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进行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肺并发症(PPCs)危险因素调查.方法 连续选择122例近期在我院接受上腹部手术治疗患者,入选对象接受了"PPCs患病危险因素调查问卷"调查,并按术后是否发生PPCs进行分组对照比较.结果 122例接受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发生PPCs 患者45例(36.89%,PPCs组),未发生PPCs患者77例(63.11%,对照组).PPCs组的平均年龄、体重指数、吸烟指数、COPD史、手术时间、全身麻醉例数、留置经鼻胃管例数、气管插管例数、腹部切口长度和术中输血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均<0.05~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龄、肥胖、吸烟、COPD史以及全身麻醉、留置胃管、气管插管、术中输血、手术时间、腹部切口过长均是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发生PPCs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其发生的原因包括患者因素、手术因素和麻醉因素等。研究表明,全身麻醉患者在麻醉恢复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躁动,但麻醉恢复期躁动是否为POCD发生的危险因素尚不清楚。本研究拟评价全身麻醉患者麻醉恢复期躁动与POCD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腹部术后发生认知障碍(POCD)患者的围术期相关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情况.方法 连续选择近期在我院接受腹部手术治疗术后发生POCD患者39例,对照组选择同期住院接受相同手术术后没有发生POCD患者35例,两组对象手术前后分别接受了外周血相关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和hs-CRP)表达浓度检测.结果 两组对象手术前外周血TNF-α、IL-6和hs-CRP表达分布接近(P均>0.05),两组对象手术后外周血均TNF-α、IL-6和hs-CRP明显高于手术前,同时POCD组术后这3项指标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0.05).结论 腹部术后发生POCD患者常常伴有外周血相关炎性细胞因子高水平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术后呼吸循环异常并发症的控制效果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2956例全身麻醉术后患者,接受护理干预作为干预组;并将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2890例全身麻醉术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循环异常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发生并发症21例,占0.7%,其中低氧血症16例,严重低血压3例,严重高血压1例,严重心律失常1例;对照组发生并发症48例,占2.0%,其中低氧血症33例,严重低血压9例,严重高血压4例,严重心律失常2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2,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全身麻醉术后呼吸循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谢莉  柴小青 《安徽医药》2016,37(9):1099-1101
目的 研究老年患者在非心脏手术过程中,血压变化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安徽省立医院接受非心脏手术的74例老年患者,按照术中血压变化情况分为低血压组、血压波动组和正常血压组,分析3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血压情况等。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患者进行POCD评定。结果 3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波动组患者术后第1天MMSE评分显著低于术前,且显著低于正常血压组和低血压组术后第1天MMS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MMSE评分结果基本恢复术前水平。结论 术中血压波动与POCD的发生存在一定联系,而术中低血压与POCD无关。  相似文献   

6.
尹明华 《河北医药》2014,(7):990-992
目的探讨高危妊娠患者术后并发低氧血症的发生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1月产科建档的高危妊娠孕妇60例,都给予剖宫产手术,对PaO2值与孕妇的临床指标进行观察与记录。结果发生低氧血症12例,发生率为20.0%,其中轻度低氧血症8例,中度者3例,重度者1例。术后无低氧血症患者的手术前后PaO2对比无明显差异,而术后有低氧血症患者的手术前后PaO2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单因素结果显示年龄、体重、吸烟、剖宫产手术时间与产次能影响高危妊娠患者术后并发低氧血症的发生(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重和吸烟是高危妊娠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所有患者经过机械通气治疗后,显效率为90.0%,有效率为100%。结论高危妊娠患者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比较高,年龄、体重和吸烟是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要积极给予机械通气治疗。  相似文献   

7.
因腹腔病变,隔肌运动障碍,手术创伤、失血,麻醉药物作用等复杂因素造成全麻术后低氧血症及器官功能障碍。国内外资料报道:导致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功能残气量的减少而造成肺内分流,术后发作性低氧血症可能是由于通气节律障碍(通气不足或呼吸暂停)引起。上腹部手术后 2h内出现低氧血症主要是麻醉和手术造成功能残气量降低,下垂区肺不张以及麻醉药或阿片类药物抑制呼吸所致通气量不足和呼吸暂停。而后期低氧血症主要是肺泡动脉血氧分压梯度增大,持续功能残气量降低以及闭合容积与功能残气量变更。另外,上腹部手术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脊柱手术后发生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和护理.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3月在本科接受脊柱手术治疗的142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按手术后有无精神症状分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其中有症状组18例,年龄64~87岁,平均(75±9)岁;无症状组124例,年龄60~86岁,平均(66±6)岁.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治疗方式及合并症等相关因素.结果 发现有症状组在年龄、麻醉方式及时间、术后低氧血症及水电解质紊乱、术前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及脑血管疾病等因素,与无症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脊柱手术后发生精神障碍与年龄、麻醉方式及时间、术后低氧血症及水电解质紊乱、术前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及脑血管疾病等因素有关.术后应分析上述因素,早期诊治,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防治术后精神障碍.  相似文献   

9.
黄晓明  廖瑞熹  赖妮  胡娟  张晓红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9):106-107,110
目的 探讨安全护理在全身麻醉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安全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的躁动、疼痛、低氧血症、低温、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的躁动、疼痛、低氧血症、低温、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视术后恢复室护理安全,并采取恰当防护措施,是确保患者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老年全身麻醉ASAⅠ~Ⅲ非心脏手术患者68例,手术种类包括普外科、胸外、骨科、泌尿科,全身麻醉诱导用异丙酚、咪唑安定、芬太尼、琥珀胆碱,术中麻醉以持续静脉注射芬太尼和间断静脉注入维库溴铵,并持续吸入异氟醚。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法(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结果 68例中,POCD 15例(22.1%),其中合并高血压7例(46.7%)、高血压及糖尿病占5例(33.3%),其他3例(20.0%)。POCD发生在术后24~72 h,昼轻夜重。结论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早期POCD发病率较高,高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是引起老年POCD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围术期麻醉管理对老年手术患者麻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进行手术麻醉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方法,观察组给予预防性围术期麻醉管理,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麻醉和手术,无死亡患者。观察组麻醉中发生血压下降、血压升高、心率失常、寒颤、术后心血管事件、低氧血症等麻醉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麻醉并发症发生率32.5%,显著低于对照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麻醉意外的各种可能和危险进行评估、界定,并对老年人的手术麻醉加强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显著降低麻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腹部手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与麻醉方式和血清S100β蛋白的关系。方法:择期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60岁)40例,随机分为静吸复合麻醉(G组,n=22)及椎管内麻醉(E组,n=18)两组,于术前1d,术后1d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测量患者认知功能;并于麻醉诱导前、术后4h、24h抽颈内静脉血测量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结果:G组与E组术后1d的POCD发生率无差异,血清S100β蛋白术后4h,24h均高于术前(P〈0.05),发生POCD患者的血清S100β蛋白要高于未发生POCD患者的(P〈0.05)。结论:麻醉方式对POCD的发生率没有影响,手术前后血清中S100β蛋白水平变化显著。说明麻醉手术可能对神经系统有影响。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的变化要大于未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本院就诊的老年股骨手术患者5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行单侧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两组手术前后简易精神状况检查(MMSE)评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Aβ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MMS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POCD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4d血清NSE、S100B、Aβ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身麻醉对于老年创伤患者具有较严重的早期认知功能损伤,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可以极大降低老年POC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对老年患者椎管内麻醉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诊治,并接受住院治疗,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观察组患者在麻醉后给予小剂量氯胺酮(0.2mg/kg)负荷量,并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对照组患者在同样的方法下给予生理盐水,于手术后2h、24h观察并统计两组POCD发生率。结果:在手术后2h,对照组患者POCD发生15例,发生率为39.5%(15/38),观察组患者POCD发生5例,发生率为13.2%(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后24h,对照组POCD发生12例,发生率为31.6%(12/38),观察组POCD发生4例,发生率为10.5%(4/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椎管内麻醉中使用小剂量氯胺酮,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POCD的发生率,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任騢 《中国医药指南》2014,(24):245-246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接受全身麻醉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讨论防治老年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措施。方法随机自由选择22例老年行择期腹部手术且术前无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在全身麻醉复合硬麻或全身麻醉术后0.5、1、3 d及准许出院前分别进行简单智力状态系统检测评定(MMSE),并与术前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22例患者术后早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与接受手术前进行比较,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全身麻醉后认知功能障碍,可能受到麻醉程度的不同、血氧饱和度、手术过程中血压的波动、年龄等几种因素的影响,然而更大程度上是和异氟醚这种吸入的麻醉药物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全身麻醉下术中知晓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临床麻醉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7月到2011年7月间在某三甲医院接受单纯全身麻醉的患者119例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体重、ASA分级、手术中是否出现血压波动、是否行气管插管、是否过早停药的资料,术后1~3d内对患者进行回访,确定是否发生术中知晓。应用多因素Logsitic回归分析全身麻醉下发生术中知晓的影响因素。结果 119例病例中有4例发生术中知晓,术中知晓率为3.36%,心胸外科术中知晓率最高(5.88%),其次为普通外科(4.35%)和妇产科(4.00%)。发生术中知晓的危险因素为年龄、性别和ASA分级。结论全身麻醉的术中知晓发生率较低,年龄大的女性患者可能是发生术中知晓的高危人群,在麻醉前应对患者做仔细的ASA分级,可提高麻醉质量,避免导致严重的术后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丙泊酚不同镇静深度对老年腹部大型手术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165岁、全身麻醉、腹部大型择期手术、术后需要延迟拔除气管插管、延长机械通气6h以上患者136例,所有患者持续给予丙泊酚镇静,随机分为深镇静组(D组)70例和浅镇静组(L组)66例。D组脑电双频指数维持在60左右,L组维持在80以上。每小时记录一次BIS值,并记录拔管时间、意外拔管人数、有不舒适感的人数及谵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拔管时间、意外拔管人数、不舒适感均无显著差异;轻度镇静组谵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深镇静组(P〈0.05)。结论对于全身麻醉的腹部大型择期手术且需延迟拔除气管插管、延长机械通气时间的患者,给予轻度镇静,其术后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深度镇静。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手术室室温动态调控及术后无温差输液护理对全身麻醉腹部手术患者术后低体温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10月在我院接受全身麻醉腹部手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给予术后无温差输液护理为试验组,30例给予手术室室温动态调控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低体温发生率、术后体温变化情况、护理满意度、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后低体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后返回病房时比较,体温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输液开始时,两组患者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输液2 h、输液结束时两组患者体温比较,试验组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满意度组间比较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全身麻醉腹部手术患者护理中,采取术后无温差输液护理与手术室室温动态调控护理均可预防患者发生术后低体温,术后无温差输液护理效果好于手术室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龄复杂病情股骨上段骨折手术围术期处理及麻醉手术的安全措施。方法收集13例行手术治疗的高龄股骨上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合并症处理方案对术后愈合的影响;评价气管插管全麻术对术后恢复的影响;评估术前、术中及术后血红蛋白( HGB)、红细胞压积( HCT)、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动脉血氧分压( 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和血糖改变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术前患者普遍存在贫血和低蛋白血症,以及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合并症和糖尿病,积极处理贫血、低蛋白血症,控制血压、维持窦性心律、维持血糖平稳有利于改善心肺功能,纠正低氧血症,控制肺部炎症。麻醉方法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病情,术后并发症以肺部感染最多,术前Ⅱ型呼吸衰竭可能预示不良后果。结论高龄患者术前进行充分的评估和准备,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术中加强监测和管理,维持循环平稳,术后防止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蓄积,尽早咳嗽咯痰,尽早加强营养支持,是减少手术危险和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照分析高龄(70岁以上)肺癌患者围术期心肺并发症发生率。方法连续选择近期接受手术治疗的105例原发性肺癌患者,观察他们围术期发生并发症情况,并按年龄分组进行比较。结果 105例接受肺癌手术患者中≥70岁41例(39.05%,70岁以上组),<70岁患者64例(对照组)。70岁以上组围术期发生肺内感染、肺不张、低氧血症、呼吸衰竭、心律失常及心肺并发症发生频次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70岁以上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发生心肺并发症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