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75例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神经系统软体征检查,并与临床作比较分析。神经系统软体征发生率为68%,与文化程度、起病急缓及病期长短无关,而家族史阳性、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及病情较重(BPRS>50分)的病人神经系统软体征发生率显著增高。随着抗精神病治疗、病情改善,软体征出现的平均项数也显著减少。对其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3.
精神分裂症神经系统软体征与临床变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分裂症神经系统软体征与临床变量的关系甘景梨为探讨精神分裂症神经系统软体征(SS)与临床变量的关系,我们对有与无SS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了治疗前后的对照研究。1.对象与方法:对象为我院连续入院病人,共156例,其中男性108例,女性48例;年龄17...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探讨精神分裂症及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神经系统软体征的发生频率及其所具有的病理意义。方法:参照Bartko·G等人选定的神经系统软体征条目,检查符合CCMD-2-R诊断标准的115例情感性精神障碍、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00名正常对照者的神经系统软体征的发生频率。结果:115例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神经系统软体征阳性频率为55%,与精神分裂症患者59%的比率无统计学差异(X~2=0.63,P>0.05),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对照资料(X~2=82.95,df=2,P<0.01)。结论: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与精神分裂症患者一样存在脑结构异常。  相似文献   

5.
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系统软体征随访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陷型、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系统软体征(NSS)的长期随访特点.方法:对1997年9月曾进行NSS评定、持续住院的缺陷型和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23例和30例于4年后再次进行评定,同时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评定其精神症状.结果:4年后精神分裂症患者NSS总分及顶叶、额叶、枕叶因子分均明显增加;非缺陷型患者仅顶叶、额叶因子分显著增加.NSS评分均与同期的SANS评分呈正相关,而与SAPS评分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NSS随病程进展呈加重趋势,其严重程度与阴性症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缺陷型精神分裂症神经系统软体征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缺陷型精神分裂症神经系统软体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将175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采用Carpenter提出的关于缺陷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划分为缺陷型(47例)、非缺陷型(128例),对其神经系统软体征进行评定,同时应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简明智能评定量表(BIRS)、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SI)分别进行评定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缺陷型精神分裂症神经系统软体征与SANS、SSSI呈显著正相关,与智能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缺陷型精神分裂症神经系统软体征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裂症的神经系统软体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历史 1947年Bender在研究儿童精神分裂症时,注意到在患儿身上同时存在着运动、感觉及平衡等多方面的功能不良,经过系统观察,她总结出一套描述和评定这些功能不良的项目(共26项),命名为“神经系统软体征”,以区别于具  相似文献   

8.
本文检查了134例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神经系统软体症(N.S.S),阳性率为67.91%,结果表明,N.S.S与年龄。病程,病型,有无TD、阴性症状等因素有关、与智力无关,作者讨论了国内外有关精神分裂症N.S.S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可能因素,并认为N.S.S作为精神分裂症的一个生物学志志或是作为判断疾病严重程度,疗主估计预后的参考指标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用直线相关回归及方差分析法对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软体征与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剂量、药物副反应、锥体外系反应及用药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发现软体征的发生率与以上因素无相关。  相似文献   

10.
对105例住院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系统软体征的影响因素作了调查分析,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软体征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住院时间,阴性症状,文化程度,精神因素,阳性症状及家族史,其中文化程度,精神因素呈负相关,余呈正相关,同时对软体征各因子分的影响因素也分别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精神分裂症神经系统软体征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搪塞精神分裂症神经系统软体征的发生率及其与临床关系。方法 入院时对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BPRS评分及了2项软件体征检查。于疗后1月、2月时各进行一镒BPRS评分及国欠体征检查。结果 精神分裂症神经系统软体征发生率为68%;与文化程度、起病急缓、病期主分型无关,而家族史阳性及病情较重者神经系统软体征发生率显著增高。软体征出现平均项数,随主病情改善也显著减少。结论神经系统软体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13.
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与神经系统软体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阴性症状分裂症与神经系统软体征的关系。对符合CCMD-2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运用Andreason等的标准,划分为阴性症状分裂症和阳性症状分裂症,并分别进行神经系统软体征检查。研究组的神经系统软体征阳性率,平均阳性项数均较对照组为高,并有十分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精神分裂症神经系统软体征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分鲜明症神经系统软体征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对17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系统软体征进行评定,并与年龄,病程,抗精神病药剂量,受教育年限,阴性阳性症状各因子分、TESS及简明智能评定量表分进行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神经系统体征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情感谈漠,意志活动缺乏,社交活动缺乏,注意障碍、阳性思维形式障碍、系统软体征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情感谈漠,意志活动缺乏,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缓解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非患病一级亲属神经系统软体征(neurological soft signs,NSS)的差异。方法使用中文版剑桥神经科检查(the Cambridge neurological inventory,CNI)软体征测试分量表对86例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86名患者的非患病一级亲属(亲属组)和86名健康对照(对照组)进行NSS的评估。结果与亲属组比较,患者组NSS总分、运动协调因子及感觉整合因子得分更高(P0.01)。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的NSS总分、运动协调因子得分和感觉整合因子的得分更高(P0.01)。亲属组与对照组比较,亲属组的NSS总分和运动协调因子得分更高(P0.01)。结论缓解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非患病一级亲属较正常对照有更多神经系统软体征,而患者的神经系统软体征多于其非患病一级亲属。神经系统软体征中的运动协调因子可能为精神分裂症潜在的内表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研究神经系统软体征(NSS)与认知功能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人群中 的差异及相关性。方法 2015 年10 月至2016 年4 月选取36 例首次发作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7 名健康对 照,采用剑桥心理自动化成套测试(CANTAB)中的快速视觉信息处理(RVP)、剑桥袋球(SOC)项目进行认 知功能评定,分析两组注意、记忆以及执行功能的差异。采用剑桥神经系统检查(CNI)软体征测试分量 表检测两组间神经系统软体征的差异,并了解NSS 与临床症状以及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精 神分裂症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除SOC 测验中的平均步数(4 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以外,RVP 及SOC 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精神分裂症患者CNI软体征测试分量表总分9.50 (7.00,13.75)分、原始反射分2.00(2.00,2.00)分、运动协调分8.00(5.00,11.75)分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4.00(3.00,5.00)、2.00(2.00,2.00)、2.00(0,3.0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CNI 软体征测试分 量表总分与年龄(r=0.553,P < 0.001)呈中等程度正相关,与性别、受教育年限无相关性(P > 0.05)。在 控制了年龄后,CNI 软体征测试分量表原始反射分与PANSS 阴性症状得分呈中等程度正相关(r=0.412, P=0.024);运动协调分与RVP各项均有相关性(P< 0.05),与SOC 最少步数完成的任务数呈中等程度负 相关(r=-0.419,P=0.001);总分与RVP各项均有相关性(P< 0.05),与SOC 最少步数完成的任务数呈弱负 相关(r=-0.395,P=0.002)。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NSS 及认知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损害,且两者之间 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既往众多研究发现,健康人群及包含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强迫障碍、注意多动障碍在内的多种精神疾病患者都伴有认知功能的损害及神经系统软体征(NeurologicalSoftSigns,NSS)。两者常同时在精神疾患的临床表现中可见,现对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及关联为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神经系统软体征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对17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系统软体征进行评定,并与年龄、病程、目前所取抗精神病药物剂量、受教育年限,阴性阳性症状各因子分、TESS评分及简明智能量表评分进行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神经系统软件征与幻觉、妄想因子、TESS评分均无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显示其主要影响因素有情感淡漠、意志活动缺乏、社交活动缺乏、注意障碍、阳性思维形式障碍、病程及智能水平。结论 神经系统软体征与显示精神分裂症生物学病理基础相联系的临床指标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收集国内外2000年-2014年公开发表的关于精神分裂症神经系统软体征(neurological soft signs,NSS)的文献,综述精神分裂症NSS主要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今后研究精神分裂症NSS提供新的视角和相关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中国知网以及万方数据库,检索精神分裂症神经系统软体征的相关文献。由2位评价员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并提取原始资料后,综述精神分裂症神经系统软体征的主要研究成果。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07篇,最终纳入25篇。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NSS与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以及患者认知功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NSS也渐渐显示出潜在的脑区皮层相关性,同时被认为是潜在的精神分裂症内表型之一。结论神经系统软体征对精神分裂症病理机制的确定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对精神分裂症临床工作的完善具有指导作用;建议今后的研究对协变量做出更好的控制,拓展被试样本的年龄跨度,增加纵向研究和遗传学证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神经系统软体征量表的信效度。方法 对17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系统软体征进行评定,并与病程、阴性症状各因子分、BPRS评分进行相关分析,同时对其中16名患者间隔1周后进行神经系统软体征重测。结果 重测信度r=0.907,各成分的重测信度在0.704 ̄0.98之间;分关信度rs=0.694;与阴性症状及其他各因子之间,与病程、BPRS分呈高度相关。结论 神经系统软体征量表具有良好信度和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