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评价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氟比洛芬酯多模式镇痛在腹腔胆囊切除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腹横肌平面(TAP)阻滞组(T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在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 mg/kg。T组气管插管后行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肋缘下TAP阻滞。术毕两组均给予静脉自控镇痛(PCIA),配方为芬太尼1.0 mg加氟比洛芬酯100 mg。记录两组患者术中芬太尼用量及术后使用补救性镇痛的例数。分别于术后2、6、12、24 h记录两组患者静息时及咳嗽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观察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芬太尼用量无显著差异。C组术后使用补救性镇痛患者例数及各时点镇痛泵累计按压次数明显多于T组(P〈0.05)。两组术后各时点静息VAS评分及镇静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但C组术后2、6、12 h咳嗽VAS评分均明显高于T组(P〈0.05)。两组术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TAP阻滞联合氟比洛芬酯多模式镇痛可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提供更为理想的术后镇痛,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观察帕瑞昔布钠与氟比洛芬酯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行LC患者112例,随机均分为A、B组各56例;术毕缝皮时A组静注帕瑞昔布0.8mg/kg,B组静注氟比洛芬酯1.0mg/kg。结果两组用药后3、6、12、24、48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镇静评分比较,P均〉0.05。A组用药后出现恶心呕吐3例、头晕6例、皮肤瘙痒2例、血压升高2例、尿潴留1例,对照组分别为10、14、8、3、2例,两组恶心呕吐、头晕、皮肤瘙痒发生率比较,P均〈0.05。结论帕瑞昔布钠与氟比洛芬酯用于Lc术后镇痛效果均较好,帕瑞昔布钠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用于经腹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5例ASAⅠ~Ⅱ级静吸复合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A、B组,分别于术毕前20 min静注曲马多2.0 mg/kg、曲马多1.0 mg/kg+氟比洛芬酯1.0 mg/kg。观察患者恢复情况(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疼痛评分)及并发症(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等)。结果与A组比较,B组的疼痛评分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与曲马多用于经腹腔胆囊切除术后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6.
将60例择期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20例,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其中B组诱导前15min静注氟比洛芬酯100mg。术毕三组均静注负荷量芬太尼0.05mg后连接自控镇痛泵,所用药物A组为芬太尼0.25μg/(kg·h)+生理盐水至100ml,B组为芬太尼0.1μg/(kg·h)+生理盐水至100ml,C组为氟比洛芬酯100mg+芬太尼0.1μg/(kg·h)+生理盐水至100ml。观察术后2~48h三组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情况(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各时点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A组术后2、6、12h镇静评分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显著高于B、C组(P〈0.05)。认为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妇科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可显著减少芬太尼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与术后镇痛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切口内应用利多卡因、氟比洛芬酯混合剂对手术致痛大鼠的镇痛效果。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A、B、C、D组各8只,参照Brennan法建立疼痛模型。A、B、C、D组于缝皮前在切口内分别注射生理盐水0.5 ml、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10 mg/kg、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0 mg/kg、盐酸利多卡因5 mg/kg+氟比洛芬酯5mg/kg。分别于造模前及造模后2、4、8、12、24 h,采用累积疼痛评分(CPS)法对大鼠进行镇痛效果观察。结果四组造模后各时点CPS均高于造模前(P均〈0.05)。B组在造模后2 h内CPS低于A、C组(P均〈0.05),与D组比较,P〉0.05;2 h后,B组与A组比较,P均〉0.05;造模后8 h,C、D组均低于A组(P均〈0.05),且D组低于C组(P〈0.05);造模后12 h,C、D组比较,P〉0.05,但两组均仍低于A组(P均〈0.05);造模后24 h,各组间比较P均〉0.05。结论切口内应用利多卡因、氟比洛芬酯混合剂对疼痛模型的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静脉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单次硬膜外注射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用于老年患者术后临床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Ⅰ~Ⅲ级,年龄65~80岁,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行腹部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静脉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组)术后予氟比洛芬酯100~150mg联合吗啡1mg硬膜外注射;对照组(硬膜外自控镇痛组,PCEA)应用硬膜外镇痛泵,吗啡0.05mg/mL复合罗哌卡因2mg/mL背景剂量2mL/h,PCEA单次剂量2mL/次。观察患者术后12h、24h、3611和48h作VAS评分和镇静评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的比较,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单次硬膜外注射用于术后镇痛,可以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与PCEA镇痛相比效果相当,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
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子宫切除术术后自控镇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将60例择期行全身麻醉下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药物配方对照组为舒芬太尼100 μg 氟哌利多5 mg;观察组为舒芬太尼50 μg 氟比洛芬酯100 mg 氟哌利多5 mg,术后4 、8 、12 、24、48 h观察两组镇痛评分、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各时间点镇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镇静评分低于观察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 0.05) .认为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PCIA,不良反应少,镇痛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脂用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的镇痛效果。方法6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Ⅲ级在连续硬脊膜外麻醉下行TURP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Ⅰ组术前15min和手术结束时缓慢静注氟比洛芬脂各50mg;Ⅱ组相同时间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记录手术结束后1、2、4、8、12、24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测定Ⅰ组患者术后2、8、24h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并记录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Ⅰ组术后2、4、8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Ⅱ组(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氟比洛芬脂用于TURP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超前镇痛对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后拔管期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7年1至12月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DF组)、氟比洛芬酯组(F组)和地佐辛组(D组),每组患者均20例。患者均全身麻醉,麻醉诱导前15 min, DF组静脉给予地佐辛0.1 mg/kg和氟比洛芬酯1 mg/kg;D组静脉给予地佐辛0.1 mg/kg;F组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1 mg/kg。分别记录手术前(基础值,T0)、缝皮结束时(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5 min (T3)、10 min (T4)的MAP、HR及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拔管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3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时间、拔管时效、不良反应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术前及拔管后10 min的MA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F组比较,D组T2和T3时刻MAP、HR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T1-T3时刻MAP、HR明显升高,与D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超前镇痛能有效抑制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患者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波动,提高患者的苏醒质量,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13.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7)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和氟比洛芬酯对于患者术后细胞免疫、炎症细胞的影响。方法将80例择期行乳腺肿物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四组,每组20例,各组麻醉用药不同:单独使用浓度为0.4μg/kg的右美托咪定,泵注20 min(右美托咪定组);单独使用氟比洛芬酯(氟比洛芬酯组):总剂量为100 mg;联合应用浓度为0.4μg/kg的右美托咪定和100 mg氟比洛芬酯(联合用药组);对照组:予生理盐水。以上四组患者进行常规麻醉诱导。术后3 d,采取患者静脉血3 ml,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炎症细胞表达情况。结果与右美托咪定组、氟比洛芬酯组比较,联合用药组整体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T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氟比洛芬酯组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抑制型T细胞百分比降低(P0.05),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P0.05);右美托咪定组与氟比洛芬酯组比较,各检测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前三组与对照组相比,三组的总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T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B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抑制型T细胞百分比降低(P0.05),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P0.05)。结论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和氟比洛芬酯能够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加速康复外科与传统围手术期处理肝癌切除术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治疗23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病人,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围手术期处理3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比较两组病人术后住院时间、肠道恢复排气时间、肝脏功能变化和住院费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肛门开始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加速康复外科治疗患者较传统治疗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P0.05);两组病人术后第3天和第5天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行加速康复外科治疗肝癌切除术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既有利病人术后器官功能的康复,又可以减少住院时间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吸烟者胸部手术后的自控静脉镇痛( PCIA)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152例实施PCIA的男性胸部手术患者分为非吸烟组(NS组)70例和吸烟组(S组)82例,比较两组术中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及术后24、48 h的舒芬太尼用量;术后0~48 h采用数字评价量表( NRS)评估静息与咳嗽时的疼痛评分;观察有无镇痛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中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均无显著差异( P均>0.05);S组术后24、48 h舒芬太尼累积用量及每千克体质量用量均明显大于NS组,术后0~48 h静息与咳嗽时NRS评分均高于NS组( P均<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过度镇静、呼吸抑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与不吸烟者比较,吸烟者胸部手术后疼痛程度增强、PCIA所用药物剂量增大,但PCIA相关不良反应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对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癌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396例拟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随机接受单纯全身麻醉+术后静脉镇痛(GA组,n=198)或硬膜外全身复合麻醉+术后硬膜外镇痛(EGA组,n=198)。除硬膜外阻滞外,两组患者术中接受同样药物的全身麻醉,术后分别使用静脉或硬膜外自控镇痛至第3天。术后每天采用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法评估术后3 d内静息时及咳嗽时疼痛程度,术后第4天起每周随访直至出院,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出院时间和住院死亡率。主要终点是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96例患者进入意向治疗分析。术后第1~3天静息和咳嗽时NRS疼痛评分EGA组均明显低于GA组(均为P0.0001)。术后肺不张发生率EGA组明显低于GA组[EGA组1.0%(2/198);GA组4.5%(9/198),P=0.032];术后房颤发生率[EGA组2.0%(4/198);GA组5.1%(14/198),P=0.016];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EGA组2.5%(5/198);GA组8.1%(16/198),P=0.014]EGA组明显低于GA组。术后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EGA组15.2%(30/198);GA组12.6%(25/198),P=0.468]。围术期需要干预的低血压发生率EGA组明显高于GA组(P=0.021),但需要干预的高血压发生率EGA组显著低于GA组(P0.0001)。结论对于接受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癌手术的患者,硬膜外麻醉和镇痛可改善术后镇痛效果、减少术后肺不张和房颤的发生,但会增加围术期低血压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对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2-2011/05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68例胃癌手术患者资料,其中2009/12-2011/05连续收治的82例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治疗(FTS组),2008/02-2009/11连续收治的86例按传统围术期处理(传统组),两组行非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FTS组同传统组相比,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6dvs4.6d)、排便时间(3.3dvs5.2d)显著提前,住院时间(4.6dvs8.1d)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显著降低(2.3万元vs2.9万元),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FTS组肺部并发症(5/82,6.1%)显著低于传统组(14/86,16.3%),差异显著(P<0.01);FTS组术后消化系瘘发生率(4/82,4.9%)稍高于传统组(3/86,3.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TS组4例消化系瘘中2例再手术,其中1例死亡,而传统组中3例均通过非手术治疗治愈.其余单个并发症两组无明显差异.FTS组总体并发症(22/82,26.8%)略低于传统组(28/86,32.6%),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各有1例死亡.FTS组再入院率(4/82,4.9%)稍高于传统组(3/86,3.5%),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TS应用于胃癌手术安全有效,可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FTS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率,但可能增加消化系瘘、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难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护理措施在肺切除术围手术期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008年8~12月40例肺切除患者(对照组)和2009年1~5月41例肺切除患者(FTS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FTS护理(加强宣教、术前2h禁食、术后4h进食和早期活动),比较两组舒适度、引流量、拔管时间、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日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FTS护理措施显著降低了患者术前的口渴、饥饿感,FTS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日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FTS护理措施应用于肺切除术患者是安全可行的,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腹部手术后感染情况及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80例腹部手术患者按不同的手术麻醉方式分为全麻组(GA组)和复合麻醉组(GCEA组)各40例。其中GA组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式,GCEA组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方式。在麻醉前、术后2 h及术后24 h时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D3+、CD4+、CD4+/CD8+、皮质醇、血糖水平。结果GCEA组术后2、24 h IL-1、IL-6、TNF-α水平、皮质醇和血糖显著低于GA组,CD3+、CD4+显著高于GA组(均P<0.05);麻醉前、术后2、24 h,两组CD4+/CD8+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免疫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