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他汀序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的调脂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107例确诊为ACS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改良他汀序贯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d,50例)。检测入院24h内、4周、8周早晨空腹血脂(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应用改良他汀序贯治疗的ACS患者血TC、LDL—C、TG水平均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HDL—C水平增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应用改良他汀序贯治疗的ACS患者血AST、ALT、CK水平无明显变化,两组药物不良反应轻微,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④改良他汀序贯治疗方案治疗ACS调脂效果确切;②改良他汀序贯方案治疗ACS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序贯疗法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132例AMI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序贯疗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20 ng/d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入院后24 h、4周、8周的早晨空腹血脂变化,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血TC、TG、LDL-C水平分别为(4.09±0.68)、(1.52±0.39)、(2.68±0.90)mmol/L,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81±0.97)、(1.62±0.47)、(2.93±0.83)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血TC、TG、LDL-C水平分别为(3.64±0.19)、(1.31±0.64)、(1.60±0.33) mmol/L,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19±0.28)、(1.44±0.82)、(2.53±0.66)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ALT、AST、CK、HDL-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序贯疗法对AMI患者具有较好的调脂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李媛 《中国实用医药》2009,4(4):158-159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滴丸对冠心病强化调脂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1例确诊为冠心病、血清总胆固醇(TC〉5.2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12mmol/L)。伴或不伴有三酰甘油(TG〉1.7mmol/L)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治疗组)46例口服辛伐他汀滴丸40mg/d,8周,B组(对照组)45例口服普伐他汀钠片40mg/d,8周,在服药前、服药后第4、8周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及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及肌酸激酶(CK)、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结果与治疗前相比4、8周TC、LDL-C、TG的下降和HDL-C的升高,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辛伐他汀滴丸对冠心病强化调脂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可定)对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调脂疗效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39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为瑞舒伐他汀组,另选择39例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对瑞舒伐他汀治疗前,以及治疗4周、8周后的血脂水平、hs-CRP水平、肝肾功能和肌酶谱。进行检测与比较观察。结果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前血清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4、8周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s-CRP水平均明显下降(均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亦明显上升(P〈0.01),其中治疗4周后TC水平下降33.5%,TG水平下降16.5%,LDL-C水平下降37.6%,HDL-C水平上升12.6%,hs-CRP水平下降36.3%;治疗8周后瑞舒伐他汀TC、LDL-C和hs-CRP水平仍明显下降,与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TG水平稍下降,HDL-C水平稍上升,但与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治疗期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和肌酸磷酸激酶(CK)水平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未见瑞舒他汀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瑞舒伐他汀对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调脂效果显著,且有降低血清hs-CRP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瑞托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的疗效。方法43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瑞舒伐他汀20mg/d,对照组予以瑞舒伐他汀10mg/d,观察4周后,两组血脂包括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肾功能包括肌酐(Cr),尿素氮(BUN)、谷丙转氨酶(ALT)、肌酸磷酸肌酸(CK)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LDL-C、TG、TC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BUN、Cr、ALT、CK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更大剂量瑞舒伐他汀能起到更好调脂作用。  相似文献   

6.
丁晓洁  张永明 《安徽医药》2014,18(4):740-742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氟伐他汀治疗血脂正常的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探讨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60例血脂正常的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均给予常规降糖治疗外,A组给予氟伐他汀40 mg·d^-1,B组给予氟伐他汀80 mg·d^-1,睡前一次口服,观察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6个月前后24小时尿蛋白排泄率(UAER)、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TG、TC、LDL-C、HDL-C、HbA1C、ALT、AST、CK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论何种给药剂量治疗后UAER显著下降,且随治疗时间延长效果更显著(P<0.05);B组比A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伐他汀具有非依赖降脂的肾脏保护作用,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祛湿化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4年6月交口县桃红坡中心卫生院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祛湿化瘀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ALT、AST、TC、TG 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 ALT、AST、TC、TG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湿化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肝功能及血脂,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血清学指标检测临床意义,为提高此类患者诊断正确率提供可靠依据,保障其生命安全。方法抽取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液5 ml作为本次研究所用样本,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脂肪肝患者血清中TG、TC、AST、AL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HDL-C、LDL-C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疑似脂肪肝患者血液中TG、TC、HDL-C、LDL-C、AST、ALT水平变化情况准确判断患者是否发生脂肪肝疾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郭莲  刘维娟  徐伟  栾建芳  罗涌 《中国药房》2011,(18):1696-1698
目的:研究匹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的调脂作用。方法:80例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洛伐他汀片,治疗组加用匹伐他汀钙片,疗程12周。考察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BP)、心率(HR)及体重指数(BMI)、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TC、TG、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的降低程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DL-C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的升高程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bA1c、收缩压(SBP)、HR、BMI及AST、ALT均下降,但治疗前、后及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GGT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伐他汀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紊乱状态,对血糖、血压、HR、BMI及肝酶谱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卿光兰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237-238
目的研究他汀类药物在老年高脂血症患者中的调脂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40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月组和治疗3月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肾脏功能和肌溶解反应。结果经治疗后两组TC、TG、LDL-C水平均有下降,HDL-C水平有升高,但治疗3月组和治疗1月组相比TC、LDL-C水平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1),HDL-C水平升高与TG水平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和肌酸磷酸激酶(CK)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可显著改善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并且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和肌溶解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渠莉 《中国医药》2006,1(1):18-20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6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30例),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40g/d,疗程为4周。两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测定血清CRP、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结果辛伐他汀组治疗4周后,CRP、TC、TG、LDL—C、PAI-1较治疗前下降(P<0.05或0.01)。常规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前AMI患者血清cRP与PAI-1活性呈正相关(r=0.393,P<0.05),与t.PA呈负相关(r=-0.359,P<0.01)。辛伐他汀组治疗后CRP、PAI-1、t—PA与TC、LDL-C水平变化无相关性。结论在AMI早期给予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可能有利于抑制炎症反应,稳定斑块,提高纤溶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烟酸缓释胶囊(锐旨)升高家兔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其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健康日本大耳白兔26只实验前适应性饲养2周,稳定后随即分组法分为:空白对照组8只,高脂模型组18只。其中空白对照组用普通兔饲料喂养22周;高脂模型组用高脂饲料(每kg普通兔饲料加1%胆固醇+8%熟猪油)喂养。10周后从高脂模型组中随即抽取2只处死。观察动脉斑块形成状况,以确定造模是否成功。造模成功后高脂模型组随机分组,分为高脂对照组、药物治疗组,每组8只。高脂对照组和药物治疗组均改为普通饲料,药物以灌胃法喂食。药物治疗组加用烟酸缓释胶囊0.05g(Kg·d^-1),喂饲12周。用药前及用药12周后分别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用药后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测定,观察主动脉组织病理变化。结果:药物治疗组与高脂对照组相比较,TC、TG、LDL—C降低,HDL—C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治疗组与高脂对照组之间AST无统计学差异(P〉0.05)。镜下观察见药物治疗组内膜增厚明显减轻,斑块内脂质和泡沫细胞数量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回缩;斑块面积/内膜面积比值、内膜厚度/中膜厚度比值,内膜厚度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烟酸缓释胶囊(锐旨)能够明显升高血清HDL—C,降低TC、TG、LDL—C;并阻止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能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回缩,增厚的内膜变薄;并且其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周燕  芮广跃  王安贵 《中国医药》2011,6(11):1358-1360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脏的作用.方法 62例早期DN患者完全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治疗及厄贝沙坦150 nmg,2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d,口服,共12周.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测定2组患者空腹血清TC、HDL-C、LDL-C、T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Alc)、BUN、Cr、尿酸、ALT、AST及肌酸激酶(CK)水平,检测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EAR)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 2组治疗前后TC、HDL-C、LDL-C、TG、HbAlc、ALT、AST及CK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尿β2 MG、UEAR均明显下降[(o.3±0.1) mg/L比(0.6±0.2) mg/L,(0.4士0.1)mg/L比(0.6±0.2) mg/L;( 132.6±14.2) mg/24 h比(206.1±19.7)mg/24 h,(162.2±18.5) mg/24 h比(203.2±21.4) mg/24 h,均P<0.05],研究组hs-CRP水平也明显降低[(3.6±1.6)mg/L比(4.5±1.5) mg/L,P<0.05],但研究组尿β2MG、UEAR及hs-CRP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具有非依赖降脂的肾保护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血清内脂素和Syndecan-4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行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AMI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和对照组(阿托伐他汀非序贯治疗),每组45例.观察组PCI术前1 d口服阿托伐他汀80 mg,术后1个月改为40 mg/d,之后改为20 mg/d维持;对照组术前1 d及术后一直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维持,患者于入院即刻、术后72 h测定血清内脂素和Syndecan-4水平.记录2组患者的肝功损害情况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的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血清内脂素和Syndecan-4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5、3.24,P<0.05);2组患者ALT、AST均不同程度的增加,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脂素、Syndecan-4表达呈正相关(r=0.548,P<0.05);观察组MACE发生率为17.8%低于对照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8,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可以降低急性ST段抬高型AMI患者PCI术后炎性反应,降低MACE事件,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和脂联素(AP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54例AMI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瑞舒伐他汀10~20mg,qd,28例)和阿托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20-40mg,qa,26例),分别检测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2组患者TC、LDL-C、hs—CRP、sCD40L和APN水平。结果瑞舒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血清,TC、LDL-C、hs-CRP、sCD40L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APN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瑞舒伐他汀组血清hs-CRP、sCD40L水平与阿托伐他汀组相比明显降低,APN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都能降低TC、LDL-C、sCD40L、hs—CRP水平,升高APN水平,但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明显优于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16.
中西药联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晓生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0):1299-1301
目的 探讨柴胡疏肝散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多烯磷脂酰胆碱组(A组)、柴胡疏肝散组(B组)和柴胡疏肝散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组(C组),每组30例.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候评分、生化检查指标[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血脂检查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B超检查下病情分度.结果 三组组内治疗前后临床症候评分、ALT、AST、GGT、TBIL、TC、TG、LD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C组临床症候评分、ALT、AST、TBIL、LDL-C的改善情况优于A、B组(P<0.05);对TC、TG 的作用,B、C组效果相当,均优于A组(均P<0.05).结论 柴胡疏肝散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优于两药单独应用,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β-酪啡肽-7(β-CM-7)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对照组、模型组、护肝片组(0.3 g.kg-1)、β-CM-7高剂量组(灌胃剂量:2.0×10-1g.L-1)、β-CM-7中剂量组(灌胃剂量:2.0×10-2g.L-1)和β-CM-7低剂量组(灌胃剂量:2.0×10-3g.L-1),除对照组外均采用梯度酒精灌胃的方法建立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同时除模型组外各组分别给予药物治疗12周。观察用药前后各组小鼠生化指标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结果β-CM-7高剂量组能够明显降低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TG、LDL-C水平(P<0.05或P<0.01),提高血清HDL-C的含量,减少肝组织匀浆的MDA含量(P<0.05或P<0.01),升高肝匀浆SOD,GSH-Px的水平(P<0.05或P<0.01)。结论β-酪啡肽-7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有防治作用,可能与其调节脂质代谢,抗脂质过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