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以早期诊断,减少误诊.方法 对入院前误诊、人院后确诊为IM的15例患儿进行误诊情况分析.结果 IM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确诊难,外周血异常淋巴细胞>10%和EBV-IgM阳性可协助诊断.结论 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及时的实验室检查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以早期诊断,减少误诊。方法:对入院前误诊入院后确认为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15例患儿进行误诊情况分析。结果:15例患儿均有发热、咽峡炎和颈部淋巴结肿大症状,早期异常淋巴细胞出现率低,心肌、肝功能可有不同程度的损害。结论: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及时的实验室检查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IM)临床特点,分析IM的误诊原因,以提高诊治技术。方法:收集102例IM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按年龄分成三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就诊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临床表现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及肝肿大为主。年龄越小临床表现越不典型,其中有22例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才明确诊断。入院后予以抗病毒治疗对控制病情有一定疗效。结论: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多样,常侵犯全身多个器官,掌握该病的临床特点,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提高儿童身体素质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90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使临床诊断水平得以提高。方法9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回顾分析患儿的临床特点,并探究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IM患儿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峡炎、颈部淋巴结肿大、肝脏肿大、咳嗽、脾肿大、皮疹、双眼睑水肿;实验室检查白细胞(WBC)总数升高,异型淋巴细胞超过10%或总数超过1×109/L;EB病毒抗衣壳抗原抗体阳性;患儿经常规及相应处理治疗均治愈。结论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点复杂多样,部分患儿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多种多样,通过提高对患儿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认识,减少误诊,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赵开明 《河北医药》2011,33(14):2129-2130
目的探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临床特点,提高对IM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情况。结果 46例患儿入院后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均符合IM的诊断标准,住院治疗10~19d,肝功能恢复正常10d~2个月,均治愈。结论发热咽峡炎、肝脾淋巴结肿大为本病主要症状及体征,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升高,出现不同比例的异型淋巴细胞及肝功能异常是主要的实验室检查指标,19例误诊,误诊率41.3%。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合理的相关实验室检查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临床发病特点,比较EBV-IM患儿感染EBV后其细胞免疫功能尤其是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为EBV-IM患儿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航天中心医院儿科住院并确诊为EBV感染IM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94例传染性单核细...  相似文献   

7.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为EB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病情轻重不一,缺乏典型表现,易造成漏诊、误诊[1].现将我院儿科出院诊断为IM的86例患儿中入院时误诊的42例(48%)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临床特点。方法将60例IM患儿分成2个月~2岁,-7岁,~14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岁以下IM患儿占75%,临床表现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大为主。皮疹在年幼儿多见;扁桃体上有白色分泌物者以2岁以上儿童多见;外周血白细胞年幼儿升高明显;异型淋巴细胞年长儿偏高;血清ALT、AST在年长儿偏高;EB抗体在年长儿中阳性率高。结论应该重视IM某些临床特点,以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分析EB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IM)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进一步明确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对IM的认识及诊治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多样,主要表现发热(100%),咽峡炎47例(88.7%),颈淋巴结肿大46例(86.8%),肝脾肿大44例(83%),部分患儿表现皮疹31例(58.5%),眼睑浮肿25例(47.2%),鼻塞12例(22.6%),消化系统症状10例(18.9%),呼吸系统症状39例(73.6%)。白细胞及变异淋巴细胞在2~3周升高明显,表现典型。3d后测定EBV-IgM阳性率高。结论 IM临床表现多样,可累及多个系统,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结合血象变异淋巴细胞及EBV-IgM出现时间有选择性的检查,综合判断,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减少临床误诊及漏诊。  相似文献   

10.
杨帆 《中国医药指南》2014,(29):125-126
目的分析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特点,降低误诊,避免不正规治疗,减少并发症,以防发展为典型哮喘。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5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儿,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例患儿首诊误诊为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16例,误诊率为30.76%。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极易误诊漏诊,临床医师应积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防止误诊漏诊,一旦确诊应进行规范化治疗,以减低哮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疗机构中儿童抽动障碍的误诊原因,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对35例儿童抽动障碍患儿的临床诊治经历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35例儿童抽动障碍患儿均有误诊,原因主要是基层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极为不足、家长不重视以及该病诊断为描述性诊断。结论该病临床误诊率很高,基层医师全面掌握其基本表现和临床特点,加强责任心,做好及时的转诊,以减少误诊。同时呼吁家长和学校要重视儿童的心理健康,对减少该病的发生率,并防止延误诊断造成患儿身心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并分析小儿气管异物的诊断以及误诊原因。方法对110例小儿气管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110例患儿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结果在临床上,小儿气管异物患者表现为喘息以及咳嗽,常见于1~2岁的儿童,其中无明确病史的为40例(36.4%);110例小儿气管异物患儿的临床诊断中,有30例误诊,其诊断准确率是72.7%;误诊原因主要有:12例患儿病史不明确,10例患儿影像误诊,8例患儿体格检查不够仔细。结论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在小儿气管异物的临床诊断中,有很大部分患儿病史不明确,若患儿出现喘息或者咳嗽,应特别注意。同时为有效地预防误诊,在诊断过程中,医师应耐心询问患儿病史,且仔细地进行体格检查,借助于各种检查方式来进行诊断,以此获更为正确的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诊断及临床治疗经验。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75例IM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1例,女24例。患儿入院时进行常规检查,给予静脉缓慢滴注阿昔洛韦,肌内注射干扰素α-1b,同时根据患儿病情给予对症治疗。结果 75例IM患儿中64例治愈,治愈率为85.3%,11例患儿好转后家长要求出院。患儿住院时间7-14 d,平均住院时间(10.2±1.4)d。随访发现,好转患儿2周内获得痊愈。结论对IM应尽早明确诊断,进行白细胞分类检查,特别是检出异型淋巴细胞是IM初步诊断的依据。一旦确诊,应采用有效的治疗手段,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以骨关节损害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HLD)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对2例以骨关节损害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例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另1例误诊生长痛,误诊时间2~3年.结论 以骨关节损害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少见,极易误诊,临床上对治疗效果不佳的骨关节损害的青少年患者,逐渐出现其他系统损害,应进行铜蓝蛋白、角膜K-F环、尿铜等检查,以排除肝豆状核变性.  相似文献   

15.
秦锐连  徐月珍  陈光 《中国当代医药》2013,(4):146+148-146,148
【摘要】目的对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以提高早期诊断率和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7年7月~2011年12月本院误诊的2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2例误诊患儿中,治愈14例,好转5例,死亡3例。结论小儿临床医师应当正确认识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尤其是早期临床表现,对可疑病例进行动态观察与多方面检查,并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以提高早期诊断率和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6.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92例临床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因素.方法 对92例CVA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症状为刺激性干咳61例,病程中有间断发热、鼻塞、流涕等类似感冒样症状29例.曾误诊76例,误诊率82.6%,其中误诊最多为急、慢性支气管炎34例,其次为上呼吸道感染及反复呼吸道感染21例.误诊时间达1.5个月-3年.结论 CVA是一种以慢性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特殊类型的哮喘,误诊率高,提高临床医师对CVA的认识是达到正确诊断及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基层医院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的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以提高基层医师对该病的临床特点认识和减少误诊率的发生。方法:对60例CVA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症状、体征、过敏史、误诊情况。结果:CVA有特殊的咳嗽特点,易误诊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慢性咽炎、支原体肺炎、百日咳、支气管淋巴结结核等。结论:CVA患儿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熟练掌握其诊断标准是防止误诊和误治的关键,支气管扩张剂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川崎病(KD)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探讨二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疾病早期误诊、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55例川崎病患儿、11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55例川崎病患者中,46例早期确诊,9例延迟确诊,早期误诊率约16.4%。11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中,74例早期确诊,38例延迟确诊,早期误诊率约34.0%。KD与IM各自的早期确诊组与延迟确诊组相比,在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崎病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早期症状不典型,常累及其他系统,确诊难度大。因二者均有引起严重并发症的可能,因此,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动态监测患者各实验室指标是避免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陈淑云 《医药论坛杂志》2021,42(1):29-31,35
目的 分析检测末梢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2014年1月-2019年12月北京市第六医院儿科门诊诊治的11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时间段内门诊就诊的同年龄段非IM小儿100例为对照组,均进行末梢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比检测结果,并分析末梢血...  相似文献   

20.
叶芳  沈道江  王保峰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2):2206-2206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一种主要由EB病毒引起的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的急性增生性疾病,小儿期较常见,临床表现除有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以及外周血中出现大量的异型淋巴细胞外,临床表现多样,可累及多个系统,可有多种并发症,缺乏特异性,较易造成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56例IM患儿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