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新鲜冰冻血浆作为置换液治疗TTP的临床疗效.方法 血浆置换后症状缓解配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和营养支持等药物治疗.结果 5例患者中4例分别做血浆置换1~6次,1例复发后又做血浆置换3次,4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 血浆置换辅以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和营养支持是治疗TTP的首选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2.
人工肝血浆置换是治疗重症肝炎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将含有毒素导致或致病物质的血浆分离出来,弃去异常血浆或血浆中的病理成分,与将血细胞与其他保留成分及废弃血浆等量的置换液一起回输体内,达到治疗的目的. [1]本科自2008年至今将人工肝血浆置换用于肝炎的辅助治疗,疗效显著,现将术后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人工肝技术是单重血浆置换、双重血浆置换、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血浆灌流、分子吸附循环分流等方法联合应用治疗重型肝炎及肝衰竭的技术,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我科采用WLXGX-888型血液净化一人工肝支将系统进行单重血浆置换治疗.血浆置换是指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膜式血浆分离器将血浆从全血中分离出来,并弃去,清除代谢毒素和致病的因子,补充等量新鲜或冰冻血浆,替代已衰竭肝脏的某些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和肝功能恢复,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1].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无肝素血浆置换治疗临床经验.方法通过体外循环将血液通过膜式血浆分离器进行滤过分离,将分离出来的血浆全部清除,并以同等量的新鲜血浆或白蛋白溶液进行置换.结果血浆置换使重症肝病患者体内含有毒性代谢物质的血浆成分被清除,使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肝脏功能好转.结论血浆置换治疗为重症肝病患者过渡到肝移植或促进肝移植后肝功能恢复取得宝贵时间,是快捷、有效的治疗重症肝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应用血浆置换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15例急性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置换液为新鲜冷冻血浆或联合人血白蛋白、代血浆、平衡液等。结果:14例治疗后康复出院,1例放弃治疗。结论:血浆置换是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一种有效手段,中毒早期进行血浆置换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肝单纯血浆置换过程中血浆的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2011年12月我院进行血浆置换的重型肝炎或肝衰竭病例60例,观察了血浆置换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归纳了治疗过程中血浆的管理经验。结果血浆置换中血浆的规范化管理,能减少治疗中的副作用,提高疗效。结论血浆置换治疗过程中血浆应用的规范化管理是治疗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任彬  杨敏 《黑龙江医学》2011,35(3):218-219
目的 探讨双重滤过血浆置换对类风湿关节炎RF、C-RP、ESR的影响.方法 28例患者均给予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治疗,每次间隔7 d,连续3次.同时,患者既往应用药物激素或非甾体抗炎药和(或)免疫抑制剂在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治疗1次后,视病情逐渐减量.结果 RF、C-RP、ESR均明显下降.结论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可明显降低类风...  相似文献   

8.
血浆置换研究的一些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疗性血浆置换(Theraputle Plasma Ex-change TPE)是一种血液净化方法,是将血浆中的全部或部分成分去除,从而清除血浆中的制病因子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一)血浆置换的作用机制 1.TPE可及时、快速地清除疾病相关性因子,如抗体、免疫复合物、同种异体抗原。TPE  相似文献   

9.
血浆置换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文军  梁顺波 《广西医学》2007,29(4):503-504
目的 观察血浆置换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9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治疗前、后观察神经功能改善状况,检测置换前、后及置换后弃浆液的抗体、补体水平.结果 5例痊愈,3例好转,1例无效.患者血液中的补体及免疫球蛋白治疗后均明显下降,弃浆液补体、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血液.结论 血浆置换是治疗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较为有效的方法,可能与降低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人工肝支持系统是重症肝炎、肝衰竭的重要治疗措施,包括血浆置换、血液灌流、血液滤过、血液透析、血浆吸附等方法单用或联合应用治疗肝炎[1].我院采用血浆置换(PE)治疗肝炎患者,疗效显著.但在治疗术中及治疗术后不同程度地发生并发症.笔者自2004年9月至2006年9月对98例施行PE治疗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进一步了解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疗效. 方法 对4例确诊为TTP的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联合血浆置换,深静脉置管建立体外循环,用贝朗Diapact CRRT机及费森尤斯P2S血浆分离器进行血浆置换,新鲜冰冻血浆为置换液,血浆置换量35~ 40 mL/kg,置换速度15 ~20 mL/min,血流速度120~150 mL/min,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抗凝.血浆置换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观察血液检验指标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 4例TTP患者每例完成3~5次血浆置换,治疗后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上升,尿素(BUN)、总胆红素(IBIL)、乳酸脱氢酶(LDH)降低,治疗前后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P<0.01,随访6个月全部治愈.结论 血浆置换治疗TTP效果明显,TTP病人应争取早期血浆置换治疗,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36例患者均给予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治疗,每次间隔7d,连续3次.同时患者既往应用药物激素或非甾体抗炎药和(或)免疫抑制剂在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治疗1次后视病情逐渐减量.结果 显效:14例,有效:20例,无效:2例,临床总有效率:94.45%.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治疗后均明显下降.结论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忠俊  卢来春  滕本秀  陈幸华  罗娟  陈特 《重庆医学》2007,36(17):1728-1728,1743
目的 研究血浆置换(PE)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疗效.方法 对12例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并结合免疫抑制剂及抗血小板、改善微循环治疗.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为91.7%(11/12),1例患者死亡.结论 血浆置换治疗结合免疫抑制剂及抗血小板、改善微循环治疗是TTP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疗法应用于治疗重型肝炎的围术期护理.方法通过对22例患者38次血浆置换术的观察,总结血浆置换疗法治疗重型肝炎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的护理经验和措施.结果血浆置换是治疗重型肝炎的有效方法,但患者易产生恐惧心理、过敏反应、低血压、低血钙症、出血、发热等,需要专业的护理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结论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和围术期护理是保证血浆置换治疗顺利完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对住院确诊为TTP的3例患者实验检查结果进行统计.3例患者均给予激素、潘生丁、肝素、输血浆、丙种球蛋白或加用血浆置换治疗.结果:3例患者均有贫血、血小板减少、肾损害、破碎红细胞、神经精神症状、发热等表现,均无PT及APTT延长,纤维蛋白原减少等症状.作血浆置换1例治愈,未作血浆置换2例,1例症状缓解,1例死亡.结论:TTP是多系统损伤的疾病,主要表现是五联征,一般无PT、APTT异常,无纤维蛋白原下降,血浆置换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肖霖  张静平 《吉林医学》2011,(6):1197-1198
<正>人工肝是指借助体外机械、化学或生物性装置,暂时替代或部分替代肝脏功能,从而协助治疗肝功能不全、肝功能衰竭或相关疾病的方法。血浆置换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最有效的人工肝方法之一。血浆置换是通过血浆分离器,分离出重型肝炎患者含有大量毒性物质的血浆并弃去,同时补充正常人冰冻新鲜血浆及其他液体的一种治疗方法。血浆置换治疗是近年来采用的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新鲜冰冻血浆作为置换液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疗效。方法血浆置换加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 3例患者中分别做血浆置换1~5次,全部治愈。结论血浆置换辅以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是治疗TTP的首选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中间型(血浆置换)和混合型(血浆置换 血液灌流吸附)人工肝支持方法对肝衰竭患者肝功能的支持效果及安全性.方法51例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分别进行血浆置换(17例)和血浆置换 血液灌流吸附(34例)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比较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PT变化.结果血浆置换和血浆置换 血液灌流吸附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两种方法治疗后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总蛋白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但两种治疗方法间比较各项指标变化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种方法治疗的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中间型、混合型人工肝对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肝功能均有肯定的支持效果.  相似文献   

19.
血浆置换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技术,是用来清除血液中大分子物质的血液净化疗法;其是利用离心或膜分离技术分离并丢弃体内含有高浓度致病因子的血浆,同时补充同等体积的新鲜冰冻血浆,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1]。2013年我科应用血浆置换技术成功抢救毒蕈中毒患者1例,通过护理实践笔者体会到,治疗前充分准备、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及对并发症的及时处理,是使治疗过程顺利进行及提高血浆置换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杨祖成  王丽 《医学综述》2012,18(14):2329-2330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血浆置换治疗蜂蜇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12例蜂蜇伤患者入院后使用地塞米松15 mg加入0.9%氯化钠100 mL中静脉滴注,治疗5~7 d后逐渐减量或停用,其中10例联合血浆置换1次,2例血浆置换2次,分析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和检测治疗前后的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治疗5~7 d后,12例患者病情均得以控制,联合血浆置换后血液生化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地塞米松联合血浆置换是治疗蜂蜇伤的有效手段,能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及保护重要脏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