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与CT影像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表现,评价X线平片、CT在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6例,女18例,年龄21~60岁,平均34.2岁,病程5~36个月。随机将其分为X线组37例和CT组37例。结果:经统计学分析,37例患者的X线检查显示,早期(I期和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共5例,发现率约为13.5%;CT检查显示,早期(I期和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共13例,发现率约为35.1%;经χ2检验,CT与X线片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T较X线的效果更明显。结论:CT检查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病变的发现,并为其早期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酒精性股骨头坏死(ANFH)是特发性股骨头坏死的一种类型,是引起青年人严重病残的难治性疾病。我们通过收集13例确诊为ANFH患者的X线平片、CT与MRI的征象,评价X线、CT与MRI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诊断价值,探讨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艳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6):29-30
目的:增强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认知。方法回顾分析11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X线平片资料。结果11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中共计患缺血性坏死的股骨头为143根。其中其中Ⅰ期3根,Ⅱ期66根,Ⅲ期50根,Ⅳ期24根。结论采用X线平片进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检测,能够清晰观察股骨头的解剖及病理结构,具有快捷、低廉的特点,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4.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为成年人较常见的致残性疾病,早期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及功能维持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诊治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9例,男14例,女5例,发病年龄28~64岁,病程2~10个月,单侧15例,双侧4例。主要临床症状为髋关节疼痛18例,间歇性跛行17例,下肢酸痛2例。体检时,髋关节叩击痛8例,“4”字征阳性者5例,3例患肢短缩(1~1. 5 cm),其中应用激素治疗者 14例,4例有外伤史,长期酗酒2例,19例患者均行双侧髋关节X线平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X线、CT、MRI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9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进行X线、CT及MRI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89例患者中,X线检查发现59例,CT检查发现78例,MRI检查发现89例。结论 MRI检查对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着极高的准确率,对早期诊断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重要意义,CT次之,X线检查在股骨头缺血早期效果不明显,但3者对股骨头缺血坏死晚期诊断准确率均较高,对考虑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应先行X线及CT检查,X线及CT扫描无阳性发现时可行MRI检查。 相似文献
6.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在我院并非少见,本病准确及时诊断对于其治疗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收集1990年1月至1996年12月共43例经X线CT确诊分析如下。1 一般资料 43例中男33例,女10例,年龄18~65岁,平均34岁,病程4个月~6年。患病肢体左侧20例,右侧23例。其中外伤史14例,6例服用激素史。主要临床症状为髋关节疼痛,间歇性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X线与CT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X线与CT检查结果。结果:CT检查发现阳性率为78.9%,显著高于X线的58.9%(P<0.01)。且CT检查方式对Ⅰ、Ⅱ期病变阳性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P<0.05)。结论:CT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病变阳性率较X线诊断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检查中的价值。方法将13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CT与X线平片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普通X线片诊断Ⅰ~Ⅱ期ANFH2髋,Ⅲ~Ⅳ期10髋,阳性率63.15%;CT诊断Ⅰ~Ⅱ期ANFH5髋,Ⅲ~Ⅳ期12髋,阳性率89.47%,二者之间有较大的差异。结论普通X线片较难发现早期ANFH,而CT对ANFH的早期诊断能够提供较多的诊断信息,二者在ANFH的分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X线、CT、MRI与ECT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5例临床疑诊为ANFH的患者进行X线平片、CT、MRI与ECT检查,并且做X线平片、CT、MRI与ECT的对照观察,并与同期临床症状比较.结果 75例经X线检查诊断为ANFH 48例;经CT扫描诊断为ANFH 60例;经磁共振扫描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X线与MRI诊断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特点,探讨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55例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分别采用X线和MRI检查方法,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表现。结果:55例中,X线检查方法下21例阴性,MRI检查方法下55例均为阳性。结论:MRI检查方法对骨髓病变的敏感度和分辨率均高,能够可靠有效检出股骨头坏死,是临床诊断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理想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价X线平片在诊断早期股骨头无菌坏死中的作用,以求找出早期诊断线索。方法 对我院近年来收治有早期坏死平片X线表现并经MRI确诊的32例早期股骨头坏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早期X线表现(指股骨头不变形,关节间隙无变窄)①股骨头明显骨质疏松;②股骨头局限性密度增高;③股骨头局限性密度减低;④股骨头皮质变薄,密度减低模糊;⑤髋关节面硬化,不规整。结论 X线平片经济简便,掌握其病变特征结合临床进行踪合分析,尤其是对高危人群的复查,早期诊断是可以做到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CT、MR影像表现,探讨其早期影像诊断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0例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人影像资料,进行总结比较。其中13例X线平片检查,19例CT检查,13例MRI检查。结果30例中双侧发病24例,单侧发病6例。X线表现:13例中阳性表现7例(阳性率54%),均有不同程度骨质硬化及囊变,股骨头碎裂变形5例,关节半脱位3例。CT表现:19例中14例坏死征象明显(阳性率74%),不同程度的表现为“地图征”、囊性变、碎裂,关节半脱位3例,关节囊积液8例。MR表现:13例均有阳性表现(阳性率100%),关节囊不同程度积液9例,“双线征”5例。绪论MRI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诊断较X线平片和CT敏感,是理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蔡华威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23(5)
目的 对比多排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MRI)在股骨头坏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69例,分别实施多排螺旋CT检查和MRI影像学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诊断情况及早期阳性检出率.结果 MRI股骨头坏死检出率(97.1%)明显高于多排螺旋CT(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在单一囊变、线样征、骨髓水肿及骨小梁结构模糊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66.7%)、(75.4%)、(78.3%)],较多排螺旋CT[(75.4%)、(1.4%)、(1.4%)、(10.1%)]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在股骨头坏死临床诊断中应用效果明显优于多排螺旋CT,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X线平片、CT、MRI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X线、CT与MRI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对比。方法对65例临床疑诊为ANFH患者进行X线平片\CT与MRI检查,并且做X线平片、CT与MRI的对照观察,并与同期临床症状比较。结果53例经X线检查诊断为ANFH35例;经CT扫描诊断为ANFH42例;所有病例均经磁共振扫描证实为ANFH53例,其中15例为早期病变。统计结果表明,MRI为最好,CT次之,X线平片最不敏感。结论X线平片难以显示ANFH的早期表现,MRI不仅能发现其早期病变,且能反应病变的确切范围和程度,对早期治疗和预后具有积极意义,但对骨质的细微结构改变及钙化不如CT明显,且费用较高,多用于临床高度怀疑ANFH而X线平片及CT检查阴性的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60例(63髋)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25髋)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A组),36例(38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B组),观察两组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及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术后1、3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B组明显高于A组,疼痛发生率及翻修率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髋臼或股骨侧骨溶解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股骨柄松动明显少于A组(P〈0.05),髋臼磨损或松动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患者关节功能评分低于全髋关节置换,且疼痛及翻修率较高。因此对于该类老年患者推荐全髋关节置换治疗。 相似文献
16.
外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股骨颈骨折后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1 38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及Ⅹ线资料.结果 骨折Garden分型:Ⅰ型18例(1.3%),Ⅱ型494例(35.7%),Ⅲ型720例(52.0%),Ⅳ型152例(11.0%).发生股骨头坏死114例(8.2%),绝大多数在骨折后3年内发现,股骨头晚期塌陷55例(4.0%).骨折GardenⅠ-Ⅳ型的股骨头缺血坏死率分别为0%、5.9%、9.6%、10.5%,晚期塌陷率分别为0%、1.6%、5.1%、6.6%.4组年龄(<20岁、20~40岁、40~60岁、>60岁)的坏死率和晚期塌陷率分别为48.4%、15.6%、10.5%、3.8%和14.5%、8.2%、6.1%、2.0%,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结论 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和年龄是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晚期塌陷的主要危险因素,Garden Ⅲ、Ⅳ型和青少年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17.
酒精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动物模型的建立与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适合于酒精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动物模型。方法雄性家兔 60只 ,随机分为 2组 ,采用灌胃法 ,实验组给予含乙醇 50 %的烈性白酒 8mL (kg .d) ,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于 1、2、3、6个月分批处死取股骨头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实验组家兔骨髓内造血组织减少 ,脂肪细胞增大 ;骨小梁变细、稀疏 ,骨细胞脂肪变性 ,空骨陷窝增多。透射电镜下见大量脂质沉积、坏死 ;胶原纤维稀疏、排列紊乱、部分断裂。结论雄性家兔早期酒精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组织学变化与人类相似 ,适合用于制作酒精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模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改良“鸡尾酒疗法”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23例(29髋),在坏死病灶清除、浓集自体骨髓细胞移植、自体骨及人工骨打压植骨等传统“鸡尾酒疗法”基础上,同时采用旋髂深血管蒂骨膜瓣与旋股外侧血管蒂阔筋膜张肌髂骨瓣复合移植,保留重建坏死塌陷的病变股骨头。术后按 Harris评分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23例患者获随访2‐8年。术后髋关节功能优8例,良11例,可1例,差3例;治疗优良率82.6%。结论改良“鸡尾酒疗法”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 X线体层摄影与 CT诊断比较价值。方法 :5 4例患者均行 X线体层摄影与 CT扫描。结果 :X线体层摄影征象 期 12例 , 期 8例 , 期 18例 , 期 16例 ;CT征象 期 3例 , 期 15例 , 期 19例 , 期 17例。结论 :CT在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及早期分期中明显优于 X线体层摄影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CT和MRI两种方法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11年1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94例122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均进行CT和MRI检测,以ARC0法为标准分期,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MRI诊断敏感率为98.4%(120/122),CT诊断敏感率为93.4%(114/122),MRI与CT诊断敏感率比较(x2=3.753,P>0.05)。CT与MRI检出率,I期CT检出率显著低于MRI,两种检验方法比较(x2=3.844,P<0.05),在Ⅱ期与Ⅲ期检出率上比较(x2=0.328、0.148,P>0.05)。结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MRI较CT均具有较高的诊断率,两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临床诊断率。但是在早期诊断中,MRI较CT更准确,因此对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诊断中应该选用MRI作为检测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