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从1668例尸检肝组织中检出 HBsAg 携带者(简称携带者)78例,检出率4.7%.以8~12岁及20~29岁组携带率较高.97例生前曾检测过血清 HBsAg 的病例中,血清、肝组织 HBsAg 均阳性者16例;血清阳性、肝组织阴性者1例;血清阴性、肝组织阳性者2例.携带者肝组织的病理变化:肝组织正常和非特异反应性炎占84.6%,慢性迁延性肝炎占7.7%,慢性活动性肝炎占2.6%,早期肝硬化占5.1%.本文中12岁以下携带者 HBcAg 阳性率明显高13岁以上携带者(P<0.025).  相似文献   

2.
慢性肝炎肝组织HBsAg及HBcAg表达与肝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组织HBsAg,HBcAg表达类型及分布部位与肝血管和肝窦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160例HBsAg,HBcAg免疫组化阳性的肝组织及31例CHB首、末2次随访的肝活检样品进行观察。结果 肝组织HBsAg及HBcAg表达有以下特点:①肝细胞HBsAg阳性主要分布于近血管区域,而强阳性者多分布于小血管、血管束及扩张的肝窦周围;②肝窦壁、肝血管内皮细胞、胆管上皮细胞HBsAg阳性与纤维化及肝硬变有关;③血清HBeAg,HBV-DNA与肝组织HBcAg一致者占74%,血清HBeAg及肝组织HBcAg转阴者末次肝活检肝血管病变改善。结论 循环中HBV以配体形式与肝血管及肝窦内皮细胞膜受体结合并在其中复制,引起炎症反应,进而破坏其结构,致一系列肝组织的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慢性HBV携带者(ASC)的肝脏病理学改变,肝组织炎症、纤维化程度与大小三阳及HBV-DNA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58例肝功正常的慢性HBV携带者在超声引导下快速经皮肝穿刺术取肝组织,研究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G)和纤维化分期(S),同时分析临床fff资料.结果 真正的健康ASC(病理状态为G0S0)极少,58例ASC中 G0S0 1例,G1S0 11例 ,G1S127例,G1S2 10例,G2S0 1例,G2S1 5例,G2S2 3例;肝组织炎症程度的高低与大、小三阳及HBV-DNA定量水平肝组织的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状况无关(P>0.05);肝组织纤维化进展程度与HBV-DNA水平无关.结论 慢性HBV携带者绝大多数有一定的病理改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HBcAg在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孕妇胎盘中的识别与意义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 研究胎儿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与胎盘感染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用PCR及斑点杂交法检测母血、新生儿静脉血HBV DNA(确定胎儿感染者),用免疫组化方法(LSAB法)检测61例HBV携带者母亲胎盘HBcAg。结果 胎儿HBV感染率为22.92%(33/144);②61例胎盘HBcAg阳性主继68.85%(41/61),胎儿感染组阳性率(82.14%)高于对照组(54.55%),P〈0  相似文献   

5.
目的 特异性免疫疗法治疗65例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临床研究.方法 应用特异性免疫疗法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中HBsAg、HBeAg、HBV-DNA均阳性治疗组65例,对照组32例,一疗程为6个月.结果 65例顺利结束疗程,治疗结果转阴率达HBsAg 12.3%、HBeAg 29.3%、HBV-DNA 43%,同对照组相比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特异性免疫疗法治疗HBV携带者安全有效,用药方法简便、费用低廉、副反应小、易接受.  相似文献   

6.
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而临床ALT持续正常者临床称为慢性HBV携带者,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是临床医师所困惑的问题。据报道[1]80%~100%肝功能正常的HBV感染者肝组织病理均有异常改变。笔者对105例慢性HBV携带者进行肝穿组织病理学检查及血清学检查,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复制型HBV转基因小鼠肝组织HBcAg分布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制型HBV转基因小鼠肝组织HBcAg的分布特性。方法通过图像分析软件,对转基因小鼠的肝组织HBcAg在肝内不同区域以及肝细胞核内的表达与分布进行系统和量化分析。结果①HBcAg在复制型HBV转基因小鼠肝组织内高表达,弥散分布,主要为胞核型,少数为胞浆型;②在40倍物镜下,200万个像素单位内,肝组织HBcAg阳性细胞核平均个数92.85±50.15,阳性细胞核平均染色面积(70965.80±37919.20)像素单位,阳性细胞核平均光密度0.67±0.03,光密度比值2.37±0.09;③在肝细胞核内,HBcAg的表达不均匀,核周边的表达量较多。结论四项指标经统计分析,在门管区和中央静脉周围两个区间,HBcAg阳性细胞核平均个数、平均染色面积、平均光密度以及阳性细胞核与背景的光密度比值均没有统计学差异,且性别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谷茂林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12):1394-1396
目的:探讨HDVM阴性慢性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及组织中HBsAg、HBcAg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4例原因不明的慢性肝炎患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HBV-M(HBsAG、抗HBS、HBcAg、抗HBc、抗HBc),抗HAV-IGM,抗HCV-IgMI、gG,抗HDV-IgMI、GG,抗HEV-IGMI、GG,抗EBV-IGM,抗CMV-IgM,抗TTV-IgM: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对患者进行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基因(HBVDNA)定量检测;应用免疫组化法,通过肝组织活检测定患者肝组织中HBsAg、HBcAg的表达情况。结果:24例HBVM阴性肝病患者中,6例可检测到HBV-DNA,其中5例肝组织中HBsAG、HBcAg同时阳性,1例HBsAg(+)、HBcAg(-);18例血清HBV-DNA阴性患者中用肝组织活检者3例,其中1例肝组织中HBsAg、HBcAg同时阳性。结论:HBVM阴性不能排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应结合血清HBV-DNA测定及肝组织中HBcAg、HBcAg的检测,以防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9.
132例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病理变化,为慢性HBV携带者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132例慢性HBV携带者进行肝组织病理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检测肝功能、血清乙肝二对半定性(HBVM)和HBV DNA。结果(1)132例慢性HBV携带者中肝组织有明显病理改变者占90.2%(119/132),其中G1占48.5%(64/132),G2占34.8%(46/132),G3占6.1%(8/132),G4占0.8%(1/132),S0占15.2%(20/132),S1占56.1%(74/132),S2占19.7%(26/132),S3占9.1%(12/132)。(2)免疫组化肝组织均有HBsAg表达。HBcAg检出率达74.3%。肝组织中HbsAg和HBcAg表达强度与肝组织病变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HBV携带者90.2%有一定的肝组织病理改变,肝组织病变程度与HbsAg和HBcAg表达强度无相关性。判断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病变程度和是否抗病毒治疗的主要依据仍为肝穿刺活检。肝穿刺活检操作简便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和胃黏膜HBsAg、HBcAg分布状况.方法:用ELASA法检测两对半,地高辛探针法检测血清HBV-DNA,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肝组织和胃黏膜中的HBsAg、HBcAg.结果:肝、胃组织HBVM的检出与血HBVM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血清HBVM并不能完全反映肝组织、胃黏膜中HBV存在状况.HBV在肝组织、胃黏膜的分布和复制状态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1.
孙祁岩  赵伟  罗婵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10):1126-112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阿糖腺苷治疗后肝组织中HBsAg、HBcAg的表达。方法:选择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33±4岁),静脉滴注阿糖腺苷400mg/d(1次/d)×2M。治疗前、后分别行肝穿刺活检,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检测其肝组织中HBsAg、HBcAg。结果:阿糖腺苷治疗前患者肝组织中HBsAg、HBcAg分别检出20例、18例,治疗后分别减至12例、10例。阿糖腺苷治疗前后肝组织中HBcAg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阿糖腺苷治疗前后肝组织中HBsAg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阿糖腺苷可以有效促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HBcAg阴转。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患者肾脏组织中HBsAg、HBcAg的表达情况。方法以50例HBV—GN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随机选择20例非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NHBV—GN)患者作为对照组,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穿刺活检组织HBsAg、HBcAg的表达。结果HBV—GN患者肾组织中可检测HBsAg、HBcAg阳性颗粒,阳性率分别70%(35/50),24%(12/50);20例(NHBV—GN)患者肾脏组织HBsAg、HBcAg均未检出。与HBV—G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sA趴HBcAg免疫荧光标记是诊断HBV—GN的重要指标,HBV在肾组织内存在感染及复制,其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在证实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中存在HBV的基础上,研究树突状细胞中存在HBcAg与肝组织学改变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2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8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树突状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树突状细胞共刺激分子(CD80/CD86/CD40/CD54)等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肝组织病理改变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者树突状细胞的CD40、CD86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D8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中HBcAg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肝组织病理改变中,阴性组的汇管区炎细胞浸润、肝组织炎症总积分均显著高于阳性组(P〈0.05)。结论 乙肝病毒可能对外周血DC表达CD80、CD86、CD40等功能性共刺激分子有明显影响,而与DC内HBV的存在与否无明显关系;DC内HBcAg存在者肝组织炎症程度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14.
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HBsAg和HBcAg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HBsAg和HBcAg的表达与血清HBV-DNA含量、肝组织中HBV-DNA含量、肝组织病理及临床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乙肝患者83例,检测血清HBV-DNA的含量,并行肝穿刺取肝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乙肝患者肝组织中HBsAg和HBcAg的表达并检测肝组织中HBV-DNA的含量,同时行常规肝组织病理染色。结果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内HBsAg和HBcAg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9%和53%。HBsAg 98.5%是浆膜型;HBcAg浆膜型占62.8%、胞核型占37.2%,浆膜型的肝组织炎症、纤维化较胞核型明显。HBsAg表达强度与血清HBV-DNA定量、肝组织HBV-DNA定量及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之间均无相关性。HBcAg表达强度随着血清HBV-DNA定量的增加而增加,呈正向关联(r=0.291,P=0.008),与肝组织HBV-DNA定量呈现明显的正向关联(r=0.664,P〈0.001),与肝组织炎症、纤维化分级也呈正相关(r=0.611,0.841,P〈0.001)。结论慢性乙肝患者肝组织免疫损伤发生的免疫应答的主要抗原是HBcAg。将肝组织中HBcAg的表达结合HBV-DNA载量作为抗病毒治疗指标更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Smad2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为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机制提供进一步的实验依据。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活检组织中Smad2的表达及其变化规律。结果 Smad2阳性着色定位于细胞质,肝血窦窦壁细胞、星状细胞、变性肝细胞均可见Smad2蛋白表达。随着肝损伤、肝脏病理改变的进展,Smad2的表达逐渐增强。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升高的Smad2主要由非实质细胞产生。Smad2的表达与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患者肝、胰组织中HBV检出情况及其与糖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 2 2例重症HBV感染伴糖代谢异常患者的尸解肝、胰组织中HBsAg、HBcAg进行检测。同时用 2 2例空腹血糖正常的HBV感染者的尸解肝、胰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肝病伴糖代谢异常组与对照组胰腺组织内HBV检出例数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提示 :乙型肝炎患者胰腺组织HBV感染可能是发生肝病伴糖代谢异常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建立了非洗脱法显示同一肝组织切片中HBsxg、HBcAg的双重兔疫染色方法,使两种抗原分别呈棕色和蓝色。双染色过程中,第一次反应选用敏感性及特异性高的方法显示表达量少的抗原及DAB作为显色剂,效果良好。文中讨论了肝组织中HBsAg、HBcAg双重免疫染色的关键步骤及双染色技术在乙肝免疫病理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定量检测结果分布状况及其与HBV-DNA和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77例HBV-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组115例、HBeAg阴性组62例,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定量检测HBsAg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HBV-DNA,贝克曼AU6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连续监测法检测肝功能指标(ALT、AST、ALP、γ-GT).统计分析组间HBsAg与HBV-DNA含量的差异性,各组内血清HBsAg与HBV-DNA及肝功能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数据以中位数与四分位数表示,HBeAg阳性组与阴性组中HBsAg与HBV-DNA含量(对数转换后表示)分别为4678.5 IU/ml(2806,6128.7)、2770.0IU/ml(1228,5440);5.56(3.86,7.54)、3.66(3.16,4.59),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HBeAg阳性组中HBsAg与HBV-DNA总体存在相关性(r=0.537,P<0.01),在HBV-DNA处于103 ~ 105、105~ 107、> 107IU/ml复制量时两者相关系数分别为0.205、0.443、0.712(P均<0.05).HBeAg阴性组HBsAg与HBV-DNA间相关系数为0.22,P=0.083;在HBV-DNA≤104IU/ml与>104IU/ml复制量时两者相关系数分别为0.03和0.08;在ALT、AST升高与正常时两者相关系数分别为0.23和0.17.两组定量HBsAg与主要肝功能指标ALT、AST、ALP、γ-GT均不存在相关性.结论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含量可反映HBV-DNA复制程度,可辅助衡量肝脏炎症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丙型肝炎病毒(HCV)的表达,探讨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HCV的表达几率。方法:随机选取10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肝活检。取肝组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肝组织中的HCV。结果:10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HCV阳性表达者10例,HCV检出率为10%。结论:结果表明,HCV是引起肝炎肝硬化的又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