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判定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我院住院的60例脑梗死患者与60例健康对照者采集血清进行hs-CRP检测,并比较两组hs-CRP差异。结果脑梗死观察组hs-CRP水平为(10.12±1.56)mg/L,健康对照组hs-CRP水平为(1.28±1.52)mg/L。两组相比较,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对于脑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判定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血脂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其中25例为稳定型心绞痛(SAP)、15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0例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再选择同期门诊体检的50例健康人员设定为对照组,两组均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c Tn I)及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SAP组患者血清hs-CRP明显高于对照组;UAP和AMI组患者血清hs-CRP、c Tn I、TG、TC、LDL-C等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高,观察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SAP和UAP组患者血清hs-CRP、c Tn I、TG、TC、LDL-C等指标水平明显低于AMI组,HDL-C水平高于AMI组;SAP组患者血清hs-CRP、c Tn I明显低于UAP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CRP与TG、TC、LDL-C等指标呈正相关,与HDL-C指标呈负相关,血清hs-CRP与c Tn I呈正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c Tn I)及血脂水平,可以预测和治疗冠心病患者的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和相关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病例37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对这两组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比较分析结果得出,冠心病组患者的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且两组间存在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其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会发生显著的升高,因此在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中应对其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改变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60例脑梗死患者,所选患者经CT等影像学检查,均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上述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到本院体检的健康者共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后不同时间(入院后的第1天、第3天、第7天及第21天)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照组在体检当天清晨取静脉血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人院后的不同时间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人院后的第1天、第3天和人院后的第7天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人院后的第21天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了解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有助于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液中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总胆红素以及直接胆红素的临床意义。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间进行诊治的18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对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总胆红素以及直接胆红素的含量进行测定来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冠心病组数值明显低于健康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冠心病组患者数值明显高于健康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出现了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及尿酸的浓度升高时临床医生要高度的重视,建议患者做进一步检查,可以尽早发现冠心病的存在,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这样可以提高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更好的广大患者的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敏CRP(hsCRP)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我院NICU收治的临床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78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入院时和恢复期检测静脉血hsCRP,并与对照组(60例正常新生儿)作比较。结果观察组疾病初期血hsCRP及其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恢复期hsCRP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和疗效监测有重要意义,特异性和敏感性高,结果准确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预测和监视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65例糖尿病患者和35例体检正常者的血清,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hsCRP,酶法检测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hsCRP水平正常对照组为(072±067)mg/L,TC正常糖尿病组为(194±136)mg/L,高TC糖尿病组为(374±154)mg/L。TC正常糖尿病组和高TC糖尿病组hsCR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P<005,P<001);TC正常糖尿病组和高TC糖尿病组之间hsCRP水平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同时hsCRP水平与TC水平呈正相关(r=046,P<001),与HDLC水平无相关性。结论hsCRP作为炎症因子,在预测和监视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方面有重要临床意义,是一个强有力的独立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8.
《临床医药实践》2016,(5):337-338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青年脑梗死患者病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青年脑梗死患者76例作为青年组,另选取5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老年组。检测两组患者hs-CRP水平并比较分析hs-CRP水平与青年脑梗死患者的关系。结果:青年组hs-CRP平均水平明显高于老年组,并且青年组hs-CRP升高率明显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随着梗死面积的增大,hsCRP水平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水平与青年脑梗死患者病情密切相关,临床可通过动态检测患者hs-CRP水平评估青年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以及hs—CRP与妊娠期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7月_2012年12月间进行诊治的8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并选择同一时期晚期健康妊娠的44例孕妇,比较两组孕妇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同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hs—CRP水平为(2.05±0.88)mg/L,HDCP组为(5.78±2.28)mg/L,HDCP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CP组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的血清血清hs—CRP水平差异较为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着疾病的发展,其血清hs—CRP水平也会逐渐增长。结论血清CRP能够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同时还会损伤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肾脏的功能。血清hs—CRP不但能够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变化进行真实的反应,同时还能够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早期肾损伤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11.
杨鉴  程峰  石磊  贡伟一  王文明  刘华  惠国帧 《江苏医药》2012,38(10):1174-1176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创伤(TBI)后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的变化。方法选取30例重度TBI患者(TBI组)和1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应用免疫放射分析技术测定患者伤后1-2、4-5、7-8和10-11d共4个时间段血浆BNP浓度。结果 TBI患者伤后初始BNP浓度较对照组可升高7.3倍(P<0.01)。弥散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组BNP浓度在伤后7-8d内较无或仅少量SAH患者增高,颅高压组BNP浓度高于颅内压正常患者(P<0.01)。结论血浆BNP浓度在伤后即迅速升高,且在广泛SAH或颅内压增高患者中可持续升高;血浆BNP浓度升高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血清钠的变化及其相关性以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26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血钠水平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高钠血症组和低钠血症组的死亡例数,分别与正常血钠组相比较,分析其统计学意义。结果:高钠血症组中,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低钠血症组和正常血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钠血症组死亡率和正常血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钠升高预后差,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3.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不同的手术时间将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2组手术方式及常规治疗相同,观察组手术前时间为发病至手术<6h,对照组>6h。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72.0%高于对照组的52.0%,观察组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早期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愈率,降低致死、致残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中,基底节血肿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本院2001年12月~2011年12月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中,CT扫描显示基底节血肿量≥2mL的病例31例,男24例,女7例,平均年龄39.5岁。所有患者均行CT扫描确诊。复查CT 18例显著扩大。结果恢复良好5例,中残6例,重残8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10例。结论创伤性基底节血肿(TBGHs)是急性颅脑损伤后血肿逐渐扩大的动态损害过程。本组总体预后不良。血肿大于30mL,血肿扩大,合并其他颅内损伤或颅内压升高的患者,其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15.
闻峰  陆明  何卫春  郭春华  徐立 《江苏医药》2012,38(10):1139-1141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脑组织周期依赖激酶(CDKs)Spy1的表达及细胞定位。方法 72只SD大鼠均分为九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7个TBI组(建立大鼠脑锐器切割伤模型后12h和1、3、5、7、14和28d共7个时间点组)。提取各组大鼠脑组织蛋白样品10μl,Westernblot和逆转录PCR的方法检测TBI后Spy1蛋白和Spy1mRNA表达。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方法检测Spy1蛋白在脑组织中的细胞定位。结果 TBI后,Spy1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逐步升高,3d达高峰,此后逐渐降低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Spy1主要与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之间存在共定位。结论大鼠TBI可以改变脑Spy1的表达,这种改变可能参与脑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和增殖过程。  相似文献   

16.
朱成  束汉生  王淮  王昊  姚运喜 《淮海医药》2012,30(6):473-474
目的 检测颅脑损伤患者外周血清S100B蛋白浓度,判断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方法 对我科2009年3月~2011年6月收治经GCS评分12分以下的185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所有患者均于伤后24 h内,3d,7d,10 d内采集外周静脉血进行离心,取血清置于-80℃冰箱保存,采用Sangtec100IRMA试剂统一进行单克隆双点放免法测定S100B蛋白浓度.正常对照组50份血清S100B蛋白浓度测定方法相同.最后经统计学处理.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与轻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对比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而且,经抢救或治疗后,随着病情好转患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呈逐渐下降趋势,病情好转慢血清S100B蛋白浓度下降慢,反之,预后差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维持在高位.结论 检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不同时间段外周血清S100B蛋白浓度,是判断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轻中度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记忆受损与血清Tau蛋白的关系。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TBI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轻度TBI组(30例)与中度TBI组(30例)。另选取20名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在入院时、伤后第72小时、2周、6周和3个月时,采用ELISA法检测受试对象的血清Tau蛋白浓度,同时运用神经心理学测试量表对受试对象记忆认知特点进行评估。结果 入院时,TBI组患者血清Tau蛋白浓度为(574.3±270.1) pg/mL、健康对照组为(79.9±36.3) p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07,P<0.05)。伤后第72小时,中度TBI组患者血清Tau蛋白浓度为(1 051.2±333.9) pg/mL、轻度TBI组为(805.2±400.2) p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5,P=0.012)。伤后3个月,TBI组患者血清Tau蛋白浓度为(100.8±35.6) pg/mL,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01,P=0.051)。TBI组患者记忆受损明显,且伤后第72小时患者记忆认知水平处于最低,至伤后6周,TBI组患者记忆受损逐渐恢复至健康对照组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第72小时和伤后2周,TBI组患者血清Tau蛋白浓度与神经心理学测试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早期检测TBI患者的血清Tau蛋白浓度不仅可以评估患者的受伤程度,而且能够有效地反映患者记忆受损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严重颅脑外伤患者各种治疗管道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40例严重颅脑外伤患者1226条治疗管道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各种治疗管道中发生并发症27条次,占2.2%。结论熟练掌握各类管道的护理能大大减少严重颅脑外伤患者的并发症,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高渗盐水在创伤性脑损伤中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早期应用高渗盐水(HTS),对继发性脑损害的作用和影响.方法: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损伤兔模型,于伤后早期(伤后3小时)按实验分组不同,经兔耳缘静脉给以不同剂量的7.5%高渗盐水及生理盐水.实验动物于伤后6小时处死,通过比较几组实验动物创伤区域白细胞计数,来说明高渗盐水对继发性脑损害的影响.结果:创伤区域白细胞计数:HTS组的创伤区域的白细胞数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4 ml/kg组与6 ml/kg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二者均较2ml/kg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则明显增加(P<0.05).结论:高渗盐水具有抑制创伤区域白细胞聚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纳络酮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早期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纳络酮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影响。方法对12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纳络酮治疗组(n=67)和对照组(n=60),观察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远期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络酮组患者呼吸循环较快恢复稳定,呼吸异常(27%)和心律异常(64%)明显减少(P〈0.05),脑水肿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纳络酮组治疗两周后GCS评分及伤后6个月GOS评分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运用纳络酮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疗效确切,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