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Zhang XM  Shen CY  Li W  Zhang XM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5):1044-1047
目的 总结利用血管外科技术成功切除侵犯重要血管肿瘤的初步经验。方法 共收治77例肿瘤侵犯重要血管的患者,其中位于胸腔13例,包括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2例、胸腺癌3例、恶性胸腺瘤4例、上纵隔恶性精原细胞瘤1例、恶性淋巴瘤1例、肺癌2例;位于腹部23例,包括肾肿瘤合并下腔静脉癌栓11例、腹膜后炎性假瘤4例、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腹膜后非何杰金恶性淋巴瘤1例、后腹膜淋巴结转移2例;右肾上腺副节瘤1例、壶腹癌1例、腹段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1例、盆腔及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1例、盆腔纤维肉瘤1例;位于四肢6例,包括股骨成骨肉瘤3例、左髂窝血管内皮肉瘤1例、左上肢神经纤维瘤1例、双侧腹股沟淋巴瘤1例;位于颈部33例、包括颈动脉体瘤32例、神经纤维瘤1例。瘤体同时累及胸腹部者1例,为腹膜后恶性神经母细胞瘤侵入下腔静脉全程,瘤体同时已侵占右心房2/3。结果 72例瘤体完全切除,完全切除率93.5%.5例(6.5%)姑息性切除,无手术死亡,围手术期死亡4例。需行人工血管置换者13例,需行血管成形关闭者22例,颈部肿瘤需用颈动脉转流管者18例,其中良性肿瘤均无死亡,生存半年以上者90.4%,生存1年以上者84.9%。结论 利用血管外科技术可大大提高肿瘤切除率,并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为改进现行的化疗后需行手术治疗的指征 ,作者评估了晚期生殖细胞肿瘤化疗后坏死残留肿瘤的预后参数。 1996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 ,德国睾丸恶性肿瘤研究组织的 8个中心对 2 6 1例一线化疗和二线化疗后腹膜后残留肿瘤切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评估术前预测残留肿瘤坏死的参数。 2 32例资料完整的患者中 ,精原细胞瘤 39例 ,非精原细胞瘤 193例。精原细胞瘤者中 ,5例残留肿瘤中有存活的癌细胞 ,而化疗后部分缓解且癌标 (HCG)正常者中仅 1例患者(3% )的残留肿瘤中有存活癌细胞 ;非精原细胞瘤中 ,35 %的患者残留肿瘤切除后标本中发现坏死…  相似文献   

3.
保留神经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治疗睾丸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保留神经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RPLND)在低期睾丸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1999年6月至2003年7月收治睾丸肿瘤患者13例,年龄24~41岁,平均29岁。肿瘤位于左侧9例,右侧4例,大小2cm×3cm×2cm~9cm×6cm×5cm。临床分期:Ⅰ期11例,均为非精原细胞瘤;ⅡA期1例,为畸胎瘤(CT示腹膜后转移灶1cm×2cm);ⅡC期1例,为精原细胞瘤(CT示腹膜后转移灶10cm×9cm)。12例非精原细胞瘤者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1~4周行保留神经RPLND,1例精原细胞瘤者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行3疗程BEP方案化疗后行保留神经RPLND。结果术后病理分期:Ⅰ期11例,ⅡA期2例,其中ⅡC期精原细胞瘤患者化疗后分期降为Ⅰ期。13例术后均无肠梗阻、淋巴瘘和体位性低血压。术后2周复查时血AFP和βHCG均降至正常范围。术后8~12周均恢复射精功能。随访18~64个月,平均39个月,无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对于青壮年患者,保留神经RPLND是治疗低期非精原细胞瘤和化疗后降期的精原细胞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睾丸肿瘤的临床与病理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总结本所21年间睾丸肿瘤69例临床病理资料,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精原细胞瘤、单一成分非精原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和混合性肿瘤发生率分别为52.2%、16.8%和31.0%,五年生存率分别为85.7%、88.9%和37.5%。混合性肿瘤转移多见,腹膜后淋巴结和肺是常见转移部位。HCG和AFP仍不失为绒癌和卵黄囊瘤的重要瘤标,检测血中含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双侧睾丸肿瘤的诊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双侧睾丸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疗对策。方法回顾分析1980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10例双侧睾丸肿瘤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肿瘤标志物、治疗方式和病理资料。年龄19~58岁,平均34岁。双侧同时性癌2例,癌均为Ⅰ期病变。异时性癌8例,初发肿瘤Ⅰ期5例、Ⅱ期3例,对侧肿瘤Ⅰ期6例、Ⅱ期1例、Ⅲ期1例。初次肿瘤精原细胞瘤4例,对侧肿瘤精原细胞瘤3例。结果2例同时行双侧根治性睾丸切除术,8例先后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腹膜淋巴结清除术3例。术后1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继发雄激素缺乏综合征,7例行雄激素替代疗法。10例随访9个月~23年,平均10,5年,死亡2例,转移2例(1例带瘤生存),局部复发2例,行肿瘤局部切除术。结论双侧睾丸肿瘤异时性多见,常见病理类型为精原细胞瘤,可以选择性行保留睾丸手术。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9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采用腹腔镜技术行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治疗I期非精原细胞瘤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5月 ,对 9例临床诊断为I期非精原细胞瘤的患者行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 结果 手术均成功 ,平均手术时间 2 60min ,无患者需要输血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术后平均住院时间 5 5d,术后平均随访 9个月无肿瘤复发。 结论 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非常适宜于治疗I期非精原细胞瘤 ,手术安全、创伤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2例睾丸的精原细胞瘤患者在睾丸切除及放疗后分别于30年和9年出现远期转移。1例转移至腹膜后淋巴结和肺,1例转移至乙状结肠和左输尿管。为此进行了文献复习。精原细胞瘤的远期转移是相当罕见的。在大的病组中,初次治疗结束2年后出现转移者不足10%。通常远期转移是由于患者顺应性差或未发现原发肿瘤的非精原细胞结构,或放射野不充分等,即初次治疗不足。N_1期患者复发危险约为16%,复发常在放射野以外部位。文献报道无癌间隔最长的1例为去睾31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Is期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瘤的不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8年2月至2012年6月收治3例(年龄26~39岁)入院的Is期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并结合文献就该期肿瘤的临床特征进行探讨。结果:3例患者中1例只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1例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BEP方案化疗,1例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放疗。混合性生殖细胞瘤病理成分分别为左侧95%未成熟畸胎瘤、精原细胞瘤合并5%绒癌、胚胎性癌成分,左侧75%精原细胞瘤合并25%胚胎性癌、畸胎瘤成分,右侧90%成熟性畸胎瘤合并10%卵黄囊瘤。随访24个月3例患者肿瘤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对于Is期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瘤诊断主要依靠体格检查、超声、MRI、血清肿瘤标记物测定等,确诊需要病理学检查,根治性睾丸切除术是其基础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对男性性腺外生殖细胞肿瘤的认识.方法 报告两例男性性腺外生殖细胞肿瘤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一例患者为纵隔、腹膜后和盆腔非精原细胞肿瘤,经化疗和手术治疗,多次复发并呈浸润性生长,预后差;另一例患者为腹膜后精原细胞肿瘤伴表浅淋巴结与骨髓转移,经化疗后肿瘤消失,患者长期无瘤存活.结论性腺外生殖细胞肿瘤临床少见,较难早期确诊,治疗以化疗与手术相结合,预后与病理类型及部位相关.  相似文献   

10.
隐睾继发睾丸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分析隐睾继发睾丸癌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隐睾继发睾丸癌患者资料。年龄32~55岁,平均40岁。其中腹股沟隐睾4例,腹腔隐睾6例。左侧2例、右侧5例、双侧3例。临床分期ⅠA3例、ⅠB5例、ⅡD2例。其中3例已行腹股沟隐睾复位固定术(双侧1例),手术年龄8~9岁,复位固定与发现睾丸癌间隔24~35年,平均29年。结果4例腹股沟隐睾睾丸癌行肿瘤根治性切除。6例腹腔隐睾肿瘤中,肿瘤根治性切除2例、根治性切除加腹膜后淋巴结清扫2例,2例因肿瘤严重粘连行姑息切除。病理诊断精原细胞瘤9例,精原细胞瘤合并胚胎癌1例。10例均行术后放疗,其中合并胚胎癌者及姑息性肿瘤切除术者同时予以化疗。6例随访6个月~14年,平均5.2年,未见复发及远处转移征象。结论隐睾发生肿瘤的机会高于正常睾丸,隐睾应及时治疗并终生随访。隐睾睾丸肿瘤的病理类型多为精原细胞瘤,手术切除加术后放疗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双侧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发生率约为睾丸肿瘤的1~5.7%。因为治疗方法特别是化疗的改进,恶性睾丸肿瘤的预后已有改善,已发生转移者亦可能长期存活。因此,对侧睾丸肿瘤问题已日益重要。 1969~1985年间瑞士和奥地利两医学院共诊治412例睾丸生殖细胞肿瘤,20例(4.3%)双侧患病,其中1例同时发病,19例相继发病,间隔时间2月~32年(平均73月)。精原细胞瘤一般给予放疗;5例无腹膜后淋巴转移的非精原细胞肿瘤,因10年前放疗效果好也接受放疗。非精原细胞瘤根据分期,一般作腹膜后淋巴清扫术和/或化疗,第二  相似文献   

12.
睾丸肿瘤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3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RPLND)在睾丸肿瘤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施行RPLND的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年龄20—58岁,中位年龄29岁。左侧17例,右侧22例。精原细胞瘤1例,非精原细胞瘤38例。35例经CT、B超检查,提示15例腹部肿块,其中5例经博来霉素加鬼臼乙叉甙加顺铂方案化疗后肿块仍有残余,另有2例临床Ⅰ期患者经化疗后手术。结果10例临床Ⅰ期患者施行保留性神经的改良清扫术,余29例接受双侧手术。清扫组织未见癌转移者22例,癌转移17例,其中包括临床Ⅰ期4例。对RPLND证实有转移灶者和血AFP或β-HCG升高者均施行化疗。39例患者随访1—149个月,无瘤存活38例,接受保留性神经改良清扫术10例中射精功能恢复满意8例。结论精原细胞瘤的诊断与随访中应警惕存在非精原细胞成分,必要时行RPLND。对于临床Ⅰ期非精原细胞瘤,应积极行保留性神经的改良RPLND术,病理Ⅱ期的患者术后应接受化疗。  相似文献   

13.
198 6~ 1 998年我院收治双侧睾丸原发性恶性肿瘤 5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例 ,年龄 2 7~ 62岁 ,平均 44岁。 2例双侧同时发生 ,3例一侧先发病 ,于术后 1~ 5年对侧发病。一侧隐睾 3例 ,其中 1例于 1 3岁时作隐睾固定术。病理诊断及临床分期 :双侧均为精原细胞瘤 3例 ,一侧精原细胞瘤 ,对侧胚胎性癌 1例 ,双侧恶性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 1例。其中 期 4例 , 期1例。均行根治性双侧睾丸切除术 ,1例加行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 ,术后均行放疗或化疗。随访 1~ 1 0年 ,1例双侧恶性淋巴瘤患者因肿瘤广泛转移于术后 1 7个月死亡。 4…  相似文献   

14.
1957~1988年大阪大学泌尿科收治生殖细胞性睾丸肿瘤154名,其中单侧性151名(右76,左74,不明1),双侧性3名,1名双侧病理性质相同,考虑一侧由另一侧转移所致,另2例双侧病理性质不同。故154名患者按156例肿瘤统计。病理组织学分为单一组织型和复合组织型。前者114例(73.1%),包括胚胎性癌16例(10.3%)、畸胎瘤13例(8.3%)、卵黄囊肿瘤5例(3.2%)。后者42例(26.9%),包括与胚胎性癌、畸胎瘤、绒毛癌混合等。为方便计,按Dixon及Moore分类法,分为精原细胞瘤和非精原细胞瘤。年龄分布;非精原细胞瘤呈双峰型,5岁以前、  相似文献   

15.
睾丸肿瘤6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 4年 6月至 1998年 4月我院共收治睾丸肿瘤 6 6例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本组 6 6例。年龄 14个月~ 84岁 ,平均 36岁 ;<5岁者 10例 ,均为胚胎癌 ;5~ 18岁者 1例 ,为横纹肌肉瘤 ;18~ 4 0岁者 4 4例 ,其中精原细胞瘤 2 5例 ,胚胎癌 6例 ,良性畸胎瘤 3例 ,恶性 (恶变 )畸胎瘤 6例 ,混合性生殖细胞瘤 2例 ,脂肪瘤、间质细胞瘤各 1例 ;>4 0岁者 11例 ,其中精原细胞瘤 8例 ,纤维性假瘤、交界性纤维细胞瘤、睾丸皮下腺癌浸润各 1例。左侧 30例 ,右侧38例 ,双侧 2例。有隐睾病史者 6例 (均为精原细胞瘤 )。6 6例均手术治疗。 2例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临床Ⅰ期睾丸非精原细胞肿瘤的临床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1年6月7例睾丸非精原细胞癌的临床资料,其中左侧4例,右侧3例,平均年龄(34±11)岁,胚胎癌5例,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2例。术前临床分期均为I期;7例患者均在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1周行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平均手术时(172±3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3±14)ml,平均切除淋巴结(12±3)个,淋巴结阳性患者2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2)d,术后平均随访(25±10)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射精功能正常,肿瘤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可作为明确诊断和治疗临床Ⅰ期睾丸非精原细胞肿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转移性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化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转移性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患者20例,包括精原细胞瘤8例,非精原细胞瘤12例,其中畸胎瘤2例、胚胎癌3例、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7例;临床分期Ⅱa期1例,Ⅱb期3例,Ⅱc期5例,Ⅲ期11例。患者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进行准确分期,根据指南的方案,进行化疗及其他治疗,并密切随访。结果:2例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及BEP方案化疗,随访5~10年,肿瘤无进展。18例行BEP/EP方案化疗,15例化疗后缓解,随访2~12年(中位数6年),肿瘤无进展,3例化疗后瘤标一度下降之后上升,其中1例大剂量化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缓解,1例大剂量化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死亡,1例局部治疗(HIFU)后死亡。故20例患者,随访2~12年(中位数6年),死亡2例(10%),其余患者(90%)均未进展。结论:转移性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在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准确分期,按指南推荐方案化疗(BEP/EP方案为主),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治疗Ⅱ期睾丸非精原细胞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Ⅱ期睾丸非精原细胞瘤患者7例.平均年龄28岁.肿瘤位于左侧4例、右侧3例.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1~4周行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清扫范围上至同侧肾静脉水平,下至同侧髂总血管分叉处,外至同侧输尿管内侧,内至腹主动脉.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肿瘤标志物,患者术后射精功能等情况. 结果 7例淋巴结清扫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40~220min,平均180 min.术中出血量80~127 ml,平均95 ml,均未输血.术中无大血管损伤,术后未发生肠梗阻和淋巴瘘等并发症.术后2周复查血清甲胎蛋白由术前15~1247 μg/L降至术后的2~8μg/L、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由术前5~59μg/L降至术后的0.5~2.5μg/L.7例术后10~12周均恢复射精功能.随访12~26个月,平均21个月,肿瘤无复发及远处转移. 结论 对于Ⅱ期睾丸非精原细胞瘤,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睾丸肿瘤的诊断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提高睾丸肿瘤的诊断水平。 方法 :回顾 1 992年 9月~ 2 0 0 1年 1 2月睾丸肿瘤 57例病人的症状、体征 ,影像学、肿瘤标记物和病理资料。 结果 :1 8例病人 (31 .3 % )延迟就医。术前查甲胎蛋白 (AFP) 1 1例 ,5例阳性。检测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亚单位 (β HCG) 6例 ,1例阳性。二维B超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超声 (CDFI)的灵敏度分别为 93 .5 % (45/ 4 7)、96 .4 % (2 8/ 2 7)。 55例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 ,2例行单纯睾丸切除术。后腹膜淋巴结清扫术 1 9例 ,淋巴结阳性 1 1例 ,阴性 8例。石蜡切片 57例 ,精原细胞瘤 2 2例 ,胚胎癌 9例 ,畸胎瘤 7例 ,卵黄囊瘤3例 ,混合性生殖细胞瘤 9例 ,恶性淋巴瘤 4例 ,其他 3例。其中 2 6例行术中冰冻切片 ,2 3例 (88.5 % )与石蜡切片报告符合。 结论 :病人需强化健康意识 ,尽早就医 ;术中常规冰冻切片 ,明确良、恶性肿瘤 ,是提高诊断水平 ,避免延误诊治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TMGCT)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15例,睾丸或同时存在的腹膜后肿瘤切除标本病理至少含有2种肿瘤成分;临床分期Ⅰ期8例,Ⅱ期2例,Ⅲ期5例。转移性肿瘤预后分期,2例Ⅱ期肿瘤均为预后良好,5例Ⅲ期肿瘤中,3例预后不良,2例预后良好。患者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根据规范和指南的方案,进行化疗或其他治疗,并密切随访。结果本组病例TMGCT占同期生殖细胞肿瘤的比例为31.3%,各种肿瘤成分组成及出现频次:卵黄囊瘤9次(60%),精原细胞瘤9次(60%),胚胎癌9次(60%),畸胎瘤6次(40%),绒癌2次(13.3%)。本组按规范和指南治疗,有较好的疗效,15例TMGCT患者,共随访2-15年(平均6.5年),死亡2例(均为Ⅲ期患者),其余均存活无复发,无进展生存率为76.7%。结论 TMGCT在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中占一定比例,可能出现转移肿瘤和原发肿瘤的成分不一致的情况,按规范和指南治疗并注意畸胎瘤的特殊性,TMGCT可得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