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赵虹茵  卢平  张建桃 《护理研究》2010,24(8):2048-2049
[目的]探索手术室核心能力培训方案,以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核心能力。[方法]利用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层级管理,采用自评与他评的方式,给护士评定层级,再根据不同层级要求制订培训内容和目标,在临床中采用自学、个案分享和一对一的培训方式对手术护士进行核心能力培训。[结果]手术室护士接受层级管理培训后,个人业务能力显著提高,实验组在腔镜弹道手术中的术前准备满意率、术中操作满意率、故障排除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05);被医生投诉明显减少(P〈0.05);护士认为,层级管理培训方法在内容针对性、工作效率、个人能力的提高方面较传统方法效果好(P〈0.05或P〈0.005)。[结论]手术室护士实行层级管理培训有利于提高护士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在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培训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对76名手术室各层级护士采用目标管理的培训方法,实施3个阶段的目标管理基本程序。结果经过3个阶段的目标管理培训,3年培训期末76名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考核成绩合格率达到100%。目标管理实施后护士核心能力考核成绩较实施前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训中实施目标管理法,能提高各层级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整合角色教学法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7月—2017年6月我院手术室的50名参与规范化培训的低年资护士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7月—2018年6月我院手术室的50名参与规范化培训的低年资护士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护理带教,观察组采用整合角色教学法进行护理带教。比较两组低年资护士的综合能力考核成绩、护理教学认可度、教学满意度,并比较两组低年资护士护理病人的心理状态、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低年资护士各项能力的考核成绩、护理教学的认可度均高于对照组低年资护士(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8%,对照组为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护理的病人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39.58±5.46)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39.94±5.22)分,均低于对照组[SAS评分为(46.69±6.27)分、SDS评分为(46.25±6.0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舒适度评分为(97.49±13.21)分,总满意率为93.94%,对照组病人舒适度评分为(83.37±11.65)分,总满意率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应用整合角色教学法可有效提高护理教学质量,使低年资护士更好地掌握护理技能和知识,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和病人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聘护士素质教育在手术室护理队伍建设的作用.[方法]建立每位新聘护士个人档案,记录基本情况;组织脱产的岗前培训;有计划地安排轮转培训,带教教员定期反馈.[结果]新聘护士通过素质教育,对手术室的工作性质有所预见,在心理上有所准备,主动接受;提高了与病人、手术医生的沟通能力,医患满意率高.[结论]素质教育可提高新聘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性教学医院护师临床护理能力培训方法.[方法]运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本院408名护师进行培训前临床护理能力评估,培训需求问卷调查.根据护师现有临床护理能力及需求调查结果,制订培训计划,按计划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采用培训对象自评和/或结合护理管理者、病人、医生、实习生的评价对培训效果进行测评.[结果]培训后护师的专科知识水平、病人满意率、实习带教满意率、医生对护师的满意率提高(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师自评临床护理能力包括临床专科操作、专科知识、病情观察、应急能力、沟通能力以及教学能力等较培训前明显提高(P<0.01).[结论]根据护师的特点及知识需求,选择合适的培训内容和方式,有助于提高护师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有效地提高护师的临床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分级培训手册》改进和完善培训内容,规范手术室各级护士的培训,提高手术室各级护士的核心能力.方法 采用《分级培训手册》对手术室各级护士进行有计划、有目标、系统性的培训和考核.结果 应用《分级培训手册》后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各级护士理论考核、技能考核和综合素质评分均较应用前提高(P<0.01或P<0....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专业核心能力训练在手术室青年护士培训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入科的22名手术室青年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室专业特点及护理要求,制定专业核心能力训练方案,结合手术室护士的核心能力与层级确定培训重点,对其统一实施专业核心能力训练。比较专业核心能力训练实施前后手术室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室青年护士专业核心能力培训后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培训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对手术室青年护士实施专业核心能力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其综合能力、手术配合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赵海璇  梁敏  胡开萍 《全科护理》2011,(29):2685-2686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新毕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层级管理方法,应用目标管理模式,制订培训内容和目标,采用集中培训、一对一培训、自学、个案分享等方式对手术室新毕业护士进行核心能力培训。[结果]运用目标管理模式培训后新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技术操作、术中知识应用能力与采用传统方法培训的护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手术室新毕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中运用目标管理模式,能引导新毕业护士根据目标进程制订相应的学习目标,激发其学习潜能,有计划地按目标循序渐进学习手术室工作的基本知识及专科技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柯氏模型为基础的手术室护理人员移动终端培训效果。方法护理管理人员及高年资护理人员依据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掌握的知识建立规范化的培训内容,与工程师沟通后,在软件平台建立手术室护理人员学习园地、手术注意事项、培训考核内容及调查问卷。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152名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后1年,比较不同学历层级护士满意情况、行为层次自我评分与科室成员评分及护理服务质量评分。结果培训后,不同学历层级护理人员满意度均较高,不同学历满意度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培训后手术室护士行为层级自我评分与科室成员评分均较培训前明显增高(P 0. 05);培训后护理人员服务质量各指标较培训前明显提高(P 0. 05)。结论以柯氏模型为基础的手术室护理人员移动终端培训,能够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各个方面能力和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程序化管理在日间手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日间手术室操作内容,自行设计日间手术室操作程序并制作流程图,于2018年1月—2018年6月应用于日间手术病人管理中,比较实施前后日间手术室护士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病人护理满意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实施后日间手术室护士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操作规范性、突发事件处理能力、文书记录能力等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病人对手术室护士接诊态度、候诊环境、服务流程、操作技能、术前健康宣教、护理操作技能、术后随访等方面满意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而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程序化管理能有效提高日间手术室护士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水平,降低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就诊满意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