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对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 62例进行临床观察心理康复护理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神经科自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 2月共收治经临床 CT或 MRI确诊为脑卒中患者 2 1 9例。其中脑出血 41例 ,脑梗死 1 78例 ;男 1 1 3例 ,女 1 0 6例 ,年龄 2 3~ 85岁 ,病程 1~ 3个月。失语和痴呆及发病前有抑郁史者均未列入本观察。发病两周后采用 HAMD或 Zung量表评测。HAMD量表≥ 1 7分或 Zung量表≥ 40分即可诊断。2 治疗方法2 .1 药物治疗 抑郁障碍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康复护理。通过采集病例和问卷调查方式获得每位患者的个…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大多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其心理变化、精神负担是多种多样的,2006年8月至2009年9月笔者所在科室对108例患者从入院、治疗到康复全过程实施康复心理护理,患者、家属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卒中早期康复的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对280名脑卒中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结果:使他们重返了社会,回归到家庭之中。结论:重视身心一体的心理功能与生理功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促进患者全面康复和实现社会功能的共同基础。  相似文献   

4.
5.
6.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意义。总结5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入院6周内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上.按照循序渐进、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原则训练,对患者的功能恢复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病人恢复期的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宗秀 《中原医刊》2004,31(2):61-62
脑卒中亦称脑血管意外或脑中风 ,分为出血性与缺血性两大类[1] ,是中老年人的一类常见病 ,多发病 ,不仅死亡率高 ,致残率也很高 ,给人们造成的痛苦较大。因此 ,对脑卒中病人的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尤为重要。1 心理变化脑卒中病人恢复期意识清醒 ,生命体征较稳定 ,但这类病人易导致偏瘫和语言障碍 ,往往出现一些心理变化 ,如 :1.1 恐惧 :怕病治不好 ,怕死。1.2 绝望 :对疾病治疗无信心。1.3 烦燥焦虑 :自身丧失劳动能力 ,担心子女就业 ,家庭生活无保障 ,以及自身的衣、食、住、行等 ,患者往往悲观失望 ,情绪不稳。2 心理护理2 .1 与病人…  相似文献   

8.
38例脑卒中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萍 《吉林医学》2010,31(12):1695-1696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康复护理的过程及护理经验与体会。方法:选择我院38例脑卒中患者,分别采取了一系列的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护理措施。结果:痊愈出院10例,好转38例。结论:经过上述一系列的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护理措施的合理应用,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减少致残率,有效地缩短康复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康复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病情的影响,总结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方法。方法:我院对150例老年脑卒中康复患者展开心理状态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展开分析。根据患者具体心理状态提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结果:通过护理干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了显着改善,健康生活方式和正确的用药方式也得到加强,从而对病情达到了良好的控制和改善效果。其中病情改善显著107例,有效3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达96.0%。结论:准确的心理状态分析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患者改善和控制病情的作用十分显着,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心理康复对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采用心理支持疗法、放松疗法、危机干预法、家庭心理治疗等心理护理方法,对4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HAMD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末,实验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76.7%,实验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康复在改善了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的同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了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12.
程晓霞 《大家健康》2016,(5):278-279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康复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该院接诊的脑卒中80例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处理,研究组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脑卒中病人康复中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早期心理康复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心理和情感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年龄,性别,文化背和社会背景,神经系统缺损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每天均常规给予神经内科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心理和情感障碍的护理干预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和8周进行HAMD抑郁量表评定,于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进行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后4周、8周的HAMD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8周神经系统缺损评定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早期心理康复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康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心理状态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SAS和SDS量表)、日常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和运动功能(FMA量表)。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FMA、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能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负面心理状态,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及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及心理护理,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和一般护理,比较两组康复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MBI(改良Barthel指数)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d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及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效果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董松巧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8):16-19,2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心理康复中的效果。方法:按抛硬币分组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整体护理;在整体护理基础上,研究组由责任护士实施循证护理,时间为4周。干预前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中文版知觉心理压力量表(CPSS)、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心理康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入组时GSES、CPSS、MUIS和SCL-90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G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MUIS、CPSS和SCL-9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取循证护理方法护理脑卒中患者有助于提高心理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恢复期心理康复护理对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 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康复护理,实验组实施规范化心理护理方案,入选时和干预30 d、45 d、60 d后采用脑卒中肌力评定.结果 对照组30 d、45 d、60 d肌力评定:肌力从0级升至I级46例,从I级升至Ⅱ级25例,从Ⅱ级升至Ⅲ级29例,肌力恢复不明显;实验组30 d、45 d、60 d肌力评定,从0级升至Ⅲ级30例,从I级升至Ⅳ+级46例,从0级升至Ⅳ+级24例,肌力恢复明显.结论 脑卒中偏瘫恢复期心理护理对神经功能康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是一组以脑缺氧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脑卒中发病后如能及时抢救、合理治疗和护理,患者可安全渡过急性期进入恢复期.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收治46例脑卒中后出现肢体瘫痪的患者,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运用康复护理程序在早期对患者实施系统、规范的康复护理及训练,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家庭康复护理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目的 研究家庭康复护理综合干预对社区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社区脑卒中患者 6 0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两组各 30人 ,由社区护士实施 3个月的综合干预 ,干预结束时作心理状况调查。结果  6项不良心理状况中 ,除害怕感外其他 5项在干预 3个月时两组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均 <0 0 5 )。结论 脑卒中家庭康复护理综合干预能使社区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的心理障碍减轻。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病人心理康复的目的在于帮助患者面对现实、改善不良心态,增强对治疗的依从性,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心理学角度提高患者的素质.以及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心理干预,减少患者和家属间的不良心理互动,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