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56岁。酒后胸闷、憋气,心前区有压榨感,半小时后来院就诊。即刻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P间期0.64s,P—R间期0.28s,心率93bpm/min,ST—T正常。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Ⅰ°房室传导阻滞。胸痛症状缓解后复查心电图P—R间期缩短为0.16s,P—P间期仍为0.64s,ST—T仍无变化。  相似文献   

2.
例1:男性,26岁。因手外伤疗养期间发现Ⅲ度1型房室传导阻滞(AVB).于1994年4月来我院。既往健康。体温、血压、血沉、抗℃0”及心肺检查均正常。心电图所示:卧位连续描记l导联,P-P间期0.92秒,示Ⅱ度1型AVB。坐位连续描记Ⅰ导联,P-P问期为0.88秒,房空间呈1:1传导,但P—Rred期0.44秒,示1度AVB。嘱患者在床上起卧活动后,坐位描记Ⅱ导联,P-P间期0.80秒,P-R间期0.16秒,示正常房室传导。例2男性,29岁。入睡前自觉脉搏不齐于1992年9月就诊。体检无异常发现,仅心电图发现Ⅱ°Ⅰ型AVB。坐位描记Ⅱ导联时,房室间…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及心电图分析 患者男,43岁,风湿性心肌炎。因高热、胸闷、全身酸痛入院。入院时心电图:P—P间距约0.67s,P—R间期0.26s,QRS波形态正常,心室率90次/min,律齐。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Ⅰ°AVB。入院后第三天心电图(附图A)窦性P—P间距0.62s,97次/min,R—R间距不等,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P波后QRS波脱落,房室传导比例呈2:1至4:3。每次P波脱落后的第一个“P—R”。固定为0.24s,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24岁。因胸脚、心累1w入院。1年前高热伴相似症状,但未作心电图。本次心电图(图略)特征:窦性心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AVB)(P—R间期0.24s)。查动态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白天多数时间为一度AVB(P—R间期0.24~0.48s),且心率〈80次/分时,P—R间期0.40~0.48s(图1A)。  相似文献   

5.
窦房或房室传导阻滞Ⅱ°Ⅰ型在临床心电图上是常见,但窦房和房室传导阻滞双重性文氏现象确为少见。1 临床资料及心电图分析 患者男性,54岁,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急性下壁心肌梗塞。于94年5月20日描记该文心电图。 ①图A示,P—R间期有规律的逐渐延长:O.28→0.30→0.30s直至P_4后QRS脱落;R—R间期进行性缩短,并以长间歇结束一个文氏周期,各文氏周期重复出现,为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wenckebach现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1例窦性心动过缓服阿托品后,揭示隐匿性3相房室传导阻滞(AVB)。 患者女性,10岁,两月内反复晕厥5次入院。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动过缓。 附图A(服阿托品片前)示:P—P1.00~1.24s(60~48次/min),互差0.24s,P—R固定0.14s,P后均继有室上性QRS。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附图B(服阿托品片0.3mg×Tid,两日后)示:P率较图A增块,夹有QRS之P—P(0.68s)小于未夹QRS之P—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 例1 病人女,32岁。自述高考查体疑为心肌炎,来我院检查。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逐渐延长,R—R间距逐渐缩短至出现长的间歇,呈典型Ⅱ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因无临床症状,未给予治疗。毕业后在我院多次检查,时而表现Ⅱ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时而表现为交界性逸搏心律。  相似文献   

8.
患者 ,男性 ,6 8岁。因左侧腹股沟斜疝拟行手术收住院。入院后做术前检查心电图 ,结果为 3∶1房室传导阻滞 (AVB)伴Ⅰ度AVB ,拟行起搏治疗。体检 :BP 1 1 0 / 70mmHg ,心界不大 ,心率 52次 /分 ,律不齐 ,心音强弱不等 ,心前区未闻及杂音及附加音。临床诊断为左侧腹股沟斜疝 ,心律失常。入院时心电图诊断为 3∶2AVB(见图 1 )。图 1显示 :avR导联窦性P P间期基本匀齐为 0 .6 8~ 0 .76s ,P3 R2 间期 0 .1 6s ,P4 R3 间期 0 .2 5s,P5下传受阻 ,呈 3∶2AVB。P3 R2 与P6 R4、P4 R3 与P7 R5 、P5 与P8重复此种现象。故行动态心电…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86岁。因头晕伴胸闷、气促来院就诊。急诊查心电图示:二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收入监护病房。入院诊断:①心律失常(二度AVB);②慢性心动能不全,心功能Ⅱ-Ⅲ级。图1为V1导联示:2:1AVB;第4、5心搏为逸搏夺获二联律,非3:2阻滞。P1-R1、P8-R5为0.26s,P3-R2、P5—R3、P10—R6为0.24s;推测较长的P—R间期系其前的心室冲动隐匿逆传抑制房室结所致;房室结双径路或较长心动周期后造成房室结传导的Ashman现象的证据不足。  相似文献   

10.
女 21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示:窦性P波规律出现,P与R完全无关,以下条为例,第一、二个QRS宽大畸形,频率45次/min,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室性逸搏。。2.第二个室性逸搏后第5个P—QRS—T波连续出现,P—R间期为0.16—0.18s,QRS  相似文献   

11.
房室双径路传导容易误诊为Ⅰ°房室传导阻滞(AVB),现作一报导。 例1,男性,68岁。因阵发性心悸、胸闷一月余就诊,查体:血压18/11KPa,两肺听诊正常。心界不大,心率90次/min,律不齐,无杂音。临床诊断:冠心病。见图1示Ⅱ导R_1~R_5,P—R为0.20s,后窦性P—P由  相似文献   

12.
例1 患者男性,14岁。临床诊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Ⅱ和V1导联同次不同步记录(图1)示窦性心律,心率为97次/min,呈持续2:1房室传导。下传的心室波呈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型交替,P—R间期亦呈长(0.30s)短(0.20s)交替。提示房室结快慢径路纵行分离,快径路经左束支下传心室,慢径路经右束支下传心室,未下传的P波为房室结快慢径路顺传同时受阻所致。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2:1房室传导阻滞,左右束支交替传导阻滞,P—R间期长短交替。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26岁,临床诊断为充血性心肌病,心衰Ⅲ度。 心电图分析:图A示体表心电图标准导联和V_(1、3、5)六个导联。各导联均未见P波,R—R规则,QRS波时限0.13s,Ⅰ呈Rs型,Ⅲ呈rS型,V_1呈rsR型,Q—T间期0.36s,心电轴-60°。Ⅰ、V_3、V_5的QRS似有“病Q”。图B示食管导联心电图,见规则正负双向P波,频率97次/分,与图A心室率相等,1:1下传,P—R间期0.14s,Q—T间期亦为0.36s。 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心房激动超低电位,QRS低电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伴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病理性Q波。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16岁,学生,临床诊断心肌炎。ECG示:窦性心律,P—R间期0.20s,P波与R波频率均为87次/min,电轴+60°,QRS时间0.08s,Ⅱ、Ⅲ、aVF分别呈qRs,qR波;V_(1、2)呈rs波。T波Ⅱ、Ⅲ、aVF、V_5、V_6导联倒置。ECG诊断:Ⅰ°AVB,心肌劳累。入院2小时,再次发作心慌,即刻做心电图示:P波不清楚,R—R规正间期0.32s,心率187次/min,电轴-56°,QRS时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资料及心电图分析诊断 患者男,35岁。近两年来反复心悸胸闷,多次在外院检查诊断为间歇性Ⅰ°房室传导阻滞。来我院就诊后,查体及X光超声检查皆无明显异常。本文附图上下两行为Ⅱ导联连续记录。窦性频率基本稳定75次/min左右,P—R间期有长短变化,相邻的P—R间期相差大于60ms。P_(1、2、6、7、9、10、12-16)是经快径路下传心室的,P—R间期变化在0.18~0.24s之间,如P_(12)—R、P_(13)—R、P_(14)—R、P_(15)—R和P_(16)—R分别为0.18s、0.20s、0.20s、0.22s和0.24s,呈P—R递增现象。P_(3、4、17、19、20、22、23)是经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68岁。反复发作性头晕伴黑朦半年,休息后可自行缓解。临床诊断:冠心病,病窦(SSS)。此次因突然感心慌、头晕、黑朦继而晕倒入院。心电图示多数窦性P波按序出现,P—P间距1.16~1.46s,P_2~P_3长达2.46s正好是短P—P间距的2倍。P—R间期恒定0.27s。P_7未下传心室。心室率平均42次/min。心电图诊断:窦缓伴窦不齐;Ⅰ°房室传导阻滞,窦房和房室双层平面Ⅱ°Ⅱ型传导阻滞。 讨论 心脏传导阻滞包括窦房、房室、束室、束支和分支阻滞。在分析时不仅要区分真正的传导阻滞和功能性引起者,还要对阻滞程度作出分度,特别重要的是应该对阻滞平面作推断。尽管体表心电图无法进行精确定位,但仍有不少线索可供参考。这对预后判断、治疗决策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及心电图分析诊断 患者男性,35岁。近两年来反复心悸胸闷,多次在外院检查诊断为间歇性Ⅰ°房室传导阻滞。来我院就诊后,查体及X光超声检查皆无明显异常。本文附图上下两行为Ⅱ导联连续记录。窦性频率基本稳定75次/min左右,P—R间期有长短变化,相邻的P—R间期相差大于60ms。  相似文献   

18.
患女,12岁,半年前患心肌炎。临床无明显症状,曾有窦性停博达6s,半年内曾晕厥1—2次,时间不长。来院就诊。查体:心律快慢不一,无杂音。心电图检查中窦性停搏达4s未出现症状。超声心电图、心内结构未见异常。临床诊断:心肌炎后遗。  相似文献   

19.
例1患者男性,28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图1)示:P—P间距呈渐短突长周期性、规律性改变。经测算两组文氏周期的等长传导间期分别为2.56及2.60s,则窦性周期分别为0.64及0.65s,P—R间期0.14s,则窦性周期分别为0.64及0.65s,P—R间期0.14s,下传的QRs波呈qR型,时限、形态正常。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窦房文氏阻滞(呈4:3下传)。  相似文献   

20.
现报告3例在卧位时P—R间期延长而改为坐位或立位时,则P—R间期明显缩短至正常或接近正常。例一,男,29岁,因咽喉痛流涕半天就诊,卧位心电图为窦性心律,心率96次/min,P—R间期0.32s。随后改为坐位检查,P—R间期缩短至0.18s,心律100次/min,诊断为体位性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