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心包内肺血管控制在肺癌手术治疗中的疗效和价值。方法选择12例肺癌患者,在手术中采用肺门血管心包内控制逆行解剖,应用于肺癌切除术中。结果 12例肺癌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痊愈,无并发症。结论采用心包内肺门血管控制肺癌切除术方法实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预防性心包内肺循环短暂阻断术在局限性T4期肺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开胸后探查肺癌、转移淋巴结与肺血管的关系,切开心包,在心包内游离患侧肺动脉根部和肺上、下静脉,通过肺循环短暂阻断术结合成形术完成肺癌切除.结果 肺动脉阻断时间为(22±4) min,肺静脉阻断时间为(18±3) min,术中出血量为(239±71) ml.24例患者均成功实施肺癌切除,未行全肺切除术.术中无死亡病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预防性心包内肺循环短暂性阻断术能提高T4期肺癌手术的安全性和肿瘤切除的彻底性,减少全肺切除的施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125例3岁以下婴幼儿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患者手术方法,探讨手术时机、危险因素及围术期处理。方法 对125例TOF患者行TOF根治术,其中单纯右心室流出道漏斗部狭窄37例,漏斗部及肺动脉瓣狭窄14例,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狭窄74例。合并肺动脉闭锁5例。分别予以自体心包或带心包做瓣的自体心包扩大右室流出道和(或)肺动脉,合并畸形作相应处理。结果全组手术死亡5例,死亡率为4.0%。死亡原因: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灌注肺1例,心包感染1例。术后肺部并发症9例,均经治疗后康复。结论 TOF根治术患者的年龄宜小,体外循环平稳,术中操作要精细。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有效预防和控制低心排及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采用心包成形血管、人造血管上腔静脉置换、上腔静脉———右房搭桥及心包补片加宽血管成形的方法治疗不同原因引起的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8例。结果2例上腔静脉炎性节段性狭窄患者都取得了根治,6例胸腺瘤及肺癌侵及患者6例均提高了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肺门冻结支气管肺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门冻结支气管肺癌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46例,肺叶切除6例,其中心包内处理肺动脉13例,肺静脉18例,同时处理肺动,静脉12例,左心房部分切除9例,上腔静脉重建或成形5例。结果: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术后恢复顺利,未发生心包堵塞和顽固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随访0.5-5年,1、3、5年生存率分别为36.5%,26.9%和15.4%。结论:心包内处理肺血管的肺切除术是治疗肺门冻结支气管肺癌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重度肺动脉瓣狭窄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47例重度肺动脉瓣狭窄患者在平行体外循环下施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肺动脉瓣切开术32例,右室流出道跨瓣环心包补片115例。结果全组术后死亡4例,死亡原因为低心排综合症。其余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充分解除右室流出道梗阻,合理加宽肺动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自体心包补片加宽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能有效解决流出道梗阻及肺动脉狭窄,并可预防残余梗阻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赵永峰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1):230-231
目的:探讨肺癌全肺切除的治疗价值。方法:对30例肺癌全肺切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左全肺切除19例,右全肺切除11例,其中20例行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结果:本组30例行心包内处理血管20例,占66.7%。手术死亡率1.8%,术后并发症2.8%,无支气管胸膜瘘发生,术后随访5年生存率为25.7%,其中非小细胞癌5年生存率34.8%,未分化小细胞癌无一例生存满5年。结论: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安全可行,全肺切除术可提高手术切除率.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一种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射频消融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2例射频消融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同时做好术中和术后反应的观察和处理。结果 22例晚期肺癌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后咳嗽、胸痛、胸闷等症状明显好转。结论重视术前指导和心理护理、术中监护和配合、术后并发症护理,均是提高射频消融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癌袖式切除术的手术效果及其对肺癌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科2005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82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2例治疗组患者采取肺癌袖式切除术,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患侧全肺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包括手术死亡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5年内存活率。结果:本组病例1例患者于术后6d发生支气管胸膜瘘,继发肺部感染,治疗无效死亡。余41例患者术后未出现肺不张、脓胸及肺动脉栓塞等术后并发症,术后1周均作支气管镜复查,患者支气管未发现吻合口狭窄现象,术后5~8d拔除胸管,多数患者有排痰不畅,给予吸痰处理,术后12~28d,41例患者均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17d。术后5年内随访本组其余41例患者,18例患者死亡。结论:肺癌袖式切除术手术创伤小、手术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5年内存活率高,该术式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肺癌患者的健康肺组织,提高了患者晚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支气管或联合肺动脉成形应用于中央型肺癌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8例我院2001年6月~2010年6月诊治的中央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5例治疗组患者施行支气管或联合肺动脉成形切除术,3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患侧全肺切除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无手术死亡,而对照组手术死亡率为12.12%,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5.70%、51.43%,而对照组分别为30.30%、27.2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或联合肺动脉成形治疗中央型肺癌,手术创伤小、围手术期死亡率低,有效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术后5年生存率,改善了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手术治疗中央型肺癌时,可优先考虑此种术式。  相似文献   

11.
晚期肺癌的心包内全肺切除加低渗温热化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已有“肺门冻结”状态的晚期肺癌切除方法,并在术中辅以低渗温热化疗。方法进胸后不作过多探查分离,首先选择合适部位切开心包,于肺动、静脉起始部放置7-0~10-0线单纯结扎,阻断血流,尔后再转入外围操作。胸腔内采用低渗蒸馏水温热化疗药物进行浸泡冲洗。结果46例(Ⅲa期29、Ⅲb期12、Ⅳ期5)中29例心包内预置阻断线,17例心包外预置阻断线,全组46例切除率为100%,术中平均输血<100ml,未出现意外险情。结论对晚期肺癌采用分离前预置动、静脉阻断线(不切断),可有效提高晚期中心型肺癌的切除率,减少出血,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采用胸腔内低渗温热化疗,减少了胸水的发生率,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晚期支气管肺癌侵犯不同部位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 隆突切除重建6 例、支气管肺叶肺动脉双袖切除重建18例、支气管肺叶袖状切除重建38例(含隆突切除重建3 例)、心包内肺切除 52例、胸膜全肺切除 28例。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未发生吻合口瘘,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隆突切除重建1例术后146d因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死亡,其余5例术后生存最长已超过3年,最短为1.5年。1、3、5年生存率分别是:支气管肺动脉双袖状切除重建94.4%、44.4%、27.8%,支气管肺叶袖状切除重建97.4%、52.6%、34.2%,心包内肺切除80.8%、26.9%、15.4%。胸膜全肺切除平均存活期18个月,中位生存期17个月,水胸、胸痛及上腹痛未复发。结论 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晚期肺癌,符合肺癌手术的“两个最大限度”原则,可扩大肺癌的手术指征,减少开胸探查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为晚期肺癌病人提供多学科综合治疗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钱菊生  张晓芳  徐宗祥  饶飞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5):182+184-182,184
目的 研究心包内结扎肺血管行全肺切除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应用心包内结扎肺血管行全肺切除治疗的6例中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全部完成一侧全肺切除,术中无大出血情况发生.结论 应用心包内结扎肺血管行肺切除可扩大中晚期肺癌手术指征,减少开胸探查率,提高切除率,有效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中晚期肺癌的血管性介入治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肺癌中晚期经血管介入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股动脉穿刺后,将4-6F的Cobra导管插入支气管动脉,DSA观察,确认癌肿血管中,注入抗癌药物并栓塞。结果:临床症状有改善,总有效率达63.82%。结论:此方法创伤小,不良反应小,可以住门诊室治疗,患者易于按受,可以作为中、晚期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更为安全的肺血管受肿瘤侵犯或紧密粘连,导致肺癌手术困难时提高手术切除率的方法。方法选择适当患者,术中游离肺动、静脉主干,绕10号丝线套橡皮管阻断后再进行肺肿瘤的切除与肺血管的处理,使手术在一种无血状态下进行。结果全组手术切除率达100%,72%的患者未输血,1例出现急性肺水肿,2例出现急性心律失常,全组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应用套线阻断控制肺动、静脉主干的方法对侵及肺血管肺癌的患者手术具有简便、安全、最大限度清除肿瘤等优点,可明显地减少手术出血,提高肿瘤切除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龄肺癌患者行全肺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高龄肺癌患者行全肺切除术后出现心肺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总结围手术期处理经验。结果本组34例高龄肺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5.88%,患者术前合并心血管病史、心电图异常、肺功能异常、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及术后血清钾偏低与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相关。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11.77%,无手术死亡。结论全肺切除术是外科治疗高龄肺癌的有效方法之一,手术指征的正确选择,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治疗及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心肺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总结隆突支气管肺动脉切除重建治疗中心型肺癌的经验。方法应用隆突支气管肺动脉切除治疗中心型肺癌60例,其中右上叶袖状切除重建29例,右全肺半隆突切除1例,右全肺隆突切除3例,右上叶袖状合并隆突切除3例,右中叶及下叶背段袖状切除重建5例,左上叶袖状切除19例,同时行肺动脉切除成形18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随访1~5年,生存1年57例(95.0%),3年29例(48.3%),5年19例(31.7%)。结论本方法可扩大中心型肺癌的手术指征,符合肺癌手术“两个最大限度”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中央型肺癌体会.方法 1995年9月~2003年1 2月,对12例中央型肺癌施行支气管肺动脉联合成形肺叶切除,包括双袖式左肺上叶切除6例;双袖式右肺上叶切除2例;双袖式右肺中上叶切除1例;双袖式右肺中上叶切除同时隆突重建1例;袖式左上肺叶切除、肺动脉楔形切除1例;袖式右肺中上叶切除、肺动脉楔形切除1例.结果本组无死亡及吻合口瘘发生.结论支气管肺动脉联合成形术使肺癌手术指征扩大,符合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及最大限度保留肺功能的肺癌手术基本原则,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