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味药在方剂中的配伍应用湖南中医学院(410007)袁振仪主题词中药配伍,中药五味中药有四气五味,即寒热温凉与辛甘苦酸咸淡。在方剂当中合而用之,变化无穷。李时珍云:“甘缓、酸收、苦燥、辛散、咸软、淡渗五味之本性,一定而不变者也。其或补或泻,则因五脏四...  相似文献   

2.
从张仲景组方法度谈四气五味配伍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3.
郭芳 《河南中医》1997,17(3):135-136
浅谈甘温除热法的源与流郭芳河南中医学院(450003)主题词《内经》注释甘温清热桂枝汤小建中汤补中益气汤甘温除热法,是后人依据元代李杲的名方补中益气汤而提出的,东垣提出“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  相似文献   

4.
甘温除热法管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文成 《中医杂志》1994,35(8):460-462
金·李东垣针对当时的外感热病气虚毒强发热证,提出了甘温除热法,体现了扶正灭毒的治疗原则,创立了补中益气汤、当归补血汤等一系列名方和补中升阳泻火的用药法度,示人根据正邪斗争的具体情况来辨证施治,切不可一见发热便滥用攻伐,至今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甘温除热法,顾名思义,就是运用甘温之剂治疗里虚发热的一种治法,为金元四大家李东垣根据《内经》“劳则温之,损则益之。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耳,……”的治疗原则,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创立的。甘温除热法经过历代医家的临床应用,已成为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一种重要方法,其灵活运用了反治法之热因热用,结合温法与补法治疗里虚发热。兹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药性味与配伍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药性味与配伍初探博兴县第二人民医院(256505)范长青李俊生徐洪艳关键词四气五味配伍中药研究性味是中药性能的重要标志,只有将其与药物作用结合起来,才能确切的把握药物的功效和灵活的组方配伍。笔者根据实践经验,将中药性味与配伍关系分析如下。1性味与配...  相似文献   

7.
中药性味配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气五味不仅是反映中药药性的重要方面,更是临床配伍组方中不能忽视的关键环节。一般而言,在“君臣佐使”制方原则的指导下,强调被选用药物的功用特征,而对以药物性味为主进行的组方思路则未引起现代医家的足够重视。随着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中药“性-效”高度相关的特性已被广泛认可。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药物的性味组方配伍,成为中医临床治疗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1 理论溯源 中药的性味是药物的特有属性,“其寒热温凉四气者生乎天;酸苦辛咸甘淡六味者成乎地,…是以一物之内,气味兼有;一药之中,理性具矣”(成无几《药方论序》)…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五味角度探讨炙甘草在《伤寒论》中的配伍规律.方法:从《伤寒论》方证出发,参考历代医家论述及《伤寒论》注本,加以探析总结.结果:炙甘草甘味之作用不局限于能和能缓,还兼有佐制辛味、苦味、酸味、咸味之功.结论:炙甘草之甘与辛配伍以辛甘化阳,炙甘草之甘与酸配伍以酸甘化阴,炙甘草之甘与苦咸甘配伍以缓下和胃,炙甘草之甘与辛苦配伍以斡旋中焦.  相似文献   

9.
中药性味配伍意义及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卫平 《江苏中医药》2005,26(11):44-45
中药的性味是药物的特有属性,反映了药物的本质特征,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性味配伍则是遣药制方的关键环节。本文就中药性味配伍意义及其应用规律择其精要,探讨如下。1中药性味配伍意义1.1性味配伍是遣药制方的关键环节配伍是中医用药特色,经过适当配伍,方能达到既用药性之偏以疗疾,又防其偏之有弊,“能如人之所欲以致其效”的制方目的。而性味是进行药物配伍的重要依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辛散之;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  相似文献   

10.
"四性"和"五味"不仅是反映中药药性的重要方面,更是临床配伍组方中不能忽视的关键环节。五苓散方出自《伤寒论》,临床上可以治疗各种水液代谢障碍有关的疾病,关于其配伍规律,大多数医家从其君、臣、佐、使等方面进行研究,而且相关争议也不少,通过运用数学方法对五苓散方中药物四气五味进行研究可以得出五苓散方性以热性为主,而味则以甘和辛味为主,为方剂尤其是经方配伍规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12.
中西药配伍合理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药理论包括而很广,按中药的性能有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等:按功能有解麦、清热、温里、补气、补血等。中药配伍有七情、十八反,十九畏等,临床拟定处方尚有君臣佐使之关系,随着医药科学的发展.临床中西药配伍用药也日趋增多。如何使中西药配伍合理是值得临床工作者认真探讨的。中西药配伍的现状中西药配伍的研究报道很多;有些是中西药组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用电子鼻检测量化中西药物的四气五味的方法与可行性。方法:用电子鼻检测13味清热中药和2种西药(氧化苦参碱、靛玉红),观察各药主成分分析(PCA)和雷达图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以此作为检测量化依据。结果:本研究所检测的清热药之间PCA、雷达图有较高的相似性,与它们相近气味相应。结论:电子鼻可以用于检测量化中西药的四气五味。  相似文献   

14.
探讨"四性五味"理论于五苓散方配伍中的应用分析,显示出"四性"与"五味"为体现中药药性的关键因素,为临床中药配伍不可小觑的关键环节。对于五苓散的配伍规律,诸多专家由"君"、"臣"、"佐"、"使"等入手研究,相关争议很多。尝试采取数学手段对五苓散方内药品四气五味展开研究,得出"性"主要为"热性","味"主要为"甘、辛"两味,为中药配伍研究提供有用参考。  相似文献   

15.
程昭寰  王永炎 《中医杂志》2004,45(4):245-246
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有志采撷历代名贤著述,去其驳杂,取其精微,间附己意,以及考验,合成一体,名曰温病条辨".<温病条辨>问世之后,后世医家谓其为总结叶、薛诸家温病学说的集大成者.该书既倡寒温水火辨,又立清热养阴大法,尤其强化三焦辨证,并于方剂下注明五味组方之规律,如白虎加桂枝汤下注明:"辛凉苦甘复辛温法",四气与五味组方之规亦彰然于书,释方时亦常从气味配伍理论加以详细说明.本文就吴鞠通气味配伍理论及实践意义,试论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李杲(1180~1251),字明之,世居真定(今河北省保定市)的东垣地区,因此晚年自号“东垣老人”。李杲一生著作颇多,集中反映他最主要的医学理论脾胃学说的则是《内外伤辨惑论》和《脾胃论》。由于他重视脾胃,并强调脾气升发的一面,因而他在治疗上的特点,突出地表现为对脾胃升阳益气药物的运用和处方。处方遣药中有许多是3味药组合应用的,我们将这种3味组合形式暂且称之谓“角药”。  相似文献   

17.
甘温除热法临床常用于气虚发热的治疗。脾胃虚衰、阴火上逆,可形成很多难治性疾病。对于这一类疾病,笔者采用甘温除热的基本治则,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甘温除热法临床常用于气虚发热的治疗.脾胃虚衰、阴火上逆,可形成很多难治性疾病.对于这一类疾病,笔者采用甘温除热的基本治则,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杨丽华  周海虹 《中医杂志》2008,49(10):953-955
气与味是中药性能的重要标志之一,药物配伍,虽变化无穷,然总不离气味的组合,现就酸味药的气味配伍运用规律探讨如下. 1 酸味药的主要功效及运用 酸味药能收能敛,主要有收敛固涩作用.用之得当,可收敛正气,治脏腑虚弱、元气不固所致的气血津液耗散滑脱诸证.如久咳虚喘,自汗盗汗,久泻久痢,遗精滑精,崩漏带下等.用之不当,反能收敛邪气,如痰热喘咳、热逼汗出、食滞泻痢、火动精流、血热妄行等实证、热证,误用酸味则闭门留寇,使变证叠出.  相似文献   

20.
药物配伍是中医遣方用药的主要形式,中药复方是药物配伍的进一步延伸,要科学阐明中药复方疗效、优化复方配伍,单纯针对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不足以讲清复方配伍规律及其基本药效与作用机制。中药复方作为一个整体,应通过复方作用于机体和机体所处的整体反应来判定其疗效,进而优化复方配伍。代谢组学通过分析机体相关代谢簇和代谢网络的时序变化,阐明药味及复方的疗效,进而解析复方配伍规律。单味药是配伍的基础,药对是配伍最基本的形式,方剂是复方临床应用的最主要形式。综述了近年来代谢组学在“四气五味”“七情合和”和“君臣佐使”配伍理论中的应用研究,从性味、药对、复方等不同层次对中药复方配伍进行系统性评价,分析中药复方配伍规律,有助于指导中药复方临床用药以及新复方的研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