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枕下极外侧入路与椎动脉相关的显微解剖.方法:采用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12例,进行模拟枕下极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手术,测量各重要结构的体表投影数值及椎动脉颅内段行程等相关参数.结果:该入路中主要的解剖结构有:寰枕关节及其周围结构;椎动脉第Ⅱ~Ⅳ段的走行;颅神经根丝及其走行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其中乙状窦、枕髁和椎动脉是该入路重要的解剖标志,左右椎动脉直径和长度均无显著性差异,83.3%的椎动脉在舌下神经腹侧走过,16.7%的椎动脉穿舌下神经上下束之间.结论:采用枕下极外侧入路可以增加术野空间,减少对脑干和重要血管神经的牵拉,是较为理想的手术入路,但要注意对椎动脉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颈源性眩晕是由椎动脉型颈椎病引起,故又称椎动脉压迫综合征[1],通常伴有头痛、耳鸣、恶心呕吐、视力障碍、猝然昏倒等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质量.其发病主要是由于颈椎横突孔狭窄、钩椎关节增生,或颈椎间盘退变等对椎动脉产生机械性压迫,使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丛受到激惹,造成椎-基底系动脉供血不足,出现眩晕症状.2007年1月~2009年7月,笔者采用葛根素注射液结合银杏叶片治疗颈源性眩晕6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以椎动脉供血不足为病理基础,以间歇性眩晕及发作与头部活动姿势有明显关系为临床特点,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目的主要是缓解症状,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椎动脉型颈椎病牵引重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一个综合症候群,由于颈椎不稳退变,骨质增生等原因.直接刺激压迫动脉或者由于刺激了颈椎关节囊、韧带和椎动脉壁周围交感神经引起的反射性椎动脉痉挛而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的病症.  相似文献   

5.
椎源性短暂性脑缺血发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椎源性短暂性脑缺血 (TIAv)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用彩色多普勒检测 1 2 8例椎动脉 ,观察椎动脉形态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实验组椎动脉内径变细 ,血流速度降低 ,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1 )。结论 椎动脉低血流灌注是引起TIAv的重要原因 ,椎动脉先天性异常、颈椎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是TIAv的主要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6.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导致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头晕是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常见症状.部分患者有恶心感,急性发病时患者不能抬头,少数患者有复视、眼颤、耳鸣及耳聋等症状.在体征方面,发病时患者颈部活动受限,作颈部旋转或活动可引起眩晕、恶心或心慌等症状;部分患者在患侧锁骨上听诊检查能听到椎动脉因为扭曲、血流受阻引起的杂音.  相似文献   

7.
椎动物的解剖及齿突的血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动脉在颈部位置较深 ,其损伤包括医源性颈部手术损伤并不常见。Smith等[1] 回顾了 5年的前路减压手术经验后报道有 0 .5%椎动脉撕裂发生。但是 ,如果一侧椎动脉损伤如撕裂伤后 ,选择直接结扎椎动脉的处理对那些对侧椎动脉血流不足的患者来说 ,其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Shintnait和Zer vas[2 ] 报道椎动脉结扎死亡率为 12 %。齿突骨折并不少见 ,尤其是老年人 ,其并发症发生率较高[3 ,4 ] 。齿突的骨折常出现骨不连接 ,尤其是高位齿突骨折 ,保守治疗其发生率为 0 %~ 80 % ,齿突血供较差是主要原因之一[5] 。本篇又旨在进…  相似文献   

8.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一般将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等几类.一般颈型颈椎病采用局部痛点阻滞,辅以理疗牵引等治疗疗效肯定,不用住院治疗,脊髓型少见.  相似文献   

9.
磁共振动脉造影对椎动脉狭窄或变异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椎动脉经颅多普勒(TCD)、磁共振动脉造影(MRA)、脑干诱发电位(BAEP)及椎动脉超声对椎动脉狭窄或变异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9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患者进行椎动脉TCD、MRA、BAEP及椎动脉超声等检查.结果 89例患者中椎动脉TCD异常74例(83.15%),MRA异常47例(52.81%),椎动脉B超异常46例(51.69%),BAEP异常40例(44.94%).椎动脉TCD可清晰地反映血管的血流速度和方向,间接地反映血管狭窄,椎动脉MRA能清楚地显示血管病理形态,TCD异常率与动脉硬化和颈椎病有关,MRA的异常率与患者的病程长短有关.结论 椎动脉TCD、MRA、BAEP及椎动脉超声4种方法 合用,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诊断椎动脉狭窄或变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反复眩晕青年人与中老年人椎动脉彩色多谱勒特点.方法 利用彩色多谱勒检测69例反复眩晕青年人及76例中老年人颅外段椎动脉,观察两组第一段及第二段椎动脉走行、内径等.结果 反复眩晕青年人组以第一段椎动脉先天性发育异常多见,共42例,占61%;第二段椎动脉异常27例,d/27%.反复眩晕中老年人组以第二段椎动脉异常多见,共46例,占61%;第1段先天性发育异常23例,占30%.结论 彩色多普勒在眩晕患者椎动脉检查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反复眩晕青年人及中老年人椎动脉异常原因不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保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提高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方法推拿、牵引、针灸、电脑中频药透、静点川芎嗪等疗法. 结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日渐增多,保守疗法有效率达92.19%.  相似文献   

12.
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退行性改变 ,脊柱内外平衡失调 ,压迫或刺激椎动脉及交感神经等 ,引起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其发病机制主要有椎动脉机械压迫学说、交感神经刺激学说、椎间失稳或软组织炎症直接或间接刺激神经 (交感神经、窦椎神经等 )学说三种解释。赵定麟 [1]认为 ,脊椎退变失稳、骨赘形成、椎间隙改变及髓核脱出等可刺激或压迫椎动脉及其周壁上的交感神经而引起椎动脉痉挛、狭窄或折曲改变 ,导致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全。李春生[2 ] 分析亦认为 ,颈椎退行性改变可刺激交感干神…  相似文献   

13.
颈椎病伴眩晕8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钮红音  李静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4,24(4):423-423,42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椎病伴眩晕患者椎动脉血流声像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80例颈椎病伴眩晕患者双侧椎动脉160条,观察椎动脉形态、内径、走行、管壁厚度、回声、血流情况,测量有关参数并与正常人对照比较。结果:62例发现椎动脉异常,椎动脉椎骨段走行弯曲或扭曲明显增多,椎动脉均匀性或局限性狭窄高于对照组;椎动脉供血不足时,在狭窄的基础上血流速度降低。结论:颈椎病所致椎动脉形态与结构改变是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解剖学基础,是导致眩晕等症状的主要原因,彩色多普勒超声为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多种因素致使椎动脉遭受刺激或压迫,以致血管迂曲、狭窄、造成椎动脉供血不足的综合征,是中老年人常见病.本文通过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研究作一综述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燕  姜树军  李晓荟  刘平  刘鹏  熊斌  岳阳  段博  边洋 《北京医学》2015,37(10):912-915
目的 探讨5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椎动脉纤细与后循环缺血性头晕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总结506例我院收治的50岁以上患者的椎动脉彩色超声检查结果,对双侧椎动脉的直径、血流量资料及是否有头晕史进行分析.椎动脉直径<2.5mm被判断为椎动脉纤细.结果 在全部患者中,两侧椎动脉的直径和血流速度无统计学差异.19例患者左侧椎动脉直径<2.5mm,43例患者右侧椎动脉直径<2.5 mm,19例患者双侧椎动脉直径<2.5 mm.椎动脉直径纤细患者其椎动脉血流量显著低于椎动脉直径正常患者.单侧椎动脉直径<2.5 mm组及双侧椎动脉直径<2.5 mm组头晕发生率显著高于椎动脉直径≥2.5 mm组(P<0.01).结论 506例患者中单侧或双侧椎动脉纤细者占少数,双侧椎动脉纤细者后循环缺血性头晕发生率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160根所检出的椎动脉颈段走行变异的患者进行临床症状及超声测量值的相关性分析.方法行颈部血管超声对所检出的160根椎动脉颈段走行变异与180根椎动脉颈段走行正常的椎动脉进行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阻力指数、博动指数以及临床症状进行比较.结果160根椎动脉颈段走行变异的患者中,其中有8例是双侧椎动脉颈段走行变异,因此患者是156例,156例患者中,头晕头痛患者135例(其中32例合并有高血压).变异组椎动脉第三段峰值血流速度明显减慢,与自身一、二段及对照组三段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异组内45岁以上头晕头痛者所占比例与45岁以下头晕头痛者所占比例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阻力指数、博动指数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动脉在颅外段走行过程中变异种类较多,本文主要就椎动脉颈段走行变异来讨论,颈段走行变异一方面可影响到椎动脉血流量的减少,从而导致患者头晕头痛的症状,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加,变异的椎动脉当转颈时由于各种原因,椎动脉受压明显,可加重椎动脉供血不足,使得头晕头痛的症状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颈椎不稳在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伴有椎动脉型颈椎病表现的混合型颈椎病32例,观察颈椎稳定性、围领制动、手术疗效等指标.结果 22例患者出现颈椎不稳,不稳定节段脊髓可见异常信号及脊髓神经根受压征象.22例术后症状消失;9例术后症状大部分消失;1例术后症状加重.结论 颈椎不稳是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手术治疗颈椎不稳所致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一亚型,是由于颈椎肥大增生,增生的骨质突入椎动脉管,压迫椎动脉或使椎动脉官腔狭窄,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本文对我科自2007年3月至2008年7月期间临床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71例门诊和住院患者用TCD检测双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原华  滕春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11):1284-1284
<正>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常见类型,大多是颈部软组织损伤或颈椎失稳、颈椎骨质增生等病变而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出现的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我院理疗科从1998年以来收治36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理变化和体征,应用推拿及综合物理疗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回顾156例颈性眩晕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病因并探讨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2007~2010年收治的156例颈性眩晕患者,全部病人均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或椎动脉造影检查(DSA),其中非手术治疗96例,颈椎前路融合手术57例,椎动脉支架成形术3例,术后按照Nagashima标准评价其疗效.结果 随访8~42个月,平均25个月,93例(59.6%)患者效果为优或良,手术组优于非手术组;椎动脉受累部位:起始段4例,椎体段118例,颅内段8例,发育性椎动脉狭窄6例,无影像学异常者20例;本组无死亡病例,手术组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病例,椎动脉造影后脑梗塞2例,髂骨取骨伤口感染2例,颈椎螺钉松动1例.结论 钩椎关节增生、椎间隙塌陷导致的椎动脉扭曲是颈性眩晕的主要原因,前路颈椎融合术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