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付军  杨清  何娜 《吉林医学》2001,22(2):107
心肌酶谱(CK、CK-MB、LDH、α-HBDH、AST)是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主要酶学检查[1.2]。其中,尤以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对脏器的特异性较高,对心肌梗塞(MI)、癌瘤、神经肌肉等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利用AMI后系列血清活力计算心梗范围(ISO),可发现AMI的预后与ISO密切相关[3.4]。近年来,将系列血清CK活力的改变作为监测AMI患者溶栓治疗效果的重要生化指标。笔者现结合70例AMI患者的检测结果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2.
牛虹  李芝 《河北医学》1999,5(9):4-6
目的:为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心肌肌钙蛋白T(troponinTTnI)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检测32例AMI患者、38例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anginaUA)患者和35例对照组患者血清TnT、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reatinekinaseisoenzymeMBCK—MB),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MI组31例(96.87%)TnT阳性,3.68ng/ml±5.19ng/ml,仅1例(3.13%)TnT阴性;27例(84.38%)CK—MB阳性,7.84ng/ml±2.26ng/ml,仅5例(15.62%)CK—MB阴性。UA组11例(28.95%)TnT阳性,0.87ng/ml±0.64ng/ml,其中2例住院期间发生心梗,27例(71.05%)TnT阴性;37例(97.37%)CK—MB阴性,仅1例(2.63%)CK-MB阳性。对照组血清TnT、CK—MB均未超过正常上限(正常上限分别为<0.1ng/ml、<5ng/ml)。结论:TnT比CK-MB反映心肌损伤更敏感、更具特异性,对心肌梗塞的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危及人类生命的严重心肌病,心脏酶学标志物的测定是诊断AMI、监测AMI进程和评价预后的重要手段之一。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作为诊断AMI和判定心梗面积的方法,已被临床公认,特别是CK-MB被称为诊断A...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MB(CK-MB)与肌酸激酶总酶(CK)的比值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比较非心脏病组(血清CK>400u/L和(或)CK-MB>50u/L)75例和AMI组42例患者CK-MB/CK>5%病例的阳性率,评价CK-MB/CK>5%对AMI的诊断价值。结果AMI组CK-MB/CK>5%的阳性率为78.6%,显著高于非心脏病组的22.7%(P<0.01)。CK-MB/CK>5%对AMI诊断的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8%,66.0%和86.6%。恶性肿瘤患者CK-MB/CK(41.9±29.6)显著高于AMI患者(8.9±7.4),P<0.01。结论CK-MB/CK>5%指标对AMI的诊断价值较有限,但若能排除致CK-MB假性升高的病例,则可使诊断价值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心肌肌钙蛋白T对梗死后心绞痛病人预后的判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T)对梗死后心绞痛(PA)病人预后的判断价值。②方法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10d后,连续20d检测126例PA病人血清cTnT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MB(CK-MB),随访0.5年,观察心脏事件(再梗死、猝死或严重心力衰竭)的发生率。③结果连续20d检测,cTnT均正常(cTnT≤0.2μg/L)者26例,随访期内只有1例发生心脏事件;cTnT升高≤10次者51例,随访期内发生心脏事件12例,其中非Q波心肌梗死4例,Q波心肌梗死8例;cTnT升高>10次者49例,随访期内发生心脏事件29例,其中非Q波心肌梗死20例,Q波心肌梗死9例。特别是非Q波心肌梗死后的PA病人,其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Q波心肌梗死(χ2=15.32,P<0.001)。CK-MB升高者13例,随访期内发生心脏事件5例。④结论血清cTnT监测可以判断PA病人的预后,cTnT持续升高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
检验医学     
Yang Z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12):932-933
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及相关心脏缺血性疾病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上,实验室一直起着重要作用。例如长期以来酶学检查,特别是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测定。曾在80年代被认为是诊断AMI的“金标准”。但从90年代以来,发现该酶的诊断特异性较差,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15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及心肌酶学指标,并探讨其监测心肌损伤的价值。结果显示手术结束时所测指标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cTnT值与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有明显正相关(r=0.6014,P<0.05);CKMB虽随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延长而升高,但两者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0.4712,P>0.05)。提示血清cTnT和CKMB可监测心脏手术中再灌注早期心肌细胞损伤并评价心肌保护措施,cTnT优于CKMB。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心肌肌钙蛋白T(cTnT)作为判断心肌损伤指标的意义。方法10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组成A组,10例动脉导管未闭和心包炎的患者组成B组。两组病人分别于开胸前、关胸后5min、1、2、24、48h测定cTn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CK-MB),并进行比较。结果A组开胸后1h时的cTnT是开胸前74倍,CK是5倍,CK-MB也是5倍;2h时达顶峰,分别为128、12.6和8倍。cTnT在24和48h时仍处在较高的水平。结论cTnT对于判断心肌损伤、敏感性和特异性良好,且均不差于CK和CK-MB。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损伤与各生化标志物动态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动力学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32 例心脏手术病人(心脏手术组)、80例健康者(对照组Ⅰ)和80 例骨骼肌损伤者(对照组Ⅱ)进行血清CK,CK-MB,LDH,α-HBDH,AST和cTnT的测定。结果:对照组Ⅱ中AST、CK、LDH、α-HBDH、CK-MB与对照组I比较均有显著差别,而cTnT仅1 例有所升高。心脏手术后各生化标志物均有较显著升高,其中cTnT、CK-MB升高尤为显著,cTnT高峰平均值较参考值高出28倍,CK-MB高峰平均值较参考值高16 倍。心脏手术后cTnT升高最快,6 h 其活力达高峰,持续1~3 d;CK-MB12 h 活力达高峰,持续1~2 d,其余生化标志物升高较迟,持续时间亦较长。结论:cTnT是心肌缺血损伤最具有意义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特征,评价预后和临床意义。方法:观察分析比较1989年1月 ̄1999年11月186例AMI患者心电图变化、血清肌酸激酶(CK)、同工酶(CK-MB)水平,及严重交发症及死亡率。所有数据经x^2或u检验。结果:33例AMI并发PBBB(占17.7%)者预后明显差于未并发PBBB者;其心肌酶水平,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和死亡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亚型的变化,以探讨对AMI早期诊断及病情变化的意义。方法 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地检测20例AMI病人血清CK总活力及其亚型MM变化,并与对照组和心绞痛组进行了比较。结果 MAI发病3h内CK总活力和CK-MB与对照组和心绞痛组均无明显改变,而MM3及MM1比值 于上述两组。AMI发病后,CK活活力和CK-MB达到峰值时间分别为23.2和  相似文献   

12.
①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亚型的变化,以探讨对AMI早期诊断及病情变化的意义。②方法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20例AMI病人血清CK总活力及其亚型MM变化,并与对照组和心绞痛组进行了比较。③结果AMI发病3h内,CK总活力和CK-MB与对照组和心绞痛组均无明显改变,而MM3及MM3/MM1比值则明显高于上述两组(t=7.81,10.08,P均<0.01)。AMI发病后,CK总活力和CK-MB达到峰值时间分别为23.2和21.6h,而MM3/MM1则在12.3h达到峰值,MM3/MM1比值达峰值时间明显缩短(t=7.45,P<0.01)。④结论检测CK及其亚型的变化有助于对AMI的早期诊断和病情判断。  相似文献   

13.
一步法快速检测肌钙蛋白T及肌钙蛋白I诊断急性心肌梗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和方法采用一步法免疫色谱干膜层析活性卡,快速检测19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血肌钙蛋白T(TnT)。肌钙蛋白I(TnI),与CK-MB对照。结果TnT、TnI和CK-MB的阳性率分别为89.5%,84.2%,579%,TnT与CK-MB之间有显著差异;三者特异性分别为83.3%,88.9%,88.9%,无统计学显著差异;在非心脏疾病者CK-MB也有升高,而Tn阴性。结论Tn活性卡操作简便,灵敏性高,可用于急诊室及床旁检测。  相似文献   

14.
张静 《中国厂矿医学》2000,13(2):134-135
心肌酶学标志物测定是诊断急性心肌梗塞 (AMI) ,监测AMI进程与评价预后的重要手段之一[1] 。现有各种酶学标志物存在灵敏度较低或升高持续时间较短 (如肌酸激酶CK ,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等不足 ,对亚急性梗塞就诊病人及小灶性心肌梗塞或微梗塞的诊断仍有困难[6] 。研究显示人心肌肌钙蛋白 (TnT)是心脏特异性抗原 ,TnT的测定在特异性心肌细胞坏死检测中的特异性为 10 0 %。TnT的升高与演进与CK~MB活性平行 ,多呈单相变化 ,在疼痛发生后TnT的检出时间 (4 5± 2 .3)小时 ,明显早于CK~MB活性 (6 3± 3.6 )…  相似文献   

15.
魏任雄  俞勇 《宁波医学》1998,10(3):108-109
目的 比较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与肌钙蛋白I(cTn-I)对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敏感度与特异性。方法 采用微粒子免疫发光自动分析系统定量检测各类别血清中cTn-I与CK-MB含量。结果 cTn-I检出AMI的敏感度为92.0%,特异性为100%;CK-MB敏感度为96.0%,特异性为77.4%。结论 cTn-I与CK-MB诊断AMI相比具有血中出现时间早,特异性高,升高持续时间长等优  相似文献   

16.
血清CK、CK-MB和α-HBDH联合测定在心肌梗塞病人中的初步观察牟秀萍(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南昌330006)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CKMB测定对心肌梗塞(AMI)早期诊断有特异性意义,但CK活性增高维持时间只有2~4d,对AMI晚期和发病后的...  相似文献   

17.
用普通琼脂糖快速电泳法和2,4—二硝基苯肼法分别测定21例AMI患者血清CK-MM亚型和PK的活力,动态观察AMI发病后不同时间CK-MM亚型和PK的变化,对比CK和CK-MB,以评价各指标在AMI后不同时间的诊断价值。结果:AMI发病5h内首次血清CK-MM3%高于心绞痛组和对照组,MM3/MM1比值高于心绞痛组和对照组(P<0.01)。而同时限测定的CK、CK-MB和PK与心绞痛组和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梗塞后6h内MM3/MM1诊断阳性半天高19~24h内PK和CK-MB诊断阳性率最高;36~72hCK诊断阳性率最高。血清CK-MM亚型,尤其是MM3/MM1是AMI最早、最敏感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8.
肝细胞肝癌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已有研究表明[13],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血清中循环细胞间粘附分子1(cICAM1)的水平与疾病的临床表现、生化指标、治疗效果及预后密切相关。然而,迄今为止,有关cICAM1水平在HCC早期诊断和复发监测方面的研究,特别是与血清胎儿甲种球...  相似文献   

19.
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对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秀  丁元忠 《吉林医学》1996,17(6):323-324
本文报道4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血清线粒体天门冬氨酸转氨酶(m-AST)活力的动态变化,多数AMI患者血清m-AST活力在发病后12h明显增高,24h可高达峰值。m-AST诊断AMI的敏感度100%,特异性93.5%,与CK—MB相似(P>0.20),可作为AMI诊断的酶学指标。但本文尚未证实m-AST对AMI有预后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CTnI,CK-MBmass和Mb指标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诊断、后期监测及预扣判断的临床意义,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对20例AMI患者、24例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17例骨骼肌损伤(SM)患者和19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血清CTnI,CK-MBmass和Mb的测定,并对AMI患者胸痛发生3~5小时,8~14小时,20~24小时,72小时和7天共五个时段进行了测定。结果:AMI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