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硬膜外麻醉或腰麻后的神经并发症是指因这类麻醉后引起了脊髓,神经根(前根或后根)或外周神经干的损伤,从而产生感觉与运动功能障碍。然而其中有的并  相似文献   

2.
付杨 《黑龙江医学》2005,29(3):201-201
1990年以来 ,我院应用布比卡因行牙髓麻醉 82例 ,获得拔髓时及拔髓后无痛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用 5 #针头抽吸麻醉药 0 5~ 1mL ,经穿髓点插入髓腔或根管 ,注入麻醉药并不断的深入 ,尽量能使麻药注入整个根管内。若此牙无穿髓点 ,可以先作传导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或龋洞内贴敷麻药下开髓后再作髓内麻醉。麻醉后用拔髓针常规拔髓后封药或 1次根充。本组任选门诊病人 82例 ,其中男 4 2例 ,女 4 0例。除 5例为上颌磨牙、腭根外 ,其余均为单根牙。年龄最小的 10岁 ,最大 6 7岁。因常规传导麻醉后拔髓疼痛改用此方法者 2 9例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腱鞘麻醉在小儿手外伤治疗中的优越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小儿手术麻醉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接受急、慢诊手部手术患儿102例(104指)。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传统指根神经阻滞麻醉组(54例,54指)和改良腱鞘麻醉组(48例,50指)。完成麻醉后5min内间隔1min对4个部位采用FLACC评分法(<7岁)或视觉模拟评分(VAS)法(7~18岁)进行痛觉检测,注射后5min内疼痛评分为0则表示麻醉成功。5min以后患儿仍然感觉疼痛无法接受手术为麻醉失败,改用传统指神经阻滞麻醉完成手术。检测2组患儿麻醉成功率、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以及麻醉药剂量。结果:改良腱鞘麻醉组和传统指根神经阻滞麻醉组患儿麻醉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指根神经阻滞麻醉组比较,改良腱鞘麻醉组患儿麻醉平均起效时间缩短(P<0.05),平均麻醉药剂量减少(P<0.05)。结论:改良腱鞘麻醉具有使用麻醉药剂量小、麻醉起效快、操作简便和患儿痛苦小等优点,适用于小儿手外伤的麻醉。  相似文献   

4.
髓内麻醉是局部麻醉的一种方法,效果良好。我们应用此法行去髓术37例,并与浸润麻醉法进行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两种方法均随机选择。髓内麻醉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龄20~60岁。其中5例为浸润麻醉失败后改用此法者。局部浸润麻醉法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21~60岁。两组病例均为露髓、根管粗大的单根管牙齿。2.方法:备5号或41/2号针头及高压注射器,首先扩大穿髓点,以能插入针头大小为宜。抽取2%利多卡因0.5ml 左右,循根管方向经穿髓孔进入根管内,边进针边推药液,退出针头后即用拔髓  相似文献   

5.
李红英  蔡杰衡 《广东医学》2004,25(8):943-944
目的 探讨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 对4~15岁患儿39例于俯卧位下行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麻醉选择气管内静脉复合全麻。结果 全组均于全麻下成功完成术中电刺激及选择性切断脊神经后根。结论 选择作用快、排出快、不影响肌电反应的麻醉药物,便于术中依手术所需及时调整麻醉深度,同时注意防止俯卧位可能引起的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听觉诱发电位(AEP)是指听觉系统在接受声音刺激后,从耳蜗至各级听觉中枢产生的相应电活动,能监测术中知晓,迅速反映麻醉深度变化.脑瘫患儿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需在术中刺激各脊神经后根小束,麻醉不宜过深,故需要调控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7.
任远  李小军 《当代医学》2011,17(8):146-146
目的观察碧兰麻(4%复方阿替卡因)在拔除残髓时的止痛效果。方法采用2%盐酸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或阻滞麻醉作为对照组;碧兰麻根管内导入法作为实验组,对于两组的止痛效果分别按根管数进行统计,0级、1级、2级合计为有效,统计出有效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麻醉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碧兰麻根管内注射麻醉处理根管残髓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李显俊 《甘肃医药》1994,13(1):51-52
髓腔内直接麻醉法,是用2%普鲁卡因或2%利多卡因直接注射到牙髓腔内,使牙髓失去疼痛感觉的一种简便、易行、疗效好的麻醉法。自1975年以来,我科采用此法进行麻醉去髓,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适应征牙髓暴露且根管通畅(外伤或其它原  相似文献   

9.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系运用电刺激法,选择性切断脊神经后根的部分纤维以治疗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所致的下肢痉挛,是近年来对痉挛性脑瘫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该手术创伤大,操作精细,刺激较强,麻醉既要满足手术要求,又要避免电刺激脊神经后根引起的不良反应,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术中麻醉深度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该手术难度大、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因此对麻醉的要求较高。我们自1998年4月2005年8月共施此项手术35例,现将麻醉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找一种拔除残髓止痛效果好的方法及麻药。方法:采用2%盐酸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或阻滞麻醉做为对照组;碧兰麻根管内导入法做为实验组,对于两组的止痛效果分别按根管数进行统计,0级、1级、2级合计为有效,统计出有效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麻醉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碧兰麻根管内导入法对残余根髓进行麻醉处理有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牙髓炎是口腔内科的多发病和常见病,患者常因剧烈疼痛难以忍受而就诊,封失活剂使牙髓失活是传统治疗方法,但往往会发生失活不全、封药后疼痛加剧。近年来我科采用常规浸润或阻滞麻醉后开髓,向髓腔内注射2%肾上腺素普鲁卡因后即治疗的方法,大大减轻了操作时的疼痛,缩短了根管治疗疗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口腔科门诊患者192例,男86例、女106例;年龄16~72岁;均为急、慢性牙髓炎,髓腔闭锁,其中前牙72颗、后牙120颗。1.2方法用2%利多卡因对患牙行阻滞麻醉或浸润麻醉,显效后打开髓腔;用5#麻醉注射器(将针头弄弯)插入穿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替卡因肾上腺素与利多卡因对儿童根管治疗术的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院65例行根管治疗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0)。观察组给予阿替卡因肾上腺素麻醉,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麻醉前(T_0)、麻醉后10 min(T_1)及麻醉后20 min(T_2)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结果:观察组麻醉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_1与T_2时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T_0、T_1、T_2时的SBP、DBP与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利多卡因比较,在儿童根管治疗术中阿替卡因肾上腺素麻醉效果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且对血流动力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研究磨牙牙髓病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在局部麻醉下,对患者进行开髄、拔髓、根管消毒、根管充填。结果 324例术后21例有咬合痛等轻慠根尖刺激症状,数日后消失;7例因根管遗有残髓热刺激痛,经再次去髓后症状消失;1例因治疗后未及时复诊根充,导致根管内感染,引发尖周炎,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在局部麻醉下去髓,可立即解除患者的痛苦,减少复诊次数,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小儿脑瘫是一种综合征。目前认为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是解除脑瘫痉挛和改善功能最有效的方法。该手术不但要求麻醉平稳无痛,且术中用神经阈值探测仪电激脊神经后根时要有肌收缩反应,所以其麻醉有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手术中二氧化碳 (CO2 )气腹可能扰乱患者生理功能或产生并发症。本研究观察、比较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时CO2 气腹对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1 临床资料选自我院 1999年 7月至 2 0 0 0年 1月进行的腹腔镜手术患者 30例。全身麻醉 15例 (全身麻醉组 ) ,硬膜外麻醉 15例 (硬膜外麻醉组 ) ,平均年龄为2 9 .9岁 ,平均体重 54.6kg。 2组术前均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 0 .1g。全身麻醉组以地西泮、硫喷妥钠、芬太尼及司可林诱导气管插入后 ,接Ohmeda 780 0麻醉机控制呼吸 ,术中以潘可罗宁和吸入氨氟醚维持麻醉。术中气腹前根…  相似文献   

16.
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是通过把局部麻醉剂注入硬膜外腔,使脊神经根出现暂时性麻痹,称为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由于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互不相通,注药后不会对脑脊液造成直接影响。硬膜外腔的腔内为疏松结缔组织与小静脉丛,  相似文献   

17.
李亚欣 《吉林医学》2013,34(7):1233-1234
目的:对比观察老年患者麻醉下直接拔髓及失活后拔髓在拔髓疼痛程度与拔髓效果上的比较。方法:选择50~68岁老年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采用麻醉下开髓并揭开髓室顶后选用周效失活剂封药2周后再行拔髓及根管预备,对照组选用一次性麻醉下开髓揭开髓顶并进行拔髓及根管预备。结果:试验组失活后拔髓与对照组麻醉下直接拔髓在疼痛程度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拔髓效果方面试验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患者采用失活后拔髓无论在临床效果上还是心理接受程度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黄家基 《广西医学》2008,30(8):1271-1271
手指部的手术往往多用臂丛麻醉或指根神经阻滞麻醉,臂丛麻醉需麻醉医师操作,具有一定麻醉风险,指神经阻滞麻醉有指神经和指动脉损伤的可能。2002年7月到2006年7月,我科对290例(320指)手指手术病人行手指屈肌腱鞘管内麻醉,除2例(两指)外,余指均获得完全麻醉,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系统评价椎管内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膝关节或髋关节置换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和MEDLINE数据库中有关椎管内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膝关节或髋关节置换术后SSI发生率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9月。使用Rev 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两组术后SSI发生率。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涉及患者353 16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椎管内麻醉组置换术后SSI发生率低于全身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结果表明椎管内麻醉可降低膝关节或髋关节置换术后SSI发生率(P<0.05)。漏斗图显示研究无发表偏倚。结论 椎管内麻醉有助于降低膝关节或髋关节术后SSI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老年全身麻醉后苏醒时间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老年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用随机数字表将纳入的72例老年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6)。观察组采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与芬太尼复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后苏醒时间及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麻醉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偏短(P〈0.05或P〈0.01)。麻醉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之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麻醉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在6h和12h时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值明显小于观察组(P〈0.05),麻醉后24h两组患者MMSE评分均上升至麻醉前水平(P〉0.05)。结论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麻醉后苏醒较丙泊酚与芬太尼复合麻醉更快,能明显缩短患者的气管插管时间,减少患者术后苏醒监护时间,且对老年患者麻醉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