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中医学报》2006,21(1)
  相似文献   

2.
中国佛教医学的基本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
新安医学起始于宋元,鼎盛于明清,在新安地区一郡六邑之地(歙、休、祁、黟、婺、绩)名医之众,著作之多,实为全国罕见。本文仅就新安医学医案之梗概简而述之。 一、新安医案的发展及形式 1. 医籍中的散见医案:南宋新安歙人张杲《医说》10卷,博采宋以前多种文史著作中有关医学典故、传说及古代医书、医案而成。这是新安医学有医案记载的最早医书。  相似文献   

4.
医学气象学是研究天气和气候对人体健康影响的一门学科.有关医学气象学,早在<内经>就有论述,如"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庆也".认为气象因素是对人类健康在外界环境中影响最为重要的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作为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特征的知识产业[1],高等教育正在积极主动地扩展办学空间,调整学科结构和拓宽专业设置.本院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现实,利用学院中医药学科的优势而组建起来的文理部就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其目标在于培养复合型高级应用型人才.所谓复合型是指文理部所辖专业(市场营销、应用心理学、汉语言、劳动与社会保障)都具有交叉学科的特点,要求学生除了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中医药知识,其中<中医学基础>就是这些非医类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基础课之一.  相似文献   

6.
《武警医学》2003~2005年引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解《武警医学》引文的情报价值,揭示作者对文献信息的掌握及利用规律,为进一步提高《武警医学》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试论佛教对傣医学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傣族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大量的考古新发现证实了早在四千多年前,傣族先民便在云南的澜沧江、金沙江、怒江、瑞丽江、威远江和元江流域一带生息繁衍,并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和现代文明。傣族传统医药学有悠久历史,据《贝叶经》记载,早在2 500多年前傣族就有了自己的医药,傣族人民在长期的防治疾病和生活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实践、完善,积累了丰富多彩的诊疗治病经验和方药,理论上逐渐形成了以傣医“四塔”(风、火、水、土)“五蕴”(色、识、受、想、行)、“雅解(药)理论”、“风病论”等为理论核心的民族医学,是傣族文化和祖国医药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地处中南半岛与中国内地的交汇带,自古以来就是民族迁徙和交流通道,中原内地的、青藏高原的、南亚的、东南亚的乃至西方的各种文化在这里相碰撞相融合,并且都能找到自己的生长点,形成了各种宗教和教派并行不悖的奇观。傣族是一个全族信仰小乘(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民族,从历史上看,南传上座部佛教大约于公元8世纪(汉晋时期)开始传入云南,13世纪开始兴盛。其从印度到尼泊尔、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地传到云南西双版纳、德宏傣族地区。其在与傣族当地的原始信仰融合后,带有鲜明的傣族特色,故又被称为...  相似文献   

8.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一部重要典籍,这部著作的写作体例是以黄帝与他的臣子问对的形式阐述医理的,在所有的臣子中岐伯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所以后世往往用岐黄作为中医的代名词.在<黄帝内经>中还有一位人物叫作雷公,但与岐伯的地位大有不同,岐伯是一位博学的智者,黄帝却成为谦恭的学生;而雷公就不同了,他是黄帝的学生,经典的十二经脉循行就是雷公请教黄帝时由黄帝叙述的.  相似文献   

9.
10.
从疾病表现、病因、诊断、治疗方法四方面简述《大正藏》阿含部佛教典籍中所记述的医学内容,有助于研究早期佛教医学及其演变。  相似文献   

11.
中医辨治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本文重点介绍中医对本病的病名、病因病机的认识;提出辨证施治要点、常见证型和主要兼证,并指出在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基础上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最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梳理中医药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对中医药常用动物模型的特点、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介绍,为建立适合中医药特点的动物模型提供参考。[方法]从中药药效研究常用动物模型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目前中药药效学研究用模型的困境、理想的研究模型应具备的特点、现有动物模型特点及其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应用几个方面进行梳理与思考。[结果]当前中药药效学研究常用模型的造模方法主要有中医病因学造模法、现代病因病理造模法和病证结合造模法,常用模型有整体动物模型、离体器官组织动物模型、细胞株动物模型、模式动物模型、类器官模型和基因修饰动物模型,不同分类模型应用在中医药领域各有其特点、优势和不足。其中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在中药药效研究中具有诸多优势,成为中药药效研究的发展趋势。[结论]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将西医疾病与中医证候有机结合,更好地体现中医整体化思维,更符合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观,是较为理想的中药药效研究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3.
从中医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形成、医学流派的产生和学术争鸣等方面,介绍了王自强教授有关中医学与《易经》关系的论述和见解。  相似文献   

14.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临床经验,从脏腑经络定位、主要证型、专症专药三方面探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及体会。认为本病病位主要在肝、肾及相关经络,主要证型为气血瘀滞型、寒湿阻络型、肾气亏虚型,阐述运用活血祛瘀、散寒除湿、滋补肝肾方剂及相关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主要与肾虚、脾虚和血瘀有关。临床证型分为肾虚髓虚型、脾虚失养型、肾虚血瘀型,治疗主要以补肾、健脾、充髓、活血为主。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126例辨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溶栓、降纤、抗凝、抗血小板抑制剂、脑保护剂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以中医辨证分型予以中药治疗。两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比较。结果:经治两个疗程,两组患者自身治疗前后对比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对照组P〈0.05,治疗组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7.22%,对照组88.8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的核心内涵是病机的主体地位及其审证求因、审因论治的构建过程,表现为关系中心论;西医学的核心内涵是基于解剖学的靶点金标准,表现为实体中心论。中西医学的核心内涵是认识中西医学差异的出发点,也是消除当代高等中医教育所面临的困惑——公众不了解中医科学体系的前提。按照中医学的自身规律对现有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是解决上述困惑的必由之路,而中医学专业教师对于中医学核心内涵的把握是其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From the event of TU You-you winning the Nobel Prize, 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ed the history of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olicies on Chinese medicine (CM) in China.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auses of policies on CM, it is believed that policies on CM in China may have 4 kinds of enlightenment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CAM) in the world. Forming the political advantages of policy-making by main leaders of the country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CAM; implementing a diversified health care system policy for the goal of maximizing people’s health interests; ensuring development of CAM by the coerciveness of law and the timeliness of policy adjustment; and promoting the protection and mining, sorting out and improving of CAM based on open and comprehensive policies.  相似文献   

19.
心脏X综合征有心绞痛的表现,但其预后与冠脉狭窄引起的心绞痛迥然不同。由于现代医学对此病的认识有限,在治疗方面疗效并不理想,而运用中医药在治疗心脏X综合征方面有很突出的特色和优势,经临床验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教学中的一门主干课程,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内科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水平,这门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将对整个中医教学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针对《中医内科学》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与临床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探讨了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等开放式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