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在产后出血治疗中,应用不同康复干预手段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该院分娩的250例产妇,将产妇按照干预方式差异分为1、2、3、4、5组,每一组有50例,观察对比各组产妇干预的效果。结果:五个组产妇第三产程后2 h的出血量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产后出血治疗中应用心理干预、注射催产素以及产后康复等方式,可以降低产妇出血量,具有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究妇产科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60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纱布填塞治疗,实验组,给予宫腔水囊压迫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操作时间和填塞物留置时间,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不良反应率为6.6%,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6.7%,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通过宫腔水囊压迫法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及早识别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实行预见性护理.方法:分别收治自然分娩产妇683例为对照组,自然分娩产妇826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产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产后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使其贯穿于整个产程.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产妇实行预见性护理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出血的影响,并分析其发生原因.方法比较阴道产和剖宫产孕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出血量及出现休克和子宫全切的例数.对比两组孕妇产后出血的原因.结果阴道分娩孕妇在PPH发病率、出血量、休克发生率、子宫全切发生率上优于剖宫产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PPH的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和胎盘因素.结论降低剖宫产率、提高阴道分娩接生技术,加强产程的观察和管理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产后出血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实施产后出血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转变管理理念,进行护理风险教育,强化风险意识;改进护理工作方式,增加人力投入;加强急救应激能力;识别和评价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及早作出预见性处理;加大产科急救管理,建立急救预案。进行风险管理实施前、后的效果比较,结果采用U检验。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减少,护理记录质量及产妇满意度提高,与实施风险管理前比较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实施产后出血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增强医护人员的产后出血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有效防范风险事件发生,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7.
8.
9.
雷晓琼 《西部医学》2005,17(1):60-61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对1326例阴道分娩中符合产后出血诊断标准的11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4例产后出血者,112例经保守治疗获痊愈,2例行子宫切除术,无1例死亡。结论 准确判断出血原因,采取及时正确有效的防治措施,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时对因处理,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2年12月住院分娩产妇病案3210例,对其中产后出血患者112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3.4%,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及软产道裂伤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剖宫产较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高。准确测量产后出血亦可影响产后出血发生率。结论: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并发症,及时对因处理是控制出血,抢救产妇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总结护理方法,提高产科质量,降低产妇死亡率.方法:从本市某三甲医院产科2015-2016两个年度中收治产妇中随机抽样30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242.2±106.95)ml,产后24h出血量(320.1±164.80)ml;产后出血率6.67%.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309.47±131.80)ml,产后24h出血量(407.07±199.97)ml;产后出血率22.22%.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强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降低产妇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难治性与突发性造成孕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但通过临床的积极治疗,孕产妇的死亡率大大降低[1]。此外,产后出血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如:呼吸窘迫综合征、功能障碍性凝血、休克、生育能力丧失以及脑垂体坏死等。因此,本文对近年来产后出血的治疗研究进行综述。1产后出血的定义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在生产后的24 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 m L的临床现象[2]。产妇的失血量、失血  相似文献   

13.
14.
15.
陈燕 《广西医学》2001,23(5):1229-1230
胎儿娩出后 2 4小时阴道流血达 5 0 0ml以上者称为晚期产后大出血。现对我院 1992年 2月至2 0 0 1年 3月收治的 37例晚期产后大出血病例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年龄在 18~ 4 0岁 ,最小 18岁 ,最大 4 0岁 ,平均年龄 2 9岁。其中初产妇 31例 ,经产妇 6例。 37例患者均为足月妊娠。占同期住院分娩总数的 0 5 6 % (37 6 5 87例 )。 37例中伴重度出血 2 1例 (5 6 76 % ) ,失血性休克 12例 (32 4 3% ) ,死亡 1例 (2 70 % )。1 2 晚期产后大出血的诊断标准 :按胎儿娩出后2 4小时后阴道流血达 5 0 0ml以上者诊为产后大…  相似文献   

16.
2001年6月至2006年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发生产后出血100例,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约占孕产妇死亡的首位[1]。我院1996年1月~1998年6月产后出血198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分析1.1发生率我院1996年1月~1998年6月共分娩8076例,发生产后出血者共198例(60例为剖宫产)占245%。其中内出血量在50O~1000ml者189例,1000~150Oml者8例,tol50Oml者1例。本组产后Zh内出血者195例,产后24h内出血者3例。!.2分娩方式及出血原因见表1。从表1可见,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159例占80%。其次是路盘滞留23例占11.61%。2讨论2.l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SOOml者称为产后出…  相似文献   

18.
田秀梅 《当代医学》2016,(12):56-57
目的 分析和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分娩时出现剖宫产产后出血现象的3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35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中,有7患者(20.0%)软产道损伤、9例(25.71%)患者凝血功能障碍、15例(42.86%)患者子宫收缩乏力、4例(11.43%)患者胎盘因素.经过相关治疗之后,有32例(91.43%)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并最终复出院,另外3例(8.57%)患者由于病情比较严重,还需要接受进一步的治疗.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医护人员要对产后出血可能的诱发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掌握,分娩前对产妇进行宣传、教育,掌握产妇所有剖宫产指征,并根据患者的诊断结果 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法 ,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产后出血率,而且还能确保母婴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9.
朱玉玲 《中外医疗》2014,(14):53-54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发生情况与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原因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以及总结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6 400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其中6 400例中阴道分娩有4 013例,其中产后出血的有87例,并且产后出血发生率是2.17%;其余的剖宫产有2 387例,产后出血的有102例,发生率是4.27%。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阴道分娩与剖宫产产后出血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分析189例产后出血的原因:其中宫缩乏力112例占59.3%,胎盘因素39例占20.6%,软道损伤24例占12.7%以及凝血因素14例占7.4%。结论与阴道分娩相比较,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较高。同时,在把握剖宫产手术的时候,要提倡产妇自然分娩,并且要充分重视孕期产前检查,在分娩的过程中要及时使用宫缩药物,如果一旦发生出血的现象,要积极采取相关的措施,及时为产妇补充血容量。  相似文献   

20.
冉素梅  冉冬梅 《海南医学》2004,15(8):107-107,69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原因,更好地降低产后出血对产妇的危害性。方法 将116例产后出血病例在发生时间、发生原因及与产后出血有关的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易发时间在第三产程,原因依次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较产道损伤,影响产后出血的因素依次为妊娠合并症、分娩方式、胎儿体重。结论 加强产前高危筛查,注意第三产程阴道流血情况.加强产后2小时产房留观制度是预防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