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为增加乳腺癌患者化疗输液时的安全性,确保患者顺利完成化疗,减轻患者的痛苦,保护患者血管。方法将86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使用普通钢针进行化疗,实验组则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化疗。结果实验组患者化疗性静脉炎和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输液期间感觉舒适。结论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减轻了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损伤,并且方便了患者在化疗时的简单活动,利于护士操作。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药实践》2013,(11):859-860
目的:探讨水胶体透明贴在预防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中的效果。方法:将8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从输液开始采用水胶体透明贴覆盖穿刺点,对照组采用传统的50%硫酸镁溶液湿敷。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水胶体透明贴在预防静脉留置针导致的静脉炎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外用预防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采用甘露醇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将甘露醇药液加温至25~35℃后输注,并用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在穿刺点上方皮肤沿静脉走向涂抹,对照组将甘露醇药液加温至25~35℃后输注。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及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7.5%,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为(4.63±1.15)d;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27.5%,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为(3.05±1.08)d。两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能有效预防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致静脉炎,并可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降低静滴脂肪乳对静脉炎的发生率。方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患者进行临床应用实践观察对比效果。结果实验组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结论脂肪乳与0.9%氯化钠注射液同时同一血管滴注可以降低静滴脂肪乳所致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方兰巧 《医药世界》2009,11(7):310-311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在妇科晚期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0例需静脉输液治疗的妇科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实验组采用小儿用24G静脉留置针,对照组采用成人20G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组患者发生静脉炎人次及穿刺失败人次。结果:实验组发生静脉炎人次及穿刺失败人次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小儿静脉留置针在需静脉输液治疗的妇科晚期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静脉炎机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留置针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60例接受经静脉给予化疗药物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经静脉留置针给药(实验组),另一组经普通静脉输液针给药(对照组),每组30例。经过3个月后观察两组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静脉炎的发生率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化疗时应用留置针能减少静脉炎的发生,且因操作简单、方便,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水胶体敷料外敷对预防化疗引起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在输液过程中使用水胶体敷料预防保护输液血管及局部组织,使用的水胶体敷料规格为5 cm×10 cm,其薄,呈半透明型,对照组未使用,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效果。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Ⅰ级静脉炎发病率分别为54%和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水胶体敷料预防及治疗化疗性静脉炎,操作简单、效果明显,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陈书巧 《哈尔滨医药》2011,31(6):465-465
目的探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对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作用。方法将大肠癌术后第一、二次住院化疗病人40例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输液前后取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均匀涂抹于穿刺点上4 cm×15 cm处皮肤,对照组不涂软膏。结果在实验组中末发生静脉炎的14例,Ⅰ度4例,Ⅱ度1例,Ⅲ度1例,Ⅳ度0例;对照组中末发生静脉炎的10例,Ⅰ度4例,Ⅱ度3例,Ⅲ度1例,Ⅳ度2例。试验组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静脉炎的严重程度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在化疗前后外涂具有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术中发生寒战的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80例腹部手术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输液及腹腔冲洗液均为室温,观察组采用输液加温、冲洗液加温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寒战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寒战发生率为7.5%,对照组寒战发生率为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6,P〈O.01)。结论通过输液加温、冲洗液加温等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减少腹部手术的寒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模式在基层卫生院,对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门诊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1020例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门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平均每组510例,对照组患者在门诊静脉输液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门诊静脉输液治疗期间实施舒适护理.结果 试验组患者对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8.6%,对护理服务满意率为95.5%;对照组对知识知晓率为34.1%,对护理服务满意率为81.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实验组为2.3%,对照组为20.5%;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液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在基层卫生院对门诊患者静脉输液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封闭式留置针在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护理工作参考借鉴。方法将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头皮静脉输液的患者1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5例给予常规钢针穿刺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封闭式留置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患者95例,共发生并发症3例,低于对照组的14例,P<0.05;实验组患者家属满意度为98.95%,高于对照组的89.47%,P<0.05。结论使用封闭式留置针在头皮静脉输液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更好地保证患者的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肘上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效果.方法超声引导下在肘上PICC置管92例(观察组),对比传统肘部或肘下PICC盲穿96例(对照组)穿刺成功率、舒适度等指标.结果 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尖端位置正确率、置管后舒适度评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颈内静脉异位率、静脉炎发生率、置管后对生活的影响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超声引导下肘上PICC置管解决了盲穿PICC的弊端,降低了颈内静脉异位和静脉炎的发生率及留置PICC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提高了PICC尖端位置的正确率和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对减少静脉应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方法将80例静脉滴注20%甘露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的静脉输液护理常规,一旦出现静脉炎即予处理。干预组在使用20%甘露醇前采取前瞻l生护理预防静脉炎的发生。两组患者均由专业技术水平较高且责任心较强的护士全程护理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前瞻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静脉滴注20%甘露醇所致静脉炎发生率,减少病人护理不良事件,对提高护理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位置头静脉留置针穿刺对手术患者静脉炎发生率、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50)与观察组(n=50)。观察组采用头静脉前臂下段进行留置针穿刺,实验组采用头静脉前臂中段进行留置针穿刺,观察两组手术患者头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及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观察组,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患者选择头静脉前臂中段留置留置针,可有效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和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半边莲加醋湿热外敷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用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留置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输注甘露醇前30min和输注后1h给予半边莲加醋湿热外敷。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和留置针使用时间。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T=4.00,P<0.05),留置针使用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半边莲加醋湿热外敷能有效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发生,延长留置针使用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和痛苦。  相似文献   

16.
张红  学琴 《北方药学》2014,(10):12-13
目的:探讨药物持续湿敷在预防静脉泵入胺碘酮所致静脉炎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使用静脉泵入胺碘酮患者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在开始泵入胺碘酮时即给予药物持续湿敷,对照组按常规输液流程泵入药物。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输注血管出现静脉炎的例数、出现静脉炎的时间和分级;观察两组患者疼痛出现例数、时间及程度。结果:实验组出现静脉炎和疼痛的例数较对照组少,出现静脉炎和疼痛的时间较对照组迟,静脉炎分级及疼痛程度均较对照组轻,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药物持续湿敷可有效预防静脉泵入胺碘酮所致静脉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用药依从性,利于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输液延长管固定胃管方法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选取本院普、胸外科住院治疗并留置胃管的患者38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01例和对照组179例.试验组采用输液延长管固定胃管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胃管固定方法,比较两组的胃管脱出率、舒适度、皮肤损伤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胃管脱落率(2.49%比19.55%)和皮肤损伤发生率(3.98%比26.2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3.93±0.77)比(2.91±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0.55%比6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方法相比较,输液延长管固定胃管的方法能够更加有效地固定胃管,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在老年住院患者单手穿刺技术和正规脉冲式冲封管法静脉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0例老年静脉穿刺输液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0例。观察组采用前馈控制对单手穿刺技术和正规脉冲式冲封管法静脉输液进行管理,对照组则进行单手穿刺技术和正规脉冲式冲封管法静脉输液管理但未进行前馈控制,比较两组静脉穿刺次数及穿刺所需时间,并统计两组的输液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静脉穿刺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所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血肿形成、静脉炎及渗出严重疼痛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馈控制在老年住院患者静脉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静脉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预防经外周静脉营养导致注射局部静脉炎发生的有效方法。方法将我科160例需外周静脉营养住院患者,按每月单双号第一次执行外周静脉营养输注分组,分为观察组82例,对照组78例,对照组采用渭良伤科油纱持续湿敷营养液输注的肢体;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肢体按摩,在营养液输注前5min、输注中4h、输注后5min配合渭良伤科油按摩输液肢体;对比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发生时间和其他并发症以及病人满意度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1),发生静脉炎的时间大于对照组(P=0.01),病人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采用渭良伤科油持续湿敷并配合伤科油肢体按摩能有效预防经外周静脉营养引起静脉炎,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