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临床变化情况。方法收集我院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测量入组人群的纤维蛋白原含量,比较梗死面积和纤维蛋白原含量,设立健康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急性脑梗死患者FIB含量明显升高(P0.01);FIB含量与梗死面积及病情轻重正相关(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浆FIB的含量对疾病的诊断,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孕晚期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对低危孕产妇产后出血量的预测意义.方法 740例单胎足月初产妇,分娩方式为自然分娩或择期剖宫产,在分娩前3天内抽取外周血检测孕妇血常规、凝血功能,分娩后24小时检测孕产妇的血常规.根据孕产妇凝血功能中纤维蛋白原的结果 分为4组,根据孕产妇的分娩前后血红蛋白下降计算产妇出血量,比较各组的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检测在诊断小儿鼻出血中的重要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到我院诊治的60例小儿鼻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对小儿鼻出血患者进行常规的诊断检测,观察组30例,在常规的诊断的基础上采取纤维蛋白原检测,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病因确诊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病因确诊率为86.67%,相比对照组的56.67%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期是血液疾病好发阶段,鼻出血常常是其首发症状,所以临床上小儿鼻出血患者采用纤维蛋白原检测,对提高患者的病因确诊率影响显著,可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争取良好的预后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大量输血患者输血前后FIB与PLT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68例进行大手术并予以大输血患者临床资料,比较输血前后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本组患者输血后FIB、PLT计数低于输血前,且TT、APTT、PT高于输血前,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大量输血后,其PLT计数与FIB均下降,故临床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予以FIB与PLT等的补充,以维护患者循环系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G)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2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并随机选取体检的228例健康者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hs-CRP、FG水平;并探讨观察组中患者梗死面积程度与hs-CRP、FG含量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hs-CRP、F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梗死面积越大,hs-CRP和FG浓度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hs-CRP和FG的含量水平可以作为了解脑梗死患者梗死面积以及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与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含量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对进展性脑梗死与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等相关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合并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含量测定明显大于非进展性脑梗死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脑梗死组患者与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可出现明显升高,并与病情进展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与冠心病(CHD)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92493部队医院收治的107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受试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以Gensini积分系统评价病变程度。根据Gensini积分将患者分为重度病变组(n=24)和中轻度病变组(n=83)。以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Hcy、FAR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以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重度病变组年龄、吸烟史占比、3支及以上病变支数占比、纤维蛋白原(FIB)、Hcy、FAR水平均高于中轻度病变组;1支和2支病变支数占比、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白蛋白(ALB)水平则低于中轻度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用药史、白细胞计数(WB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肌酐(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  相似文献   

8.
<正>1概述全球约有1.7亿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每年因HCV感染而死亡者高达28万人。因HCV感染导致的肝硬化、失代偿以及肝细胞癌已经成为发达国家肝移植的最主要原因,疾病负担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g)功能水平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及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抗凝组和非抗凝组,各50例,并设立对照组50例,抗凝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分别于第1、10天检测Fg水平,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脑梗死组两个时间点血浆Fg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抗凝组和非抗凝组治疗前后Fg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抗凝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低分子肝素干预治疗10 d后,抗凝组总有效率为92%,非抗凝组总有效率为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后血浆Fg水平明显增高,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能降低患者血凝状态,且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imer,DD)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degradationproducts,FDP)在过敏性紫癜(HSP)患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过敏性紫癜患者53例作为研究组,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共3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变化情况。结果HSP组D-二聚体和FD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二聚体和FDP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判断过敏性紫癜的严重程度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与C反应蛋白程度的变化与其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自2011年7月~2013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在采集血标本前没有接受相关的药物治疗,上述患者全部被检查出典型的临床冠心病症状,同时通过心电图、心肌酶学与影像学确诊。同时随机抽取3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上述研究对象全部在早八点前空腹采静脉血,3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以及血浆后予以测检。结果病例组不同的心功能分级病人和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Fi B程度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RP(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Hs-CRP(超敏反应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水平的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掌握病人心功能受损情况与治疗分型、疗效判定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检测对急性胸痛患者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0月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155例急性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心脏事件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比较两组的Hcy、hs-CRP、FIB水平...  相似文献   

13.
刘礼青  张春来  秦榛 《精准医学杂志》2021,36(5):404-406,410
目的 探讨血清中纤维蛋白原(FIB)、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FM)及D-二聚体(DDi)联合检测对骨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我院关节骨科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术后第7天静脉彩超检查结果的阳性报告作为是否发生DVT的判断依据,将患者分为血栓组22例(A组)和非血栓组75例(B组),收集A、B组患者术前第1天及术后第1、3、7天血清中FIB、FM以及DDi水平.分析上述3项指标与DVT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A组患者血清中FIB水平在术后第1、3天显著高于B组(F=8.38、5.56,P<0.05),在术后第7天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血清中FM水平在术后第1、3、7天均显著高于B组(F=42.69~10.62,P<0.05);A组患者血清中DDi水平在术后第1天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3、7天均高于B组(F=49.23、407.24,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第1天血清中FM水平对患者DVT的诊断价值最高,AUC为0.79,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4、0.95.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在术后第7天对患者DVT诊断的价值最高,AUC为1.00,诊断灵敏度为0.99,诊断特异度为0.99.结论 血清中FM单独检测在术后第1天对DVT的预测效果优于FIB和DDi,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三项指标联合评估可提高对DVT的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血脂水平变化情况及与HCV-RNA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04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CV-RNA的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TG、CHOL、LDL和HDL等血脂指标,比较不同HCV-RNA水平下这些指标的差异。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CHOL、LDL和HDL呈下降趋势,而TG升高;而其HCV-RNA载量与TG的异常率呈正相关,而与CHOL、HDL、LDL的水平无相关性。结论联合检测HCV-RNA载量与血脂指标对指导临床用药及疗效观察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输液港是一种新型的用于输液的管路,它是一种闭合的静脉输液装置,将这种装置置入人体中用于患者输液,输液港主要应用于长时间不连续输液的患者,减少了更换输液管道的次数,在临床中较实用。本文将1例宫颈癌患者于植入式输液港新置管5天后予营养支持治疗时,出现输液港蝶翼针穿刺处补液外渗,未抽出回血,穿刺处无水肿。至导管室行造影检查发现,导管外膜造影剂明显增粗,造影剂流入缓慢,考虑纤维蛋白原形成包裹导管,导致药物逆流至输液港穿刺点。对该患者给予了相应的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旨在分析医护人员针对丙型肝炎患者采用酶联免疫法以及胶体金法两种不同检验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试验选择2018年2月—2019年4月前来医院治疗的疑似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清样本予以采集,总计6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酶联免疫法检验,而试验组患者接受胶体金法检验。对比两种检验方式检验结果精确度。结果试验组阳性检出率达到90%,相较于对照组(83.33%)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医护人员采用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检验判断患者有无丙型肝炎时,结果没有明显差异,但胶体金法更为便捷,且无需特殊设备,所以相比之下更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肾移植术后采用抗病毒治疗对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肾移植术患者30例,采用抗病毒治疗。结果选取的抗病毒治疗患者30例,存活率为83.3%,死亡率为16.7%。2例死于肝功能衰竭,3例肝硬化失代偿及肝癌行肝肾联合移植,后出现肝衰竭死亡。结论针对乙肝病毒感染者,在实施肾移植术后,应用抗乙肝病毒药物,可对病毒复制水平抑制,使肝功能复常率提高。在应用拉米夫定过程中,若有病毒学反弹情况出现,可取阿德福韦酯挽救治疗,以促病情好转,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降钙素原20世纪90年代第一次在脓毒症的患者中被检测到,从此对降钙素原的研究越来越多。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的增多,降钙素原在临床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降钙素原逐渐成为感染的判断以及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参考指标,同时还发现降钙素原对胰腺炎、术后感染、创伤、脑膜炎等疾病的诊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主要针对降钙素原的生化特点、临床检测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中RNA-122的表达及其在临床中的意义。方法择取我院收治的31例丙肝病毒感染患者,选择时间段为2017年7月—2018年12月,纳入丙肝组,择取同期的健康者31例纳入健康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血清外泌体RNA测定,对比两组患者的RNA-122表达水平。结果以健康者的RNA122表达水平为标准,设定为1.00,丙肝组患者的RNA-122表达水平(1.36±0.15)高于健康组的表达水平(1.00±0.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丙肝患者给予血清外泌体的RNA-122测定,其表达水平高于健康者表达水平且具有显著差异,RNA-122可作为检测丙型肝炎感染的一种生物学标志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中采取应激训练联合协同护理的作用。方法随机法将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应激训练联合协同护理,分析对比参照组和实验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心理压力。结果实验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对比参照组相关指标,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应激训练联合协同护理应用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存在显著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