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1262例脑卒中病例中109例继发性癫痫患者,就其癫痫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发作类型以及发生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为8.6%;急性期癫痫发作81例,占74.3%,恢复期癫痫发作28例,占25.7%;发作类型以强直-阵挛发作(包括强直-阵挛持续状态)最多见,其次为部分继发全面性发作。结论脑卒中后癫痫发作与病程和病变部位有关:出血性脑卒中在急性期易继发癫痫,病灶在脑叶者癫痫发生率高;发作类型以强直-阵挛发作最多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特征等进行研究,探讨脑血管病与继发癫痫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56例脑血管病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发病率为6.79%(56/825),脑出血组高于脑梗死组(P<0.05),早发性多于迟发性,发作类型以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最多(42.9%),皮质病变继发癫痫者明显高于皮质下病变(P<0.05),药物治疗效果良好。结论继发性癫痫多见于脑血管病初期,其发病率与脑血管病的类型、病灶部位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阳洪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5):190-191
目的:观察与分析脑血管性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60例脑血管性癫痫患者且对其病变部位、癫痫类型等相关内容进行观察,同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脑血管性癫痫发生部位——脑叶与非脑叶相比发生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癫痫发作类型以单纯部分发作和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最为常见(分别占43.48%和26.09%)。结论:加强脑血管性癫痫的临床特点分析对预防与控制该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扈明侠 《医药导报》2001,20(9):573-574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特点及有效治疗手段。方法:回顾分析经CT证实脑出血后继发性癫痫48例临床资料。结果:脑出血早期癫痫发作20例,以强直-阵挛发作为主,发作次数少,迟发癫痫28例,以局部发作多见,发作较频。按出血部位:基底节区14例,大脑脑叶31例,小脑脑干2例,需坚持服抗癫痫药33例,结论:大脑脑叶出血易继发癫痫,小脑脑干出血继发性癫痫少见,脑出血后早期发作癫痫常通过降低颅内压,注射地西泮可缓解,复发较少,迟发性癫痫易反复发作,需坚持服用抗癫痫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脑卒中与癫痫的发生率、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和外科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诊治的脑卒中患者160例,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并记录患者癫痫发作的时间、持续的时间、发作次数、发作的症状、疗效和预后等。结果 160例脑卒中患者中,癫痫总发生率18.75%,其中2周内的癫痫的发生率为10%,2周后的癫痫的发生率为8.75%;脑卒中类型中,癫痫发生率以脑出血最多,占56.25%,与脑梗死的34.38%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9.37%,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癫痫发作的类型包括强直阵挛发作14例,部分发作16例,持续状态2例;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发作,与患者的脑皮质中的额叶、颞叶、顶叶、顶枕叶、颞顶叶,以及皮质下的基底节、脑干和小脑、蛛网膜下腔等病灶部位有相关性(P<0.05)。抗癫痫药及镇静药在控制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方面,有效率高达92.86%。脑卒中后早期出现癫痫发作的病死率较高,需重视脑卒中的早期治疗及抗癫痫治疗。结论脑卒中是导致癫痫发作的主要原因,皮质病变极易引发癫痫发作。早期卒中继发性的癫痫者,其预后比较差,积极控制癫痫发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同时给予脑卒中并癫痫发作的患者正规的抗癫痫治疗,能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出血继发癫痫的发病率、发作机制、发作类型、出血部位、血肿体积及发作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21例脑出血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脑出血后癫痫患者的发病率10.42%。以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为主,以脑叶出血后癫痫发生率高,血肿体积越大,癫痫发生率越高。结论颅内大量出血、脑叶出血易致癫痫发作。晚期发作需系统规则抗癫痫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发病机制、发作特点以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对660例于2006年3月至2012年11月间在本院进行脑卒中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0例患者继发癫痫,研究和分析脑卒中病灶部位、类型、发病率以及癫痫类型和发作时间。结果蛛网膜下腔与脑出血继发癫痫发病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继发癫痫发病率要明显低于蛛网膜下腔与脑出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节区继发癫痫发病率低于蛛网膜下腔和皮质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蛛网膜下腔继发癫痫发病率低于皮质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病灶部位以及类型与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发病率具有一定的关系,对早发型与迟发型患者应该分别采取短期治疗与长期治疗的不同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
陈辉 《安徽医药》2001,5(4):270-271
目的 分析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52例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资料。并进行了6-24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 脑卒中后癫痫发病率为16.99%,其中2周内早期癫痫为9.15%,2周后迟发性癫痫为7.84%。卒中后癫痫的常见病损害部位为皮质、脑叶及蛛网膜下腔等结构。卒中后早期癫痫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发作形式以强直-阵挛发作为主;迟发性癫痫以脑梗塞多见,以部分性发作为主。结论 脑卒中后癫痫十分常见,应提倡对其抗癫痫治疗。  相似文献   

9.
继发性癫痫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脑卒中病程中的各种类型癫痫发作特别是强直-阵挛发作持续状态对患者的病程进展和预后存在不良影响。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脑卒中与癫痫,应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0.
时军  孙海民  郭记宏 《河北医药》2009,31(8):957-958
目的探讨颞叶癫痫临床特征及睡眠脑电图特点。方法对颞叶癫痫患者43例的临床特征、睡眠脑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中,仅表现为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23例,复杂部分性发作15例,合并单纯部分性发作5例。患者睡眠脑电图和24h脑电监测中,除5例正常外,双侧颞叶癫痫样波9例,左侧颞叶癫痫样波10例,右侧颞叶癫痫样波8例,左额、颞癫痫样波2例,右额、颞癫痫样波3例,双额、颞癫痫样渡6例。颞叶癫痫继发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最多,颞叶癫痫强直.阵挛发作患者不容易与全身性强直.阵挛性癫痫相区别。部分性和全身性癫痫用药不同,区别是部分性癫痫还是全面性癫痫非常重要。结论睡眠脑电图对颞叶癫痫的定位及其放电机制的了解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崔伟  王芳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2):50-51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性癫痫的发病机制、发病类型、病变部位、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本院近3年中做过脑电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治疗的30例中,脑出血患者复发癫痫3例,死亡1例;脑梗死患者复发癫痫7例,死亡3例。结论:脑血管性癫痫以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为主,病变部位多位于脑叶和基底节区,脑电图检查对预防和病情判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临床症状特点及与卒中类型关系。方法对897例脑卒中患者的卒中类型、卒中后癫痫发病率、发作时间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脑卒中癫痫发病率为8.7%(78/897),其中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最高,其次为脑出血,脑梗死后癫痫发生率最低。早发性癫痫54例(69.2%),治疗效果好;迟发性癫痫24例(30.8%),治疗效果相对较差。结论癫痫是老年人卒中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与卒中性质相关,经正规抗癫痫治疗后总体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特点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48例经CT和(或)MRI证实的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我院EP发生率为8.33%。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性癫痫发病率最高为17.9%,其次为混合性卒中、脑出血、脑梗死,分别为15.4%、9.7%、3.6%;早发性癫痫占70.8%,迟发性癫痫占29.2%;病灶发生部位以皮质病变为主占80.3%,明显高于其他发病部位(P<0.01)。结论 EP的发生与卒中类型、病程、病变部位及用药等密切相关,了解卒中后癫痫的发病特点及相关性,利于指导治疗、评价预后、降低病死率。晚期发作需长期抗癫痫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叶出血后癫 发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萍  赵俊丽  赵为逊 《天津医药》2001,29(6):333-335
目的研究急性脑叶出血与癫的关系。方法选择首次发病、既往无脑卒中及癫病史的单纯脑叶出血428例,均在发病至住院阶段观察,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急性脑叶出血后癫发生率为12.15%。(2)额叶出血癫发生率明显高于颞叶,其它各脑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3)癫以即刻发作为主要表现,以大发作多见,且大发作多发生于发病2周内。(4)患者意识障碍程度及死亡率与伴发癫不成正比,预后与年龄、既往史、出血部位、出血量、并发症等多因素有关。结论了解急性脑叶出血后癫发作特点,对临床工作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方法回顾分析近3年我院754例脑卒中患者中46例继发患者的卒中部位、癫痫发作特点、类型和治疗方法。结果脑卒中后癫痫发生率为6.1%(46/754),其中早发癫痫39例占5.2%(39/754),迟发癫痫7例占0.9%(7/754);46例继发癫痫中,皮层病灶继发癫痫占78.2%(36/46),皮层下病灶继发癫痫占21.8%(10/46)。早发癫痫中全身发作30例,部分性发作9例;迟发癫痫中全身发作2例,部分性发作5例。皮层病灶继发癫痫较皮层下病灶继发癫痫多见,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发癫痫患者预后较无癫痫患者差。结论腑卒中后癫痫皮层病灶多见,早发癫痫以全身发作为主,迟发癫痫以部分发作为主。早期控制癫痫发作有利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李邦松  王庆梅 《安徽医药》2013,17(9):1533-1535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癫痫患者70例,对其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研究中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其中早发性癫痫的发生率(68.6%)显著高于迟发性癫痫(31.4% )(P〈0.05);蛛网膜下腔出血癫痫部分性发作的占10.0%,显著低于脑梗死的53.8%和脑出血的52.4%(P〈0.05);病灶位于皮层下的比例均明显低于病灶位于皮层的比例,大面积病灶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小面积病灶的比例(P〈0.05);脑卒中后癫痫组的焦虑、阻滞、认知障碍、全身症状、睡眠障碍、HAMD量表总分6项因子分均明显高于无癫痫组(P〈0.05).结论 脑卒中后癫痫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以早发性癫痫为主,脑卒中类型、病灶部位、大小与卒中后癫痫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118例患者的ECG及心肌酶学的变化、卒中的类型及病变部位与CCS的关系.结果 急性脑卒中时CCS的发生率为45.7%;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CSS的发生率最高48.9%,其次蛛网膜下腔出血为44.9%,脑梗死CCS的发生率为28.7%,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时CCS的发生率与脑梗死时CCS的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即疾病发生的部位越近大脑中线,CCS的发生率越高.结论 脑心综合征的发生与急性脑卒中的类型、发病的部位密切相关;早诊治可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陈妍  唐慧群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5):2065-2066
目的 探讨癫痫与脑卒中的关系、继发性癫痫的特点及其治疗.方法 对223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观察,对卒中后继发性癫癇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癇患者多见于脑皮质卒中患者,其中脑皮质卒中组癫癇发生率为16.7%,明显高于皮质下脑卒中组癫痫发生率(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 cm的脑卒中病灶组癫痫发生率为17.3%,明显高于<4 cm脑卒中病灶组癫痫发生率(5.4%)(P<0.01).出血性卒中组和缺血性卒中组癫痫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发生率与脑卒中类型无关,与脑卒中发生部位和面积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分析120例脑血管病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相关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录入Epidata3.0数据库,然后导入SPSS14.0进行频数分析。结果脑血管病后继发癫痫的发病率为9.15%,癫痫发生的时间主要集中在脑卒中发生后的6个月内;癫痫发作的类型主要为单纯部分性发作和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病变部位主要分布在脑叶区,其次为额顶基底节区;经治疗后116例患者的癫痫病情被控制。结论脑血管病后癫痫大多较易控制,抗癫痫药物在类别、剂量的选择原则上应强调个体化,不能千篇一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797例脑血管病中 4 1例继发癫痫的资料。结果 :脑血栓 2 0例 ,脑出血 14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4例 ,脑栓塞 3例 ,TIA0例。脑叶病变 30例 ,非脑叶病变 11例。 14d以内发病 2 5例 ,14d以后发病 16例。需长期服药治疗者 10例 ,其中 7例是于 14d后发病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以单纯部分性发作为主 ,出血性脑血管病以全身强直 -阵挛发作为主。结论 :脑血管病继发癫痫与脑血管病类型、位置以及癫痫发作时段相关。癫痫发作形式与病变类型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