊断腮腺肿瘤的价值.方法 68例行CT扫描与病理诊断作对照研究.结果 CT诊断腮腺肿瘤的敏感性为94.6%,特异性为66.6%,漏诊率5.3%,误诊率33.3%,总符合率为89.7%.CT鉴别诊断良、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82.0%,特异性为78.0%,漏诊率为18.0%,误诊率为22.0%,总符合率为80.9%.结论 CT扫描诊断腮腺肿瘤敏感性、特异性较高,有一定价值,但对肿瘤良、恶性敏感性的分辨有限,病灶边缘模糊不清是判断恶性肿瘤的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腮腺良、恶性肿瘤的CT征象的分析,以提高CT对腮腺肿瘤的诊断正确率。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4例69个病灶的CT表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良性肿瘤36例(50个),恶性肿瘤18例(19个)。73%(36/49)良性肿瘤位于浅叶,26%(13/49)位于深叶及跨叶;47%(9/19)恶性肿瘤位于浅叶,53%(10/19)位于深叶及跨叶(P=0.041)。90%(45/50)良性肿瘤边界清楚,68%(34/50)形态规则;90%(17/19)恶性肿瘤边界不清楚,84%(16/19)形态不规则(P值均为0.000)。64%(32/50)良性肿瘤密度不均匀,84%(16/19)恶性肿瘤密度不均匀。密度不均匀良性肿瘤低密度区边界清楚88%(30/34),小片状61%(21/39),恶性肿瘤低密度区边界不清100%(16/16),大片状69%(11/16)(p=0.000)。强化程度大于等于肌肉者,良性占95%(41/43),恶性占88%(16/18)。16例肿瘤可见颈部肿大淋巴结(最大横径≥8mm),8例良性,8例恶性。12例恶性肿瘤侵犯周围组织。结论位于浅叶、边界清楚、形态规则、病变内低密度区边界清楚为良性肿瘤的特点,反之则为恶性肿瘤的特点。根据患者性别、年龄及病变部位、多发性、强化特点、血管通过环绕征等,有助于多形性腺瘤与warthin’s瘤的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腮腺及其周围间隙的CT解剖标志对腮腺肿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对 4 0例、4 2侧腮腺肿瘤病历做回顾性分析 ,从病变部位、病变发展情况 ,研究腮腺及其旁解剖结构对腮腺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提供帮助。结果 :腮腺浅、深叶的重要解剖标志是走行在腮腺中的面神经和下颌后静脉 ,本组面神经显示的有 16例 (38% ) ,下颌后静脉显示的有 32例(80 % )。浅叶肿瘤向前侵及咬肌 10例 (2 5 % ) ;向后侵及胸锁乳突肌前缘 14例 (33% ) ;向外与皮肤及皮下组织粘连。深叶肿瘤向内突向咽旁间隙 ,与腮腺深叶内缘旁的茎突肌群及颈血管紧邻 ,使之受压、移位 ,关系密切 ,分界不清 ,本组颈鞘血管显示的有 12例 (30 % ) ,其中 9例颈鞘血管变窄 ,并有受压、移位。结论 :清楚地了解腮腺及其旁的解剖关系 ,可以判断肿瘤的来源 ,并帮助做出定性诊断 ,可直接影响手术前处理和手术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肾癌是最常见的肾脏原发恶性肿瘤。既往主要依靠超声 (ultrasound ,US)和静脉肾盂造影 (intravenouspy elogram ,IVP)检查 ,CT扫描是早期肾癌较准确的检查方法。笔者收集我院近年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30例肾癌患者资料 ,着重探讨肾癌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中男 17例 ,女 13例 ,年龄2 8~ 78岁 (平均 5 9岁 )。主要临床表现 :血尿 (18例 )、腰痛 (14例 )和腹部包块 (8例 )。体检偶然发现 1例。病程 1周~半年。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癌 ,其中肾透明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对腮腺良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病理证实的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CT资料,其中11例行增强扫描。结果43例中多形性腺瘤20例,腺淋巴瘤6例,基底细胞腺瘤4例,嗜酸细胞腺瘤1例,神经鞘瘤1例,神经纤维瘤、囊肿、鳃裂囊肿、淋巴管瘤各2例,血管淋巴管瘤、血管畸形和脂肪瘤各1例。33例肿瘤位于腮腺浅叶;36例形态规则,7例形态不规则;40例与正常腮腺组织分界清楚,3例分界不清;20例密度均匀,23例密度不均。增强后10例不均匀强化,1例(脂肪瘤)未强化。结论腮腺良性肿瘤的MS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MSCT在腮腺良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对腮腺区占位性病变诊断价值。方法对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区占位性病变的病人进行腮腺区CT平扫及增强扫描,总结其CT表现。结果腮腺内病变16例,其中腮腺内恶性占位10例;腺腮外病变3例。CT能鉴别腮腺内外肿块,能够显示肿块的部位、大小、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CT对腮腺区占位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刘志  何娜娜  薛鹏 《中外医疗》2014,(10):192+194-192,194
目的:提高对腮腺Warthin瘤CT表现的认识。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腮腺Warthin瘤的术前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腮腺Warthin瘤患者中男15例,女3例,平均年龄约为52岁,12例(约66.7%)患者为腮腺单侧浅叶下极单发病变,2例(约11.1%)为腮腺单侧浅叶2~4个变病,4例(约22.2%)为双侧腮腺多个病变;CT扫描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小结节样,17例病变边缘清晰,增强扫描病变动脉期呈较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减弱,4例病变(约22.2%)内可见小囊状未强化影。结论腮腺Warthin瘤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可多发或双侧发病,CT增强扫描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小结节样软组织密度影,边缘清晰,增强扫描扫描病变呈快进、快出表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和MRI对腮腺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2例腮腺区肿瘤(良性36例,恶性36例)进行CT和MRI检查,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腮腺肿瘤大多位于腮腺浅叶(44/72),良性肿瘤以混合瘤居多(26/36),CT和MRI表现为境界清楚、密度均匀的肿块,CT和MRI测量结果与术后病理大小一致;恶性肿瘤以粘液表皮样癌较多(14/28),CT和MRI多显示为境界不清、密度不均的肿块,术前测量大小常小于术后病理结果;转移癌以鼻咽部来源多见(6/8).72例腮腺肿瘤中,术前定位准确率为100%,良恶性性质判断准确率为95.8%.结论CT和MRI对腮腺区肿瘤的定位、定最及定性较为准确,具有较大的价值,对面神经的显示MRI优于CT.  相似文献   

15.
王传彬  程涛 《安徽医学》2015,36(5):548-55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腮腺基底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总结其具有诊断意义的CT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腮腺基底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和CT资料,并复习相关国内外文献.结果 腮腺基底细胞瘤中老年女性多见,多表现为腮腺区无痛性渐大性肿块.16例单发,1例多发;12个病灶位于浅叶,紧邻包膜下;15个病灶呈圆形、椭圆形,3个病灶呈浅分叶状;所有病灶均边界清楚;病灶较小,平均最大径约6~36 mm;9个病灶呈均匀或不均匀实性,增强后动脉期多明显强化,静脉期多缓慢持续强化或缓慢减退;9个病灶呈囊实性,增强后呈均匀薄壁"环形"、不均匀"花环状"或"附壁岛状"强化.结论腮腺基底细胞腺瘤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和CT表现,MSCT能够对大多数病灶做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CT对肾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49例肾癌的CT表现,均经手术病理证实.CT诊断准确率为95.9%.CT对小肾癌及边缘性肿瘤诊断率较高,无1例假阴性,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B超及IVU.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T在诊断腮腺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 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腮腺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结果 :本组 31例腮腺恶性肿瘤中有粘液表皮样癌 13例 ,腺样囊性癌 7例 ,恶性混合瘤 5例 ,腺泡细胞癌 4例和鳞状细胞癌 2例。大多数恶性肿瘤CT表现为边缘模糊、密度不均、形态不规则或呈分叶状的肿块 ;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明显且生长迅速的腮腺肿块。结论 :结合临床资料分析CT表现 ,能正确诊断大部分腮腺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8.
魏文洲 《当代医学》2001,7(10):63-64,54
腮腺恶性肿瘤较良性肿瘤少见,它既可起源自于腮腺上皮,也可来自腮腺间叶成份.病理类型十分复杂,且不同类型肿瘤的病理特点和生物学特性各不相同,部分恶性肿瘤的CT表现与良性者相似,易引起混淆.因此术前仔细分析腮腺CT图像并紧密结合临床进行分析,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MSCT双期增强扫描对腮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并总结各病种的双期增强CT表现特征。方法对病理证实的13例良性混合瘤、10例腺淋巴瘤、2例嗜酸性腺瘤、2例单纯性腺瘤、17例恶性肿瘤和6例慢性炎症共50例腮腺良恶性疾病病例进行腮腺MSCT平扫和注药后50秒、I20秒双期增强扫描,测量各期的病灶CT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不同性质腮腺病变的双期增强CT特征并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恶性肿瘤与良性混合瘤的双期增强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与腺淋巴瘤的双期增强值均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包埋和/或破坏邻近血管、肿瘤内低密度区呈中央分布、肿瘤同时累及腮腺深浅叶三种CT征象对腮腺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8.24%、90.00%、76.47%和100%、87.50%、92.59%。延迟强化征象、延迟排空征象分别对良性混合瘤、腺淋巴瘤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为90%、92.31%和88.24%、85.71%。结论MSCT双期增强扫描对腮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对腮腺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腮腺肿瘤的CT表现和病理结果。结果腮腺混合瘤10例(共18个病灶),黏液表皮样癌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瘤1例。结论 CT征象可以为腮腺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位于浅叶、边界清楚、类圆形或椭圆形的腮腺肿瘤多为良性肿瘤;反之,多为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